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第7页
-
通中焦降阳明治疗肚脐红臭
脐中,又名神阙,与五脏相通,为元神出入往来之门户,具和畅百脉、通利毛窍、上达泥丸、下至涌泉之能。其居人体上下、左右之中部,上为阳,下为阴,如此势成河洛阴阳二气以戊己土居中立极之象,盖一经立极,则八方交感,故神阙为百脉气机升降出入之总枢。 《难经·三十一难》指出:“上焦者……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故名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是三焦之尊号。”脾胃表里络属,乃后天之...
-
鸭梨滴醋保肝明目 柚子降血糖
一片鸭梨几滴醋可以保肝明目。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将鸭梨去皮切成片,每片鸭梨滴上一滴米醋后直接吃,每天坚持吃10片。 酸味入肝养肝,而养肝可以明目。而酸性入肝经,酸对于肝有养护的作用。所以在干燥的秋天,鸭梨加醋,滋养肝阴。这样的吃梨方法,可以改善眼睛的酸涩和干煤,达到很好的明目效果。 林兴增 多吃柚子可降血糖 以色列科学家最新发现,柚子中的柚皮索还能起到降糖的作用。 柚皮素是一种抗氧化剂,正是它让柚子具备了独特的苦味,不仅能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在糖尿病患者吃下卡由子后,使其肝脏燃烧更多的脂肪,让体重保持在正常...
-
清降虚火除黑眼圈 艾叶水泡脚除体内虚火
黑眼圈是很多白领挥之不去的烦恼。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 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1/4,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兑入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 一般连泡数次,约2~3天后即可有效。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坚持一段时间后,由体内虚火引起的黑眼圈就会明显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用艾叶水泡脚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
-
升降散治疗火郁肌肤皮肤病的机理
升降散治疗火郁肌肤皮肤病体会 升降散源于明代张鹤腾的《伤暑全书》 , 后经杨栗 山在 《伤寒瘟疫条辨》 中阐发, 成为治温名方。方中“僵 蚕、 蝉蜕升阳中之清阳, 姜黄、 大黄降阴中之浊阴” [1 ] , 功在升清降浊, 宣散郁火。其配伍药少而精、 结构严 谨, 有寒温同用、 升降兼施、 透泄并举等相反相成的 特点 。 《素问·六微旨大论》 载 : “非出入, 则无以生、 长、 壮、 老、 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 长、 化、 收、 藏。是以升降 出入, 无器不有。 ” 因而“出入废, 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 则气立...
-
升降散加减 治疗皮肤剧烈瘙痒
升降散4味药寒温并用,一升一降,内外通达,气血调畅,共奏行气解郁、宣泄三焦火热之邪,升清降浊,散风清热,宣泄郁火。笔者在治疗一些慢性荨麻疹患者中不时采用升降散加减。尤其是对于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甚至抓痕严重的患者属于湿热蕴结用之效佳。试举例如下。 张某,男性35岁。因工作地区湿热较重,于2年前开始出现肢体发红疹伴瘙痒,舌红苔薄黄腻,瘙痒在饮酒和遇热水时加重,心烦、失眠,大便不畅,小便黄,脉弦滑。考虑患者湿热蕴结于肌肤腠理,于是给升降散加减治疗。处方:蝉蜕9克,姜黄9克,炒僵蚕9克,大黄12克,石...
-
瓜蒌善治胸胁疼痛 瓜蒌能降转氨酶 瓜蒌善祛痰饮
带状疱疹疼痛和慢性肝炎导致的转氨酶升高都算得上是临床常见的顽固症状,一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一个损伤身体健康。在本草世界里,有一味中药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良将,它早在医圣张仲景的手中就是方中主药,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探索更被发掘出了多种功效。它,就是瓜蒌。 瓜蒌分为瓜蒌实和瓜蒌根两种。瓜蒌实就是全瓜蒌,一般医书介绍它们苦寒,其实全瓜蒌为甘寒,长于导痰浊下行。瓜蒌根是苦寒的,能泄热消渴,比如瓜蒌瞿麦丸。瓜蒌的两大主要功效,一个是善治胸胁疼痛,另一个是善降转氨酶。 《名医别录》中说,瓜蒌实味苦,性寒,...
