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 第3页

公 第3页

  • 蒲公英外用防止瘀肿瘀斑

    蒲公英外用防止瘀肿瘀斑

      不管扭伤,还是外伤,都容易留下瘀肿瘀斑,甚至有的导致化脓感染等。蒲公英外用可以防止这种瘀肿瘀斑。   用蒲公英30克,红花10克,鸡血藤30克,黄柏20克,水煎,热敷瘀肿瘀斑处,每日1剂,分3至4次热敷。一般1周左右明显好转,该方法可以用于外伤术后疤痕瘀斑等。...

  • 术后低热中药蒲公英

    术后低热中药蒲公英

    笔者于2012年做鼻息肉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开始每于傍晚出现低热,体温在37.5℃至37.9℃左右,伴恶寒,持续一周左右,曾口服抗生素及退热药物治疗,但一直无好转,仍是至晚间即发热, 故自拟蒲公英单味药50克,煎水约500毫升,分多次温服,服后汗出,体温降至正常,恶寒减轻, 每晚1剂,至服药第三晚体温未再上升,恶寒消失,观察三日,体温正常而痊愈。...

  • 单味蒲公英治颈部淋巴结疼痛

    单味蒲公英治颈部淋巴结疼痛

    周女,53岁,2008年7月25日就诊。患者主诉颈部淋巴结疼痛,牙龈肿痛,口角疼痛,感冒初愈,咽痛咽痒,咳嗽,清涕转为黄涕,大便如羊屎状,排出困难,舌偏红,苔黄,脉细弦。处方:蒲公英60克,4剂。水煎服。 二诊(7月29日):颈部淋巴结痛止,牙龈肿痛止,口角痛减七成,咽痛止而不痒,不咳;大便仍干如羊屎,后治疗便秘。 《本草衍义补遗》:“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医林纂要》:“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本...

  • 鲜蒲公英治中耳炎

    鲜蒲公英治中耳炎

      方药鲜蒲公英。   用法捣汁滴耳,每日3~4次。   说明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蒲公英对金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故用于治疗中耳炎有良效。...

  • 百合治耳鸣 蒲公英治中耳炎

    百合治耳鸣 蒲公英治中耳炎

    百合研粉治疗耳鸣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 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 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 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 能紊乱而引起。方法:取 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 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 两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 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 好。 钱东明 蒲公英汁 治中耳炎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 蒲公英治疗中耳炎有良好疗 效。方法:取鲜蒲公英全 草,洗净晾干,捣成糊状取 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 人药汁,每天3次。3~5岁 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 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 每天用7株。 赵庆春...

  • 崔公让治糖尿病脱疽临证精粹

    崔公让治糖尿病脱疽临证精粹

      糖尿病脱疽是肢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及血栓形成,使血管狭窄和闭塞,引起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甚至发生肢体坏死的一种慢性缺血性疾病,属于中医“脱疽”、“消渴”、“筋疽”、“脉痹”范畴。宋《卫生家宝》:“消渴病人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崔公让教授认为此病早期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燥愈热,耗气损阳,终致阴阳俱虚;阳不能鼓动血脉,而致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瘀久化热,热则肉腐,而致...

  • 水煎蒲公英治结膜炎

    水煎蒲公英治结膜炎

    去年夏季,我患结膜炎,服用多种西药、中成药,同时以眼药水滴眼,均收效甚微。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根据食疗书中所说,在园中摘了一把蒲公英(婆婆丁),放在大电热杯内熬开,滤出三分之二药液备用。 用电热杯内所存药渣及药液的热气熏患眼,不冒气时,加热再熏洗至水淙,然后将先滤出的三份之二药汁口服,日用2剂,次日见效,3日愈痊。...

  • 菊花蒲公英治急性结膜炎验

    菊花蒲公英治急性结膜炎验

      1.桑叶或菊花水煎,倒入杯中或碗中,将患眼接近热气熏眼。冷却后将此水洗眼。   2.蒲公英30克,加水煎,头汁服用,二汁熏洗患眼。   3.龙胆草18克,研末分二天吞服,每次3克,每日3次。(良方)...

