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身 第55页

身 第55页

  • 正气充盈 邪气不生 严以修身

    正气充盈 邪气不生 严以修身

    7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中心组(扩大)2015年第三次集体学习暨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注重修身,使自己正气充盈、邪气不生。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锻造过硬的思想品格,展现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王国强指出,从严修身做人,关键在于领会精神实质、传承历史传统,这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党的...

  • 白露身不露

    白露身不露

    今年的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表示天气已经转凉。这一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低温天气,因此要注意预防低温冷害。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可适当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它们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白露身不露”,老、弱、病者更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白露
  • 小动作防病又健身

    小动作防病又健身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举手之劳的小动作对于调身养性、抵抗疾病、增进健康大有裨益。 屏呼吸助健康傍晚时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目养神,然后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屏住,再慢慢吐出,休息2分钟后,再重复此动作5-6次。这是中医调气的方法,能调节人的身体功能,改善呼吸,对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朋友很有帮助。 暖背部抵风邪背部是风寒病邪容易侵犯机体的常见部位之一,在天凉时候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暖。当背部发僵、发紧,甚至有酸胀痛感觉,说明背部受凉。在添加衣物的同时,可以拔拔火罐,还可以将红花、千年健、桃仁等药物用布包裹后放入水中蒸煮,待...

  • 三款健身药酒的配制

    三款健身药酒的配制

    何首乌酒何首乌120克,胡麻仁60克,当归60克,生地80克。将胡麻仁捣烂,其余药物切小片,放进一个大玻璃中,加入白酒2500 毫升,密封浸泡1个月,开瓶过滤,每日早晚各饮用1次,每次10~20毫升。久服可滋养精血,乌须黑发,容颜红润。 黄精酒黄精、炒苍术各200克,天门冬 150克,共放进一个大玻璃中,加入白酒2500 毫升,密封浸泡1个月饮用,每日2次,每次 20~30毫升。久服对体弱多病,头发早白者有治疗保健和美容作用。 白芷酒白芷30克,桃花250克,放入一个大玻璃瓶中,加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

  • 防病健身常用艾灸法

    防病健身常用艾灸法

      王先生患胃病多年,饮食稍不慎就复发,吃了不易消化食物后,胃痛胃胀更严重,还嗳气泛酸水。多方求治无效,虽服药后症状缓解,但仍经常复发。   后到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求治,针灸医师用一根艾条点燃后,在他的上腹部、腰背部、下肢部的穴位上施以温和灸,20分钟后,上腹胀痛明显减轻。医师建议他长期坚持自我艾灸治疗,还详细介绍了灸治方法和穴位。王先生在家坚持早晚灸治,1月后胃病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刘小姐患原发性痛经5年,每逢月经来潮前两天和经期头两天,小腹及腰部胀痛难忍,痛苦不堪。吃了不少中药、西药,就是不见...

  • 春夏擦鼻强身养肺

    春夏擦鼻强身养肺

    搓全鼻用两手食指或右手拇、食指指面分别放在鼻两侧搓擦,从目内眦(精明穴)下、鼻根、鼻梁、鼻翼至鼻孔旁(迎香穴),用力均匀,上下搓擦 100次。适合易患感冒或是鼻塞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坚持天天搓全鼻,能增强身体免疫功能,减少患病机率。 推擦鼻梁义称灌溉中岳(中岳指鼻)。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处,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揉动,由鼻尖向鼻根,再由鼻根往鼻尖,上下来回揉动,反复约20~30次。用手指或弯曲拇指的指节背部擦鼻旁两侧,自迎香至鼻根部,再按揉迎香穴。适合于鼻道不通气、鼻塞,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症状还未明显发作之...

  • 体弱多病者 调节身体讲“中庸”

    体弱多病者 调节身体讲“中庸”

    体弱多病者,往往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有先天之本所致,有后天失调所成。体弱多病者,并非实病,而是虚病,如果依赖药物,是药三分毒,那么,只能消耗体能阳气,进一步损耗身体,得不偿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调养得当,久而久之,身体会得以恢复,逐渐强壮。对身体的调节,应讲“中庸”,无过而无不及。 体虚者,暴饮暴食,不但不能充分吸收,反而摄入过多的物质,会消耗体能的阳气,因此,饮食要适可而止,切记贪食。穿衣也要讲究,保暖即可,不要天气稍有变化,就厚衣加身,这样,身体内各器官的机能...

