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 第61页

气 第61页

  • 治吵架生气偏方

    治吵架生气偏方

    生活中,难免有吵架生气的时候。医学研究发现,生气、发怒会削弱人体的免疫机能.还能使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长期气不顺甚至还会使人患癌。 巾隈认为,气小顺 会导致肝气不疏, 旰气横逆犯胃,又 会导致胃脘疼痛、 食欲不振,严重时 会影响全身的气 机,从而引发其他 各脏腑的一些疾 病。所以在气不顺的时候,可以喝一些药茶来缓解气不顺带来的胸闷、腹胀、胁肋胀痛、失眠等症状。 橘络茶 用橘络 5~10克(中药店有售),加入开水800毫升.加盖闷】5分钟.温热时饮用。中医认为,橘络味甘、苦,性平,具有理气散结的作用。可缓解...

  • 荔枝核治气滞胃痛疝气痛

    荔枝核治气滞胃痛疝气痛

      治气滞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治疝气痛荔枝核10克,小茴香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柴胡10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7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治睾丸肿痛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栀子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苦参30克,蒲公英3...

  • 岔气疼痛 收集到诸验方

    岔气疼痛 收集到诸验方

      岔气疼痛多在活动后出现,部位以胸胁多见,检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西医治疗无从下手,故治疗颇为棘手。许多医师的治疗岔气验方虽然有效,但用药都较为繁琐。正巧收集到诸验方,合情合理,应用方便,遂摘录之。   用茴香籽研成细粉,用塑料袋装好,遇到岔气的病人,配上烟丝,吸几口就好。也可用小茴香苗切碎后,拌上鸡蛋炒食。   或用小茴香6克,置瓦上焙焦,研碎。用热黄酒冲服,每日1次,一般2日可愈。   《国医论坛》王学兰介绍,治闪腰岔气验方:白芥子6克,小茴香12克,土元18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克,分早晚...

  • 治口舌生疮 治肺气肿哮喘方

    治口舌生疮 治肺气肿哮喘方

    治口舌生疮 淡竹叶18克,生地15克,炒车前子9克,甘草3克,木通3克。共放入300毫升清水中煎至100毫升,每日1剂。一般服药3~5日即可痊愈。此方主要适用于口舌生疮以及口腔糜烂、小便热涩灼痛等症。 治肺气肿哮喘 将一个七八斤未落花蒂的冬瓜洗净,在冬瓜上开个洞,将冰糖100克放入冬瓜中,将切下的冬瓜再盖上。放进蒸笼蒸一个小时后开笼,把蒸烂后的冬瓜挤水丢弃。每天早上空腹喝一碗,晚上临睡前再喝一碗。连服5天。治疗期间不能喝酒。...

  • 治脚气、灰指甲方

    治脚气、灰指甲方

    治脚气、灰指甲方 白醋500克,加热浓缩至250克,加去皮大蒜头、花椒各30克,浸泡2天,即可使用。使用时用醋液浸泡患处,每日2次,每次10分钟,连泡7天即可。 治牙痛方 白酒50毫升,加入花椒10粒,浸泡10分钟,含服酒液,不要吞服,每日2次,每次含服10分钟,3-4天即可,对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 治急性乳腺炎方 芒硝60克,大黄30克,研粉,用茶水调敷患处;或用仙人掌100-150克,捣烂成糊泥状,加适量鸡蛋清,和匀后敷于患处。 解酒方 葛根、薄荷、砂仁、甘草各15克,开...

