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治 第664页
-
仝小林用升阳散火汤治疗口腔溃疡
仝小林治病有个特点,常用非常之方治疗非常之病,他用升阳散火汤治疗口腔溃疡就属此例。听仝小林讲解升阳散火汤治疗“口疮”一案,颇有启发。 患者,女,56岁,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一月,就诊时见口唇溃疡,饮水吃饭时疼痛明显,溃疡呈黄色陷状,周围红晕明显,纳差,大便偶有不成形,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处方:柴胡9克,羌活9克,升麻6克,葛根12克,白术12克,防风9克,甘草6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藿香9克。患者3剂后复诊,病去十之七八,再以3剂调理而愈。 这个病例该怎...
-
静顺汤治疗扩张性心肌病
胡某,男,1967年2月13日生,2018年4月9日初诊。 患扩张性心肌病12年,伴快速房颤、心力衰竭。近年反复住院治疗,每天服用十几种西药,1月前诸症加重,西医治疗效果不显。刻下症见:心下痞满,活动后症状加重,伴心下痞硬、呼吸困难,面色紫红,颜面浮肿,口唇发绀,双下肢水肿,手足凉、腹凉,腹部皮肤色青,大便不成形,纳可,眠佳,舌质紫红苔腻,脉微弱呈屋漏脉。病势危重,已属真阳衰败、阴盛格阳之象。西医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快速房颤、心力衰竭。拟静顺汤加减。 处方:附子9克,茯苓30克,木瓜30克,防风...
-
通窍活血汤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1例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 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临 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 病情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发病呈急进性,其 中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西医 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抗病 毒药物治疗,疗效尚难肯定,且对后遗症治疗效 果较差。 1 病案介绍 患儿,男,9 岁。因间断发热伴腹泻 6 天,意 识恍惚 3 天,抽搐 1 次,于 2014 年 6 月 1 日送入 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治疗...
-
桃核承气汤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症
患者某, 男, 53岁, 2015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右大 腿疼痛间歇性跛行5d。 现症见: 右下肢及臀部疼痛, 不走路时腰腿部疼痛比较轻微, 行走时或上楼梯则 下肢酸胀疼痛加重, 常出现间歇性跛行, 患处发凉、 压痛、 麻木, 感觉异常, 大便秘结, 舌质淡红, 左舌边 有些瘀点, 舌苔薄白, 脉弦涩。 西医诊为动脉硬化性 血管闭塞症。 中医诊为脉痹, 证属脉络痹阻, 气血不 通。 治以破血祛瘀, 缓急止痛, 方用桃核承气汤合芍 药甘草汤化裁: 桃仁、 大黄 (后下) 各12g, 芍药40g, 延 胡索30g,...
-
杞菊地黄汤治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好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 管疾病,表现为心、脑、肾靶器官之 损害。有原发和继发之分,一般临床 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可诊 断此病。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之“眩 晕”“头痛”范畴。高血压肝肾亏虚是 本,瘀血阻络是标,本虚而标实是本 病之病机特点。此病属肾阴虚型临 床用杞菊地黄汤加味有较好疗效。 病案一:王某,男,45岁。患者近 三月明显感觉头晕眼花,耳呜耳聋, 腰膝酸软,盗汗乏力,心烦急躁,舌 红苔少,脉沉细。化验血脂增高。血 压:140/90毫米汞柱。诊断:...
-
孙浩老中医运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多种类型的心因性疾病
江苏省国医名师孙浩老中医运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多种类型的心因性疾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兹介绍三则如下: 心脏神经官能症 本症因烦劳过度,心气受损,以致心动过速,久劳则暗耗心血,过速则易损心阴,心脉失其所养,故见“心悸”“怔忡”之证。 赵某,女,36岁。其性争强好胜,每遇事繁任重时,即觉心烦似火,面红汗出。近来自觉心跳加快,卧时尤甚,不安枕席。伴见头晕耳鸣、口干、小溲频数、舌红苔黄、脉细数等症。证属劳心耗血,并损肝肾之阴,致使心中悸动不已。诊为...
