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第19页
-
外感咳嗽 处方为三三止咳汤加味
外感咳嗽 李某,男,46岁,教师。2009年12月9日就诊。咳嗽2周。患者自述2周前患“感冒”后就出现咳嗽,痰稍多,色白,口稍干。患者曾在市中心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稍偏高,亦行X线检查,结果示两肺纹理稍增粗,多次静脉点滴抗生素和口服中西药物治疗,至今未愈。目前咳嗽频作,以夜间尤显,痰多而黏,不易咯出,时有咽干痒,偶有胸闷感,舌苔白,舌质偏红,脉浮。辨证为外感风寒邪气迁延不愈,郁闭肺卫,肺窍不利证,治宜以疏风止咳,宣畅肺气为主,处方为三三止咳汤加味: 炙麻黄15 g,苦杏仁(炒用...
-
哮病发作期治同外感咳嗽 治法处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温病学专家,擅长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及内、妇科疑难杂病。 现将刘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及哮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哮病发作期治同外感咳嗽 哮病的发生虽有痰饮伏肺之夙根,但其发作每因于外感,所以其发作期的治疗与外感咳嗽亦相同。刘教授每于临床用治咳八味汤加减化裁,疗效亦颇佳。 典型病例:郝某,女,50岁。主因咳喘10年,加重半年,于2011年5月18日就诊。患者10年开始出现咳喘,不...
-
感冒咳嗽处方中常用中药统计分析
名医处方以其直观性和客观性强的特点再现了名医临证用药的经验,整理研究名医处方也是传承名医学术精华的一种方法。现从1990年~1992年间,对王绵之千余张处方中选取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悉心恭整,在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期客观、准确再现王绵之用药的规律和特点。 处方用药整理原则 本文选取王绵之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将其中常用中药进行归类整理,整理统计的项目包括常用药、出现频次、处方常用量、处方常用量重现率、药量范围。 常用药筛选原则 处方常用药的界定 将1...
-
太阳中风表虚外感案 处方《伤寒论》桂枝汤
太阳中风表虚外感案 成某,女,43岁。2016年4月6日初诊。主诉:微热、汗出、恶风等数月不愈。现病史:患者自台湾于北京研修,由于气候南北差异,加之平素身体虚弱,不耐北京气候寒冷,感冒小恙,数月迁延不愈,3月中旬因打扫阳台,复受风寒,时轻时重。刻诊:时有汗出,尤以后背为甚,常湿透内衣,遂即恶风、恶寒,喷嚏连连,鼻流清涕,倦怠嗜卧,纳少乏力,大便偏软,舌淡苔薄白,脉浮缓弱。 中医诊断:太阳中风外感。 病机:太阳表虚,营卫不和。 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处方:《伤寒...
-
实行感冒预防处方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的《2012年时行感冒(乙型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出台,以应对今年开春以来,我国整体流感活动水平上升,部分地区发生时行感冒、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的问题。 《方案》提出今年实行感冒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对实行感冒特点及治疗、预防方案进行规范。专家指出,在流行期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公共场所,房间宜多通风,宜勤洗手,患病后饮食宜清淡,注意劳逸结合,随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出行宜戴口罩。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日常可以使用中药进行预防。 链接 治...
-
发作性低热 中医诊断处方
发作性低热 患者,男,42 岁,2014 年11 月26 日初诊。主诉: 发作性低热3 年,寐浅易醒20 余年。患支气管炎3 年,受凉及劳累时发作,每年发作3 ~ 4次。发时低热,自觉心前区不适,时有咳嗽。近日体温37. 2 ~ 37. 3℃,经治疗后好转,但仍时有低热。6 年前查出肾钙化,常觉腰酸。刻诊: 心悸,急躁易怒,食后腹满,恶寒,小腹尤甚,喜热饮食,小便无力、小便黄,体力欠佳,易疲劳,口干,舌稍黯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细滑。吸烟史20 余年,饮酒史20 年。 中医诊断: 低热; 失眠。...
-
耳痛,急性中耳炎,清泄热毒治则处方
刘某,男,26岁,2006年12月30日初诊。该患者一开始为上呼吸道感染,继而耳痛,发热,体温38.6度,面部、腮颊部也牵掣作痛,经医院查看,确诊为急性中耳炎。现脉细苔黄。 确诊:耳痛。 辨证:风热邪毒上壅耳窍。 治则:行血疏风,清泄热毒。 处方:金银花12g,板蓝根12g,连翘10g,黄芩10g,元参10g,牛蒡子10g,桃仁6g,陈皮5g,苍耳子(炒)5g,白僵蚕(炒)5g,蝉蜕4g,黄连3g。水煎2次,兼并药液,分2次服用。 服药5剂后,其体温康复正常,耳痛亦...
