衰 第8页
-
中医调治慢性肾衰
1.中药保留灌肠: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而不能服药的病人。灌肠所用的药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①通腑泻浊类:大黄、芒硝;②重镇安神类:牡蛎、龙骨;③温阳类:肉桂、附子;④清热解毒、燥湿化浊类:蒲公英、山栀、土茯苓、六月雪、槐米、蛇舌草、石韦等;⑤活血化瘀类: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川芎、赤芍等。另外,有的还配以益气药人参、黄芪,有的还伍以行气药莱菔子等。 泻下类药物,大黄为首选,其性味苦寒沉降,荡涤肠胃积滞,还有活血止血、健脾利胆、降压利尿等作...
-
慢性肾衰足浴有方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依其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证期及尿毒症期。代偿期,一些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处理而易被医生、病人忽视,肾功能不全继续进展,进入尿毒症期时,由于病情严重,多需采取透析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改善和恢复肾功能,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病人生命,是目前医学界致力研究的课题,而采用足浴发汗法治疗尿毒症,开辟了中医非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的新途径。介绍几则,供选用。 1.椒红汤:川椒...
-
慢性肾衰用大黄有讲究
大黄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药物,也是最常用的药物。但从临床实践来看,不同的病人使用后效果不一样,有的疗效好,有的疗效不好,有的甚至使病情加重。可见,慢性肾衰患者应用大黄是有讲究的。 大黄属于苦寒泻下药,具有通便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等功效。慢性肾衰如何运用大黄,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患者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则应以通腑泻浊为主。热结便秘者可见身热面赤、口干口苦口臭、心烦尿黄、腹胀或痛、舌红苔黄燥等,应泻热通便,方用大承气汤,药物有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冷结...
-
慢性肾衰中医综述
1.外邪侵袭:肾病久治不愈,脏腑功能下降,气血阴阳虚衰,卫外无力,易遭外邪侵袭。或为风邪所伤,肺气不宣,治节失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三焦不利,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或因体内阳气不足,风寒冷气乘虚侵入胃肠,寒实搏结中焦,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阻抑小肠,不能分清泌浊;或因痰湿内盛,邪热人里,肺热壅盛,痰热搏结,阻塞肺络而致气喘不能卧;或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水湿内侵,阻滞中焦,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水湿困阻睥阳,甚者脾损及肾,脾肾阳虚,水湿浊邪不得运化,阻滞气机而生诸证。 2.烦劳过度: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疲...
-
坐位体操延缓慢性肾衰
很多老人罹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之后,心情很消极,认为自己患了绝症,不予积极治疗。然而,慢性肾衰老人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和生活多方面都要注意。另外,每天做坐位体操也可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①向后靠坐在椅子上,手和脚以中等速度模仿踏步动作,持续30~60秒。 ②两臂下垂,缓慢交替前平举,每只手臂重复3~5次。 ③两手叉腰,两脚跟同时慢慢提起,重复6-10次。 ④两手叉腰,两腿平稳交替上举,每条腿重复5~8次。 ⑤两手放在小腹下,掌心向上,缓慢地深呼吸3—5次。 ⑥ 两手抱头,两臂缓慢上举...
-
心力衰竭便秘的茶饮药膳
临床根据不同的证型,对心力衰 竭便秘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特色护 理技术及茶饮药膳等饮食护理措施,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血虚肠燥型。症见大便干结, 呈球状,口干少津,形体消瘦,颧红, 手足心热;或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 忘,头晕目眩。此型多见于心力衰竭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的患者。 辨证施护:1.虚证患者注意保 暖,充分休息,以养心血。2.饮食以易 消化、补益为主。多食益气养阴、活血 化瘀之品,如饴糖、山药、银耳、百合、 枸杞子、大枣、花生、莲子、羊肉、甲 鱼、海参、芝麻、桑椹、荔枝等,并尽可 能补充一些油脂...
