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 第12页

乌 第12页

  • 肋间神经痛用乌梅丸

    肋间神经痛用乌梅丸

      成某,女,37岁,2010年3月10日初诊。主诉:患右肋痛3月余,痛时局部灼热,痛如刀割,伴心烦不眠。经当地医院全面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经服中西药罔效。现右肋部灼痛,心烦不安,纳呆,干呕,口干且苦,不欲饮水,小便短赤,舌胖,舌质红紫,舌苔黄腻,脉弦滑。   肋痛者必与肝气不舒有关,但观此患者,肝郁有热兼脾土不足,属肝横侮土之证,而成上热中寒、相互交杂结于右肋。治疗之法,当以辛开苦降解寒热错杂。   以乌梅汤立方加减:乌梅12克,黄连9克,黄柏9克,人参6...

  • 治糜烂性胃炎 芪芩乌贝汤

    治糜烂性胃炎 芪芩乌贝汤

      组成黄芪10克,白术10克,法半夏6克,麦冬15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薏苡仁15克,乌贼骨15克,大贝母6克,白及10克,木蝴蝶2克。   功能益气清化,抑酸护膜。   主治脾胃气虚,湿热内蕴,胃黏膜糜烂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黄芪配白术益气健脾,健固中焦,治其本,为君药。半夏配麦冬取“麦门冬汤”之意,麦冬配半夏养胃生津而无滋腻之弊;半夏伍麦冬降逆止呕而无温燥之嫌。两药刚柔相...

  • 降脂 乌龙槐角茶 山楂槐花茶

    降脂 乌龙槐角茶 山楂槐花茶

      山楂槐花茶   材料:山楂、槐花各20克,麦芽30克、枸杞15克及萝卜一条   做法:先将萝卜用1500毫升(约6碗)的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直到萝卜煮熟。加入其他药材,再煮15分钟即可。   功效:山渣可消肉除油,降低胆固醇和血脂肪,避免消化不良。麦芽能消除米、面堆积引起的胃胀不适。槐花可以预防因生活不规律,熬夜后引起的火气上升或痔疮发作。   乌龙槐角茶   材料:取乌龙茶三克,槐角18克、首乌30克、冬瓜皮18克、山楂肉15克,筠针槐角等四味药。   做法:共煎去渣,以其汤液冲泡...

  • 头痛如细筋牵引用乌梅

    头痛如细筋牵引用乌梅

      刘某某,女,63岁。2011年4月2日初诊。头痛10年余,加重10日,缘于10日前劳累而发,头痛如细筋牵引,唇面苍白,心悸易慌,目眩,怔忡,舌淡,脉虚涩。食纳不健,大便微涩,听力不聪,数年间间断服过多医之药,或有小效,断药又作痛。辨为血虚不荣,筋脉失养头痛,治宜养血柔肝,营养清窍,和络止痛。处方:熟地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川芎8克,防风8克,羌活10克,葛根12克,乌梅15克,杭菊10克,蔓荆子9克,延胡索8克,乳香、没药各8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2月8日来诊,药后头痛减轻,觉目清神...

  • 乌梅丸治久痢

    乌梅丸治久痢

      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可缓解。   追述病史:15年前曾患“急性菌痢”,病后调养不当,嗣后稍食油腻或剩菜剩饭,则腹痛腹泻发作。两年前因同类症状曾住院半月,运用灌肠法,结肠炎常规治疗好转后出院。刻见:神萎少华,消瘦,口淡乏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不能多食肥甘厚味,时时腹痛欲便。大便常规查见少量红、白细胞...

  • 胃痛3年余 方用乌梅丸加僵蚕

    胃痛3年余 方用乌梅丸加僵蚕

      越某,男,71岁,2012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胃痛3年余,加重1周。伴呕吐心烦,时发时止,手足冰冷。曾查有胃多发息肉、疣状胃炎等病史。服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尼则替丁、甲哨唑、阿莫西林、胃铋治、吗叮啉等西药,症状时轻时重。   刻诊:胃痛甚剧,心烦呕吐,乏力厌食,大便稀薄,舌暗红,苔白,脉弦按之无力。胃镜示:1.Barretl食管;2.胃多发息肉;3.胃多发息肉电凝治疗术后;4.糜烂性胃炎(II级);5.疣状胃炎;6.疣状胃炎电凝治疗术后。经禁食水,予衣替米星、奥美拉唑等治疗5天后,胃痛显著改...