  •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川牛膝入肝经,有引血下行、消肿止痛功效,二药合用对麦粒肿有特效。 药蛋滚熨治小儿咳嗽 苍术、麻黄各50克,鸡蛋1个,将上药和鸡蛋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用鸡蛋(不去壳)滚熨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双侧涌泉穴(足底)。汤冷后再煎,如此反复3-5次。家长先要试温,不要烫伤小儿。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 蒲公英疗养麦粒肿

    蒲公英疗养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脸腺体化脓性炎症,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临床上有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之分。患部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抵抗力低下的儿童、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消耗性全身疾病的人得了外麦粒肿;可演变为眼睑蜂窝组织炎,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败血症或形成海绵窦血栓而危及生命。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初期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助炎症消散,若脓肿形成须切开排脓。也可运用贴敷疗法治疗。 将鲜蒲公英20克捣碎,直接外敷于患部(注意不要使药物进入眼中...

  • 过敏性鼻炎 羊脊髓骨炖汤 白公鸡炖汤

    过敏性鼻炎 羊脊髓骨炖汤 白公鸡炖汤

    羊脊髓骨炖汤 笔者用此种食疗方法指导阳虚体质过敏性鼻炎、鼻炎遇冷加重患者数十人,防治均佳。 具体方法:羊脊髓骨一具和花椒20克炖汤,每天早晨依个人口感调味空腹饮用,一具骨髓汤可饮用3天,治疗时应中病即止,预防可一周1~2次饮用。 注意,晚上禁食,以免燥热影响睡眠。其次平常保暖、多晒太阳,远离寒冷饮食。再次强调,这种食养温补,避寒就温的方法只适合阳虚体质。 白公鸡炖汤 白公鸡一只,脱毛洗净去脏,黄芪10克,白胡椒10克炖汤,依个人口感调味,吃肉喝汤,每周两次,有补肺宣肺,预防过敏性鼻炎功效。...

  • 景岳公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之喉痹

    景岳公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之喉痹

    余友王蓬雀,年出三旬,初未识面。因患喉痹十余日,延余诊视。见其头面浮大,喉颈粗极,气急声哑,咽肿口疮,痛楚之甚,一婢倚背,坐而不卧者,累日矣。及察其脉,则细数微弱之甚。问其言,则声微似不能振者。询其所服之药,则无非芩、连、栀、柏之属。此盖以伤阴而起,而复为寒凉所逼,以致寒盛于下,而格阳于上。即水饮之类俱已难入,而尤畏烦热。余曰∶危哉,再迟半日,必不救矣。遂与镇阴煎,以冷水顿冷,徐徐使咽之。用毕一煎,过宿而头项肿痛尽消如失。余次早见之,则癯然一瘦质耳,何昨日之巍然也。遂继用五福饮之类,数剂而起。疑者,始皆骇服。自...

  • 公英调蜂蜜 外敷治“痄腮"

    公英调蜂蜜 外敷治“痄腮"

    用蒲公英调蜂蜜外敷治疗腮腺炎(即中医所说的痄腮),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疗15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8l例,女性75例;年龄最大2l岁,最小 2岁,平均12岁。 二、治疗方法 将蒲公英研粉,用蜂蜜调成糊状,外敷患部,每日2次,一般5~7天可愈。用新鲜蒲公英捣敷,疗效更佳。 三、体会 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中医“痄腮”范畴。《医宗金鉴》称此证一名髭发,一名含腮疮,系肺经风热或胃经湿热所生。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蜂蜜也有解毒作用。两药合...

  • 口腔溃疡用蒲公英

    口腔溃疡用蒲公英

    复发性口 腔溃疡是口腔 黏膜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溃疡形成后有剧烈烧灼痛,重症患者 常伴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且 反复发作。传统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 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I临床验 证。发现蒲公英单方治疗复发性口腔 溃疡有很好的疗效,方法如下。 一、治疗方法 蒲公英100克,加水500毫升,煮 沸后转小火 煎15分钟。 用药汁漱口,每日早中晚各1次。用药 期间禁辛辣食物、忌烟酒等。 二、体会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的功效。临床用此法治疗40例患者, 35例治愈(疼痛、溃疡消失),5例...

  • 崔公让分期论治硬化性脂膜炎经验

    崔公让分期论治硬化性脂膜炎经验

    硬化性脂膜炎于1955年由HURIEZ首次提出,并于1991年由JORIZZO等正式命名[1,2],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皮下脂肪炎症性疾病。该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多出现在小腿中下三分之一处,典型症状为穿袜部有明显木质样硬结性损害[3]。西医治疗该病暂无明确方案,多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长期应用有较多的不良反应[4]。崔公让教授是我国著名周围血管病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第2、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5、6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擅长以中...

