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第8页
-
中医降低转氨酶八法
疏肝理气法:1.疏肝理气:属肝气郁结者,可用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治疗,常用药如柴胡、郁金等。2.疏肝理脾:适用于肝郁脾虚、肝气犯胃之证,女口以甘柴合剂(柴胡、甘草)、逍遥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加香附、郁金、川楝子、神曲、麦芽等治疗急慢性肝炎,有显著的降酶作用。3.疏肝利湿:属气滞湿阻者,治以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疏肝调气,健脾化湿,可使此型的转氨酶升高者降为正常。 清热利湿法:1.属里湿蕴热,阳黄色鲜明者,宜清热利湿,可用三仁汤;若热重于湿者,用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者,用藿朴夏苓汤;湿热并重者,用茵陈四苓散、王氏连朴饮;...
-
脂肪肝的治疗 疏肝理脾降脂化瘀
苏礼,男,1946年生,陕西岐山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研究工作40余年,擅长诊治慢性胃炎、胆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等。发表《中医治疗肝病的源流与发展》、《当代民间医药的发展与展望》等中医药论文200余篇,编著《千金方医方辞典》、《百病效验方》、《中医古今专科专病医案》、《中医医案学概论》等中医著作60余种。 组成柴胡10克,赤白芍各12克,佛手、姜半夏各10克,泽泻15克,生首乌15克,草决明15克,丹参15克,生山楂10克,荷叶12克,云芝10克,枸杞...
-
急慢性胆囊炎有名的升降汤方
全国知名中医学家、中医各家学说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光迪生前留予一剂有名的升降汤方。该方组成:柴胡5g,炒枳壳7g,炙甘草4g,广郁金10g,牡丹皮10g,黑山栀10g,枇杷叶(去毛包)10g。具有升降气机功能,主治胁痛及肝胆道病证。水煎服,1日1剂,每周5剂。笔者认识该方以来,根据组方原理,常用于急慢性胆囊炎病患,取得满意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患者扈某某,女,47岁,2003年2月23日初诊。患慢性胆囊炎10多年,每遇气候骤变、情绪变化、饮食不节等发作,多次做肝胆B超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
降压疏肝 运动护肝
做保健操 降压疏肝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根据中医平肝息风的理论,对太阳、百会、风池等穴位加以按摩,可以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作用。高血压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酌情选做以下保健操。 1.预备动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2.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此法可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3.按百会穴。百会穴位...
-
转氨酶升高者 常用五味降酶丸治之
转氨酶广泛地存在于人体的肝、心、骨骼、肾、胰、肺等组织中,而以肝细胞内最多。肝细胞肿胀或坏死时,转氨酶就逸入血液,引起血清酶值的增高。血清转氨酶除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可增高外,其他肝脏疾病(肝癌、肝脓肿、肝硬化等)、胆道疾病、胰腺炎、心肌病变、休克、心力衰竭等均可有酶值的升高。某些生理条件的变化,亦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如剧烈的体育活动或妊娠期可有轻度的一过性的升高。这里所说的血清转氨酶升高,是指其他病症并不明显也无生理条件的变化而转氨酶升高者。临床上余常用五味降酶丸治之,疗效确实,屡用屡效。 方药:茵陈...
-
护肝降脂 食物是预防脂肪肝的利器
据统计,体检报告中出现以脂肪肝为主的代谢性疾病人数正逐年上升,脂肪肝的发病率已呈节节攀升之势,广东地区的脂肪肝患病率高达10%~25%。由于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酒应酬等工作需要,城市脂肪肝患者也呈低龄化趋势,中青年患者比例正逐渐增多。 目前,约有25%以上的脂肪肝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因为对脂肪肝危害认知不足的原因,多数患者不会积极就诊,最终耽误了脂肪肝的早期治疗,甚至导致其他病症。专家指出,治疗脂肪肝,最重要是管住嘴、迈开腿。 指导专家 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袁瑜...
-
运用升降散治疗慢性肝炎病案
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但是运用发挥最大的却是清代的杨栗山,后世医家对此方的推崇是与杨栗山的发挥分不开的。 升降散全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升清降浊,使体内气机得畅,身体正常的机能得到恢复,效果明显。其治疗疾病范围也经后世医家有所发挥和创新。 本方升清降浊,对于机体代谢失常引起的气机不畅、痰浊阻滞、气滞血瘀均有很好的疗效。具体症状可有胸闷腹胀、头晕失眠、乏力、小便不利、大便不畅、情致抑郁等。而升降...
-
慢性肾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立“清降补益通络”法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曹恩泽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多年,尤其对中西医结合辨治肾脏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现将其辨治慢性肾衰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曹恩泽在长期诊治肾病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虽然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有病因、病程和发病阶段的不同,但其基本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证,待发展至慢性肾衰阶段,其基本病机则转化为脾肾亏虚为本,浊毒瘀血蕴结弥漫三焦为标,尤其是浊毒弥漫三焦为其病机之关键。...
-
中药降压之有关注意事项
通讯员 吴志 采访专家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陈志忠副主任医师 李先生患高血压多年,一直吃西药控制血压,病情比较稳定,但一想到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李先生脑海里就会冒出一个念头:有没有捷径可以让我摆脱西药呢?而看到林林总总的中药降压宣传,更是让他动心不已。 在我们周围,有李先生这样想法的高血压患者不在少数。如何看待中药降压?要注意些什么?陈志忠副主任医师为您细细道来。 标本兼治是中医优势 陈志忠指出,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辨证论治,高血压属全身性疾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够很快改...
-
选择中降血压要辩证
病案举例:65岁的黄大伯吃了三年的西药降压药,血压控制得还不错。但最近听朋友说草决明、葛根、野菊花等中草药可以降血压,也没有副作用,于是想服用中药来代替西药。自己到药店买了这些中药,服用两个星期之后,黄大伯开始感到头昏不适,一量血压,真的又升高了。黄大伯纳闷了,是这中药的降压效果不好,还是自己的吃法不对? 专家点评:像黄大伯这样的病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不少高血压患者,由于受到周围广告宣传或朋友的影响,擅自停用治疗高血压的西药,而以一些中草药、中成药以及降血压的保健品代替,结果几个月服用下来,出现血压不稳,时常升高...
-
五加皮双向调节升降血压两不误
前不久,周女士和她老公因头昏、头晕、头疼、颈背部酸痛和全身疲乏等症状同时去某中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她是低血压引起,而她老公则是高血压引起,但是他俩的处方中同时都有“五加皮”。周女士有点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她和老公的病情不同,医生却给他们用了同一种药呢?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五加皮既能升压又能降压。 五加皮又名白刺、目骨、追风使、南五加皮,性味辛、苦、温,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等功效,入药每次用量为10-15克,煎汤,入丸、散或浸酒均可,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
-
肝病降酶中医诸方 清肝解毒降酶 降酶通用方
肝病名家朱曾柏教授降酶诸方 清肝解毒降酶 1、 赤芍、连翘、大青叶、青黛、虎杖、五味子、黄连、蛇舌草、半枝莲、生牡蛎、芦荟、砂仁、甘草(青黛、黄连、芦荟,成人每日量不要超过0.3克)上药制成蜜丸,每天服2-3次,每次8-10克。每次同服乙肝散1克。本方适用于具有湿热见症患者。 2、 连翘、大青叶、蛇舌草、半枝莲、茵陈、土茯苓、生牡蛎、五味子、砂仁、厚朴、枳实、明矾、甘草、胆南星(胆南星,成人每日不要超过0.5,明矾、成人每日不超过0.3)。蜜丸,每日服2-3次,每次8-10克。本方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