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123页
-
面瘫用祛风通络的药膳调养
面瘫,现代医学叫做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麻痹症状,常只发生于一侧面部,表情动作消失,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笑时更为明显。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气血不足,面部遭受风寒热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筋脉失养而发生,分为风热风寒两型。用祛风通络的药膳调养,风热型者加辛凉药物,风寒型者加辛温药物。患者可选用下列各方,配合治疗,不妨一试。 一、二芍全蝎炖龟 材料:赤芍、白芍各10克,全蝎6克,龟1只(约O.3公斤),料酒20毫升,姜、葱、盐各适量。 制作:赤芍、白芍用水泡润透;全蝎烘干打成细粉,...
-
常用营养食疗选方
一方:枸杞子30克,粳米 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粥,。每日分2~3次服。有促肝细胞再生、保肝和降酶作用。 二方:鲜芹菜100~150 克,白萝卜100克,鲜车前草 30克,蜂蜜适量。3味捣烂取汁,加蜂蜜炖煮后温服,每日 1次。 三方:芹菜、苦瓜、黄瓜、青椒、青苹果、蜂蜜各适量,榨汁饮用。有清热平肝健胃、清热解毒、养肝滋阴功效。 四方:枸杞子15~30克,大枣6~8枚,鸡蛋2个。将3 物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 10~15分钟即可,吃蛋饮汤,每次1个,每日2次。有补肾养肝功效。 五方:瘦猪肉、鸡骨草各 30...
-
如何辨证运用膏方
1、辨证施补 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膏方药,都是在中医师悉心诊察询问病人的详细情况,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在中医整体调整观念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全面考虑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后制订的方剂,具有针对性强,作用明显全面的特点。比如气虚体质的人,表现为神疲倦怠、动则气喘、饮食无味、脉弱无力等,可以选用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中药制成的膏方;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失眠少神、脉细无力等,可以选用由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中药制成的膏方;阴虚体质者,表现为形体瘦削、口干咽燥、渴欲饮水、潮热盗汗等,可以选用由麦冬...
-
中成药特殊服用方法服用
一般人服中成药,只知道用白开水送服。殊不知,中成药有其特殊因素的方剂特征,故有相当一部分中成药要用特殊服用方法服用,才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黄酒送服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病、脑卒中(中风)四肢活动不便的疾病,中成药如云南白药、华佗再造丸等可以用黄酒送服。黄酒的通经活血、散寒的作用,对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有消肿、止痛作用。 生姜汤送服治疗脾胃虚寒、呃逆等的药物,如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等可以用姜汤送服,姜具有散寒、温胃,能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对风寒引起的感冒,采用姜汤更好。 淡盐水送服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如...
-
山药粥 广泛应用于临床
1984年初秋,我的邻居王氏老太太,年近七旬,患泄泻近两个月,经输液、口服药物治疗,其症时轻时重、绵绵不愈,求余诊治。自述:此疾系因胆囊切除术后,寒温失宜,失于调养所致。 患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头目眩晕,脘腹不适,饮食减少,大便溏泻,水谷不化,日六、七次行,动则益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属术后失养、寒温失宜,伤及脾胃所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则水聚为湿,谷积为滞,清浊相混,水谷不能化生精微,下迫肠道而为泄泻。治宜益气健脾为法,因其苦于服用中药,斟酌再三,授以近贤张锡纯之&ldquo...
-
中医学理论 飘逸用药法
飘逸用药法是指医者用药时信手拈来,不拘一格,洒脱自然,效如浮鼓,透露出飘逸脱俗,与众不同的风格,看似漫无目的,其实蕴含丰富中医学理论的用药方法。 已故甘肃凉州名医席梁丞先生治疗婴幼儿小便不通,取母乳一杯,加入葱白一寸,煎沸分两次喂服,并嘱其母用口吸吮患儿心窝前后各一处,两手、足心各一处。外用妇女耳屎少许塞入患儿尿道口,上面覆盖半个花椒壳。内服兼外治后约一小时,其小便即通,此法屡治屡效。医者匠心独运,取生活中随处可得的物品和母亲的吸吮,治小便不利,为何会立竿见影呢。究其原因,其中葱在春天生长很快,得春...
-
从书本理论到临床运用的升华
单兆伟的临床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既以点带面将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又结合实例,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同时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在临床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载,对脾胃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临床教学方法也独具特色,尤重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兹将其临床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
花椒温中止痛巧用可治病
1.腹痛: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加水煎服,每日2次。 2.痢疾:花椒9~12 克,红糖15~20克加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3.牙痛:花椒6克,陈醋100毫升加水煎煮,再去掉花椒,用剩余液体含漱。 4.妇女阴瘁:花椒、蛇床子各50克,藜芦25 克,陈茶一撮,炒过的盐 100克加水煎煮,微温熏洗患处。 5.受寒痛经:花椒 9~12克,生姜18~24克,大枣10~20枚加水300 毫升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6.老年人病后腰酸腿软:花椒50克,小茴香20克混合后上锅炒,再研成粉末,每曰2...
-
低血压简便实用的药膳方
头晕、眼花是低血压的常见症状,更严重的是低血压并发症还会产生脑梗死。患者平时在家里用一些简单的药膳方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改善低血压是十分有效的。下面介绍几款简便实用的药膳方。 1.参芪乌骨鸡党参、黄芪、红枣各20克,生姜3片,乌骨鸡1只,黄酒适量,食盐适量。将党参、黄芪切片用纱布包住,与红枣、生姜和乌骨鸡加水、黄酒适量,用中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煮1小时,然后加入食盐即成。喝汤吃鸡,每日1~ 2次,可作点心食用。本方补益气血,养血生血。对心悸、气虚的低血压患者有益。 2.芪红枣汤生晒参5克,黄芪20克,红枣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