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汤治 第662页

汤治 第662页

  • 黄连阿胶汤治失眠体会

    黄连阿胶汤治失眠体会

      不寐是临床常见病症,或短或长,甚者常年难寐,病因有许多,总与阴阳不相交有关,正如《类证治裁·不寐》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由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组成。仲景设本方为治少阴肾水不足、心火偏亢的心肾不交之证,即少阴热化证而设,有育阴清热,交通心肾之功用。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除烦热,有黄连解毒汤之意,直...

  • 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胃石症

    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胃石症

    胃石是指进食某些食物或药物后在胃内聚集形成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块,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顺利通过幽门部的异物。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可伴有溃疡、出血、梗阻或穿孔等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田雨河主任医师用经方成功治疗了一例胃石症患者,现介绍如下。 陈某,女,60岁。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偶有胃脘部到食管部不适,曾就诊于孝义市人民医院,认为患者心脏不适,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脏供血不足,予以住院治疗7天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患者于2015年11月2日就诊...

  • 姜椒暖胃汤治疗“空调胃”

    姜椒暖胃汤治疗“空调胃”

    夏季气温高,不论是家里还是公共场所都开着空调,这样长时间吹冷气极易导致胃部受凉而出现胃冷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下,寒邪停滞胃部,导致脾胃损伤而成“空调胃”。这种情况,可以喝碗姜椒暖胃汤来治疗。 此食疗方,用生姜10克,花椒粉3克,红糖10克,同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煮10分钟即可,一次喝完。此食疗方具有暖胃散寒、降逆止呕的功效,其中生姜味辛性温,擅长发散外寒,又能温中止呕,临床多用于外感风寒呕吐等症。花椒粉性味辛、热,有温中止痛等功效,临床用于中焦寒盛、脘腹冷痛、...

  • 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男57岁,干部。诉胃脘隐痛3年。诊见神疲乏力,两肋胀满嗳气,纳呆,大便烂,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胃镜及病理诊断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部分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阳性。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部分肠上皮化生。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脾虚气滞。治宜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用:黄芪30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丹参15克,柴胡12克,枳壳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治疗2个疗程(半年)后胃镜检查:...

  • 擅用半夏泻心汤治脾胃病

    擅用半夏泻心汤治脾胃病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调理脾胃经典方药之一。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及水饮上达下输之枢机。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功能正常,则清气得升,浊阴得降。脾胃功能失常,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在上则为呃逆、反酸、嗳气等;在中则为腹痛、腹胀、痞满等;在下则为肠鸣、下利等。故而治疗脾胃疾病,首要关键在于调理脾升胃降功能。又有“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为阴脏,脾虚易湿盛;胃为阳腑,胃病多热盛”。所以脾胃为病,多见湿热互结...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顽固性痞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顽固性痞证

    少阳枢机左侧为厥阴,右侧为太阴,气化至少阳,阳极而阴,升极而降,枢机之意尽显。柴胡桂枝干姜汤重点是和解少阳的作用。临证时充分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理少阳枢机的作用,将厥阴病引出少阳,阴病出阳则向愈;或将太阴病拉回少阳,机转回阳则病愈。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方具有和解少阳,温化寒饮之功,用途甚广。然笔者之前未曾用过。近来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连...

  • 大承气汤治胃痞满燥实一得

    大承气汤治胃痞满燥实一得

    76岁老母刘淑芬2 月前在妹家因气患上了胃气病。其症状为口干欲饮,但水液难进,胸憋难受。接到家中精心调治,输液服药半月,不见效。满脸发青,手心出汗,舌苔焦黑燥裂,痛苦状很吓人。一摸胃部仍有一些硬块始终贴腑下不去。为了让老母早除病患之苦,笔者又查阅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关大承气汤治胃痞、满、燥、实的方子。原方:大黄9克,炙川厚朴 9克,炙枳实9克,芒硝 3克(冲服)。 考虑到目前的中草药多为人工栽培药效低,在原方中,又增加了一倍的剂量,调整后方为:大黄18克。炙川厚朴18克,炙枳实18克,芒硝9克。因药店卖的川厚...

