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处 第14页

处 第14页

  • 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 处方从辨证思路分析

    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 处方从辨证思路分析

    毕华剑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医院 张母,53岁,于2016年3月14日初诊。 主诉: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入睡尤难,诸梦纷纭,易醒,每夜仅睡3~4小时。其人面色少华,心烦急躁、夜甚,口苦口干,易出汗,常有畏寒畏热,视物不清,舌红苔少,根部苔黄,脉弦、细。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降压物药物(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稳定,在150/110mmHg左右波动。 处方:炒酸枣仁15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炙甘草10克,柴胡8克,黄芩8克,白芍10克,夜交藤10克,茯神10克,煅龙骨15克,...

  • 不寐失眠 治疗处方用药规律临证经验

    不寐失眠 治疗处方用药规律临证经验

    不寐,常称为失眠,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病证,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时醒时睡,甚至醒后难再入睡等,甚者则彻夜不眠。不寐为患,易使人烦躁不安,情绪不定,精力不能集中,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者会导致精神障碍。研究显示目前不寐患者有逐年增多之势,如2010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8.2%的成年人遭受失眠的困扰。已故张珍玉先生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齐鲁补土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张老师临证治疗不寐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为更好地传承张老师治疗不寐的临证...

  • 补肾化瘀 治眩晕处方

    补肾化瘀 治眩晕处方

    处方:山萸肉、鹿角霜、巴戟天、 仙灵脾、熟地各12克,当归、川芎、丹 参各10克,土鳖虫、水蛭、黄芪、半 夏、石菖蒲、天麻各7克。 加减:血压高者,加石决明30克, 钩藤、夏枯草各15克;血压低者,加桂 枝、麻黄各6克;颈椎病者,加煅牡蛎 20克,威灵仙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化瘀。 主治:眩晕,中医辨证为肾精亏损, 瘀血内结型,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 重者如坐舟船,甚者仆倒,多伴气短神 疲,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耳鸣,食欲 欠佳,大便溏,舌质淡红,带有瘀点, 色暗,有齿痕,苔白...

  • 治疗失眠处方中很少使用川芎这味药

    治疗失眠处方中很少使用川芎这味药

    酸枣仁汤是仲景治疗失眠的一首名方,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此方:“虚烦虚劳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由酸枣仁(炒)二升、川芎二两、茯苓二两、知母二两、甘草一两组成,其中川芎在此方之用甚是可疑?因为后世治疗失眠处方中很少使用川芎这味药。 本方主治虚烦虚劳不得眠。多数方剂学教材认为本方治证是因有心肝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虚火扰心所致。既然是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虚火扰心之因为何还用温燥的川芎?岂不加重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虚火扰心之因。...

  • “缺觉”时代的“安眠”处方

    “缺觉”时代的“安眠”处方

    莎士比亚曾把睡眠比作是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是国际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而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更是高达38.2%,在这个“缺觉”的时代,我们需要一张“安眠”处方。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中医认为,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界昼夜节律性变化、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协调的重要生理活动。睡眠的情况与人体卫气的循行和阴阳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卫气...

  • 首都国医名师治眩晕经验处方

    首都国医名师治眩晕经验处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为全国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 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 很有深造诣。现将路老治眩晕经验介 绍如下。 一、病案举例 牛某,男,43岁。初诊主诉头晕 沉近1年,脑鸣,中午12时左右甚, 睡眠不实,多梦,凌晨2~3时醒后不 能再睡,眠不解乏,胸中有气不足感, 双手臂外侧及双足内侧胀痛,腰部不 适,目干涩昏花,周身乏力,喜卧,情 绪低落,多思虑,左胁痛,少腹肠鸣, 大便溏、每日3~4次...

  • 精神恍惚肝气失和之脏燥证处方解析

    精神恍惚肝气失和之脏燥证处方解析

    处方组成:西党参10克,生北芪10克,紫丹参7克,干小麦15克,大红枣10克,生甘草5克,云茯神10克,炒枣仁10克,川郁金10克,灯心草3克。 方药歌诀:安神定志芪参参,甘麦大枣来助阵,茯神枣仁川郁金,加用灯心总安神。 功能主治:具有养心柔肝,安神定志的功效。主治心阴不足,肝气失和之脏燥证。症见精神恍惚,五心烦热,潮热阵阵,呵欠连连,虚汗淋淋,悲伤欲哭,难寐多梦,言行异常,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或苔少或少津,脉细数或细数无力或细数且涩。 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煮2次,合约600毫升,分3...

