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 第13页

乌 第13页

  • 乌鸡白凤丸新用 治疗数疾

    乌鸡白凤丸新用 治疗数疾

    乌鸡白凤丸是传统调经之良药,主治妇女气血两虚,身体瘦弱,食少乏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临床新用治疗以下疾病。 1.慢性肝炎:近年来的药理实验证明,乌鸡白凤丸对肝损伤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促进肝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从而对肝起保护作用。用乌鸡白风丸治疗慢性肝炎,每日2—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疗程半年。 2.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乌鸡白风丸治疗再障,每日2次,每次2丸。患者头晕乏力、心慌气短、面白少华、腰酸耳呜及出血倾向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

  • 乌鸡白凤丸 男女皆良药

    乌鸡白凤丸 男女皆良药

    说起乌鸡白凤丸,许多女性都十分熟悉这种妇科良药。此药在前人医书里,也称为“乌鸡丸”,为妇科常用中成药。 早在金元时期,《丹溪心法》便载有此方,明代《景岳全书》中更有乌鸡白凤丸的详细记载。自古至今,这种著名成药的制法就相当繁杂,它用药达 20余种,主药为白毛乌骨鸡。制作时,取2千克左右的白毛乌骨鸡一只,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后人药。所用药物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熟地、阿胶、龟板、枸杞;补气健脾的黄芪、白术、甘草;清虚火的青蒿、黄连、黄芩、白薇;还有具活血调经功能的丹参、艾叶、川芎、玄胡、香附等。须...

  • 乌鸡白凤丸一药多用

    乌鸡白凤丸一药多用

    乌鸡白凤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该药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效,可治疗妇女身体虚弱、腰膝酸软、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痛经,以及崩漏带下等病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该药还有不少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1.治疗慢性肝炎患者多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且有肝区疼痛、肝脏增大和肝功能异常等。冶疗方法:每次服1丸,每天服 2~3次,可连续服药半年。多数患者在服药后即可使症状得到改善。 2.治疗胃下垂患者多表现为腹胀、恶心、嗳气、胃痛等。治疗方法:每次服1 丸,每天服3次。20天为1 个疗程。多数患者在...

  • 名中医吴荣祖 三乌汤运用

    名中医吴荣祖 三乌汤运用

      三乌汤,余习之于云南省名中医吴荣祖老师。该方化裁于乌头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诸方,具有温阳益气,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搜剔痰瘀,益肾健骨等功效。《金匮要略》:“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

  • 乌梅丸主证病机 加味乌梅汤治秋燥案

    乌梅丸主证病机 加味乌梅汤治秋燥案

    乌梅丸和加味乌梅汤的方义探讨及临床应用 乌梅丸是源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 原为蛔厥而设, 兼治久利, 其药味组成比例如下:乌梅 (三百枚) 、细辛 (六两) 、干姜 (十两) 、黄连 (十六两) 、当归 (四两) 、附子 (六两) 、蜀椒 (四两) 、桂枝 (六两) 、人参 (六两) 、黄柏 (六两) 。 乌梅丸主证病机 《伤寒论》对乌梅丸主证病机的论述, 主要有两条:“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下之, 利不止&rdqu...

  • 乌梅丸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

    乌梅丸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但乌梅丸绝不仅仅是治疗蛔虫的方子,乌梅丸寒热刚柔同用,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不但可以治疗厥阴经原有的疾病,也能治厥阴病欲解时发生的疾病。龙砂学派代表顾植山教授从“厥阴病欲解时”着眼,认为厥阴为两阴交尽、由阴出阳的时间节点,乃阴之将尽、阳之初升之时,用乌梅丸治疗在丑至卯时(凌晨1~5点)出现的一切病症或病症加重者均获良效。   患者张某,女,46岁,主因咳嗽6个多月,于2016年2月1日就诊。患者于2015年7月因感冒引起咳...

