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149页

医 第149页

  • 李今庸:国医大师是荣誉更是责任

    李今庸:国医大师是荣誉更是责任

    记者:李老您今年90岁还坚持训诂校勘工作,当选国医大师后,今后会更多地关注哪方面的事情? 李今庸:训诂校勘是我生活的重心,也是我快乐的源泉。我现在身体状况还行,还能爬楼梯呢。虽然有一只耳朵听不见,但我还有另一只耳朵。眼睛视力虽然严重衰退,但我还可以用放大镜来看。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不会停笔。 国医大师是荣誉,更是责任。不管是国医大师还是普通的中医师,首先都是中医人,都希望中医药发展得更快更好。无论角色如何改变,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学术传承,给每一个学生答疑,给每一位病人诊治,为中医药发展写好每一封建议书。...

  • 中西医不同医学模式

    中西医不同医学模式

    •中医学医学模式为自然哲学模式,有着明显的继承性和完整性,但实证能力有所欠缺;西医学医学模式为生物医学模式,重视形态结构研究,具有真实性和严谨性,但往往忽视了人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中西医各自基于东西方文化的大背景发生发展,是当时文化、经济、政治的产物,也是东西方观念在医学上的反映。 •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中西医间交叉兼容将会更加自觉与充实。这种中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方式,必将促进世界医学科学的发展。 东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意识,差异持续...

  • 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

    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

    •目前,对张仲景的误解很深。但很多误解是为了突破禁区,发展学术,这种误解、甚至曲解都是善意的。 •在中西医并存,而非并重的情况下,再加上不规范的医疗市场,中医不断被边缘化。在这样的严重现实面前,再误解、误读张仲景的学术,就会加重中医事业的损失,或者会延误中医事业的复兴。 •复兴中医的道路,必须从大处着眼。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提出的口号是“学仲景、说仲景、用仲景、做仲景”,回归中医原创思维,达到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

  • 原创优势的中医药

    原创优势的中医药

    “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刘延东副总理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提及,要强化人才培养和传承创新,打牢中医药发展的人才和科技基础。对此,中医药界专家、学者、管理部门负责人一致表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医学科学,有巨大的原始创新潜力。总结中医药科研领域近年的发展,从本位出发,坚持自身原创性,探索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尤为关键。同时,创新发展也须有切实的落脚点和相应的保障支持,才能实现自身的更大突破。 中医药有原始创新潜力 “刘延东副总理高屋建瓴的定位,既是承认中医药应有的地位,也...

  • 探源祁门胡氏骨伤医学

    探源祁门胡氏骨伤医学

    新安故里,历史上名医辈出,延绵至今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涌现出了近千名新安名医,以家族传承为特征,以创新发展学术链为钮带,形成了在中华医学史上、尤其是明淸时期光辉灿烂的医学文化。 近期,我们再度探访了有着新安御医之乡的祁门县,探源祁门胡氏骨伤医学正宗,解析胡氏后人承继祖业,发扬光大祁门胡氏骨伤科的事迹。 祁门胡氏骨伤医学源于清代 祁门胡氏骨伤医学,源于清·道光年间(1853年),距今已有一百五、六十年的历史。其先祖胡显君(1833年~1892年),祁门县北乡雷湖人。胡显君自幼喜爱拳术,弱冠年便...

  • 九旬名中医 养生有妙招

    九旬名中医 养生有妙招

    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周信有已年逾九旬,一向提倡养生保健、防老抗衰应从青壮年开始。他说:“在身体尚未出现衰老的异样变化之前,就应讲求养生之道,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周信有如今仍然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并且坚持每周上五次半日门诊,热忱为病患服务。总结其养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锻炼动静结合 周信有出身于武术世家,养成了长期习武的习惯。童年每日晨起坚持练习少林拳约半小时。晚年周信有喜欢书法,每日闲暇时,挥毫半小时,能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另外,还每天练坐气功,所练坐气功方法简便易行,叫“一...