-
秋冬孩子抵抗力下降 有哪些预防方法
进入11月份后,秋冬季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儿童容易受凉,加之低气温是病毒繁殖的适宜条件,可造成病毒大量繁殖,如果孩子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反复感冒以及罹患流感。目前儿科门诊中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患儿明显增多,在今年新冠疫情的笼罩下,“谈热咳色变”,家长也避讳带孩子来医院就诊,那么,为了尽量避免在此时期生病,除了注射疫苗,我们还有哪些预防方法呢? 三分饥与寒 入秋后天气一天天变凉,为了避免孩子受凉感冒,不少家长会有“给孩子多穿点,免得感冒&rdquo...
-
小儿口疮的治疗方法 清热降毒火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若溃疡面积较大,上覆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较为多见,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复出现,迁延难愈。 本病在辨证上,一要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者,多为虚证。二要辨脏腑。舌上、舌边溃烂者,多属心;口颊部、上腭、齿龈口角溃烂为主者,多属脾胃。在治疗上,实证治以清热解毒;虚...
-
自汗盗汗半年余 养肝补肾滋阴降火
养肝补肾 滋阴降火 肾为先天之本,主温煦五脏六腑,肝主调达全身气机,肝肾亏损,不能滋养温煦肺脾,卫气不能固护肌表,故出现汗出之症。若大病伤阴,或年迈体弱,必致阴虚内热,迫津外泄而自汗盗汗。故治以养肝补肾、滋阴降火,内热得清则外汗自止。 典型病例 患者,女,76岁,2008年12月23日初诊。 自诉 自汗盗汗半年余。半年前因心衰住院治疗后症状消失出院。但自汗盗汗严重,每天汗湿衣服5、6次,伴疲乏无力,面赤心烦,口干,便结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阴虚火旺,蒸液外泄,治以养肝补...
-
滋阴降火 刘美华治更年期综合征方
名医治更年期综合征(虚火上炎)方 处方:熟地、山茱萸、丹皮、黄柏各10克,山药、茯苓各15克,丹参20克,地骨皮12克,泽泻、巴戟天、仙灵脾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引火下行。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属阴血亏虚,虚火上炎者。患者以潮热、汗出、心慌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常有强烈的发热感,由下向上扩散,可突然消失,随之全身或头面汗出,并可伴有神疲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紧张,多疑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数。 创方者:刘美华 名医治更...
-
产后血虚阴虚发热 滋阴降火方
吴某,女,24岁。产后四肢发热麻木1月余。患者产后出血多,恶露50余天才完。从产后20余日开始肘膝关节以下就感发热麻木,早轻夜重,活动加重;发热著时温水洗则轻,不敢用凉水,伴全身无力,纳差,睡眠差梦多;苔白,脉浮细弦。 治则:产后血虚阴虚发热;治当养血活血,滋阴降火。 处方:当归15克,生地30克,炒白芍15克,鸡血藤15克,白薇10克,丹皮12克,知母12克,合欢皮15克,乌药12克,珍珠母30克,牡蛎30克(后二味另包先煎)。3剂,日1剂。 方解:产后血虚濡养不足,则肘膝以下经络...