  • 乌梅作为乌梅丸之灵魂药物 必须重用

    乌梅作为乌梅丸之灵魂药物 必须重用

    临证治疗哮喘,只要具备“哮喘发作或加重时间在‘厥阴病欲解时’”,临床具有“‘喘逆上气’‘烦满’及风木犯肺出现的上热(头面、上胸热或口渴等)下寒(腿脚肤冷、或便溏)之证”两个特点,即可放胆运用乌梅丸。 乌梅作为乌梅丸之灵魂药物,必须重用,方能取效。 笔者跟随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侍诊有年,临床见证了顾师基于“厥阴病欲解时”理论运用乌...

  • 运用乌附剂经验和心得

    运用乌附剂经验和心得

    仲景运用乌、附剂最早,使用频率最高。仲景方中,乌、附大多生用,用量之大,古今少有。仲景使用乌附剂而不有损生命,全在经方的配伍、炮制与煎服方法上见真谛。 以《金匮要略》乌头汤为例:该方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3两,川乌5枚。川乌1枚,大小平均5g,则为25g左右。炙甘草3两,汉代一两合今之15.625g,以16两计,则为48g,恰为川乌之两倍。乌头汤之煎服法,亦寓有深意。先以蜜2升(汉代1升合今之200ml)煎川乌,煎至1升时去川乌,留蜜待用。蜜煎川乌,有两层意义:一则蜜为百花之精华,善解百毒,尤善解川乌...

  • 乌梅丸临床运用体会

    乌梅丸临床运用体会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重视《伤寒论》经方,临床重视运气学说的应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杨桂芹主任医师拜顾植山教授为师,多次跟师学习。本文为导师杨桂芹跟师顾植山教授临床运用乌梅丸之体会。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与《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乃厥阴病之主方。乌梅丸全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十味药组成。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常被现代临床用以治疗寒热错杂、...

  • 方知乌梅丸 贵州名医王希仲之经验方

    方知乌梅丸 贵州名医王希仲之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乌梅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熟附片6克,干姜6克,细辛4.5克,丹皮9克, 生牡蛎30克,生枳实9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热邪深伏,阳气内郁之真热假寒逆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王希仲(1885~1981)之经验方。王希仲少时即在贵州籍大学问家李端棻先生门下学习中医,不时去四川、云南等地寻师访友,增广见闻,曾任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氏认为《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乃中医学之根底,对六经病机多从气化学说认识,推崇张志聪、黄元御,尤擅长治疗...

  • 乌梅丸集数方之功于一身

    乌梅丸集数方之功于一身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梁宏正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精研岐黄,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列其门墙,侍诊抄方,获益良多。梁宏正擅用乌梅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得心应手,今就学习所得总结如下。 对乌梅丸的理解 乌梅丸是一首治疗寒热错杂的方子,为厥阴病之主方,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

  • 沈一山运用乌梅丸治疗多种病证

    沈一山运用乌梅丸治疗多种病证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和《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乃治疗厥阴病之主方。因经文有“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之语,后世视此方为治蛔和治久利之方。然自清以来,诸多医家却多用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广泛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多种疾病。浙江省杭州市名中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沈一山运用乌梅丸治疗多种病证均取得良效。现将部分医案运用体会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咳嗽案...

  • 立夏吃什么 不是乌米饭就是蚕豆饭

    立夏吃什么 不是乌米饭就是蚕豆饭

    立夏吃什么不管平日吃什么,“立夏”当日,杭州人饭桌上必有的,不是乌米饭就是蚕豆饭。这里的养生学问,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的何迎春博士为大家解读一二。 在江南一带,立夏以后正是青蚕豆上市的时节,所以不少人家会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带壳蚕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立夏以吃蚕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讲究一点的,蚕豆饭里,还加了一点雷笋、豌豆、苋菜,寓意“五谷丰登”。蚕豆有健脾...