  • 山药苡仁巧治久泻 苏叶粥妙治脚气

    山药苡仁巧治久泻 苏叶粥妙治脚气

    山药苡仁巧治久泻 很多老人常年腹泻,每到夏季则更为严重。中医认为,久泻主要与脾虚有关,再加上夏季湿气盛,脾虚湿盛则腹泻加重。治疗宜健脾、祛湿、止泻,可服用山药苡仁糊。取山药干(中药店有售)0.25公斤,炒薏苡仁O.5公斤,共研成粉,混匀后装瓶备用。每次取50克,加水煮成糊状,早晚各服1次,连服7日为1疗程。 黄呜 食苏叶粥妙治脚气 夏季脚气高发,这是因为气温高,湿度大,适宜引起脚气的真菌繁殖。喝苏叶粥可有效防治脚气。取粳米50克,加水煮粥,熟时加入苏叶10克,再煮5分钟即可。温热服食,每日1次,连续7日。...

  • 止打嗝 喝水弯腰法 屏气法

    止打嗝 喝水弯腰法 屏气法

      喝水弯腰法   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目的。   屏气法   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1∕3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因为用筷子刺激上颚会诱发咽反射,能使患者突然屏气,使气道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从而干扰打嗝的神经反射活动。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惊吓法   趁患者不注意猛拍一下患者的后背,有时也能止嗝。因为...

  • 中暑有阴阳之分 白虎汤 藿香正气

    中暑有阴阳之分 白虎汤 藿香正气

    中医认为,中暑有阴、阳之分,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多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等,这种中暑往往病情较危重。 治疗阳暑主要以清热解暑为主,可用张仲景的白虎汤,药物组成为生石膏50克(先煎),鲜芦根、生地黄30克,竹叶心、知母各10克,荷叶1张,西瓜皮1块,生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如热极生风、四肢...

  • 自制药茶祛暑气

    自制药茶祛暑气

    夏季暑热难当,可自备药茶除暑。 方法:太子参6克,菊花、藿香、薄荷各3克(中药店皆有售,价格便宜),用沸水冲泡或轻煎取汁,每剂药茶取药汁1000毫升。每日1剂,代茶饮。 功用:祛暑,清热,生津。 该方名为“参菊茶”,主要用于夏季高温环境下出现的头晕目眩、口渴咽于、四肢乏力、周身困重、心胸烦热等中暑先兆症伏。其中太子参可养阴生津、益气除乏;菊花、薄荷令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藿香可祛暑避浊、化湿和中,为夏令祛暑佳品。故本方对于防治中暑有良效。...

  • 藿香正气水不能防中暑

    藿香正气水不能防中暑

    老周是个出租车驾驶员,前一阵因为天气太热,为了防止中暑,出车前服用了2支藿香正气水。谁知,一出门,就被交警检测出“酒驾”了,不仅要罚款,还要扣分。老周一听,急了,大喊冤枉,说他根本没有沾酒,肯定是检测的仪器有问题。交警见老周一脸委屈和不服的样子,不像是在说谎,并问他出车前吃了什么又喝了什么,老周告诉交警喝了藿香正气水防中暑。原来,问题就出在这两支“藿香正气水”上,交警将老周“无罪释放”,并告诉他以后出车前别再喝藿香正气水了。老周不明白,出车...

  • 治小儿夏季热(气虚伤津)方

    治小儿夏季热(气虚伤津)方

    治小儿夏季热(气虚伤津)方 处方:党参1-2克,白术、淡竹叶各4克,麦冬、石斛各5克,粳米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清暑养阴。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中医辨证属气虚伤津型。症见消瘦,精神一般或神乏,发热时间较长,汗少或无汗,烦渴欲饮,尿清长,食欲不振,脉细数,指纹紫红,舌质偏红,苔少或薄黄。 本型多见体虚或久病特别是久泻后继发本病的患儿。 创方者:孟庆英...

  • 中暑邪伤津耗气 中成药仁丹

    中暑邪伤津耗气 中成药仁丹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因此真正中暑的人体温都会升高,暑邪伤津耗气,所以人们会感到口渴、乏力,还会有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表现。遇到这种情况,仁丹不失为一种功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的中成药。 在炎热天气下,人体毛孔开放,一旦这些纳凉避暑的方式过了头,很多人就会“假中暑”。除了和“真中暑”相同的发热症状,还会有畏寒头痛、鼻塞流涕、四肢酸痛,或伴有呕吐、腹泻等表现,中医学称之为“阴暑”。这时候...

