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第64页
-
中风一般存在气血内虚 巨刺针法治疗
中风, 西医称之脑卒中。中医学认为, 中风一般 都是存在气血内虚, 后受劳累疲倦, 情绪波动, 饮食 不节等因素诱导。人体在这些不良因素刺激下, 能使 脏腑阴阳失调, 脉内气血逆乱, 上犯于脑, 而致脑脉 的痹阻或血溢。临床症状主要有突然昏倒、 半身运动 不能、 口舌歪斜、 言语不利等。中风者风邪之善行而 数变, 发病急, 病情变化快。该病于中老年人多见, 随 着生活习惯的改变, 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根据本病特 点, 可分为两大类: 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综诸 家之说, 可归纳为六端, 即风、 火、 痰、 瘀、 气...
-
奔豚气治验方药方义
患者杨某某,男,47岁,主因胸部发作性憋闷、上顶1个多月,于2014年2月15日首诊。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觉有一股气从小肚向上冲至胸部,顿时憋闷晕倒,起来后双手颤抖,疑为心脏病遂即到县医院急诊,心电图未见缺血改变,经输扩冠药缓解。此后虽按医嘱坚持服用地奥心血康,但仍每隔3至7天发作一次。每次发作均出现心悸、胸部憋闷、恐惧,均疑为心绞痛而到附近大医院就诊。先后做心电图,均无异常。医生嘱其发作时含服速效救心丸以缓解症状并用做诊断性治疗。之后每当发作时均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7粒,但没能很快缓解症状。 后因发...
-
玉竹猪心调治冠心 气虚浮肿服芪参粥
玉竹猪心调治冠心 中医认为,夏季炎热的天气或者外 感发热等热病容易耗伤阴液,从而加重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表现为心律不齐, 干咳烦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玉竹味 甘,性平,归肺、胃经,能滋阴润肺、 生津止渴。用玉竹和猪心做成药膳服 用,有安神宁心,养阴生津的功效。 方法:取玉竹30克,猪心0.25公 斤。将玉竹洗净,煎取药液800毫升; 将猪心破开洗净,用玉竹药液煮熟,捞 出加食盐、芝麻油调味,每日分2次, 佐餐食用,饮玉竹液。 陈文 气虚浮肿服芪参粥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萎缩、功能减 退,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及代...
-
中风后遗症 判断患者是否兼有气虚
中风是我国成人致命疾病排行榜的第三号杀手,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中风发病突然,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常令人猝不及防,出现头晕目眩,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症状。中风后遗症,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带来深深的痛苦,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及预防其二次中风,相当重要。 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古人云:“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六大因素...
-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益气通痹汤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瓜蒌4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莪术15克,元胡20克,生山楂20克,广地龙20克,桂枝9克...
-
冠心病 补肾化瘀行气法通络法豁痰法
1.补肾化瘀行气法 余某,男,40岁。因心前区阵 发性剧烈绞痛经某市级医院检 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西医 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近期出 现胸部刺痛,两胁胀痛,心烦易 怒,前来就诊。刻诊:舌边紫瘀斑 点明显,吞酸嗜杂,下肢亦有紫黑 瘀斑,两尺脉沉细,左关脉弦细 涩,舌红无苔。治宜补肾化瘀行 气。方用:丹参30克,补骨脂20 克,琥珀l克(吞服),川芎、红花、 熟地、枸杞各10克,降香12克, 白檀香5克,川楝子6克,川连、 沉香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6 剂后,胸胁痛除,吞酸嘈杂亦大 减,紫斑稍有消退,精神转佳...
-
胸痹(心脾气虚痰瘀内阻)处方
罗陆一,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载。笔者整理罗陆一临证运用经方治疗冠心病验案如下: 张某,男,64岁。于2018年3月3日初诊。患者于春节前突然发病,夜间胸痛如窒、痛彻胸背、不得平卧、大汗淋漓持续约20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不效,急救送医院后诊为冠心病心梗,建议即刻施动脉造影术、PTCA术,但患者家属拒绝。现症见胸闷、痰多、气短,日间作2~4次,每次持续约5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兼见面色紫暗、山根晦暗有横纹、神疲乏力、舌...
-
口苦有口气 应该如何调理呢
很多人早上起来,觉得口苦:还伴 随着不小的口气。那么,早上起来口苦 是什么惹的祸呢?应该如何调理呢? 中医认为,口干、口苦有可能由于 肝胆湿热,也有可能是胃火炽盛。补充 水分是最重要的调治方法,除了平时 要多喝水之外,还应该多从水果、蔬菜 中获取一定的水分。 胃火炽盛,口干、口苦、胃疼、腹 胀、大便干燥者,可用一些清热生津的 中药。食疗可用生石膏20克,粳米、绿 豆各0.1公斤,先用水煎煮牛石膏50 分钟,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 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盗汗、口干、反复口腔溃疡、心烦 易怒属心肝火旺者,...
-
口气为口臭之轻者 雷少逸芳香化浊法加减化裁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藿香...
-
瘀是中风的主要病因 气虚痿案湿热痿案
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出生于中医世家,20世纪60年代,卢永兵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卢老专心研究老年医学40载,指出老年多瘀,久病多瘀,瘀是中风的主要病因,所以活血化瘀贯穿治疗中风的始终,结合大剂量补气药黄芪,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气虚痿案】 王某,男,73岁。2003年3月5日首诊。病者患胃溃疡五年,近五个月来反复便血,一个月前施手术治疗,术后纳少,食则腹胀,神疲乏力,多汗,头晕心悸,下肢麻软,大便溏。一周前下肢痿软,不能站立。现面色白光白,懒言声低,下肢无力着地,肤色正常,口淡,舌淡,舌尖...
-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瘀结证治 气化的概念
基于气化论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瘀结证治 在中医学中, 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 精、 气、 血、 津液等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 即 生命的运动与变化, 人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 精 微物质之间、 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以及代 谢产物的形成与排泄等都属于气化 [1 ] 。气化失常, 引 起升降出入失调、 聚合离散紊乱、 开合枢无序, 都可导 致津液停聚形成痰饮, 闭塞于脉道聚而成瘀血。冠心 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 与肝、 肺、 脾、 肾相关。病机总体 为本虚标实, 急性期以标实为主, 其病...
-
心悸治疗原则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等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及心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的表现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源远流长。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云:“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r...
-
神经衰弱 益气养阴的中医方法
神经衰弱及慢性疲劳综合征 属气血亏虚者,症见失眠健忘,或 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头晕,易出虚 汗,舌淡苔薄,脉虚弱。本方能补益 心气兼养血,对缓解上述症状有一 定效果。 方法:酸枣仁15克,浮小麦 25克,炙甘草、大枣各10克。水煎 二次,于每日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两周为1个疗程。 陈西 服蝉蜕粉巧治鼻炎 中医认为蝉蜕有散风除热、利 咽、透疹、退翳、解痉等功效,可用 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 透、风疹瘙痒、过敏性鼻炎、目赤翳 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等疾病的治 疗。现代研究发现,蝉蜕具有抗过 敏以及提高人体抵抗力...
-
早搏心悸病 治则益气养阴化瘀通脉
赵某某,男性,20岁,未婚。初诊:2019年7月26日。诉反复发作性心悸、心慌半年余。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心慌,夜间发作甚,并伴有胸闷、短气,无胸痛,无发作时无伴有汗出、活动受限等情况,每次发作持续5到10分钟,可自行终止,影响睡眠,未予系统治疗,半年来症状反复发作,每周发作3~5次不等。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于2019年5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偶发房性早搏。给予“索他洛尔、谷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