  • 重药轻医 重病轻证 重方轻法

    重药轻医 重病轻证 重方轻法

    一个时期以来,针对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业内有识之士不时发出警示之声,此尤以已故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的观点较具代表性。他认为,因西方医学的冲击,中医学界出现了“中医西化”的趋势。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将产生“四化”的局面——“中医思维弱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评价西化”。“四化”问题得不到重视,将会使中医传承走很大的弯路。这种现象必须正视、不容回避! 笔者对陆广莘...

  • 今天的国医大师 承续着几千年中医药血脉

    今天的国医大师 承续着几千年中医药血脉

    一个“向国医大师学习”的行动倡议,引出两封书信的往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对青年人的殷殷希望,坚定了万千学子传承中医的信念。近日,王国强写给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的回信,在中医学子们的朋友圈被一再转发,激发了青年学子效法国医大师的热潮,更鼓舞了他们坚守专业、学好中医药的士气。 今天的国医大师,承续着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医药血脉,在当下风起云涌的中医药改革发展中,成就了一个个医德医风和医术学术的高峰。他们是中医药行业的标杆,是中医药从业者的楷模,也是广大中医学子前进的榜样、学习的...

  • 医之情、医之忧、医之盼

    医之情、医之忧、医之盼

    “源于中医,衷中参西,继承发展,回归中医”是国医大师周仲瑛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的寄语。在这16字寄语的背后,是老一代中医学家的切身体会与深刻领悟,是他们对后来者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也是他们一辈子的心血结晶和经验总结! 已是中午12点多了,周仲瑛才看完所有预约的病人。之前他累病了,但顽强的意志力、医生的责任感,加上及时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名医工作室又挤满了病人。 聊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期中医进修班以及办学话题,作为当时的学员之一,周仲瑛思维敏捷,侃侃而谈。...

    养生秘方 2024-03-07 9 0
  • 国医大师禤国维 自己的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禤国维 自己的养生之道

    第二届国医大师禤国维今年77岁,依旧保持一周出六天门诊。说起为何能有这样旺盛的精力,禤老告诉记者自己的养生之道。 生活规律心态平和 作息规律禤老特别提醒,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禤老多年坚持每天睡6小时左右。他说,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最典型的就是易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另外,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美容的黄金时间,也是人体肝经、胆经运行的时段。如果这两个器官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问题。 坚持锻炼没有特别的食养、药养,禤老每天坚持早晨上班提前出门,等车...

  • 中医特色优势发展医院

    中医特色优势发展医院

    作为一家大型的三甲医院,在选择路径时,要考虑到对这个行业的贡献度,为行业提供经验教训。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是我们选择发展战略的基础。我们选择了四个战略目标:一是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方案;二是成就一批名医;三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四是形成医院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包括了必要的检查、合理的收费、规范的用药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医院的使命是: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完美的医学。医院的愿景是: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的中医院,为中国民...

  • 《国医年鉴》 之 百家学说

    《国医年鉴》 之 百家学说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上述记载不仅说明了养生之道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我们健康的危害。以前我国发病率很低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呈逐年上升势头,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那么,如何养生,如何通过...

  • 中医学四个字:理、法、方、药

    中医学四个字:理、法、方、药

    说起中医学,大家都习用或喜用“博大精深”来表述。但大道至简,这门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特色鲜明的学科,其实所孜孜不倦、汲汲以求的只有四个字——理、法、方、药。 理 中医的生理学与病理学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经络、气血等途径,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建立起了密切联系。由于受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学对脏腑系统的认识并未局限于形体本身上,而是通过感悟、联想,在更广阔的空间赋...

  • 群众认可的好中医

    群众认可的好中医

    学风关乎人才成长,关乎事业发展,关乎行业形象。“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自然界如此,学风、医风也是如此。学风、医风是一种风气,学风、医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生个人发展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成为一名群众认可的好中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去努力。 必须夯实“三基” 为医者必须夯实“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我们临床实践的思想基础、思维方法。基本知识用于提高我们分析病情解决问题能力...