-
药浴 中药保留灌肠治慢性肾衰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后期引起的肾脏损害,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多采用透析疗法,除此外,中医药治疗本病也有较好疗效,且费用低廉。 一、中成药 肾衰宁、尿毒清颗粒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功效;保肾康片活血化瘀,可改善肾脏供血;金水宝、百令胶囊是人工培养虫草菌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肾衰宁、尿毒清等联合使用可有效地阻止慢性肾衰的进展。 二、中药保留灌肠 生大黄15-30克,蒲公英、生牡蛎、丹参各30克,加水煎成300毫升,凉至合适温度灌肠,保留30分钟左右,保证大便每日2-3次为...
-
王鸿士:治肝病“平其亢、补其衰、疏其郁”
王鸿士,肝病名家,1919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祖辈七代为医,卒于1985年。自幼受到父辈医术熏陶,立志以岐黄济世,北平国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师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及前清宫御医瞿文楼,深得两位大师之真传,医术精湛,悬壶济世,仁爱广济,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对于肝病的某些体征,化验检查和诊断应建立在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观点上。既尊重临床体征和化验检查,重视其客观意义,又重视中医的辨病辨证特色,紧抓患者的主证特点,区别对待,具体治疗...
-
王宝恩治肝纤维化和感染性多脏衰经验
王宝恩,男,1926年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至今先后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院院长,北京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主任,现任名誉院长。并任中华医学会名誉理事、肝病学分会名誉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肝病学会名誉主委、急救医学会副主委,国际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美国肝病学会及美国消化内镜学会会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感染性多脏衰等疾病。...
-
冯世纶老师经方速愈急性肾衰竭验案
跟师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冯世纶老师学习,亲历其熟练运用六经-八纲-方证体系论治疾病,愈疾无数。今整理冯老师经方速愈急性肾衰竭验案一则,与同道共学习。 李某,男,55岁,2014年11月2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右上腹胀痛1周。患者于2014年10月26出现阵发性右上腹胀痛、右腰痛,无排便,就诊于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查肾功:尿素9.24mmol/L,肌酐114.8umol/L,尿酸501 umol/L,血糖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24.6mmol/L,脂肪酶353U/L;血常规:白...
-
温补心肾治疗慢性肾衰
陈某, 男, 82 岁。有高血压病史 30 余年, 长期服 药。发现肾功能不全 3 年。2011 年 1 月至本院门诊, 当时肾功能:SCr 180 ~ 200 μmol/L。形寒怕冷, 头晕, 偶尔心悸, 夜尿频多, 大便秘结, 双下肢不肿。有脑梗、 冠心病及前列腺增生症病史。舌质黯红, 苔白厚腻, 脉 滑。证属心肾阳虚, 湿毒内蕴。治以:温补心肾, 化湿 解毒。方药以真武汤加味, 药用:熟附子(先煎)15 g, 麦冬 15 g, 川连 3 g, 桂枝 10 g, 生白芍 15 g, 细辛 5 g, 茯苓...
-
杨洪涛益肾祛瘀法治疗腹膜透析超滤衰竭经验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作为终末期肾功 能衰竭(end - stage renal failure, ESRF)的重要替代治 疗手段, 具有蓄积毒素清除效率较高, 心血管稳定性 强, 操作技术简便等优点, 极大地延长 ESRF 病患生存 时间、 改善其生存质量。然而, 随着维持性腹膜透析的 广泛开展, 其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亦逐渐增多, 半数以上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因出现腹膜超滤衰竭(ultrafiltra- tion failure, UFF), 最终退出治疗 [1 ] , 其中6...
-
倪海厦治疗慢性肾衰的特色解析
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倪海厦医师医术精湛, 擅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根据其在第二届扶 阳论坛上的讲座等资料, 运用其所制处方加减治疗 慢性肾衰(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30 余例, 收到 较好疗效, 并总结积累了一定经验, 现将其治疗思路 与同道交流。 倪海厦肾衰处方组成主要有炮附子、 生附子、 桂 枝、 白芍、 炙甘草、 大枣、 白术、 茯苓、 当归、 细辛、 干姜 等药物, 参以麦冬金水相生以补肾水, 黄连、 黄芩解 尿毒, 大便不通则加以大黄通便泄浊, 贫血则酌加熟 地等...