  • 半夏泻心汤治呕吐

    半夏泻心汤治呕吐

      半夏泻心汤出于《伤寒论》。原文:“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又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用半夏泻心汤。”方由人参,半夏,干姜,生姜,黄芩,黄连,甘草,大枣组成,笔者用其治疗呕吐,效果良好。   叶某,男,83岁。暮食晨吐1周,当地治疗无效,后诊断为胃癌,行胃癌切除术后呕吐更频繁,观其精神憔悴,骨瘦如柴,说话低沉无力,舌红干,苔薄腻,脉虚沉细数,此乃气阴虚竭、阴阳欲脱,生命危在旦夕,而胃气还是上逆不降,故急拟加减半夏泻心汤先止呕吐,以挫其胃气上逆之势。  ...

  •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半夏厚朴汤治噎膈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半夏厚朴汤治噎膈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厥阴阳微结,意在温阳生津液,开通表里内外,适宜于半表半里之阴证,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指出:“津液伤的严重,出现阳微结,下寒明显,则呈现半表半里阴证,就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非他莫属。” •本则病典型症状虽然是噎膈,但病机符合阳微结,径用本方三剂而愈。临证中凡符合厥阴阳微结病机的疾病均可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之。千万不敢以现代疾病之名,画地为牢。 焦某,女,37岁,于2013年10月30日初诊。 患者三月前因心情不快又感外邪,出现发热、恶...

  • 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治咳喘

    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治咳喘

    慢性咳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也是多种肺病疾患的外在症状表现。此类患者多病程较长,从六经角度辨析,多为半表半里证。若寒热虚实错杂者,多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若合并阳明里实大便不通者,多为大柴胡汤证;若兼有痰饮、瘀血等夙根者,则多有合用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的机会。 笔者近期运用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一例反复咳喘患者,疗效较佳,与同道分享。 病案举例 王某,女,81岁,2015年8月入院。患者既往慢阻肺病史,反复咳嗽咯痰11年余,喘憋5年,此次因3天前感冒后导致喘憋较前加重,夜间不能...

  • 饮芍甘汤治百日咳

    饮芍甘汤治百日咳

    小儿百日咳病程较久,时间持 续2~3周者,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逐 渐减轻,特殊的回声也逐渐消失, 呕吐减少,病情趋于康复,此时患 者多表现为气阴两伤证,症见咳嗽 无力,痰少,气短声弱,精神疲倦, 面色淡白,眼睑微肿,饮食减少, 咽干,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益 气养阴止咳。用白芍、甘草二味中 药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白芍15克,甘草5 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 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 儿百日咳33例,一般服2~5剂后临 床症状缓解,连续服10剂后,咳嗽 气喘痰鸣停止,临床症状消失,血 象化...

  • 参赭镇气汤治慢阻肺急性加重

    参赭镇气汤治慢阻肺急性加重

    赵某,女,1936年出生。2014年7月1日初诊。 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致神昏,经某医院抢救后出院,携氧气瓶鼻导管吸氧,乘坐轮椅来门诊就诊。刻诊:呼吸气短,面目浮肿,不能平卧,需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纳食可,吸氧状态下指脉氧饱和度84%~90%,舌暗红质嫩,无苔,脉浮大而数。 处方:生黄芪90克,红参30克,山萸肉30克,生山药60克,生代赭石90克(先煎),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龙牡各30克,苏子15克,炒白术15克,牛蒡子15克,炙甘草6克。14剂水煎服。...