  • 读《现代人看中医》引发的思考

    读《现代人看中医》引发的思考

    •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医学特征,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自稳调节的生命观,上工治未病的预防观,以人为本、因人制宜、“以平为期”的纠正失衡的治疗观,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保命全形”观等,无不显示着自身的科学价值,不仅具有现代品质,还具有引领未来的品质。 •如何看待中医学的价值体系,不单纯是中医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更是整个东方世界的问题、人类思想史上的问题。 近日有幸获曹军及冯清先生所著《现代人看中医》一书。捧读此书甚感欣喜,该书通过趣谈、比较...

  • 感叹中医之神奇

    感叹中医之神奇

    近年来,在网络、微博、微信等大众传媒以及部分书籍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其版本大致是:1929年2月,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中医”的提案后,中医界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对废止中医的浪潮,而事件的转机则是:适逢行政院长汪精卫的岳母患恶性痢疾,每日腹泻十余次,遍请西医名家治疗无效,病情危重,为治好岳母的病,汪精卫只好请名医施今墨先生诊治。施今墨仅凭脉诊即一一说对患者的症状,并处汤药10剂,告知服药后3日痢疾可止,5日胃口好转,10日病愈。汪精卫和其岳母均...

  • 中医养生“饱不剃头”冬季“保胃”

    中医养生“饱不剃头”冬季“保胃”

    中医有一养生的说法,叫“饱不剃头”,这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剃头类似按摩,会使人放松,并让人进入一种半睡眠状态,尤其是在吃饱饭刚过,更会因为血液大量供应胃部而出现食困。如果在剃头时突然睡着,身体松弛,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二是吃饱后血管会张开,剃头时更会容易被刮破;三是吃饱后,血液流通在大脑,受到刺激容易头晕,尤其是老年人。 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在冷空气的侵袭下,胃病患者常会出现胃脘不适、泛酸、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适,要预防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卷土重来,就要加强以下几...

  • “中医昆仑”——之章次公

    “中医昆仑”——之章次公

    章次公(1903-1959),江苏省镇江丹徒大港镇人,现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大师章太炎,历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等职。他吸纳新知,不拘泥刻板,从理论到临床多有创见,在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上经验丰富,风格独特。 寒温统一,纷争无益 关于外感热病的“寒温之争”,数百年来聚讼纷纭。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在学术上的争论从未停止,医家或宗仲景或宗天士,泾渭分明。 章次公师事经方大师曹颖甫,原系经方派,对《伤寒论》、《千金方》等用力...

  •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毛泽东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毛泽东

    客观审视中医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与西医相比,中医药学的人文属性很突出,它的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有效性为两千多年的中医学实践所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一生重要的思想土壤,他历来十分重视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卫生医疗工作状况不容乐观。为了尽快改变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峻局面,动员广大中医有效投入到新中国卫生医疗工作中来,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

  • 名医石玉生 长年服用养生长寿粥

    名医石玉生 长年服用养生长寿粥

    黔北名医石玉生,数十年服用养生长寿粥,虽期颐之年,仍面色红润,耳聪目明。因本方有其亲身之体验,切实可信,且服用方便,可免煎熬之繁,故愿为同仁者荐。 原料:黑芝麻、白芝麻、核桃、百合、大枣、花生、扁豆、糯米、莲米、薏苡仁各500克。 制法:前5味文火烘干,后5味炒熟至香,合而碾成细末,过细筛,瓷瓶收装,即成。 功用:可补气血,益肝肾,坚筋骨,御疾病。治体虚无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病后气血亏损者最宜。 用法:每天早上用开水调服60克。加少量蜂蜜更妙。...

  • 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筑梦的广阔平台

    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筑梦的广阔平台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国家提出的顶层战略规划设想。 1月11日,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参会代表纷纷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契机,该战略正在助推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目前各省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相关举措、提出了相关设想,助推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

  • 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2013年12月,继本报报道了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发现10部医书后,今年上半年本版特别策划了老官山医简系列报道,对老官山医简的内容及其是否属于“扁鹊学派”,扁鹊是何人、在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起了强烈反响。 中医是科学毋庸置疑 因某院士称“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6月26日,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李致重教授从中医软科学、科学学研究的角度,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效霞教授从医学史研究角度,分别...

