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良 第14页

良 第14页

  • 良药梨籽 降低胆固醇

    良药梨籽 降低胆固醇

    梨籽是一味良药.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梨籽中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中形成橡胶质的薄膜.与体内的胆固醇结合并将其排出体外.特别适宜高胆固醇症的患者辅助食疗。 将梨籽收集在一起,洗干净后阴干,碾成细末,每次取 2~3克,温水送服,每日1—2次。(郭亚东)...

  • 中药不良反应不容否认

    中药不良反应不容否认

      在我国,沿用了几千年的中药以其安全性大受世人青睐,但也因其不良反应引发非议。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的频率有所差异,中药既有良好的疗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尽管中药不良反应确实比西药小而轻,但中药既然属于药品就仍然存在不良反应。怎样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是个既有学术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中药不良反应不容否认   药品具有两面性,中药也不例外,既有促进健康的正面效应——疗效,也有妨害健康的负面效应——...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朱良春教授经常能从患者的个例情况中总结经验,逐渐寻找规律,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创新中医诊法   朱良春认为,中医学有许多理论、方法是前人摸索出来的。如何进一步探索新规律,更好地提高辨证察病的水平,是当代中医的职责。他躬身实践,善于继承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加以提高升华,颇多创见。   朱良春以“肝开窍于目”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受到《本草纲目》秦艽条下引崔元亮《海上方》用秦艽治黄疸,述其症状“目有赤脉&r...

  • 朱良春的治学精神及学术思想

    朱良春的治学精神及学术思想

      笔者于1977年~1986年随朱良春学医,9年中,先生的治学精神、医德医术及学术思想,影响了笔者一生。   每日必有一得   从南京中医药大学刚毕业,就随朱良春教授到门诊,老师教诲:对病人要有和蔼的态度,仔细耐心地望闻问切,准确地辨证施治。最终讲究卓越的治疗效果。他常讲: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除了看病,他都在研究、讲学,为的是使中医薪火相传。他说做一名合格的中医要“以德服人,以术服人”,并要求做一名好医生必须要...

  • 方联海:卖良心药 做善心人

    方联海:卖良心药 做善心人

    一份家族事业,传承两三代已属不易。12代人连续开药铺,更是传奇。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就有这么一个以经营中草药为业的世家“九龄堂”。 作为九龄堂药铺的当代传承人方联海,更是以诚信经营,造福乡邻为己任,常常为周边贫苦群众免费看病拿药,即使有人赊账,他也从不记账。多年来,方联海一直恪守“卖良心药,做善心人”的家族祖训,坚持所售中草药品质好、价格低、斤两足,深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今年10月中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方联海名列其中,被授予“...

  • 良医•明师

    良医•明师

    8月22日,我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前往房山参观新校区时,接到医院ICU电话,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病危,正在全力抢救。半小时后,贺普仁教授驾鹤西去。他的离去让我们悲痛万分。 记得2012年3月,我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调离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第一时间拜访了贺普仁教授,见到了我仰慕已久的火针大师。贺普仁教授当时身穿红色上衣,坐在椅子上,神采奕奕。更让我吃惊的是,贺普仁教授家针灸氛围浓烈,随处可见贺氏针灸铜人,历代中医药名著……更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贺普仁教授的针灸情怀。一个多小时...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 国医大师朱良春 见证沧桑巨变 铸就大医风范

    国医大师朱良春 见证沧桑巨变 铸就大医风范

    •朱良春“逆潮流而动”选择学习中医,既不是家学祖荫,也不是父母之命,而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 •朱良春尊师重道,既有很好的继承经验,也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到处讲座都是“干货”。 •坚持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传统,是朱良春一贯的主张,也是他取得医学成就必不可少的条件。 国医大师朱良春 年且百岁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见证了中医的历史辉煌、近代坎坷、现实作用,看到了中医未来的巨大价值,他以自...

  • 王向宇:下乡归来励志为良医

    王向宇:下乡归来励志为良医

      王向宇   本期专家   [个人档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治疗各种复杂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尤其是脑中线深部及脑干病变手术;开展颅脑各部位锁孔微创手术;开展前、中、后颅底手术;开展颅-颈交界区畸形手术治疗,开展脊髓内外、椎管内外手术;开展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痉挛性斜颈、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开展颈动脉狭窄、烟雾病手术治疗;熟练抢救重型颅脑外伤疾病,对长期昏...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张良英:逐梦人生八十载 行医济世六十年

    张良英:逐梦人生八十载 行医济世六十年

    8月8日,对于国家级名中医张良英教授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是她的80寿辰,也是她人生路上的里程碑——行医60周年的纪念日。60年来她慈济杏林、授业岐黄,为云南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美德,营造“跟名师,学经典”的学术氛围,云南省中医医院在她80寿辰这天,举办了国家级名中医张良英教授行医6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此向其献上特别“寿礼”。 耳濡目染 自幼立志做妇产医生 张良英出生在...