  • 夜间哮喘 运用乌梅丸加减

    夜间哮喘 运用乌梅丸加减

    笔者在治疗夜间哮喘患者时,常规辨证用药效果不显,基于“厥阴欲解时”运用乌梅丸,稍作加减,获得显著效果。 朱某,女,40岁,2014年3月5日初诊。 患者主诉哮喘发作1周。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8年,此次因受凉发作,于夜间喘憋喉鸣,鼻塞,喷嚏,口干,咯吐黄痰,食纳可,大便不实,舌苔干舌质暗红,脉细弦。 辨证:风寒束肺,痰热内蕴,胸阳痹阻。 处方:麻黄4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款冬花10克,桑白皮10克,炒黄芩10克,苏子10克,辛夷10克,苍耳草15克,炙甘草5克,生姜4片。...

  • 哮喘反复发作中医乌梅丸

    哮喘反复发作中医乌梅丸

      张某,男,47岁,2003年2月24日初诊。   患者素有哮喘病史17年,近20天来哮喘反复发作,1周前住院治疗,拍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血常规均在正常值之内。喉间痰鸣,动则喘促,两肺满布哮鸣音,夜间端坐呼吸。经静脉点滴小量抗生素、松弛气管平滑肌、抗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同时口服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方加减治疗10天,能暂安一时。观其咳喘痰鸣,气短发憋,咯痰黄稠,心烦失眠,形寒肢冷,腰腿酸软,夜尿清长,舌质红,苔黄,脉沉数,尺脉弱。证属肝木上扰肺金,上热下寒,上盛下虚。当用乌梅丸平肝肃肺,清上温下...

  • 乌蛇止痒丸新用途

    乌蛇止痒丸新用途

    乌蛇止痒丸由乌梢蛇、防风、蛇床子、黄柏、苍术、人参须、牡丹皮、蛇胆汁、苦参、人工牛黄、当归以及辅料滑石粉、氧化铁、蜂蜜、糊精组成。有养血祛风、燥湿止痒之效,常用于皮肤痛痒、荨麻疹的治疗。随着其近年应用的进展,用于治疗下列疾病也取得良好疗效。 湿疹。是一种较顽固的皮肤病,以皮肤丘疹、糜烂渗液、结痂、皮疹边界不清及阵发性剧痒为主要特征。本品对湿疹有疏风祛湿、燥湿止痒、渗湿祛疹之效。每次20粒,1日3次,1月1疗程。 阴痒。为妇科难言之隐,常伴有带下量多、色黄有味,腰膝酸软。本品有良好的清热除湿、止带止痒之效。1日3次,...

  • 青果乌梅巧治打鼾

    青果乌梅巧治打鼾

    有些老年人睡觉时打鼾,这是由于老人呼吸中枢血流灌注不足、血管微栓塞或激素水平下降,软腭松弛使上呼吸道受阻所引起,严重时可致呼吸暂停综合征。 患者可取青果、乌梅、山楂各6克,用水煎服,每晚睡前30分钟服用。本方常服对打鼾有一定疗效,且无副作用。...

  • 乌梅丸治好了顽固腹泻

    乌梅丸治好了顽固腹泻

    王立(化名)是个正值青年的小伙子,样貌英俊、能力出众,在证券公司有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按理说,本该是意气风发,可他却是一直郁郁寡欢、生活工作处处不顺心。探其原因,竟只是因为腹泻。 腹泻在任何人看来,都算不得大病,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的拉过肚子,可别看就这个被大家所轻视的腹泻,却给王立带来了无法言说的痛苦,也蕴含着对身体的巨大伤害。 王立说,自己的腹泻是从2012年冬天一次外出受凉后开始的,从那之后他便开始腹痛、腹泻,并出现了脓血便,那时他像大多数人一样,未曾放在心上,认为不过是闹肚子,过几天就好了...