  • 八仙长寿汤治咳血治案一则

    八仙长寿汤治咳血治案一则

    程某、男、56岁、已婚、农民。患者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岁岁均发。近半月来咯血量多,且用中西药治疗,都未取效。今诊尚见咳逆,咯血鲜红,每咯数口,日3~4 次,或5~7次,又伴头晕眼花,咽干夜甚,但欲漱口而水不欲咽,腰疲腿软,遗精,舌质红,脉弦而数等。症属肺肾阴精亏损,虚火上扰,灼伤肺络,迫血外溢所致。方用八仙长寿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加减:生地、山药、枣皮、沙参、百合、麦冬各15克、丹皮、茯苓、知母各12克、五味子、黄柏、阿胶 (烊化冲服)各9克、泽泻6克。水煎服,每日1剂。5剂而咳瘥血止,续服15剂,症状消失而告愈。嘱每...

  • 张磊:丹百汤治克罗恩病

    张磊:丹百汤治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于1932年由Crohn、Ginzterg和Oppenheime最早描述,故得此名。本病又曾被称为“局限性肠炎” “节段性肠炎” “慢性肠壁全层炎”等。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Crohn病。其特点为病因未明,多见于青年人,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合并纤维化与溃疡。可侵及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肛门,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并可侵及肠道以外,特别是皮肤。克罗恩病原来在北美地区发病率较高,国内罕见。...

  • 阳和汤治顽咳一则

    阳和汤治顽咳一则

    霍某,41岁。自诉春节前咳嗽至 今,经多次治疗效果不显,早晚咳甚, 痰少或干咳,咽喉干痛而痒。经检查 咽喉无异状,膝关节以下常冷,冬季 更甚,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先用润肺止咳法无效。 后思患者以制作冰棍为业多年,手工 包装,因环境阴冷,寒湿内侵,凝滞不 化,肺气不宣,故干咳无痰;而久咳伤 肺,肃降不及,故大便不爽,小腹坠 胀;火不归元而上浮,故咽喉干痛,两 膝常冷。治拟温阳敛肺,散寒通滞法。 方用阳和汤加味:麻黄、肉桂、甘草各 6克,附片、白芥子各9克,熟地、干 姜、鹿角霜、枣皮、巴戟、白术...

  • 一二三四五六汤治咳喘

    一二三四五六汤治咳喘

    湖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教授从医执教30余年,学验俱丰,其所创验方一二三四五六汤用于治疗痰湿蕴肺型咳喘,常获显效。 组成:葶苈子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莱菔子15克,白芥子10克,苏子10克,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该方由一味葶苈子、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三拗汤、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加减组成,故名一二三四五六汤。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方...

  • 六子孝亲汤治疗老慢支

    六子孝亲汤治疗老慢支

    老慢支就是指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其临床常见为三大症状:咳嗽、咯痰、喘。本病特点为病情顽固,难治易发,患病老人常常是苦不堪言,对于此病,在临床中笔者通过望、闻、问、切,发现实证患者采用六子孝亲汤往往会有很好地效果。 六子孝亲汤是由出自《韩氏医通》的三子养亲汤加味而成,其方药组成为:牛蒡子、紫苏子、白芥子、葶苈子、莱菔子和冬瓜子。因其所加味的皆为种子类药物,且“六”有“顺”之意,即体现了本方顺气、化痰、消积之效,亦于中华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 盛丽先:三拗汤治儿童咳喘

    盛丽先:三拗汤治儿童咳喘

    三拗汤系由《伤寒论》麻黄汤去桂枝而成,主治鼻塞声重、咳嗽痰多、头痛目眩等外感风寒咳嗽证。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首次出现以“三拗汤”为名的成方,采用连节麻黄、连皮杏仁、连梢甘草,与常规炮制加工方法相拗,故名三拗汤。《和剂局方》认为此方长于开宣肺气、降逆平喘,因去辛温之桂枝,发汗力不及麻黄汤,可放心使用。历代医家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感冒风寒、头痛身疼、喘咳胸满、痰白清稀、风寒犯肺、肺气闭郁、声音嘶哑等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之成为治疗外感咳嗽的经典方剂。浙江省中医院盛丽先教授以三拗汤为主...

