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第142页
-
男性三个时期的中药调理
青春期祛湿热用茯苓、白茅根 青春期的男性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长痤疮,爱上火。此时,男性体内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皮脂分泌活跃,加上求学阶段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生活不规律,因此更易发生痤疮、上火。 痤疮多因肺经热盛,或脾胃湿热引起。茯苓药性乎和,能起到利尿、祛湿、健脾的作用,而且不伤正气,可每日用 10克泡水饮用,或与猪苓、泽泻等煎水服用。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还可以凉血、清热生津,可直接泡水饮用。 中年解毒用葛根、白芍 30~55岁时中壮年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忙于应酬,经常熬夜、喝酒。如果不注意调养,很容易...
-
女性秋季热养 既对身体好也使心情舒畅
畏寒怕冷多见于女性,女性怕冷,特别是进入秋季后,气温转凉,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现象。因此,女性秋季热养,既对身体好也使心情舒畅。 暖脚促睡眠 民间谚语有“睡前洗脚,胜吃补药”之说。女性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30分钟,对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很大帮助,此法加强新陈代谢,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暖食养肠胃 秋季,女性最好少吃寒性、生冷食物,尤其是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以及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更应注意。女性秋季可多吃些大枣山药粥、五色...
-
更年期女性喝点中药茶
女性进入更年期会出现身心疲惫、烦躁失眠、皮肤干燥、头发枯黄、月经紊乱等症状。据上海仁爱医院中医科临床数据显示,目前,在30~40岁的上班族女性中,2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提前。 更年期女性除在饮食中增加富含雌激素的食品如大豆、豆腐、黑米、红薯、松仁等之外,也可用当归、葛根、甘草、藏红花等中药泡水喝,或将其加入食物中食用,既能减缓更年期症状,又有美容养颜之功。 当归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而抑制黑素色生成,可治雀斑、黄褐斑。葛根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对雌激素有双重调节作用,具有美体、养颜、调节内分泌等功效。甘草提取...
-
过敏性鼻炎的分型食疗
过敏性鼻炎发病与变态反应体质、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等柯关。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中医称为鼻鼽,本病呈阵发性发作,一开始,先有鼻腔发痒,随着胀闷、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鼻涕,有些病例可出现头痛、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检查时可见鼻粘膜淡白或暗灰色,呈水肿样,鼻甲肿大。临床以肾虚型和风寒型较为常见,下面介绍这两个证型的中医食疗: 一、肾阳虚型:临床表现为鼻流清涕,喷嚏频频,鼻痒不适,经常反复发作,早晚为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遗精早泄,夜尿多,舌质淡,苔白,脉濡弱。 1.鳝鱼煲猪肾:黄鳝250克(切段...
-
慢性牙痛分型食疗
一、龋齿牙痛型:牙体不断遭受侵蚀出现蛀孔,饮食时食物嵌塞于龋洞,若受冷热酸甜刺激,可引起牙痛。 1.香蕉盐:香蕉2个(去皮),抹盐少许吃之。每日2次。2.鸭蛋牡蛎粥:咸鸭蛋2枚,干牡蛎50克,粳米60克。将咸鸭蛋和粳米煮粥,熟时捞起咸鸭蛋去壳,切碎和干牡蛎一起放入粥内,再煮片刻,调味食用。 二、虚火牙痛型:牙齿隐痛或微痛,咬物时疼痛明显,午后疼痛较重,牙龈微红、牙根浮动,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1.生地骨碎补猪肾汤:生地30克,骨碎补15克,猪肾1个;加适量盐煎汤,吃猪肾饮汤,每日2次。2.生地元参鸭蛋汤:...
-
慢性胆囊炎的饮食药膳方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我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患了慢性胆囊炎后,病人会有发作性胆绞痛,常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会使这些症状加剧。B超检查可见胆囊增大,排空功能障碍。口服胆囊造影剂发现有结石时,则诊断可以确定...
-
防性神经功能减退药膳
性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然而许多因素包括社会、心 理、遗传、疾病等都会影响和破坏这种本能、有这样或那样性问 题的人十分常见。性功能障碍的常见表现有阳痿、早泄、遗精、性冷淡等。 中医认为性功能障碍多由恣情纵欲、思虑忧郁、久病体虚以致精元亏虚、命门火衰、心脾两亏或肝郁化火、湿热下注所致,治疗当以温肾壮阳,填补真精、滋养心脾、清泻湿热等药膳为主。 巴戟鸡内金龙虾汤 [配方]巴戟、鸡内金、鸡血藤、益智仁各10克,紫背金牛 15克,锡菜藤菜1片,龙虾10只(约500克),白糖、姜、葱各10 克,盐5...
-
秋天女性多吃丝瓜 其络、籽、藤、花、叶均可入药
秋天女性多吃丝瓜对身体很有好处。丝瓜味甘性平,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等功效,其络、籽、藤、花、叶均可入药。 丝瓜络常用于治疗气血阻滞的胸肋疼痛、乳痛肿等症。丝瓜粒则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腰痛不止、润肠通便、食积黄疸等症。丝瓜叶内服清暑解热,外用消炎杀菌,治痱毒痈疮。把丝瓜络用火烧后剩下的称为丝瓜霜,研匀后备用,每次取3-6克,用盐汤或黄酒冲服,每日2次,对子宫出血或血崩有效。用丝瓜籽或丝瓜叶炒黑研末,以盐水送服,也可治月经过多症。老丝瓜1个,烧灰存性,研末,每次9克,...
-
易被误诊的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骨骼肌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全身性疾病。本病并非罕见,但人们对其缺乏认识,脑子里没有PM这根弦,误诊误治屡见不鲜。 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分布呈双峰型,前峰10~14岁,后峰50岁左右,但以40-60岁居多。起病方式与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起病隐袭者,为渐感软弱、无力、消瘦等表现,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急性起病者,数日内即可卧床不起。常累及近端肢带肌、颈肌、咽肌以及皮肤、胃肠、心肺等多系统多脏器。典型症状为肢体近端及颈肌对称性进行性无力或疼痛。上肢带肌受累时,患者举物、抬...
-
传统中医强调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今年4月,“杭州市首期西医护理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在杭州市中医院开班。杭州地区各县(市、区)中医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病房等50家单位的81名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骨干参训。截至6月上旬,已完成了64个学时的中医护理理论学习。(中国中医药报7月1日) 据了解,当前不少地方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病房专业中医护理人员缺失,毕业于中医院校的比例比较低,护理人员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辨证施护及中药知识等掌握不够,以中医护理为核心内容的辨证施护开展得很少,中医护理应用较不规范,没有严格按中医护理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