  • 道家保身操

    道家保身操

    《史记·老子列传》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养寿的方法,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家八式保身操”。这是一种很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方法,坚持练习可以锻炼全身,养命延寿。 第一式振阳法:振奋身体阳气 闭上双眼,用掌心及掌根处抵住下巴,虎口向外;用力托下巴,依次向上托、向左托、向右托、向前托、向后托;做完上述动作,睁开双眼。叩齿,并发出轻微的声响,同时四指并拢,用手掌的前半部分沿从左向右、从右向左的方向擦眼睛;将手掌放在头顶上,掌...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道家
  • “搓身法”保健身体

    “搓身法”保健身体

      每天我都要用“搓身法”来保健身体,次数不等。   “搓身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手干搓、摩擦身体各部位,达到活络血脉的目的。一开始用“搓身法”纯属误打误撞:自己从前身体偏胖,总想追求骨感、把一身赘肉消除,就想“摩擦生热”,消耗脂肪。时值冬天,家里冷,睡前狠命用手搓身,搓了胳膊搓大腿,一会儿用左手搓,一会用右手搓,一会儿两手并用,不仅胳膊、腿,连脸、脖子、前胸、后背、脚丫,我几乎都搓到了,搓完全身后,身体不仅不冷...

  • 夏天多出汗 身体更凉快

    夏天多出汗 身体更凉快

      高温天气总是轻易就让人大汗淋漓,一股股汗臭味让人觉得尴尬,因此人们就想出了各种招数避免出汗。近日,美国国立卫生院呼吁:夏季憋汗有害健康,出汗是冷却身体的方式,适当出汗对身体有益。   专家表示,很多人对于夏季出汗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常开空调,易使体内热应激蛋白合成减少,对高温的耐受力下降,一旦回到外面热浪滚滚的环境中便难以适应,汗腺也因长时间不用而变得不灵导致中暑,患高血压、冠心病的人还易中风、心肌梗死等。   还有人常在夏季脱毛,抑制排汗,防狐臭,却导致毛囊发炎、角化粗糙...

  • 养肝应该侧身睡

    养肝应该侧身睡

    天热时人容易出汗,体内的钾、氯等元素丢失,使肝脏的血流不足从而影响肝脏的营养补给,再加上身体代谢的旺盛,大量的代谢产物都需肝脏加工和处理,所以,也就增加了肝脏功能的负担以及损伤。中医揭示,夏秋养肝,巧用6个护肝方法效果更佳。 调整睡姿 侧身睡是很多人通常采取的睡姿,在仰卧时很容易转为侧卧。肝经在人体两侧,侧卧的时候,不管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都能养肝气。人在侧卧的时候,血自然就归到肝经里去了,“肝主藏血”,血一归到肝经,人体就能安静入睡并且开始一天的造血功能了。 均衡营养 夏季养肝...

  • 中医药学家郭士魁先生是中医出身

    中医药学家郭士魁先生是中医出身

    著名中医药学家郭士魁先生和我有一段密切关系,在1940至1942年我们两人在北平市中药讲习所是同窗共事的同学。这个学校是历史上唯一一所由政府主办专门培养中药人员的学校——“北平市中药讲习所”,该所的所长是由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担任,任课的教师均为京都中医名宿,如清末御医瞿文楼,以及赵树屏、杨树澄、安斡青等。 本校的学生年龄数郭士魁先生最大,属我最小,他长我9岁。由于所学课程大多为古文,我学习很吃力,为此郭士魁先生经常辅...

  • 经络不通搓身法

    经络不通搓身法

    “搓身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手干搓、摩擦身体各部位,达到活络血脉的目的。一开始用“搓身法”纯属误打误撞:自己从前身体偏胖,总想追求骨感、把一身赘肉消除,就想“摩擦生热”,消耗脂肪。时值冬天,家里冷,睡前狠命用手搓身,搓了胳膊搓大腿,一会儿用左手搓,一会用右手搓,一会儿两手并用,不仅胳膊、腿,连脸、脖子、前胸、后背、脚丫,我几乎都搓到了。搓完全身后,身体不仅不冷了,还微微地出了点汗,再钻被窝睡觉,别提多舒服了。虽然当时于减肥没有多大效果,但我...

  • 夏季贪凉 疾病缠身

    夏季贪凉 疾病缠身

      到了夏季,不少“夏季病”开始接踵而至,如感冒、腹泻、四肢酸痛,很多都与“凉”有关。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麦燕芳表示,夏季,各种“贪凉”的行为,如吃冰镇食品,冷水洗头等法除了会引起肠胃疾病外,还会引起一些较重的疾病。   经期吃冰,痛!   今年22岁的李莎(化名)是外地人,现桂林在某药店工作。刚来到桂林的时候,夏季天气很热,她很不适应,于是她经常吃冰淇淋解暑,即使是经期也照吃不误。为了图凉快,她平时都用冷水...