  • 范仲淹“不为良相,愿为名医”

    范仲淹“不为良相,愿为名医”

      北宋的范仲淹不仅是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对医学也很有见地,曾说过“不为良相,愿为名医”的名言。范仲淹在当时的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任职期间,曾经奏请皇帝,在翰林院里举办中医讲习班。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他除了对国事提出诚恳而实用的建议(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重视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等)外,还非常关注当时社会上良医太少、医疗事故多的现实,认为这是国家对医学不够重视而导致的后果。因此,范仲淹就上奏皇帝,他说:“...

  • 龚廷贤延年良箴

    龚廷贤延年良箴

      道德修养   龚廷贤认为,道德修养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一个人修炼道德的同时,也得到了养生。他在著作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修道养生的准则,涉及的内容很广,有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待生活琐事的态度、与家人朋友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论述颇详。他的这些观点,对处理现代社会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龚廷贤延年良箴   四时顺摄,晨昏护持,可以延年。   三光知敬,雷雨知畏,可以延年。   孝友无间,礼义自闲,可以延年。   谦和辞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热敷成了包治百病的“良方”?

    热敷成了包治百病的“良方”?

      指导专家   邵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一科(关节骨科)主任医师   谣言:相信广大老年读者对于热敷解决关节疼痛的说法并不陌生。如“××热敷,专治关节炎、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炎、颈肩痛、产后关节痛、老寒腿……用途广,哪里不舒服敷哪里……”   似乎热敷成了包治百病的“良方”,但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分析:   热敷并不是治病的方式“...

  • 消食化积良药 红曲蜕变的神奇

    消食化积良药 红曲蜕变的神奇

    正在江苏卫视黄金档热播的大型中医药纪录片《本草中国》,以“本草”为切入口,以温暖真实的视觉力量挖掘和记录隐遁的中医药故事。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施仁潮善用本草,对中药文化、历史也感悟颇深,现让我们在他的带领下,从一位中医的视角走入神秘传奇的中药世界,跟随《本草中国》步伐,在看本草故事的同时,领悟中医中药的养生奥秘。 在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第一集中,桐庐老药工王良春展示了红曲的制作过程。老人淘米,浸米,蒸米,再调上红曲母,依靠曲的发酵,让普通米饭蜕变成一味神奇的中...

  • 香菜也是治病良药

    香菜也是治病良药

    香菜,又名芫荽、胡荽。因其茎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味,所以民间俗称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为温中健胃的食物。常食之,有消食下气、醒脾调中、壮阳助兴等功效。适于寒性体质、脾胃虚弱者以及肠道壅滞者食用,可用来治疗胃脘冷痛、消化不良、便秘等病症。 鲜香菜适量切段,加入熟油、酱、醋等凉拌,能健胃消食,适于胃气不和、呕吐少食或食欲不振者; 鲜香菜 6克、紫苏10克、葱白10 克,水煎制成芫荽紫苏葱白汤,为辛温发散之剂,可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 香菜100克放在猪大肠内炖熟,...

  • “三” 养生法 仍是今人养生的“良方”

    “三” 养生法 仍是今人养生的“良方”

    “三”是走向成功之路的“吉数”。《史记·律书》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俗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中,也可见古人对“三”的推崇。古人养生常与“三”紧密相连: 养生三戒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养生上主张“养生三戒”:“少之...

  • 朱良春长寿粥 食粥养生健体

    朱良春长寿粥 食粥养生健体

    朱良春长寿粥:绿豆,薏仁,莲子,扁豆各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 煮粥汤水的制作: 黄芪250克适量水泡20分钟,煮15分钟,沥出汤水。然后再将黄芪加2碗水煮20分钟,再加一碗水煮15分钟,两部分汤水合并用来煮粥(以上配料)。前五味洗净入锅,加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30分钟再加入枸杞,一起再煮十分钟 以上粥量五天服用 材料是五天的量,黄芪每天的量是50克   一首诗让粥火了近千年   相传食粥的祖先是鼎鼎大名的诗人陆游,因为他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食粥诗传世。诗的意思一目了然,就是说食粥养生健体,还延年益寿,甚至能...