  • 山楂茶 乌梅饮

    山楂茶 乌梅饮

      随着多日雨水天气的退去,气温也在逐渐上升,这个时候我们的肠胃功能都在不断地接受高温的刺激,很容易就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的情况。而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本来就在走下坡路,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夏季肠胃保健的工作,对于有高血压的老人来说,由于饮食上的要求更多,所以学会用茶饮消食控压,才能轻松度过高温的夏季。   专家开方:炒红枣5个,陈皮8克,山楂5个,陈皮和山楂用温水洗净,陈皮切丝,再将所有的中药材料一起放进壶里,用开水泡10分钟即可饮用。   专家点评:该茶有消食健胃、降血压的功效。该茶口感甘甜,老少咸...

  • 养颜佳肴:首乌炒乌鸡

    养颜佳肴:首乌炒乌鸡

      原料:何首乌50克,乌鸡肉300克,料酒、淀粉、水淀粉、精盐、味精、酱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何首乌切片,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乌鸡肉洗净、切丁,放入碗内,加料酒、味精、精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放入植物油,烧热,将鸡丁放入油中,炸熟后倒入漏勺;锅中留少许油,加入乌鸡肉丁、料酒、精盐、酱油、何首乌汁,快速翻炒,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出锅装盘即成,佐餐食。   功效:本品味道鲜美,具有补虚强身、乌发荣颜、防老抗衰的功效,尤适用于女性保健。...

  • 白首乌煨乌鸡

    白首乌煨乌鸡

      原料   主料:光乌鸡一只。   配料:泰山白首乌片50克。   调料:盐,料酒,八角,桂皮,花椒。   制作   乌鸡斩块,沸水氽一次,白首乌洗净,放沙锅中调入盐、八角、桂皮、花椒、料酒,大火烧开,小火煨熟。   养生功效   滋肝肾,益精髓,补虚劳。   小贴士   泰山白首乌是与“泰山四叶参”、“泰山黄精”、“泰山紫草”齐名的泰山四大名药之一,为泰山特产,明代姚可成“食物本草”评价它“治瘰疠,消痈肿...

  • 春季服用的药膳首乌肝片

    春季服用的药膳首乌肝片

    立春过了,此时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下面介绍一款适合春季服用的药膳,即首乌肝片。   材料:首乌液20毫升,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少许,绍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适量。   做法:首乌煎汤浓缩,取20毫升药液备用,猪肝剔筋洗净切片,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洗净控干。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内浸蘸(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绍酒、醋、湿淀粉和鲜汤对成滋汁。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入油,待油热放入拌好的猪肝片滑透,用漏勺...

  • 乌骨鸡的药用

    乌骨鸡的药用

    乌鸡是我国特有珍禽,有遍体羽毛色白,更有紫冠、缨头、绿耳、胡须、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等特征。 乌骨鸡是药食两用补品,性味甘平,所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比普通鸡高2~3 倍。每百克鲜肉中含氨基酸较普通肉鸡高10%。乌鸡体内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并含有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血钙及26种微量元素。 中医认为“黑色人肾经”,有滋阴、养血、补肾、添精的作用。乌骨鸡有增加人体细胞分裂次数,有抗氧化、延缓衰老之功效,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人体机能的显著作用。乌...

  • 当归田七乌鸡汤改善瘀血体质

    当归田七乌鸡汤改善瘀血体质

      当归田七乌鸡汤这道药膳能调理和改善瘀血体质,当归和田七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乌鸡能补虚、温中,配伍当归、田七,防止活血化瘀同时伤及正气。   大多数人认为人老了之后会长老年斑,实际上并非老年人就要长老年斑,其实老年斑也并不是什么长寿的标志,而是瘀血的代名词。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得从一种特殊的体质讲起——瘀血体质。从中医上看,气血瘀积在脏腑经络,中医就称之为瘀血,由此引起血瘀证。有些人属于瘀血体质,容易出现血瘀的表现。   瘀血体质的三种表现   第一是疼痛,中...