  • 心平气和助降血糖

    心平气和助降血糖

    “糖尿病患者如果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加人心理干预治疗,非常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这是近日四川大学心理卫生中心专家得出的科研结果。 近些年,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高血糖与心情抑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对稳定血糖是非常有必要的。减轻压力的方法,首先是,要找到影响自己情绪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确实对自己产生困扰,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就会迎刃而解;其次,找到能够缓解自己不良情绪的健康方式,如运动、听音乐、唱歌等;最后,学会忍受一定程度的焦虑和轻微的痛苦情绪,积极去解决它们。当...

  • 藿香正气水 治中暑释疑

    藿香正气水 治中暑释疑

      说起藿香正气水,在夏季很多市民家中或者旅行携带的常备药箱里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中成药了。这药什么作用?估计十有八九你会回答防治中暑!甚至在很多夏季的科普文章中也直接把藿香正气水列为防治中暑的药物里。但是近日,有专家指出,藿香正气水并不能治疗中暑,原因是藿香正气类药物属于温热型的制剂,不适合治疗中暑。这种观点引起广大读者热议。那么,藿香正气水到底能不能治疗中暑呢?难道我们一直认为的“常识”真的错了?如果错了错在哪里呢?如果没有,那上述专家的观点又作何解释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藿香正气 夏日必备良药

    藿香正气 夏日必备良药

    藿香正气一方最早出现在1151年的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它的剂型由散剂经过多次变化,现在已有多种剂型生产,可供不同患者选择应用,不但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治疗范围和功效,是夏秋居家与外出旅行等必备保健之良药。 特别是近20年来,本方的剂型有了重大发展与突破。过去只有传统的散剂、丸剂(有水丸、蜜丸之分)两种,但散剂和丸剂不但服用起来让人感到口感不好,而且服用量也大。近年来,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除了传统的丸、散剂外,还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

  • 贯气功降逆去耳鸣

    贯气功降逆去耳鸣

    据调查,60岁以上老人有近60%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耳鸣症,轻者耳鸣近若蚊蝇声、远似蝉鸣声;重者耳鸣高亢声如汽笛长鸣或如战鼓轰响,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贯气功在肢体活动的基础上,用意念活动引气下行,通过前、中、后三线、三片及全身贯气,达到运行气血、降逆潜阳的目的,对辅助治疗肝阳上亢耳鸣有一定效果。肝阳上亢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 起始姿势: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膝微屈,使百会(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会阴(前后二阴连线的中点)与两...

  • 健脾益气 治糖尿病方

    健脾益气 治糖尿病方

    处方:黄芪、太子参、葛根各30克, 黄精15克,茯苓12克,鸡内金、白术、 山药、佩兰各9克。 加减:便溏较重者,加薏苡仁、莲子 肉得10克;便溏日久者,加石榴皮10 克;气虚乏力较重者,黄芪可加量至60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糖尿病,中医辨证为脾气亏虚 型,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症见口渴不 欲多饮,倦怠乏力,食少,消瘦,便溏, 舌淡,苔自,脉细弱。 秦珍珍...

  • 2型糖尿病方药 脾肾气虚湿瘀互结证

    2型糖尿病方药 脾肾气虚湿瘀互结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庞国明 贾林梦 王凯 锋袁峰   医案实录   郑某,男,56岁,开封市人。2016年2月29日初诊。4年前于当地医院体检时查空腹血糖:6.7毫摩尔/升,未予治疗,血糖逐渐升高,近日自测空腹血糖:10.15毫摩尔/升,诊断为“糖尿病”。诊见:面色萎黄,多尿,双下肢及眼睑浮肿,夜尿3次,伴有泡沫,偶有口干、耳鸣,时有自汗、盗汗,双手麻木,右手为重,腰部时有酸沉不适,舌质淡暗,苔薄白,舌体胖,脉沉细。嘱患者2月30日抽血查胰岛功能等,3月1日胰岛功能结...