  • 肠道息肉予乌梅丸法施治

    肠道息肉予乌梅丸法施治

    刘沈林,男,1949年生,江苏南京人。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江苏省中医院院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973”项目中医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脾胃病)重点病种胃癌研究负责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曾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中医临证近40年,尤以脾胃病和消化道肿瘤辨治见长。受江南孟河医派和吴门医派影响较大,习用古方化裁,遣方用药细腻熨贴。在消...

  • 乌鸡白凤丸治胃下垂

    乌鸡白凤丸治胃下垂

    乌鸡白凤丸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传统中成药。处方:乌鸡 (去毛爪肠)640g 鹿角胶 128g 鳖甲(制) 64g 牡蛎 (煅)48g桑螵蛸 48g 人参 128g 黄芪 32g 当归 144g 白芍 128g 香附 (醋制)128g 天冬 64g 甘草 32g地黄 256g 熟地黄 256g 川芎 64g 银柴胡 26g丹参 128g 山药 128g 芡实 (炒)64g 鹿角霜 48g 乌鸡白凤丸近年来,临床上新用该药治疗胃下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具体用法是:每次服1丸(9克),每日服1—2次。20日为1疗...

  • 乌鸡白凤丸治腹胀 咳嗽

    乌鸡白凤丸治腹胀 咳嗽

    乌鸡白凤丸出自清宫太医院秘方,由乌鸡、人参、当归、地黄、黄芪和香附等药物组成,有温肾健脾、补气养血、滋阴助阳、柔肝调经之功效.为妇科常用药。近年研究发现.用此药治疗以下内科杂证.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腹胀 症见腹胀.可伴轻微疼痛,夜晚更甚,黎明活动后减轻,大便溏薄,每天1次,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此型腹胀多由脾肾阳虚.湿滞阻碍气机运行所致,治宜温肾培元,行气除胀。方选乌鸡白凤丸(大蜜丸)加适量白酒送服:或将药丸加温开水溶后服用.每天1次,连用7天。可补气温阳、培元散寒,有白酒相佐,活血行气暖肠之性尤佳。 咳嗽...

  • 睡前含乌梅治半夜口干

    睡前含乌梅治半夜口干

    许多老人都有半夜渴醒的经历,半 夜口干舌燥,又不敢喝水,怕夜尿增多, 真是非常苦恼。碰到这种情况,在临睡之 前1小时,嘴里含1颗乌梅,睡觉时吐 出,可以减轻半夜口干口渴的现象。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 肠经,具有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 泻、安蛔止痛等多种功效。另外。乌梅进 入胃肠,还可增加肠道以及全身的津液, 津液充足,口干舌燥的症状自然而解。 刘 维 中药梨汁可治咽干 取百合30克,沙参、天冬、麦冬、桔 梗、太子参、玉竹各lO克,雪梨1个(切 碎),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每日 服1...

  • 山乌龟磨成浓汁外涂方

    山乌龟磨成浓汁外涂方

    治流行性腮腺炎山乌龟100克(鲜品),用白醋20毫升,磨成浓汁涂患处,每天涂4-6次,连续3天即愈。 治淋巴腺炎山乌龟100克(鲜品),用白醋20毫升,磨成浓汁涂患处,每天4次,连续3天即愈,一般于未溃时涂药效果显著。 治无名肿毒山乌龟100克(鲜品),用白醋20毫升,磨成汁涂患处,一般于未溃烂时用,每天涂数次,3天即愈。 湖南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教授蒋改苏献方...

  • 首乌茶降血脂 葱内膜除鸡眼

    首乌茶降血脂 葱内膜除鸡眼

    您也许不信,苦菜可以治疗乙肝,绞股蓝能够治好咽炎……可偏偏就有这样的神奇。您也许怀疑,甩手扭头可以治好颈椎病,抱膝滚动能够治愈腰背痛……可偏偏就是这样简便廉验。 花生壳首乌茶降血脂 花生壳100克,大枣5个,黄精、首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多人试用过,可调节血脂。(四川成都张宇) 专家点评:方中花生壳可调血脂,大枣补中益气,黄精补气健脾,首乌补益精血,同时调节血脂。四药合用,既可健脾益气、化痰除湿,又可调节血脂,因此对治疗血脂异常症有一定疗效。(国...