  • 乌发荣颜防老抗衰首乌炒乌鸡

    乌发荣颜防老抗衰首乌炒乌鸡

      材料:何首乌50克,乌鸡肉300克,料酒、淀粉、水淀粉、精盐、味精、酱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何首乌切片,用沙锅文火煮20~30分钟,滤汁备用;将乌鸡肉洗净,切丁,放入碗内,加料酒、味精、精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放入植物油,烧热,将鸡丁放入油中,炸熟后倒入漏勺。锅中留少许油,加入乌鸡肉丁、料酒、精盐、酱油、何首乌汁,快速翻炒,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出锅装盘。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味道鲜美,具有补虚强身、乌发荣颜、防老抗衰的功效。尤适用于女性保健。(佳愉)...

  • 孙悟空制的乌金丹

    孙悟空制的乌金丹

    暑期档电视剧《西游记》又霸占荧屏,不禁拿来原著拜读。看过之后,佩服作家丰富奇幻的想象力同时,发现其中情节还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知识。 在小说第六十八回,孙悟空一行来到朱紫国,正遇上国王患病。孙悟空用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发现国王患了“双鸟失群之症”也就是惊恐症、忧郁症和消化不良症。人受惊吓和风寒,容易造成肠胃不畅,加之国王食用了粽子这种不易消化食物,就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孙悟空制的乌金丹中的成分,马尿腥臊,人闻后就想吐;大黄、巴豆都是泻药;锅底灰...

  • 道家“仙食”茅山乌饭

    道家“仙食”茅山乌饭

    茅山山脉一带的民间,多于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传说与 “目莲救母”有关。目莲是个孝子,母亲死后,送去的白饭都被 “饿鬼”吃掉了,后来,目莲就用一种草汁做成黑饭(即乌饭),躲过“饿鬼”的眼睛,使母亲不致挨饿。故每年四月初八吃乌饭,相沿成习。 关于乌饭,道、佛信士传说不一。道家称“仙食”。南朝梁时,茅山著名道士陶弘景说王褒食用此饭,长生不老。唐代诗人皮曰休、陆龟蒙同游茅山,进食此饭并留下了赞美诗篇。 皮日休诗同:&ldqu...

  • 食乌饭习俗与道家养生术

    食乌饭习俗与道家养生术

      乌饭原叫青精饭,它的出现,与道家服食求长生的实践有关,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卷二五说:“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之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耳。造者又入柿叶、白杨叶数十枝以助色,或又加生铁一块者,止知取其上色,不知乃服食家所忌也。”道家典籍《三洞珠囊》说:“王褒,字子登,汉王陵七世孙,服青精饭,趋步峻峰如飞鸟。”王褒是西汉宣帝时人,说汉代已有人服食青精饭,证据尚不充分。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稽神枢四》:“霍山中有邓伯原...

  • 用马尿和锅脐灰等制作的药丸美其名曰:“乌金丹”

    用马尿和锅脐灰等制作的药丸美其名曰:“乌金丹”

    《西游记》第68、69回写孙悟空为朱紫国国王诊病、制药时,更是涉笔成趣、笑料多多。诸如孙悟空并非医生,却装模作样、充作医国高手;并故弄玄虚、把用马尿和锅脐灰等制作的药丸美其名曰:“乌金丹”。 治丹药之事虽然可笑,但书中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之口对几种药物的性味、功能之论评,却完全合乎医理。例如,孙悟空叫沙僧取巴豆一两,去壳去膜,捶去油毒,碾为细末时,猪八戒道:“ 巴豆味辛,性热有毒,削坚积,荡肺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 此...

  • 乌发药膳:使白发变黑发

    乌发药膳:使白发变黑发

    头发变白,本是人类进入老年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在50岁左右出现少量白发,并逐渐增多,慢慢变成全白头;也有先天性白发,是由于全身的色素缺乏所致;还有的是外因引起的,如空气侵入毛发或受到刺激而变白。 人们常用“鹤发鸡皮”来形容年迈的老人,所以头发一白.多被认为是机体衰老的象征。所以,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头发能够永远乌黑发亮,保持青春常在。为此,古今医家做了许多尝试、研究,创制了大量具有乌须黑发作用的方药,其中也不乏药膳方法。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人体气血衰少,头发失去濡润滋养,易变为白色...