-
三仁汤治顽固性高血压案
张某,男,46岁,于2015年6月3日因语蹇、口?、左侧肢体麻木2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未系统口服降压药,无冠心病、糖尿病史,伴有头晕,口干咽燥,恶热汗出,喜冷饮,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P:108次/分,BP:200/100mmHg,构音欠清,左口角偏低,左侧肢体痛觉减弱,神经查体余(-)。尿蛋白:+-,TG:2.28mmol/l,CHO:6.63 mmol/l,LDL:4.31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脑CT: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
-
平肝潜阳清热利尿 磁石五草汤治高血压
方药:磁石60克,莶草、车 前草、小蓟草、夏枯草、益母草各 30克,玄参10克。水煎服,每日 早晚分服,每目1剂。 功用:平肝潜阳、清热利尿。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肾性 高血压及更年期高血压。症见: 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多梦、潮 热、口干便秘、性情急躁、舌质 红、苔薄、脉弦滑。 方解:方中磁石平肝潜阳, 玄参、夏枯草、莶草、车前草、小 蓟草、益母草清热利尿、活血通 络。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清热利 尿之功。 点评:本方主治以刖:_5同九 盛、阴虚阳亢等证型为主的高血 压。本方有利尿作用,服药后尿 量增加,疗效...
-
静顺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周某,女,生于1969年7月23日。 2018年4月3日初诊。患顽固性口腔溃疡3年,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溃疡疼痛难忍,多处诊疗,未能根治。曾经寻求中医治疗,屡用清热泻火剂,效果不明显,故没有坚持服用。后辗转就诊于各大医院,只有服用沙利度胺(反应停)能够缓解,但不能根治,后经常服用反应停。就诊时检查发现嘴唇内侧、舌体有多个溃疡面,部分溃疡面大、深、颜色苍白。舌体左侧边缘有如黄豆大小隆起结节,溃疡疼痛明显。平时经常觉得头晕乏力、畏寒、大便干结难解,诊脉为细脉。给予静顺汤加味。 处方:白茯苓10克,木...
-
龙胆汤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通过一定的途径侵犯到中枢 神经系统脑膜脑组织, 产生发热、 头痛、 呕吐、 癫痫、 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巨细 胞病毒等, 但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最常见。病毒性脑 炎发病无固定区域, 无季节性。国外病毒性脑炎发病 率为 (4~8) /10 万, 患病率 10/10 万, 国内尚缺乏相关 的流行病学资料 [1] 。病死率高, 未经治疗的病毒性脑 炎病死率达 70% 以上, 约 10% 可遗留不同程度上的 后遗症 [1] 。病毒性脑炎...
-
神经衰弱失眠病 遂以王氏安神汤治之
刘某,女,36岁。初诊日期:2008年12月9日。诉失眠已近8年。稍有响动,即刻醒来,再也无法入睡。以致上班工作精神不振,记忆力也渐渐下降,面部色素斑加重。常年服用舒乐安定,已达每夜4~5片,可安睡3个小时。中药气血双补、调养心脾、镇惊安神、养阴除痰诸法已经用尽,无效,舌稍淡略有紫气,苔薄白,脉弦微涩。因知神经衰弱多心肾不交者,遂以王氏安神汤治之。 处方:合欢皮、炒酸枣仁、法半夏各20克,柴胡、五味子、白芷、藁本、川芎、陈皮、黄芩、山萸肉各10克,元胡索、炒白术各15克,首乌藤30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
-
血府逐瘀汤治疗外伤后胸背痛典型医案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诸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本方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升与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
-
蛛网膜下腔出血 己亥年司天方敷和汤治疗验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约1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死亡,30天内病死率约为25%或更高,再出血的病死率约为50%,2周内再出血率为20~25%,6个月后的年复发率为2~4%。中医药治疗是否能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一直是临床关心的问题。笔者分享一例用司天方敷和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案例,以期与同道共同探索。 朱某,男,1969年农历4月31日生人。2019年4月30日突发剧烈头痛,血压增高,...
-
真武汤治疗心悸探析
心悸首见于《素问·本病论》,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对心悸做出了系统阐释。现代医学认为,心悸既可以是症状,也可以是疾病,常见原因有心律失常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增加,心身双重受压,临床中与心身相关的疾病逐渐增加[2]。王小荣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学术委员会副会长,系名老中医张士卿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其临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疾病,对阳气虚损性心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从中医角度阐释心与肾的关系,简述王小荣副教...