  • 糖尿病推荐两款止渴方 补气方可止渴

    糖尿病推荐两款止渴方 补气方可止渴

    最近,70岁的糖友赵伯总是感到口渴,为了缓解口渴的症状,他几乎把自己灌成了“水桶”,但口渴的症状还是没有消退,并且还出现尿多、精神差的情况。赵伯意识到自己是糖尿病“三多”的症状,于是他买来了消渴丸服用。孰知,服用了几天后,赵伯感到头晕、心悸,出现了低血糖的反应。赵伯就医后,医生告知他这是服用消渴丸不当导致的。那么,对于一些被“三多”症状困扰的糖友,在夏季时节,该如何消渴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服用消渴丸要从小剂量开始 广州...

  • 治糖尿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方

    治糖尿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方

    处方:丹皮、郁金、黄芪、生石 膏各12克,丹参、山药、鸡内金、天 花粉、鬼箭羽、知母各10克,玉竹、 玄参各6克。 加减:大便于者,加大黄5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节饮 食,禁辛辣刺激之物,忌恼怒及劳累。 功效:清热养阴,补气活血。 主治:糖尿病,中医辨证为气 阴两虚兼血瘀型;症见糖尿病日 久,神疲乏力,口干多饮,面色晦 暗,舌暗红,苔少,脉细涩。陈迪 治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延胡索25克,川芎20克,桃仁、甘草各10克。共研粗末,用沸水冲开,先熏后...

  • 血糖与卫气 中医详解糖尿病发病病机

    血糖与卫气 中医详解糖尿病发病病机

    血糖与卫气同源于水谷。饮食增多导致卫气失常,而卫气失常是肥胖的核心病机,因此,提出血糖应该属于气的范畴,就其性状而言则与卫气相当,卫气失常与糖尿病发病具有相关性。试述如下。 1.血糖与卫气 血糖是重要的生命物质、生化指标。中医虽无血糖的概念,但依据血糖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则知其来源、功能与卫气颇为一致。血糖异常主要有低血糖与高血糖,通过血糖异常之所见,可以认识血糖本质。 1.1 低血糖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①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 mmol/L;②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

  • 滋阴降火益气养阴治老年糖尿病

    滋阴降火益气养阴治老年糖尿病

    老年性糖尿病是临床 中的常见多发病,同时也 是一种疑难病症。本病病 程较长,不易根治,且可引 起全身多个暴统如心血 管、脑血管、周围神经、肾 及眼底等慢性病变,严重 威胁病人的生命。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 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 两脏主宰人之生长、发育、 衰老。老年人都有不同程 度的脾肾两虚之象,也是 老年性糖尿病的主要病 机。 老年糖尿病比较特 殊,由于年老体弱,脏腑亏 虚,气血运行不畅,往往导 致血淤,血淤又加重脏腑 功能低下,组织器官严重 缺血缺氧,使临床症状不 易缓解。据临床观察,老年 性糖尿病患者,大...

  • 糖尿病 温阳活血利气化浊退水肿

    糖尿病 温阳活血利气化浊退水肿

    邓某,女,71岁。糖尿病史16年,双下肢反复水肿5个月,外院诊断糖尿病肾病IV期,高血压3级,中度贫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用诺和锐30控制血糖良好,但水肿反复发作。近查空腹血糖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1周来水肿明显加重,来院就诊。刻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漫至大腿下腹,肿硬如木,胀痛明显,皮肤暗黑,肤温稍低,眼睑轻度浮肿。伴见面白神疲头晕,微恶寒,背部为甚。口干喜热饮,饮量不多,咳声无力,痰白量少质稀,气促夜甚,纳差,眠可,腹无所苦,大便正常,尿频量少,夜尿增多。舌质淡暗略红,舌下脉络曲张,苔白厚,脉...