  • 失眠不寐虚实不一 中医治疗处方

    失眠不寐虚实不一 中医治疗处方

    中医学中失眠称之为“不寐”。失眠 症状较轻者,其具体表现为难以入睡,睡 后易醒;情节严重的表现为彻夜不能入 眠。对收治的6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取 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选取收治的6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男37例,女23例;年龄 30~57岁,病程3~12个月。排除药物 因素、身体疾病、精神疾病等导致失眠的 患者。 一、诊断标准 ①难以入睡、多梦、易醒、觉醒次数 频繁,总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②白天经 常感觉疲劳、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③ 多导睡眠图表明:睡眠潜伏...

  • 失眠痰火扰心 处方芩连温胆汤加减

    失眠痰火扰心 处方芩连温胆汤加减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擅长灵活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验案一则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姜某,女,46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 主诉:失眠半年余。患者在一年前因乳腺癌做了切除术,现左乳缺如,左胸壁见陈旧性手术疤痕。现每日服用一片枸橼酸托瑞米芬。近来失眠已有半年余,每晚只能睡一到两个小时,常依靠安定方可入睡,且烘热汗出,月经已停经1年余,大小便正常,舌淡苔黄腻,脉滑。 诊断:失眠。...

  • 抑郁症是精神类常见病 中医加减处方

    抑郁症是精神类常见病 中医加减处方

    抑郁症是精神类疾病中的常见病、多 发病,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 同时,抑郁症也是导致自杀、自残的主要原 因之一。本病社会危害性大,治疗有一定 难度。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独特的优 势。用温胆汤加减治疗30例痰气郁结型抑 郁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 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8~70岁;病 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8年。 中医证候:情绪低落,表情呆滞,郁郁 寡欢,行动迟缓,思维迟钝,舌质淡,苔白 腻,脉沉滑等。中医辨证为痰气郁结型。...

  • 腹泻8个月 利胆健脾 治则处方

    腹泻8个月 利胆健脾 治则处方

    李某,男,33岁,1992年10月10日初诊。 主诉:腹泻8个月。8月前因饮食不当,引起腹泻至今,曾在某医院以慢性结肠炎长期治疗,但疗效不显,遂求中医治疗。刻诊:面黄无华,消瘦,大便平时2~3次/日稀,若食肉、奶及油腻食品则便频、4~6次/日,伴腹胀,肠鸣,食欲不振,头晕,失眠,烦躁,记忆力减退,厌恶肉、奶及油腻食品,易外感,口腔溃疡(长期复发性口腔溃疡),查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小腹压之柔软,苔薄黄,脉沉、细、弦,左关著。 病机:胆气犯脾,中气下陷。 治则:利胆健脾,兼以固肠安神。 处方:生黄芪30克...

  • 顽固性呃逆 处以降逆止呃汤

    顽固性呃逆 处以降逆止呃汤

    2003年夏,我在黑龙江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一80老翁患顽固性呃逆,一连数天打嗝不止,声音响亮,不能喝水,不能进食、睡觉,也不能谈话,痛苦不堪。余察其脉洪滑有力,观其舌光红无苔。诊为胃火炽盛,气逆不降之呃逆。针刺双侧翳风穴,呃逆渐止。针刺以治其标,再服中药以治其本。处以降逆止呃汤。 方药:代赭石30克,陈皮、旋覆花、太子参、天冬、白芍、枇杷叶各15克,竹茹、丁香、柿蒂、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当夜10时许,呃逆又发,又服中药,用药3剂,病若失。...

  • 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处方详解

    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处方详解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20年,尽得薪传。1991年拜入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门下,兼收并蓄。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国家优秀中医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1年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单兆伟工作室”指导老师。2013年担任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 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慢性胃炎的治疗 中医独到之处

    慢性胃炎的治疗 中医独到之处

      孟河医派发源于常州孟河,以医家众多,且名医辈出而著名。其中又以巢元芳、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四家为代表,影响深远。笔者曾受教于当代孟河名医单兆伟师门下,亦传自于马培之一脉,耳濡目染,深受孟河医派处方思想影响,临床应用,也每多奇效。   今年2月2日余曾治疗一女,梅某,46岁,近3~4年来,每年约发作一次眩晕,屡经各大医院诊治,始终未能明确诊断。此次发作2天,症状显著,眼不能睁,呕吐频作,为胃内容物,精神极度疲软,懒不欲言,舌淡苔薄白腻,脉滑实,左脉稍有弦意。查头颅CT与腹部平片均未见异常,在我院急诊处理一日及住...