  •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人物简介 徐贻聪,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副会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同时入外交部。曾先后任新华社驻巴拿马分社记者、外交部美大司处长、中国驻尼加拉瓜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美大司司领导成员、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中国驻古巴大使、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中国驻阿根廷大使。 □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当今世界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人们在各个领域相互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互不可缺的关系,外交则是联系各方的必要手段和工具。如何把中医药...

  • 老老医道之情却很深厚

    老老医道之情却很深厚

    看见眼前已面世发行的《张云鹏论膏方与临床实践》一书,感慨万千。全书20余万字,整装并不厚,但凝结在其中的老老医道之情却很深厚;撰书完稿历时不长,但张云鹏主任酝酿此书的情结却不短。 有一年初春张云鹏老师对我说,他翻开颜德馨的《颜德馨膏方真迹》。其脉案辨析,不但医理深厚,而且文采简练有韵。颜德馨为人耿直,观点鲜明,他的膏方手书豪爽洒脱,字如其人。这是一本中医医道与中医文化、艺术文化有机交融的典范之作。这本书中所折射的是文化修养、书法功底、医学心悟。正如颜德馨赠书题词:“为延续中医文化而作。”...

    养生秘方 2024-03-07 10 0
  • 邓铁涛 70余年中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邓铁涛 70余年中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邓铁涛,1916年出生,广东开平人。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32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8年正式从事中医医疗。曾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等职。 在长达70余年中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内科见长,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学术上融古贯今,提出“五脏相关”理论,包括脾胃学说继承与发扬、痰瘀相关学说应用、寒温病融合的中医热病理论研究...

  • 二论提高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论提高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才能有规可循,发展方能有条不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质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也是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的根本遵循。 然而,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治理体系与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

  • 向民众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向民众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健康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根本,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任何时候,健康总是最重要的。希望中医大讲堂以后能再次来到蒋楼村。”来自安徽省亳州市牛集镇蒋楼村的一位村民说。日前,蒋楼村的村民参加了特殊的课堂,台下坐满了附近的村民,他们既不是来看戏,也不是来听歌,而是在参加中医大讲堂知识讲座活动。(中国中医药报7月11日) 开展“中医大讲堂”旨在向民众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提供义诊咨询服务,旨在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

  • 中医基础 五运六气理论

    中医基础 五运六气理论

    编者按: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对中医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该理论被轻视、误解,传承也较薄弱。顾植山教授作为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传承人,继承龙砂医学流派精髓,在五运六气研究方面成绩斐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任务等。 近年来,顾植山教授指导弟子们将运气学说用于中医临床,疗效显著。现特设专栏介绍其弟子学生们临床应用运气学说的经验和体会。 我就职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外一科,担任科室主任,是一名“根正苗红&rd...

  • 李士懋毕生献身中医 深深热爱祖国医学

    李士懋毕生献身中医 深深热爱祖国医学

    我如今已年近八旬,对生活无苛求,随遇而安,对名利早淡然物外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河北中医学院能建一座河北名医馆。河北历史上名医辈出,不乏学派鼻祖等重量级的大医,可至今无一个全面反映河北中医历史的博物馆,希望新独立的河北中医学院借省部共建的契机,在河北打造一个全国的中医圣地。 我自编自写了一幅对联,以志心声。上联:夫妻毕生献身中医,深深热爱祖国医学。下联:一世看病教书著述,相濡以沫壮心未歇。横批:扪心无愧。 李士懋,1936年出生,山东黄县北马镇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1962年...

  • 选择中医重视医术的学习

    选择中医重视医术的学习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不少人重视医术的学习,认为学会技术即能治病救人,却忽视对天地自然之道的理解,并且,不重视医德的培养。短期来说,重视医术也未尝不可;若欲毕生从事中医事业,并且有志于传承并发扬中医,则需重视医道的提高。道指导术,道高才可能术精,离开道的术不过是小术而已。而要成就大医,仍需从医德入手。 孩子生病了,不少家长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反而过度依赖医生和药物。其实,家长若能学点中医知识与技术,完全可以帮助小儿恢复健康。小儿的养生与康复,捏脊最好。脊柱两侧有人体五脏六腑的背俞穴,脊柱中间是通畅阳气的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