-
糖尿病足处方:桂枝茯苓丸合四妙散加减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中医一般将糖尿病足归属于“脱疽”范畴,多认为其是寒湿之邪侵袭机体,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所致,其中瘀血是核心。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的后期治疗,往往需要进行截肢,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中医药的介入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截肢率。现试举一例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典型医案。 患者是一位85岁的老年男性,面色黄黑,体型中等,脊背佝偻,入院时精神不佳,颇爱睡觉。...
-
间断胃脘疼痛 萎缩性胃炎 处方茵陈行气止痛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伴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一类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免疫因素、胆汁反流、长期饮酒以及生活无节律等。正常的胃黏膜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影响下,逐渐从炎症发展至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最终演变成胃癌。其中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被称为胃癌前病变,有胃癌发生风险,有效干预胃癌前病...
-
心肌炎发热 处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心肌炎是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少数可完全无症状,轻者可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可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引发死亡。潮热是指每于午后或夜间发热,如潮汛之准时。临床中部分心肌炎患者发热多为夜间发热重,表现为潮热之象。近日,笔者治疗一心肌炎所致潮热患者,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35岁,2022年9月9日初诊。主诉:发热伴头晕5天。患者5天前夜间8点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寒战、头晕、头痛,咽痛,间断咳嗽、咳白痰,体温39.5℃,无心慌、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咳粉...
-
颤证头颤摇动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冉某,男,66岁,202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头颤摇动8年余。患者自诉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不自觉颤抖、摇动,他人提醒后可自行停止,自身无法觉察。不伴有肢体震颤。颞部血管凸起如蚯蚓状。大便每日1次,质干,小便调。纳一般,眠可。舌红,舌前有凹陷,中有裂纹,花剥苔,苔白腻,舌下络脉怒张青紫。脉弦涩。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控制不佳;脑梗死病史。 诊断:颤证(肝风内动、筋脉失养)。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15g,煅赭石30g(先煎),生龙骨、生牡蛎...
-
新冠后遗疲劳乏力 治疗处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疫气携湿邪而致病,治疗后虽疫疠外解,但往往湿邪内滞,故而其后遗症多以湿邪、湿久蕴热等表现为主。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气虚则卫表不固,更易热迫津液外泄而汗出,使人体阴津耗伤,气随津脱,形成津气两伤的病变。故而其后遗之疲劳乏力诸证,病机实为以气虚为主,伴或不伴津脱的症候群。湿邪重浊,易于困阻阳气,故治疗当以补气为主,补津为辅,佐以升发阳气。 经验方药 笔者临床常用《医宗必读》之新定拯阳理劳汤加减应用,原方组成如下:黄芪三钱(酒炒),人参二钱(去芦),肉桂七分(去皮),当归一前五分(...
-
舌痛 处方炒怀山药 5剂巩固舌痛痊愈
程某,男,67岁,初诊日期:2021年3月7日。 诉舌痛半年余,每食用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醋等)则舌痛,口干,舌紫少苔,有裂纹,脉滑。平素饮酒较多,大便溏薄,日1~2次。 诊断:舌痛(胃阴虚)。 处方:炒怀山药30g,粉葛根30g,芡实30g,党参15g,炒白术15g,半夏10g,炒白芍15g,生地10g,黄芩15g,炒谷麦芽各15g,木香10g,砂仁6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2日二诊:未食用刺激性食物,未出现舌痛,大便较前成形,日1次。予上方5剂。...
-
老年人的牙齿健康 正确认知牙齿缺失 叩齿吞津益处多多
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的牙齿或多或少都会出毛病,也因此逐渐意识到牙齿的重要性。牙齿的变化不仅反映局部问题,其背后原因往往很复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口腔修复科教授冯剑桥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引起牙痛的龋齿和牙周病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是关系到全人类健康水平的重大课题。现代医学证实,口腔疾病可引发多种疾病 ,如心脏病和胃病就与牙周炎有关,尤其不要忽视老年人牙齿健康,尤其不要忽视老年人牙齿健康。 正确认知牙齿缺失 冯剑桥提示说,在看牙医之前,患者对自身口腔...
-
顽固性咳嗽处方用华盖散
梁某,男,25岁。2019年12月6日初诊。主诉:咳嗽1月余。患者自诉4年前感冒后,在操场进行长跑运动,后来导致咳嗽难愈。近几年每年到12月份,咳嗽都会发作1次,屡服中西药,疗效都不佳,需要拖延2~3个月左右咳嗽方能止住。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现症:咳嗽晚间较剧,无痰,无恶寒发热,无咽痒咽干,无口干口渴,纳可,入睡较为困难,二便可,舌淡胖有齿痕、色偏红,脉滑,双尺有根。 处方用华盖散:麻黄5g,杏仁10g,炙甘草3g,陈皮12g,紫苏叶10g,竹茹30g,茯苓30g,瓜蒌皮20g,百部10g,法半夏9g。5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