-
神经衰弱运动可治
神经衰弱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因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引起,其主要症状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头胀、乏力、急躁、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心慌、多汗等,神经衰弱常与用脑过度、精神负担过重、作息无规律或过于疲劳等因素有关。此病不属于器质性疾病,一般可采用自我按摩等方法,使神经中枢的兴奋或抑制过程逐渐恢复平衡,下列方法可有效防治神经衰弱。 推摩头部法 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搓热双掌,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鼻翼两旁约1厘米处),经眼周的睛明、攒竹等穴,向上推至发际,然后两手分开,...
-
三招自疗神经衰弱
当下,很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中,有不少人更是长期遭受神经衰弱疾病的困扰,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神经衰弱患者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1.洗冷水浴神经衰弱患者如能坚持洗冷水浴,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还有助于强壮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当然,冷水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即适应,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温水擦身到冷水擦身再到冷水冲洗,每次持续30秒到1分钟左右。另外,游泳运动也能起到冷水浴相似的效果,如能坚持到秋冬,效果更佳。 2.自我按摩神经衰弱患者常有头痛、头晕、失眠症状,可通过自我按摩进行缓解,具体做法如下...
-
中药刺五加巧治神经衰弱
中老年人患上了神经衰弱,会出现体倦乏力,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专家指出,中老年人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几片薄片泡水代茶饮,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灵芝15克(先熬),当归10克,合欢皮、五味子、酸枣仁、茯神、熟地、刺五加各15克,磁石20 克(打碎先煎),水煎分3次服。服用一段时间可以起到治疗失眠分3次、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此方选用的是刺五...
-
治疗失眠,神经衰弱药枕小汇
1.夜交藤200克.合欢花60克,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研成粗末.做枕心即可用.适用于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 2.槐花300克.绿豆 300克。碾成粗末.装入枕芯即可。此药枕气味芳香.能清热凉血.可用于内热、口干口苦、便秘及心烦失眠者。在炎炎夏日难以入眠时用此药枕.效果尤佳. 3.荷叶、夏枯草各 1000克。研成粉末.装入枕芯.此药枕能起到清心除烦、化湿浊的功效.适用于失眠、高血压的患者。 4.白菊花、灵磁石、合欢花、夜交藤各100克,石菖蒲、远志各60克.灯芯草、丁香各30克.白檀香 20...
-
朱良春指导救治心肺衰竭案
我们曾救治一80岁心衰男患者,因呼吸衰竭,严重缺氧,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已4个月余;肺部感染,发热不退,嗜睡神糊,多次病危通知,治疗殊感棘手。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间,笔者作为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弟子,先后两次向朱良春老师求助,一度曾转危为安,出现生机,后终因肺、心、肝、肾多脏器衰竭不治而亡。今公诸于众,供同道参考。 呼吸衰竭,严重缺氧,气管切开,吸氧,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已4个月余;肺部感染,发热汗出不退已2个月余。自2007年8月1日至9月1日历经6诊,经西药抗菌消炎,退热,洗肺吸...
-
中药治冠心病心衰
患者韩正学,男,63岁。2011年6月28日就诊。患者于6月10日以胸闷、气短一年余,加重伴右侧胸痛两小时入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经治疗半月余效果不明显,遂放弃治疗回家准备后事。家属不忍邀余去治。诊时见患者胸闷气短,咳喘不得平卧,痛苦面容,全身浮肿,双下肢尤甚,大便可,小便不利。血压120~90毫米汞柱,心率90次/分,体温36.5℃。桶状胸,嘴唇紫绀,听诊两肺哮鸣音,脉象弦滑。中医诊疗:心悸怔仲,胸阳不振。遵照急则治其标原则,当即给予西药速尿40毫克肌注,氨苄青霉素6克加...
-
神经衰弱食疗方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而产生的精神活动能力减弱。常表现为心烦意乱、六神无主、神志恍惚、胆怯心悸、头晕目眩、多梦失眠等症状。对以上病症,采用一些食疗方,颇有效验。 1.猪脑1具(冼净),天麻 10克切片,同入沙锅加入水适量,以文火炖煮1小时,成稠厚羹汤,捞去药渣,1日内分次喝汤吃猪脑。 2.枸杞子20~30克,红枣 7~8枚,鸡蛋2只同入锅加水共蕉,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3~5次。 3.猪心1个,大枣15克。将猪心带血剖开,放人大枣,置碗内加水蒸熟后食之。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