-
降逆止呕 刘丽芳治疗妊娠恶阻
名医治妊娠恶阻(肝胃不和)方 处方:苏叶、法半夏、黄芩各10克,茯苓、熟地各 15克,陈皮、甘草各6克,竹茹、葛根各12克,黄连3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抑肝和胃,降逆止呕。用于治疗妊娠 恶阻,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症见呕吐酸水或苦 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 脉弦滑。 创方者:刘丽芳 名医治妊娠恶阻(脾胃虚弱)方 处方:木香、砂仁、陈皮、甘草各6克,苏梗、白 术、熟地各12克,茯苓、山药、党参、薏苡仁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经验方七子益肾理冲汤
在临床中,备孕女性一般都需要检查卵巢储备功能。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指卵巢内卵母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质量下降,伴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降低、窦卵泡数减少、促卵泡激素升高,表现为生育能力下降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比如月经稀发、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潮热汗出、失眠等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肖承悰教授为燕京萧氏妇科第三代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治疗本病有独特经验和思路,现总结如下。 冲任不足、血海空虚为病机 中医古籍中并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
-
怀孕恶心呕吐 降逆止呕外治法
妇女怀孕后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头晕乏力,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呕吐,又称妊娠恶阻。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冲脉之气上逆,循经犯冒,胃失和降所致,当以降逆止呕、调和脾胃为治,现介绍几则外治法,方法简单,副作用小。 填脐疗法(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 1、葱白1根,生姜3片,共捣烂为泥湖状,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2、花椒、陈皮各3克,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3、丁香、茴香各3克,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外用纱布、胶带固定。...
-
夏亲华治绝经 以“滋补肾阴,清降心火”为原则
绝经前后诸证,现代医学称为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具体表现有阵发性面红、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焦虑抑郁、腰膝酸痛、面浮肢肿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前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率较20世纪末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生活质量。夏亲华老师从事妇科临床及教学30载,现将其辨治本病的经验概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 肾虚为本,水不济火 绝经前后诸证在古代医籍中并无单独记载,常散见在百合病、郁证、脏躁等病症的记载中。临床...
-
妊娠病的治疗 恶阻的治疗当平冲降逆
妊娠病的治疗,首当辨识胎元正常与否,安全用药是考虑的第一要素。中医药在保胎上具有很大优势,但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故治疗应谨慎。 平冲降逆治恶阻 谨防输液添水湿 恶阻,乃怀孕早期恶心阻其饮食,头晕呕吐,甚至食入即吐。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是恶阻的主要病机。从中医理论看,恶心呕吐者多责之胃失和降,而恶阻区别于其他呕吐,是由于孕早期冲气上逆,扰于胃而致。 治病求本,恶阻的治疗当平冲降逆。方用自拟桂芍平冲汤:桂枝9克,白芍9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陈皮9克,怀山药15克,紫苏梗6克...
-
乳腺癌 降心火消肿瘤中医治则处方
裴某,女,47岁,2004年12月21日初诊。右乳癌术后半年余,淋巴结转移:7/24,放、化疗后。刻诊:自诉纳差,声嘶(有慢性咽炎),咽痒,咳黄痰,心烦,不易入睡,眠不实,大便偏干,大便2~3天一解,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治关键:肝经郁火上炎侮肺则声嘶、咽痒、咳黄痰;木旺火炎、母病及子则心烦、失眠、舌脉均为木郁化火、侮肺扰心之象。 治则:疏肝郁、清肺热、降心火、消肿瘤。 处方:桑叶10g,枇杷叶15g,川贝母10g,锦灯笼5g,沙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郁金10g,杭...
-
大幅降温做好关节的保暖工作
进入十一月,全国很多地方大幅降温。一些老病号已隐隐感到了冷天带来的困扰。专家提醒,冬季到来,滑膜炎患者要提高警惕,做好关节的保暖工作。 正常情况下,处于关节囊内层的滑膜组织,可以分泌很少量的液体,以保证关节面在磨动时更滑润,就像在机器里加润滑油一样。但当关节内部出现细菌性、物理性或是化学性刺激时,就会令滑膜发生反应,引起充血、水肿,并且渗出液体,导致关节囊膨胀、关节肿胀。久而久之,便成了慢性滑膜炎。在众多引发慢性滑膜炎的原因中,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也正因如此,入冬之后,在一些医院骨科门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