  • 诊全身整体络脉

    诊全身整体络脉

      络脉为人体经络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除具有经络所共有的通行气血,沟通表里等作用之外,还具有渗濡灌注、沟通表里经脉、贯通营卫、津血互渗等作用。《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络脉从经脉分出后,又逐层细分,形成由别络、浮络、孙络组成的网络层次。因络脉“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所以体内脏腑气血的盛衰皆可反映于体表的络脉。《灵枢&midd...

  • 护肾养肝促循环 半身浴

    护肾养肝促循环 半身浴

    所谓“半身浴”,是指洗浴时浸泡肚脐以下部位。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内,水温在37℃左右、以不烫手为宜。因为从心脏流出的血液在1分钟内,可在体内循环一次后回到心脏。 若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血液可在体内循环30次,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心脏搏动及肺脏呼吸功能。不过,刚吃饱和饥饿时,以及大量运动或劳动后,应休息片刻再洗澡。...

  • 健身防病治病 助睡眠福寿操

    健身防病治病 助睡眠福寿操

    做福寿操有助睡眠 睡不好是很多老人都面临的问 题,不如学学福寿操。这种由日本琉 球大学和日本国立精神神经中心共 同设计的简单体操,结合腹式呼吸 和身体伸展,对改善老人的睡眠很 有帮助。 1.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 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lO秒钟, 前后左右各做10次。 2.刺激颈肩慢慢抬肩,然后 突然放松,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此重 复10次。 3.扩胸伸展双手在背后相 握,往后伸展扩胸,持续lO秒。 4.手掌相压双手平举在胸 前,十指交叉相握,吸气、吐气时向 外施力,最好能听到指节弹响,重复 10次。 5...

  • 暖身食谱抵御寒流

    暖身食谱抵御寒流

      如果您有手、脚、耳朵、小腿等感觉特别寒冷的苦恼,不妨试试专家推荐的几款能帮您抗击寒冷的冬季“暖身餐”,会拥有暖和健康的冬天!   暖身攻略1:多吃北豆腐和血豆腐补充营养   适宜人群:减肥和偏食的人   分析:经常减肥、偏食的女孩子和正值中年的女性,最容易维生素摄入不全面,而维生素B2又是平衡人体耗氧量的重要物质。所以,属于这种怕冷的人群,又不想吃胖,可以多吃一点北豆腐烧白菜。   建议:北豆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能减少平时工作、活动时体内热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还能帮您...

  • 气功“三调”强体健身

    气功“三调”强体健身

    气功的流派多种多样,练功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无论何派何功,都要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就是气功锻炼的“三要素”。 调身:就是调整身体的姿势。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症的需要,分别选择卧式、坐式、站式或行式。不论采取哪种姿势,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做到姿势协调,舒适自然。 调息:就是调整呼吸。气功调息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 址深呼吸法,不改变平常胸 腹混合呼吸的原有方式,只 是把呼吸引向深长缓慢一 些。吸气时,胸廓慢慢扩张, 腹部微微隆起,呼...

  • 冬练暖身功 驱寒气血行

    冬练暖身功 驱寒气血行

    冬季天寒地冻,人们最棘手的就是防寒保暖问题,若想保持体温,驱散寒邪,不妨练练暖身功。 取卧式,仰卧床上,上盖棉被。棉被最好是质地软、重量轻、御寒好的丝绵或羽绒被。 平卧,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离身一拳,五指自然伸直,手心向下。枕头宜高10厘米左右。 双目微闭,两唇轻合,舌尖轻抵上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意念腹部丹田有一炯炯红日向人体上下四周放射,温煦全身。 采用腹式呼吸,鼻吸气,口呼气,呼吸宜匀细深长,在静心息虑中呼吸吐纳。同时,由头到足趾自上而下逐一放松,反...

  • 暖身保健喝碗“三黄粥”

    暖身保健喝碗“三黄粥”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此时不妨喝点“三黄粥”,具有暖身驱寒,保健养生的作用。这“三黄粥”的主角大家都不陌生,分别是黄豆、红薯、玉米,三种“黄色”食物搭配在一起煮粥,不失为一道充满温暖的养生食品。   黄豆有助改善皮肤“衰老”   因为天气寒冷,人们衣着较多,皮肤很容易出现“衰老”的现象。而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这种植物雌激素能改善皮肤衰老。此外,黄豆还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坏胆固...

  • 暖身保健操 缓解手脚冰冷

    暖身保健操 缓解手脚冰冷

      很多老年人每逢冬天就会手脚冰冷,即使多穿了衣服,依然无补于事。到底怎样才能有效地让身体暖起来呢?广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周剑鹏指出,老人想在冬季达到暖身的目的,可先在阳光下散步片刻,调动起全身的阳气,再由慢到快地进行暖身保健操,以缓解手脚冰冷。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在进行暖身操时应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若在锻炼途中出现胸闷、心慌等过度运动所引起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指导专家   周剑鹏   广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   第一式:   提包屈臂   动作要领:将报纸、...

