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 第3页
-
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有依据可传承
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肖小河研究员领衔的有关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标准化研究,以常用中药大黄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尔菲法(Delphi法)证实了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具有科学性和可传承性,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可用于大黄商品规格等经验鉴别与品质评价的专用比色卡。该论文近日在美国著名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在线发表。 经验鉴别是历代中医评价和保证中药材品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中药材经验鉴别往往被斥之为不客观、不科学,越...
-
提升中药材流通质量保证能力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自2012年起,商务部积极建设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旨在加强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提升中药材流通质量保证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整治市场乱象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量与供求矛盾加剧,中药价格连续上涨,生产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现象日益严重。 增重染色、掺假制假问题时有发生,如用萝卜冒充人参,用蛋清、银耳、色素等制作假鹿茸,用猪皮熬制阿胶,用土豆压制天麻,还有用面粉制作冬虫夏草。这些假药还要用硫磺、硫酸镁、明矾...
-
中药材除草剂主要分苗前和苗后两种除草剂
在全国各地广大药农种植药材的时候,除草是一项繁忙而沉重的劳动,不少地方因杂草丛生,把我们种的经济效益很高的中药材吃掉或生长不良,造成严重的减产和品质下降,尽管使用多种除草剂也都不理想,有的因使用不当造成药苗和草苗一起死掉,这是十分痛心的,本文介绍几种中药材除草剂,仅供参考。中药材除草剂主要分苗前和苗后两种除草剂。 中药材苗前除草剂 分为种前除草剂和种后苗前除草剂,都是封地作用。 中药材种前除草剂:即氟乐灵,可有效的除掉马唐草、狗尾草、牛晋草、马齿笕、藜草等,对一般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都有很强的杀伤力。...
-
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纪实
中药材品质是整个中药产业发展的源头,中药材品质提升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前提。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安徽省开展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工作,是发挥中药资源优势、提升道地中药材品质、推进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4年1月,作为全省首批启动的10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安徽中医药大学吹响了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的号角。近一年的时间,中心以“提升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为崇高使命,创新体制机制,凝练科研方向,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地方中药产业升...
-
名贵食材营养替代
进入秋季,又到了人们进补的好时节。随着食补养生观念的不断提升,燕窝、鱼翅等名贵食材也走上了百姓的餐桌。名贵食材虽然有较好的滋补养生功效,但是其高昂的价格,对工薪阶层来说不可能经常食用,而期望吃一两次名贵食材就有神奇功效是不现实的。其实,在平民食材中也能找到可与高档食材媲美的替代品,只要合理搭配也完全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且营养价值并不逊色于高档食材。 海参和鸡蛋蛋白 海参的主要特点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55%以上。鸡蛋蛋白同样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 另外海参含有牛磺酸和尼克酸,具...
-
《中医诊断学》二版教材
[摘要]作者在学习《中医诊断学》(简称教材)九版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教材》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是在四诊中对某些症状、体征论述的面太窄。二是某些论述与临床不符。论述面太窄,容易误导学习者。如寒热往来一症,教材中只言其见于少阳证、疟疾和妇女热入血室,而临床上湿热蕴肾证(急性肾盂肾炎),某些悬饮(结核性胸膜炎)皆可见寒热交作。若按教材中所言,湿热蕴肾证和某些悬饮所出现的寒热往来就会被误诊为少阳证或疟疾。低热一症,教材中只言其由阴虚、气虚、气阴两虚及郁热所致。而湿热蕴胆证(慢性胆囊炎)、下焦湿热证、膀胱湿热证(...
-
中药材电商平台 中医药参与率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省农牧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制定《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大型中药制药企业依托自身品牌,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开展网络零售、网上订货和洽谈签约等;鼓励广大中小中药制药企业应用第三方平台开展商品销售、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及物流配送的局部集成应用,使企业尽快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网络体系。 记者任丛飞 许守年近日,在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印发的《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8项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了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参与2...
-
民族医药基金 中药材追溯体系 中药材质量
目前,我国各民族医药研究学术水平仍低、科研整体素质不高,民族医药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贡献。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建议,应特别设立国家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专项基金,用以支持民族医药疗效、技术等方面相关研究。 雷后兴表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有利于减少日益增多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和难以解决的新医学问题,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各民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趋多元化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更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 设立国家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专项基金,可重点支持民族医药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