  • 术后腹壁感染性窦道 刘清泉口授处方

    术后腹壁感染性窦道 刘清泉口授处方

    李某某,女,53岁,2015年1月13日初诊:患者因腹壁感染性窦道住院治疗,因疗效不佳,故来门诊就诊寻求中药治疗。患者2009年因肾功能衰竭于301医院行右肾移植,2013年8月27日于301医院行右肾输尿管移行性细胞癌切除术。现长期服用环孢素软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甲泼尼龙片。因腹部反复感染,出现感染性窦道。刻诊:面色晦黄无泽,腹壁窦道可见渗液,纳眠可,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腻,脉弦。 处方:生黄芪100克,银花9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怀牛膝30克,车前子30克(包),地丁30克,皂刺...

  • 缓解肚子胀用茴香 吃豆腐有好处

    缓解肚子胀用茴香 吃豆腐有好处

      河北张女士提供:我胃肠功能不好,经常感觉肚子胀、不消化,后来一个老中医推荐给我一个缓解腹胀的偏方,具体方法是:取八角3个,小茴香、牵牛花籽适量,一起放到锅里焙黄,再将其碾碎成粉末状,早上起来空腹用开水冲着喝,最好再加适量红糖当药引。我坚持用过一段时间后,感觉确实很有效。   专家点评:这个方子里,八角指的是大茴香,它和小茴香都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刺激胃肠神经,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小茴香常用于各种健胃、散寒、行气、止痛方剂...

  • 治消化性溃疡 处方服法

    治消化性溃疡 处方服法

    处方:柴胡10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玄胡15克,郁金15克,茯苓30克,乳香10克,黄连6克,枳壳15克,白及60克,云南白药粉30克(另包),甘草6克,海螵蛸15克。 服法:将云南白药粉用温开水冲服,每日1~2次,其他药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温服,需少量多次服用。10剂为1疗程,连用1~3个疗程,服用期间进流汁或软食。禁食生冷辛辣及难消化类食物。 说明:此方是湖北省麻城市已故名老中医赵淑炳的验方。笔者曾系统观察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共12例,均有明显的疗效。其中8例...

  • 慢性胰腺炎处方及用法 临床治案

    慢性胰腺炎处方及用法 临床治案

    治慢性胰腺炎方 处方及用法:车前草 50克,金钱草50克,野菊 花、蒲公英、茵陈各30克, 柴胡、白芍、黄芩各15克, 川楝子(后下)、延胡索、 枳壳(炒、后下)各10克, 黄柏10克。水煎服,每日 1剂,连服15日为1个疗 程。有腹胀症状者加槟榔 15克,腹泻严重者加金樱 子、海螵蛸各10克。 功效应用:清利湿 热,健脾醒胃。用于慢性 胰腺炎,证见上腹疼痛, 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 肿,糖尿病及脂肪泻,舌 红,苔黄,脉滑等。此方有 一定的改善临床体征的 作用。 临床治案:崔某,男, 38岁。长期腹泻,在某省...

  • 小儿干咳案 刘保和处方凉降之品

    小儿干咳案 刘保和处方凉降之品

    干咳案 面对小儿疾患中有多种病因或多重病机时,可以根据主症不同进行多方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病的疗效和加速患儿的恢复。 案一:柴某,女,5岁,2013年1月30日初诊。干咳4天,有痰不易咳出,多晨起、夜间咳嗽,大便头干。脐上压痛,脉滑数。 处方: 芦根10克,薏苡仁10克,冬瓜仁10克,桃仁3克,僵蚕3克,蝉衣3克,姜黄3克,生大黄3克。4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2月3日二诊:咳嗽减轻,晚上睡觉前不咳嗽了,但睡着时仍会咳嗽。痰可咳出。脉已不数了。继服...

