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第67页
-
慢支气管炎 干姜为治寒饮痰咳的要药
缓慢支气管炎患者尤其是晚年支气管炎、寒咳患者,很简单受风寒外袭而发病。咀嚼干姜(鲜姜切片晾干即可)能缓解寒咳多痰的缓慢支气管炎。 中医以为,干姜为治寒饮痰咳的要药,其性大热,味大辛,有回阳通脉、温肺化痰等成效。患者取干姜少量嚼之(1片干姜约1~1.5g),或晚上睡觉前含1片干姜,咳嗽会减轻。外出时,也可随身带上一些干姜片,在咳嗽痰涎不易咳出时,嚼上1片,可显着缓解症状。根据现代药理剖析,干姜含有姜辣素、冰片、姜醇、柠檬酸等成分,这些挥发油成分均有祛风散寒逐邪的成效,还有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的效果,可...
-
支气管哮喘中医定喘汤
推荐语:春季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季节,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配合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症状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统计,全球目前约有哮喘患者3亿人,其中,仅我国哮喘患者人数就超过了3 000万。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与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导致了哮喘的患病率与哮喘患者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哮喘的治愈率低,控制不佳易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求更为安...
-
肺气肿辨证加减论治
金水交泰汤是四川名中医李孔定主任医师治疗肺气肿病的名方。该方组成:南沙参50克,黄精30克,苏子30克,赤芍30克,木蝴蝶10克,地龙12克,制南星15克,葶苈子15克,黄芩30克,甘草15克,沉香6克(为末,分6次冲服)。具有养阴益气、清热化痰、降气活血、纳气归肾等功效。适用于现代医学所称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之不兼外感者。用法:水煎服,第1次加水适量,煎沸15分钟后取汁;再加水适量煎沸20分钟取汁;再加水适量煎沸25分钟取汁。三煎药汁合在一容器内振摇后分6次服用。病重者日3次夜1次服,轻者日3次服。 笔...
-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二例治验
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小儿肺炎喘嗽,或外感咳嗽范畴,多发于1~3岁左右的婴幼儿。表现为咳嗽、气喘,两肺闻及较多的喘鸣音,发作期多伴有发热,并有反复发作的特性。笔者有幸跟师李源学习,现将李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二例总结如下。 病案一 王某,男,2岁6个月,于2019年9月3日就诊,母代述。诉反复发作喘息性咳嗽1年半。1年半前,患儿反复感冒即引发咳嗽,逐渐加重伴喘息。曾反复就诊于镇卫生院,疑喘息性支气管炎。现咳嗽伴喘息反复发作,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 诊断:痰郁气滞型感冒咳嗽。...
-
参赭镇气汤 陈宝贵心解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参赭镇气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喘息方中,主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等症。方药由野台参四钱、生赭石六钱、生芡实五钱、生山药五钱、萸肉六钱、生龙骨六钱、生牡蛎六钱、生杭芍四钱、炒苏子二钱组成。张锡纯解析此方说:“方中人参补气,与赭石并用,能救气分之脱,亦取仲景旋覆代赭汤意也;赭石镇冲气上干,降胃气上逆;山药平补脾肺肾,为虚劳要药;山萸肉补肾助阳,收敛元气;生龙骨、生牡蛎、生芡实、生杭芍益肾,收敛元气;苏子降肺利膈。&rdq...
-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二陈汤的加味方
苏某,男,70 岁,1993年 12月17日初诊。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10年,再发1月。患者 每年冬春季节发病,时重时轻。1月前因受凉后又出 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咯白色泡沫痰,经中西药 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诊见:咳嗽、气促、咯白色泡沫样痰,量多,伴胸胁作痛,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查:BP22.7/12.7Kpa,胸部X 线摄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气肿。血常规检查正常。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湿蕴肺型。治宜健脾燥湿,止咳化痰。处方:茯苓、麦冬各12g,陈皮、法半夏、钩藤(后下)各10g,...