  • 脘腹胀痛按揉公孙穴

    脘腹胀痛按揉公孙穴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 安”,例如晚饭吃得过多,导致饮 食积滞、消化不良,造成胃气不 和,进而扰动心神,影响睡眠。公 孙穴位于足内侧,拇趾关节后一 寸处,与循行于胸腹部的冲脉相 通,所以能治疗脾胃和胸腹部的 疾病,如腹胀、腹痛、胸痛等。 脘腹胀痛时按摩公孙穴可 有效缓解肚胀等症状。“胃气和 则心神安”,失眠问题自然就解 决了。具体方法是:以拇指点揉 穴位处,稍用力为宜,每次10分 钟,双脚都要按摩。如果搭配按 摩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内关穴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

  • 秦伯未“中医昆仑”创公式巧组方

    秦伯未“中医昆仑”创公式巧组方

    秦伯未(1901年—1970年),现代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临床家。他出身儒医世家,师从名医丁甘仁,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作为一代名医,秦伯未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内科疑难杂症,在温病、肝病、水肿病、腹泻、痛证、溃疡病、慢性传染性肝炎、心绞痛等疾病方面造诣极深。 抓主症 搜兼症 明病机 秦伯未善于总结归纳中医诊治的基本规律,诊断讲究“因人、因症、因时、因地制宜”,不“执死方治活人”;临证长于剖析主次见症,善抓主症,搜罗兼症,以主症为线索,以兼症为佐证...

  • 崔公让治雷诺综合征二验案

    崔公让治雷诺综合征二验案

      概述   雷诺综合征属中医“脉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内因是素体血虚、阳气不足,外因是寒邪凝滞,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四末失于温养所致。《诸病源候论》曰:“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气血衰损,不得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明确指出了本病的病机为正虚气血不足,寒凝脉络,四末失养。   本病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冬季易发,常因寒冷刺激或精神紧张而诱发。病程长,反复发作,发病时多以双侧肢体末端出现对称性皮肤颜色变化为主,伴肢端发凉、麻木及针刺样疼痛...

  •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这对于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将会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对于厘清前些年中医养生中出现的一些乱象,会起到很大的纠偏作用。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包括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以及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等四个方面共42条。总体看,通俗易懂、操作性强,便于普及。但文件仍然有很多专业性的术语普通群众不太懂。体质养生中提到了常见的9种体质类型,就算...

  • 从《章次公医术经验集增补本》看章朱学派的特点与贡献

    从《章次公医术经验集增补本》看章朱学派的特点与贡献

    ●次公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即倡导“双重诊断,一重治疗”,可谓孤明先发。他强调疗效,一般病证,必须三剂见效。 ●次公先生自树旗帜,创始了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中医学派。“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是对孙中山先生“发皇中华学术恢复先民技能”彝训的光大,其在文化上也是永恒的至真名论。 ●章次公与朱良春这双星同璧的两位大师太灿然卓如了。二人学路相同,都殊重人品医德,都业绩昭昭,特别是在智略特长上都口碑传信。朱良春对章次公先生的...

  • “中医昆仑”——之章次公

    “中医昆仑”——之章次公

    章次公(1903-1959),江苏省镇江丹徒大港镇人,现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大师章太炎,历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等职。他吸纳新知,不拘泥刻板,从理论到临床多有创见,在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上经验丰富,风格独特。 寒温统一,纷争无益 关于外感热病的“寒温之争”,数百年来聚讼纷纭。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在学术上的争论从未停止,医家或宗仲景或宗天士,泾渭分明。 章次公师事经方大师曹颖甫,原系经方派,对《伤寒论》、《千金方》等用力...

  • 同步推进公立中医院改革

    同步推进公立中医院改革

    “中医药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1月1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在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专题报告中强调。 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个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又是如何发挥“主心骨”作用,切实担负起在深化医改中推进中医药作用发挥的历史责任?怎样力破“中梗阻”,确保推动...

  • 《章次公博采众方医案补注》

    《章次公博采众方医案补注》

    王羲明是20世纪50年代我们在北京医学院(“中学西”班)学习期间的同学。1957年毕业以后又一起分配在北京中央人民医院工作多年。今年八十有四,比我小三岁(编者注,此序写于2013年7月25日)。他将章次公先生的部分医案,编集成书,命我作序,于情于理,我都无法推辞。于是欣然从命,并表尊师重道之意。 1928年,章次公和陆渊雷、徐衡之创办上海国医学院,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为校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王羲明早年跟随次公先生抄方学习。1955年,次公先生奉调北京任卫...