  • 咳嗽伴痰中带血 麦门冬汤加味处方治之

    咳嗽伴痰中带血 麦门冬汤加味处方治之

    张某,女,61岁,2014年7月11日初诊。 患者因咳嗽伴痰中带血半月余,来诊前已经抗炎、止血输液治疗,咳嗽仍甚,痰黄白相间质稠,痰中有鲜血,怕冷,大便不实,体倦乏力,舌苔薄黄,质偏红,脉细数。 因思今年乃甲午之年,属土运太过,在泉之气是阳明燥金,因此下半年火燥明显,7月份正当炎暑,肺金受邪,故选陈氏麦门冬汤,拟方如下: 麦冬、天冬各15克,党参15克,紫菀10克,桑白皮15克, 法半夏10克,白芷6克,竹叶10克,钟乳石25克(先煎),山萸肉10克,炒白术10克,炙远志6克,五味子10克, 浮小麦30...

  • 支气管哮喘常用的处方

    支气管哮喘常用的处方

    支气管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主要由于中小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内粘稠分泌物增多,使管腔狭窄,空气进出不畅,而表现为阵发性带有哮鸣疸的呼吸困难。本病好发于冬秋季节,并常反复发作,不少病人自幼年即得病,延续多年,屡发不愈。 目前认为哮喘发作的原因是: 机体对某些动物、尘埃、食物、花草、药物等过敏而发生。即祖国医学认为平素肺肾阴虚所致。 1、龙胆截喘方 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 制用法:地龙20克 胆南星15克 北杏仁15克 桔梗1...

  • 嗳气 中虚水饮内停辨证处方 体会中药的量效关系

    嗳气 中虚水饮内停辨证处方 体会中药的量效关系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中,以具体的病例为研究对象, 以功效为立足点, 体会中药的量效关系,是件十分有趣的事。以下就病案剂量改变对疗效的影响进行讨论。 案一 王某,女,24岁,于2016年3月9日初诊。患者胃中不适近两年,空腹嗳气为多,进食后缓,饮水后不适。胃中时有泛酸。大便3至4日一行。舌质淡红,舌苔薄少,脉沉细。 诊断:嗳气。辨证:中虚水饮内停。处方:生姜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用药:生姜5片,干姜3克,炒党参15克,旋覆花10克(包煎),茯苓10克,枳实10克,黄连3克,炙...

  • 关于性爱前的卫生处理

    关于性爱前的卫生处理

    性爱前的最后准备是性交前的卫生,有些人嫌麻烦,不愿履行性交前的卫生工作,这是不妥当的。男女双方一定要刷牙,因为嘴里呼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使亲吻变成不愉快,而且很可能使对方打消性交的愿望。 无论男女要保持生殖器官的清洁,尤其是在性交之间,更要注意卫生问题。阴茎是男性的交配器官,在性交前必须清洗。防止把细菌带入女性阴道,使女性患妇科病。阴茎的包皮和龟头之间常积有一些污垢,这些污垢必须清洗,并且要翻起来把内皮洗净。 女性的外阴有许多皱褶、汗腺、皮脂腺及阴道分泌常常积存在皱褶中,并且阴道位于尿道和肛门之间,很容易受到感染。因...

  • 肺胀病中医诊治处方案例

    肺胀病中医诊治处方案例

    □ 杨彦伟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笔者家乡河南有一句俗语:“药过十三,水平不沾(方言:水平差);药过十八,大夫该杀。”虽是一句戏言,可以看出多数人推崇方药精简,反对大方重剂。笔者临证之初,因经验有限,不敢孟浪,用药一般在12味左右,剂量多循常规,见到大处方颇为反感,认为医者胸无定见,辨证不清,药性不明,堆砌药味希冀幸中。 临床日久,患者渐多,发现其中一些疗效平平,费尽心思,病情依然无起色。束手无奈之余,自叹见识不深,经验匮乏。后读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壶天散墨》一书,对于疑难...

  • 气喘咳嗽痰多15年余 处方白芥子

    气喘咳嗽痰多15年余 处方白芥子

    邓某,男74岁。患气喘、咳嗽、痰多15年余。每逢冬春两季,感冒。气候稍变,旧病复发,屡经中西医治疗,喘促,便秘,心悸越来越重。近因劳倦,气候突变,老病复发。当地三甲医院给予抗炎、平喘、化痰治疗10天。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前来李先生诊治。 刻诊:喘疾、胸闷、咳吐大量泡沫痰涎,唇甲青紫,腹满硬痛,小便清长,心悸烦躁,失眠,便秘难行。舌质紫暗,苔黄白腻,脉弦涩。 诊断:肺胀、便秘(痰饮水湿,瘀血互结)诊以温肺化痰,活血理腑。 处方:白芥子10克,苏子10克,莱菔子30克,桃仁10克,酒大黄6克,水蛭6克,虻虫6克,三...