  • 糖尿病患者试试黄芪乌梅汤

    糖尿病患者试试黄芪乌梅汤

    黄芪乌梅汤:黄芪50至200克,乌梅20至50克(根据血糖高低调整)。每次加水1000毫升,煎30分钟,共煎2次,备用。服法:每日早中晚饭前30分钟各服300毫升。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限制饮食,晚上忌喝稀饭。 按: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肿、利尿等作用,并且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了。 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物质,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好的调养作用。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让动物服用黄芪水。结果发现,服用黄芪水之后的动物,体重增长比没有服用黄芪水...

  • 常用首乌丸治肾虚耳鸣

    常用首乌丸治肾虚耳鸣

      肾虚耳鸣,余常用首乌丸治之,效果良好。   方用:制首乌、生地、牛膝、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桑叶、黑芝麻、菟丝子、金樱子、补骨脂、豨莶草、金银花各5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10克重,早中晚各服1丸。   首乌与诸滋补肝肾的药物配合,其功至伟,峻补先天之本,肾气充足,耳窍自聪。本方还可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脱发、白发等症。...

  • 制川乌草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制川乌草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因证施量,我们称之为与证相关的量效关系,简称“证量效”。   证,包括症状、体征、体质、年龄、性别等。辨证论治是依据患者症状、体征、体质等因素对病理本质的个体化辨别,因证施量强调的是在理法方药确定后,对量的准确把握。同一疾病,症状重者用量宜大,症状轻者用量宜小。如大、小青龙汤,因表症轻重不同,故麻黄用量不同。证势不同,用量亦不同。危重证候,用量宜大,轻浅证候,用量宜小。如通脉四逆汤证与白通汤证。   此外,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因素也是用量的参考因素。一般中青年、体质强者,用量可...

  • 喝乌梅汤治咽喉炎

    喝乌梅汤治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表现为咽喉疼痛反复发作,有烧灼感和异物感,’每于疲劳时加重,口干,痰少而粘,咽部微红,舌质红,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虚火喉痹,为肺肾阴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而致。治疗中应用滋阴降火之药,虽能“壮水以制阳光”,然炎上之虚火贼邪并不能驯而归原,’故一旦停止治疗,遇劳则复发。故取乌梅味酸性平,人肝、脾、肺、大肠经,为养阴生津之良药,配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野荞麦根,共奏养阴而不留邪,去邪而不伤阴,使邪有所去,正易恢复,治疗慢性咽喉炎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方法:取乌梅...

  • 口腔溃疡怎么办 乌梅丸治疗

    口腔溃疡怎么办 乌梅丸治疗

      杜某,男,30岁,2010年8月13号初诊。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散在口腔溃疡,缠绵难愈,夏秋季节最易复发,重则影响进食与睡眠,发病期间常服用三黄片、黄连上清片,以及中药汤剂等治疗,效果欠佳。诊见:两侧口腔黏膜溃疡3处,呈椭圆形,中央凹陷,边界清楚,溃面嫩红,中间发白,周围黏膜轻微充血,口干,大便干,饮食则痛,伴有咽部不适,似有异物,大便偏干,二日一行,时有心烦失眠,精神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口疮(肝热阳郁证),治宜养肝清热,通阳达郁。处以乌梅丸方加减:乌梅15克,附子3克,桂枝3克,干姜6克,细...

  • 顾植山运用乌梅丸磨牙案

    顾植山运用乌梅丸磨牙案

    王某,男,33岁,2011年9月27日初诊。夜寐磨牙多年,常于下半夜1~4点发生,余无特殊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小弦。处方:炒乌梅20克,熟附片(先煎)4克,北细辛(先煎)4克,川花椒3克,淡干姜3克,川黄连6克,炒黄柏6克,潞党参10克,炒当归10克,川桂枝10克,北五味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首剂夜间服。10月18日二诊,夜间磨牙已有减轻,近期小便较频,上方微调,加益智仁10克,怀山药15克,台乌药10克,紫油桂(后下)2克,7剂。10月25日三诊,夜间磨牙已消失,小便亦调。 按:顾...