  • 醋乃良药

    醋乃良药

      醋的种类繁多,有米醋、麦醋、糠醋、糟醋等。药用多为米醋,其味酸苦,性温,无毒,可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安蛔去蛔,杀鱼、肉、菜诸虫毒,其在中药里又是收敛气血的要药。善治心腹气血不通,妇人产后血晕等。   醋古代亦称“苦酒”,历代医家对醋的论述颇多。如仲景《伤寒论》云:“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外台秘要》:“天行病四五日,结胸满痛壮热,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   醋调患处,止痒消肿。医家赵炳南曾以斑蟊十枚、...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良药
  • 治消化不良食疗方四则

    治消化不良食疗方四则

    节假日里的暴饮暴食,给肠胃造成了过重的负担,很多人出现消化不良等不适,下面几款食疗方,对缓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有很好疗效。 方一:陈皮三仙饮陈皮10克,焦山楂15克,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沸水冲泡焖10分钟,代茶饮,每剂冲2~3次,每日 1~2剂,用于腹胀不舒,胃部不适,食欲不振,伤肉食或面食者。 方二:橘皮萝卜饮鲜橘皮30克,鲜萝卜0.5公斤榨汁,可加少量白糖或冰糖,分3~4次服完,可消食下气、除满消胀。 方三:莱菔消食粥取莱菔子20~30 克炒至香熟备用。粳米5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每次调入炒莱菔子2...

  • 普洱茶配菊花是好茶也是良药

    普洱茶配菊花是好茶也是良药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本身是寒性的,有清热去火的功效,熟茶则经过发酵,属于温性的。有些人在喝熟普洱茶时会上火,出现嗓子不舒服或者便秘的情形,此时在里面加入一点菊花,能起到清热的作用,而且清淡的菊香还能起到提味儿的作用。 中医认为菊普茶也作药,主要用于肝阳上亢型的体质,对眩晕、耳鸣、头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帮助。此外,普洱茶经过独 特的发酵,能产生一定的化学 物质,可以分解脂肪,降低血脂,起到减肥的作用,而菊花则能养肝护目。因此,普洱茶加菊花尤其适合上班族饮用。 最后,专家还提醒,冲泡菊花加普洱茶时...

  • 消化不良介绍几款药粥

    消化不良介绍几款药粥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症状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等。消化不良病症用中医药粥对症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几款药粥供参考。   羊肉高粱粥   原料:羊肉、高粱米各100克,食盐少许。   做法:高粱米洗净,加水1000克,与羊肉丁一同煮成稀粥,加入食盐调味。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开胃助消化,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症。   莲子红茶粥   原料:山药50克,莲子15个,粳米100克,红茶2克,冰糖适量。   做法:山药剁细。粳米淘洗...

  • 冬季良蔬白菜能治病疗疾

    冬季良蔬白菜能治病疗疾

      白菜是冬季良蔬。不仅菜质鲜嫩,清爽可口,还能治病疗疾。民间有“白菜吃一年,医生享清闲”之谚,就是对白菜食疗价值的肯定。   白菜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常吃白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助于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有助于伤口愈合,有助于人体对铁质的吸收,还有助于肠胃蠕动并保持大便通畅。   中医认为,白菜性味甘平,有消痰止咳,清肺润燥,通利胃肠,解毒醒酒,消食下气,和中利尿等功效。   白菜做膳,可辅治多种疾病:...

  • 良药花生 略举几则验方

    良药花生 略举几则验方

      花生,又叫“长生果”。其实也是良药,中医认为,花生性味甘辛,入肺脾二经,有醒脾开胃,润肺利水的功效。略举几则验方,供选用。   乳汁缺少、产后便秘:花生仁90克、猪脚1个(或前腿肉半斤)加水共炖食,每日1次,连用5~7日。   高脂血症:花生壳100克,制黄精15克,制首乌15克,大枣5枚,水煎服。日服一次,分两次服,连服7~10天。   肺痨咳嗽:去衣花生仁200克,猪肺一只,洗净,加水共煮至熟烂。每3日吃一次,连吃5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吃2~3个疗程。   神经衰...

  • 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

    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蜂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1、恢复疲劳,尤其是熬夜后 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脑神经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养状况。 用法:中午一杯蜂蜜水。 2、消除大餐后的积食 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还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能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用法:每天早晚空腹服蜂蜜25克。 3、润肺 蜂蜜有消炎、祛痰、润肺、止咳的功效,枇杷蜜的止...