-
支气管扩张症 谈谈如何防治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 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病变 部位以下肺叶为多见,有慢 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咯血 等症状,重症者常伴杵状 指、趾。部分病人仅表现反 复咯血,有“干性支气管扩 张”之称,。X线胸片多见肺 纹理增粗,重症囊状支气管 扩张可有卷发影或多个短 小液平等特异改变,薄层 CT、支气管扩造影可以确 诊,一般多采用抗生素、止 血药等治疗,病变局限于一 个肺叶的可做肺叶切除术, 拟作手术治疗的病人需行 支气管造影术。 因为不少患者尤其是 老年患者,受冷后立即发 病,尤其在换季季节更容 易发病...
-
肺结核病 咳嗽气短咳痰 典型医案
张锡纯原解 参麦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劳热方中,主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方药由人参三钱、干麦冬四钱、生山药六钱、清半夏二钱、炒牛蒡子三钱、炒苏子二钱、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组成。张锡纯解析说:“人参为补肺之主药,而有肺热还伤肺之虞,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麦冬为润肺之要品,而有咳嗽忌用之说,有半夏以佐之,则转能止嗽。山药其收涩也能助人参以补气,其黏润也能助麦冬以滋液。虽多服久服,或有壅滞,而牛蒡子之滑利,实又可以相济。且牛蒡子能降肺气之逆...
-
理中汤治疗咳嗽从“胃气”论
咳嗽, 是肺病科最常见的症状[1], 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中[1], 西医关于咳嗽的分类、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同时还增加了中医中药治疗, 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咳嗽这一病证时的独特疗效。 在中医中, 咳嗽既是症状, 又是病名, 是指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作声, 咯吐痰液的病证。临床上咳嗽常见的证型有肺阴亏虚证、肺肾阳虚证、胃气上逆证、肝火犯肺证、风邪伏肺证、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等[2]。除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方药外, 各临床医师也在临床...
-
治气虚咳喘验方
气虚咳喘多是老慢支、肺气肿 等引起的,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 气短乏力,活动气促,气喘,畏寒肢 冷,苔白,脉细等,中医有验方如下。 具体方法:核桃仁30克,党参、 生姜各10克,水煎分多次服,每日 1剂。 中医认为,气虚咳喘多与肺脾 两虚、肺肾不足有关。。党参补肺气, 核桃补肾温肺定喘,本方有肺。肾双 补、益气定喘的功效,最适合肺气虚 弱者,适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咳 喘病人一般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对正常人无明显影响的各种刺激均 可诱发老年人咳喘。所以老人居住 的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无刺 激性气味。尽量...
-
秋冬天气寒冷防治感冒
秋冬,天气寒冷,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有不少人认为感冒是因为受凉引起的,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感冒并非都是受凉所致,很多因素都可以诱发感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别要注意以下细节。 防寒保暖感冒虽然是由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但是受凉也是感冒的主要诱因。寒冷使肺功能降低是导致秋冬感冒的重要因素。所以,秋冬季节要多注意防寒保暖。 合理饮食感冒与饮食关系密切,一些感冒是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过多食用肉类、乳制品等,可降低体内免疫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引起感冒;过多摄入高盐食物,可导致...
-
以运气病机“伏燥兼湿”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验浅析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暴发。随着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疫情得已控制,但境外确诊病例仍在增加,防控工作仍是重中之重,不可放松。在疫情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姚娓教授多次对雷神山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管理的A6病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线上会诊,为患者远程开方。姚教授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认为新冠肺炎患者多兼具燥、湿两种病理因素和症状表现,可运用运气学说中“燥湿互济”理论指导新冠肺炎的辨治。笔者对姚教授以运气病机“...
-
感冒属表证 邪气极易入内转生他证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在季节交替之际,感冒尤其肆虐,也就因为常见,所以很少人关注感冒背后复杂的机制。 人们对感冒已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知道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感冒。但中医们因为外邪的属性寒热不同,患者体质的虚实不同,分为,表寒证,表热证,以而正气不足引起的正虚外感证。 感冒一般属于表证,指外邪(多是风邪)侵袭肌肤,肺脏,卫气而产生的各种不适之症,病邪在表,病情轻微。感冒发在夏季,一般情况能不药而愈,但若3天过后,病情不见好转,甚至加重,就需要服用药物治疗,否则,邪气极易入内,转生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