  • 蒲公英药膳经验方

    蒲公英药膳经验方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入药用其全草。春夏花初开时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蒲公英,是味苦性寒的药物,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它是治疗外科痈疡的常用药,主要用于疔疮、乳痈、瘰疬、肠痈,以及肺痈、目赤、咽痛、热淋、黄疸等疾患。对于急性热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肝炎等,功效最为显著。   蒲公英还有清泻胃火的作用,有人认为:一味蒲公英,功胜白虎汤。胃经有火,蒲公英比黄连的作用还好。长期服用,对胃亦无大碍。若研末服用,还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我国...

  • 他是首位在法公立医院行医的中医师

    他是首位在法公立医院行医的中医师

    2007年,中法政府签署了中医药合作协议书。随后巴黎公立医院管理局希望研究中医药在干预慢性疾病中的作用,并列入2010-2014年发展战略计划。经过法国专家们的实地考察和层层筛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陶枫成功获得巴黎第六大学(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教学医院比提耶-萨勒伯特以艾儿医院营养与代谢病科提供的法国住院医生职位。 巴黎公立医院管理局是全法国规模最大、临床医疗活动覆盖领域最广、教学和科研能力最雄厚的大学和公立医院管理机构。作为其下属之一的比提耶-萨勒伯特以艾儿医院实力也相当雄厚,拥有16...

  • 中医药应助力公共外交

    中医药应助力公共外交

    我在一篇短文中曾经这样说,人与人都会有交往,与本国人的交往属于“内交”,与其他国家人的交往就应该属于“外交”;外交并不神秘,也无奥妙,需要的是在交往中时时、事事、处处能够体现国家的主权、形象和政策。尽管此话被有些人看成笑谈,但我依然“痴心不改”,顽固地坚持这样的看法,并把各种各样的对外交流和往来都视为“外交”行动,不管它是政府外交,还是公共外交。当然,不同身份的人在对外交往中的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含义不同,作用也自然不同...

  • 打通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宣教最后“一公里”

    打通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宣教最后“一公里”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发布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为84.02%,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8.55%,“十三五”期间,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核心指标到12%。 虽然,各地广泛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宣传单、讲座等形式,加大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率达84.02%。 但据笔者了解,不少地方中医药科普形式仍然单一,重在宣传、疏忽教育,互动模式少,导致大多数公民虽然知道中医药,但对养生保健理念、养生保健信息理解等仍然不足...

  • 办公室养生秘籍

    办公室养生秘籍

    1.咽唾液:能润五脏,养肌肤; 2.踮脚:防止下肢血液回流不畅。 3.转颈:提神又可防止颈椎疾病; 4.张嘴:最大张合,可带动面部肌肉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养颜; 5.远眺:减轻眼睛疲劳; 6.握拳:增强体内脏器功能; 7.摩鼻:增强气血流通、润肺、防感冒。 餐后甩脂食物 1.吃得太油腻:来杯芹菜汁; 2.吃火锅后:喝瓶酸奶; 3.吃烧烤后:吃根香蕉; 4.喝完方便面:吃个水果; 5.正餐过后:喝杯大麦茶; 6.吃蟹:饮生姜红糖水。 8招养护大脑 1.没事哼哼歌曲,巩固记忆; 2.用关心的口气跟别人说话; 3....

  • 干燥上火喝点蒲公英水

    干燥上火喝点蒲公英水

    暮春时节,大自然由阴转阳,阳气的复苏给很多人带来的是蓬勃的生机和朝气,但对于阴虚的人来说,阳气太过并不是一件好事。 有不少人在这个季节容易上火,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黄煜猷副主任医师建议,可以适当喝一点蒲公英水来调理。 蒲公英始载于唐朝《新修本草》,古方记载蒲公英为“解热凉血之要药”、“至贱而有大功”。黄煜猷说,自己在临床上碰到不少咽喉肿痛的患者,只要辨证为阴虚火旺的,用蒲公英来治疗,效果都很不错。 这是因为蒲公英性寒,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在中草药...

  • 民办公助模式推进中医医养结合

    民办公助模式推进中医医养结合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医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养老、康复一体,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 实现健康养老与疾病救治相结合,为老人持续提供中医特色服务,推进中医事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养老与医疗服务之间面临的现状 人口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