  • 朱良春注重中医经典学习

    朱良春注重中医经典学习

      难能可贵的原创   国医大师朱良春早在52年前提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江苏中医》1961年1月),相继又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的探讨”(《中医杂志》1962年3月)作了全面论述,这一业医者耳熟能详,乃至普通患者家喻户晓的学术思想,具有高度科学概括性,先进且可操作性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朱良春在《中医药的现代化要突出原始创新》一文中指出“突出原始创新精神,中医药学才能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才能屹立于世界医学殿堂&rdquo...

  • 莲藕巧用是良药

    莲藕巧用是良药

    中医认为藕性寒、味甘。生用具有凉血、散瘀之功,治热病烦渴、吐血、热淋等;熟用能益血、止泻,还能健脾、开胃。以藕为主的单验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有很好的效验。 (1)治肺结核出血、产后出血、鼻流血:取鲜藕汁,每日早晚各服半杯; (2)治热病烦渴不止:生藕捣绞取汁,加蜂蜜适量,搅匀,分次服; (3)治上焦痰热、口干咳嗽:藕汁、梨汁各半杯,和匀服用。 藕连接部分称为藕节,含天门冬素、鞣质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藕节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节又侧重止血功效。中医认为藕节性平、味甘涩,药用可以...

  • 节后消化不良 食疗有方

    节后消化不良 食疗有方

    每逢节假日,面对色味俱佳的菜肴和众多零食,很多人会食欲大增,经常吃得过饱,特别是儿童和年轻人往往没有节制,使得胃肠负担过重。所以,节后发生消化不良的病人多了起来。下面向您介绍五种消化不良食疗方。 炮姜丁香饮 做法:炮姜10克,丁香6克,炒神曲、炒麦芽各15克,沸水冲泡盖盖闷10分钟后服。 功效:此方温胃消食,用于过吃生冷、胃寒有食积者。 橘皮萝卜饮 做法:鲜橘皮30克,鲜萝卜500克榨汁,可加少量白糖和冰糖,一日分三或四次服完。 功效:功能消食下气,除满消胀。 莱菔消食粥 做法:莱菔子20~30克炒至香熟备用...

  • 春笋不仅是佳蔬还是良药

    春笋不仅是佳蔬还是良药

      春笋味清淡、鲜嫩,不仅是佳蔬,还是良药。含丰富纤维素,有促进肠道蠕动、吸附脂肪、帮助消化和排泄的作用。常食对防治血脂增高、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有辅助作用。   中医认为,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还能清胃热、肺热,安神,可改善支气管炎痰多之症。咳嗽多痰、胸膈不利,常吃凉拌笋有益;春笋煮粥,可治胃肠有热、小便不利、大便不畅,还对久泻形成的脱肛有很好的疗效;食用竹笋烧肉,可滋阴益血;芝麻油焖笋,能化痰消食;小儿患麻疹,可食嫩笋尖做的汤,使麻疹出透,缩短病期。  ...

  • 朱良春对急性热病的治疗

    朱良春对急性热病的治疗

      朱良春先生经典理论深厚,他好学多思,遍览群书,博采众家,善于汲取他人的经验和理论,为我所用。   博采诸家之长   朱良春首先深研经典,然后博通诸家。强调继承和创新,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朱良春认为不熟读经典,深入钻研,精思敏悟,通过实践,融会贯通,是不可能得其精髓而有所造诣的。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辨证的客观方法,集中体现在四大经典著作中,朱良春对四大经典及部分医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朱良春经典理论基础扎实,有些经典中的条文至今仍能背诵如流。   朱良春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分为四步,强调对于经...

  • 王维因药结良缘

    王维因药结良缘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大诗人王维在居士山隐居读书时,一次偶染小疾,便上街去买药。当他来到一家药店门口时,见柜台后坐着一位容貌秀丽、文静素雅的少女,心中不禁暗暗称奇:“穷乡僻壤,竟有如此不俗之女,不知她才学如何,何不试她一试?”于是,王维上前问道:“姑娘,今日小生出门忘带药方,望姑娘方便一二,不知可否?”姑娘彬彬有礼地答道:“方便顾客,治病救人,是医家的本分。” 王维问道:“一买宴罢客何方?”姑娘略加思索,莞尔一笑答道:&ldq...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 当代良医的素质要求

    当代良医的素质要求

      提出当代良医的素质要求,是因为它与传统要求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如古代的要求是“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遵循的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而这已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的现实要求。因为从立足点上看,它不是让医生把病人置于与自己同等的地位,而是把医生作为施惠于病人的“救世主”;从目的上看,只为解除病人痛苦,不要求发挥医学其他功能;从方法上看,不注意沟通环节和沟通技巧。因而,纵然模范地遵循了传统要求的医生,未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