  • 初秋:滋阴防燥调身心

    初秋:滋阴防燥调身心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间已经入秋了,秋天给人的感觉是天气凉爽,果实累累,一片喜悦的丰收景象,然而初秋也有空气干燥、温差较大的特点,易引起身体上的较多不适。那么,在秋季应该如何养生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二病房主任、硕士生导师滕秀英教授介绍,中医学倡导“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整体,人的养生宜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肺在五行中属金,与秋气相应,从养生角度看,金秋以养肺为主,以收藏为佳。 经过夏季暑气煎灼,人体各脏腑阴...

  • 从养生来说喜欢听的 必然是身体需要的

    从养生来说喜欢听的 必然是身体需要的

    古琴好听,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何听古琴,理解曲意,以曲调神则需要时间的积累。古人创作琴曲就像我们今天写作文,有感而发,把对历史的演绎,对社会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投射到古琴上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描写文姬归汉的《胡笳十八拍》,文王治国的《文王操》,山水情趣的《流水》等等。 古人有大量描写听古琴的诗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他听到的是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表现了古琴散音的厚重洒脱;白居易《听弹古渌水》,他听到的是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体现了古琴的散按呼应的中正平和;王昌龄《琴》,他听到的是意远风...

  • 暖身用姜枣

    暖身用姜枣

      生姜和大枣是传统配伍,用于许多方剂中。   生姜性味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止咳的作用。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现代医学证实,生姜中含有姜辣素,主要成分是姜酮等物质,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促进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液循环,使全身感到暖和;同时能健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增加热量。   大枣性味甘,温,入脾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等症。《本草求真》云:&ldq...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生姜配大枣冬季暖身宝

    生姜配大枣冬季暖身宝

    生姜和大枣是传统配伍,是一剂暖身养生方,生姜与枣用于许多方剂中,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抗病能力,还可增加热量,达到暖身养生的功效。 暖身养生强方:姜与枣配伍 生姜性味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止咳的作用。现代医学证实,生姜中含有姜辣素,主要成分是姜酮等物质,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促进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液循环,使全身感到暖和;同时能健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增加热量。 大枣性味甘,温,入脾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

  • 入冬进补 扶正祛邪 防病强身

    入冬进补 扶正祛邪 防病强身

      广州终于入冬成功了,充足的冷空气让气温一下降了下来。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可以扶正祛邪,防病强身,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许多老人都会选择在冬季贴三九天灸来保健,那么老人贴天灸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秦敏。   指导专家   秦敏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三九天灸巩固阳气   秦敏介绍,“三九天灸”疗法又名“发泡疗法&rdqu...

  • 冬季药膳调养身体

    冬季药膳调养身体

      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9种,包括“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在人群中仅占32.75%,其它8种偏颇体质却占了67.25%。如果你是属于以下8种偏颇体质中的一员,不妨尝试用以下的药膳调养身体。   气虚质疲惫,吃黄芪童子鸡   病例:赵小姐平时总是容易感冒。常感觉全身乏力,疲惫不适,或见气短,多汗,运动后加剧。经过专家诊断为气虚质。   黄芪童子鸡: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9克,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

  • 防燥滋阴别忘身上三眼“泉”

    防燥滋阴别忘身上三眼“泉”

    随着暑热难耐的气候逐渐接近尾声,初秋的一丝凉意和燥意也感觉明显起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戴奇斌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初秋防燥滋阴别忘了自己身上的涌泉、极泉和阴陵泉这三眼“泉”,它们都在你身上的哪里?为什么防燥滋阴需要它们? 出汗过多伤阴上火 按摩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虽然渐渐远去,但是不少人在夏季出汗较多,到了秋季如果不注意保养,更容易被燥邪所伤。中医认为,人体有“五液”,汗为心之液,正常出汗能散热清火,而出汗太多则会伤气伤阴,阴伤多了容易出现...

  • 寒露养生调理当以温暖润燥 强身健体为重点

    寒露养生调理当以温暖润燥 强身健体为重点

      10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正如历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此时太阳直射点于南半球继续南移,我国所处的北半球的阳光照射角度已明显倾斜,地面所接收到的热量较于夏季显著减少,气温下降幅度逐渐增大。气温降得快是寒露时期的特点,尤其一场秋雨过后,更能让人感受秋季的凉意。此时养生调理当以温暖润燥,强身健体为重点。   成杰辉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饮食温润御凉燥   秋分过后,自然界阳消阴长的趋势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