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121页
-
神经源性膀胱 妙用补中益气汤建功
这位患者是位14岁的小男孩,外伤后不能自主排尿,常常要等到膀胱胀得很大才能自行地溢出点尿来,外院诊断为“外伤后松弛性神经源性膀胱”,建议患者造瘘。一个14岁的小男孩如果要终生带着一个尿袋过日子,别说讨媳妇,就连日常生活都是个麻烦啊。有朋友告诉患者的家属,别急着造瘘,先找中医看看,说不定还会有希望。于是,找到了我的导师,导师把他交给了我。 当时患儿面色(白+光)白、精神不振、气短懒言、食纳差、腰酸畏寒、小便不能自排(一直保留导尿)、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这症状大家一看就知道是&ld...
-
病因病机 治疗原则 遣方用药
病因病机 冠心病辨因析理,肇始于肾。国医大师刘志明认为,胸痹的发生,首当责之于年老正气亏虚,其中尤以肾元匮乏为要,为本病发生肇始之因。人体衰老发生、发展的过程,正是肾元匮乏、衰微的过程,二者亦步亦趋。胸痹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此与人体自身衰老、脏腑衰弱、气血阴阳亏虚密切相关,且胸痹心痛的发病年龄与中医学肾元始衰的时间相吻合。以此推之,年老肾虚是胸痹发生的始动因素。 病机方面,肾亏为本,痰瘀为标。1.心肾相关、肾病及心:宗气不足为病之因、心阳亏虚为病之本、肾元匮乏为病之根。2.肾元亏虚、痰...
-
防病健身常用艾灸法
王先生患胃病多年,饮食稍不慎就复发,吃了不易消化食物后,胃痛胃胀更严重,还嗳气泛酸水。多方求治无效,虽服药后症状缓解,但仍经常复发。 后到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求治,针灸医师用一根艾条点燃后,在他的上腹部、腰背部、下肢部的穴位上施以温和灸,20分钟后,上腹胀痛明显减轻。医师建议他长期坚持自我艾灸治疗,还详细介绍了灸治方法和穴位。王先生在家坚持早晚灸治,1月后胃病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刘小姐患原发性痛经5年,每逢月经来潮前两天和经期头两天,小腹及腰部胀痛难忍,痛苦不堪。吃了不少中药、西药,就是不见...
-
许敬生深入挖掘古代文献 用诗歌表达中医情
年已古稀的许敬生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献学会常委等。许敬生教授认为,研究中医药,如果只注重医疗技术和中药的研究,而忽视文化对其的指引,否则就会像一个人,空有身体而没有灵魂。然而,多年来对中原中医药文化这一领域研究的人还为数甚少。他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加强中原中医药文化研究并得到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他立了专项研究项目。河南中医学院还为许教授设立了工作室。许教授是个办事认真,工作条理极为分明的人。中医药文化本是一个较为务虚的概念,但在他这里便成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工作,从多个方面开展...
-
李今垣原名李金元 长于痰证擅用芥子
李今垣,现年79岁,中共党员,1937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席专家,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天津分会首届及第二、三届理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特邀编辑,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成立李今垣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李今垣三世业医,是治疗肝胆疾病的世家,从医60载,发表文章40余篇,著述颇丰。李今垣自幼受先祖影响,酷爱中医,1953年承蒙天津市红桥区西沽诊所赵鹤年先生的启蒙教诲,习读《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
-
中药封包适合老年人秋冬季节使用
随着日照时间变短,天气逐渐转寒,老年人的各种生理指标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免疫力难免有所下降,各种秋冬季节的常见病都接踵而至。中医认为,秋冬季节疾病主要由风、寒、湿等邪气入侵人体所致,要驱走这些恼人的邪气,必须要用温热之法,而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封包外治法,正好能发挥驱风散寒、祛湿止痛的疗效。到底,有哪些中药封包最适合老年人在秋冬季节使用?制作这些封包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在使用封包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秦敏。 指导专家 秦敏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
治汗证要领 服用膏方
汗证 有自汗、 盗汗之 分.自汗 是阳虚. 盗汗是阴 虚。自汗又分动汗自汗。动汗 即轻微运动或劳动即大汗.不 动静坐出汗为自汗。不论哪种 出汗,身体温度-都是冷的。在 诊治婴幼儿时.手掌按摸小儿 胸背,如胸背温度有冷感,此 小J乙就有汗证(多为盗汗)。 如若久病或大病后期.身体 严重阳虚出汗.应考虑是否 危急的亡阳症。现在是小儿 盗汗时令.因小儿每年阳历 五、六月份是增高长骨时令, 增高长骨须要全身的功能。 肾主骨,肾属阴,故凡盗汗者 都是阴虚. 现介绍一治汗证验方:北 芪30~50克,龙骨20克,牡蛎 2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