  • 糖友秋季养生 注意生津润燥补气潜阳

    糖友秋季养生 注意生津润燥补气潜阳

      夏末秋初,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纷纷进入秋季的养生模式。其中,很多人都追捧的“春捂秋冻”也位列秋季养生模式之一。然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敏教授表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特别是年龄大病程长的“老糖友”,身体一般较弱,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加上糖友血管“脆弱”,而“秋冻”易造成血糖波动甚至诱发糖尿病血管急性并发症,因此,“秋冻”对于糖友来说是不合适的。天气渐凉,糖友...

  • 中医的脾瘅(糖尿病)治当益气健脾

    中医的脾瘅(糖尿病)治当益气健脾

    【病案】   李某某,男,53岁,2016年1月5日初诊。   主诉 发现糖尿病7个月。去年六月份体检发现糖尿病,现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1天3次,1次0.5克)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稳定,近期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在8.4 毫摩尔/升~16.3毫摩尔/升,空腹血糖波动在6.2毫摩尔/升~6.8毫摩尔/升,另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天2次,1次5毫克)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天2次,1次25毫克)控制血压,血压控制稳定。现疲倦乏力,大便不成形,夜间咽部有痰,喜抽烟喝酒,舌淡苔黄厚腻,脉弦滑。无药物以...

  • 脾虚致消论 益气健脾治疗糖尿病

    脾虚致消论 益气健脾治疗糖尿病

    简介:石岩,男,汉族,籍贯湖北崇阳,中医学(内分泌)二级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岐黄学者。2009年曾作为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主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多次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发布的第8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 目前全球共有4.25亿成人(20~79岁)糖尿病患者,而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更是高达1.14...

  • 中医治生气后耳鸣

    中医治生气后耳鸣

    在日常生活中,生气吵架的事十分常见。许多人在生气后常常有耳鸣的症状,。并且耳鸣声比较大,有的持续2—3天。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长时间耳鸣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耳聋。 中医认为,生气后发生的耳鸣多因肝火上攻。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耳鸣声较大,拌有口苦、咽干、心烦、头昏、头痛、急躁易怒、舌红苔黄等。并且与情绪有很大关联,若是持续抑郁或者生气,会加重耳鸣的程度,延长耳鸣的时间。 在治疗上,中医以清肝泻火为原则。常用清泻肝火的药物,如怀菊花、炒决明子、夏枯草等,可以选用其中一种。每次取...

  • 升举元气、活血祛瘀治糖尿病

    升举元气、活血祛瘀治糖尿病

    陈宝贵,1949年生,号碧湖,天津市武清区人。1965年开始学医,担任乡村医生。于1971年跟随张锡纯弟子天津名医柳学洙先生学习,1975年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1983年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学习,系统研读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及研究生全部理论课程。 陈宝贵先后被遴选为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获得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中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ldqu...

  • 五运六气理论指导I型糖尿病治疗

    五运六气理论指导I型糖尿病治疗

    I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西医认为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笔者对中医是否能治疗此病进行探索。笔者应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治疗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获得满意疗效,兹将案例分享,以期说明在现代疾病疑难问题上回归中医思维将有所突破。 患者金某,女,2015年4月11日生人。2019年5月4日初诊。因“糖尿病血糖波动,胰岛素控制不好二周”来门诊求治。 病情描述:患者来诊前三...

  • 治眼睛黄斑变性(气血两虚)方

    治眼睛黄斑变性(气血两虚)方

    处方:太子参、当归各20克,炒白术、黄芪各15克,茯苓、川芎、当归、白芍各10克,五味子、远志、炙甘草各5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活血明日。用于治疗萎缩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症见视物模糊、变形,眼前暗影遮挡,伴见面色无华,头昏乏力,神疲倦怠,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弱。 专家点评:萎缩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多与长期慢性光损伤、免疫性疾病、血管硬化、营养障碍、药物毒性等多种因素有关,逐渐引起黄斑部视网膜色素上皮代谢功能的衰退,最终造成患者中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