  • 处方鸡内金12克 治慢性支气管炎验案

    处方鸡内金12克 治慢性支气管炎验案

    病例:刘某,男,74岁。初诊 主诉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每年秋 冬季即咳嗽,来年天暖时咳嗽缓解。 今年天暖时咳嗽症略有好转,但咳 嗽、咯痰不止,影响食欲和睡眠。 咽痒而咳,夜间咳重,痰少色白黏 稠、咯吐不利,咽干,口渴欲饮, 兼纳食欠佳,舌红,苔薄白,脉沉 缓无力。有30余年吸烟史。查x 线胸部摄影显示肺纹理紊乱。西医 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 咳嗽,辨证为阴虚肺燥型,治当养 阴润肺,祛痰止咳,佐以养胃益阴, 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处方:鸡内金12克,石斛、沙参、麦冬、玉竹、 桑叶、百部、桔梗、党参、陈皮各...

  • 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理办法

    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理办法

      烧伤、烫伤、刀伤、咬伤等是老年人在家庭中或外出时常见的意外伤害。然而,对于这些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办法,许多人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救科医师刘剑锋,请他为大家指引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理办法。   指导专家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救科医师 刘剑锋   记者 李楠 实习记者 殷鑫 通讯员 胡颖仪   一、出血要判断缓急   出血的处理有不同,止血前需检查清楚出血情况,根据出血种类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毛细血管出血:呈小点状的红色血液,从伤口表面渗出,看不见明显的...

  • 茶叶渣有很多用处和功效

    茶叶渣有很多用处和功效

      茶是一种受大众喜欢的饮料,一般大家喝完茶后剩下的茶叶渣都会倒掉,其实茶叶渣也是有很多用处的。   清神醒脑:用过的茶叶,摊在木板上晒干,积累下来,可以用作枕头芯。据说,因茶性属凉,故茶叶枕可以清神醒脑,增进思维能力。   治脚气:茶叶里含有多量的单宁酸,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致脚气的丝状菌特别有效。所以,患脚气的人,每晚将茶叶煮成浓汁来洗脚,日久便会不治而愈。不过煮茶洗脚,要持之以恒,短时间内不会有显著的效果。而且最好用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单宁酸的含量就少得多了。   茶水漱口防龋齿:茶叶...

  • 在蚊虫叮咬处敷蒜泥 祛痒红肿

    在蚊虫叮咬处敷蒜泥 祛痒红肿

    山东青岛读者臧女士咨询: 我们这里秋天蚊虫很多,被叮咬了,又痒又红肿,大家想出各种招数应对。去年,听邻居说了一招:在蚊虫叮咬处敷蒜泥,结果试了一下,果然很快就不痒了,也没有红肿。请问专家这样做对皮肤有没有副作用,是什么原理呢? 哈尔滨皮肤病学会委员张丽华点评:这个方子主要是利用大蒜的杀菌作用。蚊虫用其口器刺伤皮肤,使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肤。由于蚊虫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它们在进入人体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反应而引起炎症。大蒜中所含的大蒜辣素杀菌消炎作用十分强大,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对病...

  • 肚脐遇冷即出水液中医处方

    肚脐遇冷即出水液中医处方

      韩某,女,42岁,因脐间遇冷出水三年前来就诊。患者自述于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肚脐中央遇冷即出水液,水液稍黏,无明显异味。症状严重时双手、双脚、面部接触冷水即有水液冒出。辗转多处就诊,无明显疗效。   查看患者体稍丰,面色暗黄,言语尚有力,脐部未见异常。问之经带,则曰:带下色黄量多异味,行经多夹杂血块。腹诊则见脐下及两侧压痛拒按。舌质红,苔薄略黄,脉滑尺略沉。   患者症状奇异,一时尚无明确辨证思路。沉思良久,始悟患者有两条明证可征,一为带下量多色黄为下焦湿热,二为月经夹杂血块,腹诊脐周压痛为瘀血之指...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