  • 保护胰腺 洋葱乌梅茶

    保护胰腺 洋葱乌梅茶

    调查显示,因为高血脂而导致胰腺炎的患者人数已由前几年的9%左右上升到现在的20%,不少人诱发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果严重。 当血脂水平升高时,常常导致血液黏滞,血流速度缓慢,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胰腺组织中的小动脉属于终动脉,对缺血缺氧高度敏感,容易造成胰腺的微循环障碍,还会产生大量的缩血管物质,刺激血小板的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损伤胰腺。另外,高血脂还容易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大量的白细胞聚集、活化,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蛋白水解酶,诱发胰腺炎。所以,高血脂患者一旦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时,应第一时间看外科,...

  • 乌梅黑豆滋阴敛汗之功

    乌梅黑豆滋阴敛汗之功

    体虚多汗不妨喝点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由于体质虚弱.稍一活动就会出汗.或在夜间睡眠时出汗.遇此情况.不妨喝点乌梅黑豆汤治疗。 方法:取乌梅15 克.黑豆30克.淮小麦 50克.加清水适量水煎浓汤.去渣取汁.加蜂蜜适量即可。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饮用1周即可. 乌梅味酸收敛.有滋阴敛汗之功:黑豆有养血补肾.除热.止汗之效:淮小麦有固卫敛汗之用.诸味合而煎汤服之.治疗多汗有良好效果。 (鲁莱光)...

  • 苓豆粥护肝 肺虚咳喘乌梅粥

    苓豆粥护肝 肺虚咳喘乌梅粥

    吃苓豆粥 降脂护肝 有些人过食油腻食物,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害,喝黄豆茯苓粥可降脂护肝。方法:取泡好的黄豆30克,茯苓10克,与粳米50克煮粥食用。每天1次,每周2~3次。 向明洁 肺虚咳喘 乌梅粥治 很多老人长期慢性咳喘,多由肺气虚引起,可食乌梅粥来治疗。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老年人一般身体虚弱,或久病致虚,导致耗气伤阴,出现咳喘症状,治宜止咳平喘。乌梅粥可缓解久咳少痰、干咳无痰等症状。方法:取乌梅10克,洗净浸泡l小时,加水煮20分钟后,放入50克粳米熬粥食用。每周3次,连食1...

  • 草乌泡酒 小心中毒

    草乌泡酒 小心中毒

      近日,家住在桂林市大河乡的阳大爷,因为坐骨神经痛,服用了自制的草乌药酒后中毒,好在抢救及时,脱离了危险。医生提醒,自行服用药酒,最好先咨询中医生,并区分内服和外用,以免错用中毒。   阳大爷今年近70岁了,患坐骨神经痛多年,有时痛起来甚至连坐都坐不了。某天和朋友聊天,阳大爷得知用草乌泡酒外敷可以治疗坐骨神经痛,便到药店买了一堆生草乌,用米酒泡着,做成了一坛药酒。   9月9日中午,阳大爷喝了不少药酒,谁知几分钟后,他就感觉舌头和喉咙发麻,没过多久,下半身就无法动弹,瘫倒在地。家人见状,急忙拨打120...

  • 含乌梅 治口干

    含乌梅 治口干

    许多老人都有半夜渴醒的经历。由于半夜口干口渴,但是又不敢多喝水,怕夜尿增多影响睡眠,真是非常苦恼。有个小偏方可供一试。 遇到这种情况,不妨采用晚饭后含乌梅的方法。可去中药店购买乌梅(通常10克起售),用时取1颗放杯中,开水烫一下后含入口中,— 般10~20分钟后吐出即可。此法可有效缓解半夜口干口渴的不适。 乌梅味道酸涩,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齐墩果酸等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以直接刺激口腔黏膜以及唾液腺分泌唾液,迅速湿润口腔,有利于缓解口干症状。另外,乌梅的有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