  • 心慌时作1年余 乌梅丸验案一则浅析

    心慌时作1年余 乌梅丸验案一则浅析

    韩某,女,69岁,2016年7月21日初诊。 主诉:心慌时作1年余,再发1周。 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慌、汗出,入某院心血管科住院,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阴性,建议冠脉造影,因惧怕手术作罢,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比索洛尔、稳心颗粒等药。半年前发作尚频繁,生气、爬楼梯后易诱发,多可自行缓解,近半年来病情稳定。1周前心慌再发,多在上午餐后较重,今特来诊。刻下:心慌已发作过去,仍有阵发性自汗,右侧乳腺不适(不胀不痛、莫可名状),口干苦,心烦寐差,项背僵硬,纳可,大...

  • 运用乌头附子的经验治闭塞性脉管炎

    运用乌头附子的经验治闭塞性脉管炎

    高某,51岁,患者于1941年严冬,大雪封山,雪深没膝,冻掉手指足趾多个。患者虽幸得肢体完好,但已受严重冻伤。1966年发现双下肢冷痛,多次住院治疗无效,发展至1976年病情恶化。在多家大医院住院治疗7个月。确诊为脑动脉硬化、心肌下壁梗死、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又赴晋中二院接受下肢放血疗法,10余日无效,建议高位截肢。绝望之下,患者于1976年9月7日求治于余(李可)。 诊见:双下肢膝以下冰冷,左侧尤重,足趾青紫,电击样剧痛日夜不休,左上下肢麻木。胸部憋胀刺痛,发作时以硝酸甘油片维持。脉沉细迟微,双足...

  •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常常不能取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临床证型颇多,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好。”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是不寐的常见证型。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生,上扰心神,即“精不凝思,而龙雷震动”变生诸症。是病肝肾之虚为本,虚火扰神为标。据病组方,遵从叶氏“滋下清上”治法,立乌菟汤一方,效果显着。 方药:蒸何首乌15g,菟丝子15g,桑葚子15g,桑叶10g,菊花10g...

  • 厥阴病与失眠 厥阴病欲解时与乌梅丸

    厥阴病与失眠 厥阴病欲解时与乌梅丸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宋军,从医3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并且见解独到,潜心中医经典,善用经方调治睡眠及各种杂病。宋军认为乌梅丸组方缜密,配伍精妙,可以补虚泻实,阴阳双调,并可针对多个脏腑,把握其特点用于治疗失眠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乌梅丸首载于《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可见,乌梅丸...

  • 呃逆治方 旋覆代赭汤 乌梅丸

    呃逆治方 旋覆代赭汤 乌梅丸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如持续不断,发作超过48小时或对某些疗法无效时称顽固性呃逆,须用药治疗,始能渐平。李佃贵临床中灵活运用《伤寒论》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的疗效。   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第161条,伤寒病经汗、吐、下各法的治疗,虽然寒邪已解,但胃气已虚弱,未能自和,升降失调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闷堵,时时噫气而痞闷不得除去,此为胃虚气逆证,此汤降虚气之逆而和胃安中。临床上广泛的晚期癌症患者及一部分早、...

  • 咳嗽晕厥 乌梅丸方证

    咳嗽晕厥 乌梅丸方证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和《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乃治疗厥阴病之主方。因又有“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之论,故后世视此方为治蛔厥和治久利之方。然自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却多以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将其广泛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治疗多种疑难病均取得良效,现将用乌梅丸治疗咳嗽晕厥综合征的经验体会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乌梅丸方证 对《伤寒论...

  • 首乌肝片

    首乌肝片

    用料:首乌20克,鲜猪肝0.25公斤,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少许,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各适量。 做法:首乌加水煎汤浓缩,取20 毫升药汁备用,猪肝剔筋洗净切片,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叶洗净控干。将猪肝片放人首乌汁内浸蘸(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酒、醋、淀粉和鲜汤兑成滋汁。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入油,待油热用勺子取少量油,淋入拌好的猪肝片。锅内剩少量油,下入蒜片、姜丝,略煸出香味,下猪肝、水发木耳,暴炒数分钟,后将青菜叶入锅翻炒数次,八成熟时倒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