-
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一类以单侧搏动性发作为特点的头痛症 状, 临床常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发作, 并伴有自发性功能 紊乱的一种神经衰弱性病症,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1 ] 。 患者在头痛发作后常出现恶心、 呕吐、 畏光及烦躁等并 发症状, 通常在安静环境中休息或者睡眠可立即缓 解 [2 ] 。患者偏头痛发生后均会伴有眩晕症状, 且偏头 痛性眩晕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 的功能性残障,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长 期以来, 偏头痛疾病的研究是临床医学的重点课题。 目前, 偏头痛通常采用西药治疗, 但随着用药时间的...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系疾病验案举隅
《伤寒杂病论》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是论治少阳病兼表里三焦俱病之方[1]。方由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12味药组成,其病机为伤寒误下后,郁热邪气弥漫三焦,胆火上扰心神。病位可涉及肝、胆、心、脾、胃等脏腑。该方主要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除胸胁烦满,龙骨、牡蛎、铅丹坠痰镇惊,茯苓健脾渗利,大黄除胃实,桂枝解外行阳气[2]。全方可用于治疗表里俱病、虚实互见之证。 朱翠...
-
赵鸣芳运用小柴胡汤治低热案
赵鸣芳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六代中医世家传 人, 从事 《伤寒论》 教学与临床 30 余载, 师从著名伤寒 学家陈亦人教授, 学验俱丰, 对《伤寒论》 有较深入的 研究。现选取其小柴胡汤验案四则, 以飨同道。 低热案 魏某, 男, 60 岁, 2013 年 11 月 26 日初诊: 患者近 半月低热, 每天凌晨 4、 5 点出现胸部烧灼及闷窒感, 气 短。自述有低热一证十数年, 1998 年至今每年发作一 次。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饮食正常, 二便尚调, 眠 差, 舌体胖大, 质红, 苔薄白腻, 脉细弱。药用:...
-
酸枣仁汤治失眠 自汗盗汗
酸枣仁汤出自张仲景 《金匮要略》,具有养血安 神.清热除烦之功。主治虚 烦不眠证。证见失眠心悸, 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 口燥.舌红,脉弦细。 1.失眠王某.男.52 岁。干部。于1996年6月就 诊。自诉反复失眠3年多, 稍遇刺激或_T作劳累即发. 曾服安眠药及补心丹虽可 暂获小效。但终不持久。 近2月来病情加重.少 寐多梦.头晕神疲.或彻 夜不眠。胸闷心悸。口苦 心烦.小便灼热。脉弦 细,舌苔黄燥,血压19/ 14KPa。证属肝阴不足, 心血亏虚、虚热扰心所“ 致。方用酸枣仁汤加减: 炒枣仁30...
-
芪归桂芍汤治 不宁腿综合征
左振素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工作室专家;山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副主任委员;临沂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芪归桂芍汤是左振素的常用方,有益气补血温阳,舒筋通经的作用。主治气血虚痹及肝肾阳虚痹证。 组成 黄芪30克,当归15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
-
马云枝运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失眠症经验
马云枝教授, 主任医师, 国家名老中医, 博士生 导师, 国家二级教授,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 科研和 教学40余年, 据多年临证经验对失眠颇有见解, 思 想独树一帜, 认为失眠总属阴阳失调, 而肝肾密切相 关, 主张从阴虚阳亢论治, 四诊合参, 统筹兼顾, 辨 证施治屡获良效,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 受益匪浅, 经 整理总结, 现将马云枝教授治疗失眠经验进行探析, 介绍如下。 失眠从养阴平肝治疗的立论依据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 通常是以入 睡和(或)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 正常生理需求而影...
-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2017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木运不及,燥乃大行;终之气客气少阴君火加临,燥火不降更为明显。我跟随顾植山教授临证学习,近来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很好效果。 蔡某,女,46岁,护士。初诊2017年12月1日,失眠10余年,彻夜不眠,口服舒乐安定从每晚1粒到现在每晚3粒都不能入睡,中药治疗无效,在上海市某医院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每晚回到卧室看到枕头就十分恐惧,近半月尤为严重,精神几乎崩溃。刻下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双...
-
何华运用平肝止眩汤治疗老年眩晕经验浅析
眩晕是眩与晕的总称,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晕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1]。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涉及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和耳石症等[2]。眩晕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特征,是老年人群中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眩晕已经成为影响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何华教授为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ldq...
-
酸枣仁汤治夜间惊恐案 失眠夜梦遗精案
酸枣仁汤原方由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组成。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中酸枣仁甘酸而平,重用先煎,甘平养血宁心,酸平敛阴柔肝为君药;知母苦寒清热润燥除烦;茯苓甘平,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与知母同为臣药;川芎辛散入肝,既理气解郁,又配酸枣仁酸收辛散以调肝理血安神为佐药;甘草甘平,缓急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故仲景先师谓其“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顽固性失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