  • 健身固表汤治气虚感冒

    健身固表汤治气虚感冒

      方药组成:黄芪40克,白术20克,防风20克,百合40克,桔梗30克;以上逐药共为细末,每次9克,每日2~3次,开水冲服,7天为一疗程;或改为汤剂(照上方剂量各药减半),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一般服3~5剂即可。本方系河南名医赵清理教授所撰,系气虚感冒的有效方剂。   气虚不能卫外,则津液不固而自汗;卫气不固则腠理空疏,容易感受风寒。唯黄芪甘温益气补三焦而固表,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乃补剂中之风药也。防风上行头面七窍,内除骨关节疼痛,外解四肢挛急,称之为治风之仙药;白术健脾胃,培土而实...

  • 小青龙汤合四君子汤治咳嗽

    小青龙汤合四君子汤治咳嗽

    咳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多因六淫外邪乘虚而入,伤及肺系,肺失宣降所致,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多见;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内干于肺所致,它分为肺脏自病和他脏及肺两种,如痰湿蕴肺,肝火犯肺等。临床中的咳嗽包含很多证型,其中多种病例都涉及兼夹证型,这就需要医生认真细致的询问病人,从而更准确地辨证论治。 跟师王步青老师抄方,见咳嗽每多兼夹证型,常需合方治疗。现举病案说明之。 范丽娜,女,37岁。2014年10月18日来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咳嗽3年,受...

  • 柴胡桂枝汤治疗“发热微恶寒”

    柴胡桂枝汤治疗“发热微恶寒”

      谢某,女,17岁,学生,于1995年6月就诊。患者于3天前不慎着雨,出现恶寒发热,腰背困疼,鼻塞声重,当时体温37.8℃,自服复方阿司匹林(APC)与感冒通片,略有好转,但寒热仍未去。刻诊:苦闷病容,身困肢疼,时值夏月,却着夹层衣服,口苦不欲咽,咽干不欲饮,体温37.8℃,舌苔薄白而润,脉象浮弦。此系太阳少阳合并证,治以和解太少二经之邪,方取柴胡桂枝汤加味。   方药:柴胡15g,桂枝6g,炒白芍6g,黄芩6g,太子参6g,清半夏6g,生姜6g,大枣10枚,炙甘草5g;另加藿香10g,香薷10g(此二味后下)。...

  • 桑杏汤合小柴胡汤治咳嗽案

    桑杏汤合小柴胡汤治咳嗽案

    贺某,女,74岁,2015年11月24日就诊。 主诉:咳嗽半个月。患者自述咳嗽有一个特点:即每逢进辛辣饮食后咳嗽且伴有少许黄痰难咯,平时比较少咳嗽,由于其平素饮食偏于辛辣,现每次食用辛辣后即咳嗽,深以为苦,刻下见咽部暗红,无咽痛,无口干口苦,无便秘,睡眠差,舌暗红,苔黄稍腻,左脉滑,右脉数大。肺部听诊无异常。既往史:胃癌术后,血脂、血糖偏高,高血压病。 诊断:咳嗽。 辨证:燥热犯肺。 方用桑杏汤合小柴胡汤化裁:霜桑叶15克,杏仁15克,北沙参15克,浙贝母15克,山栀子10克...

  • 防芪汤治疗恶寒头痛感冒

    防芪汤治疗恶寒头痛感冒

      赵某,男,45岁,半年前洗澡时不慎受凉,初觉周身不适,恶寒头痛,始按感冒治疗,服数种中西药物治疗罔效。来诊时头戴棉帽,面戴口罩,颈系围巾,身着大衣,惟恐受风寒。自述身体重着,肢体倦怠,时常自汗,舌质淡,苔白,脉浮。   临床辨证属肌表虚弱,卫阳不固,风寒湿邪滞留于肌腠,而发上述诸证。治宜益气固表,疏风散寒除湿,调和营卫。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防己12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羌活10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一剂。6剂后即脱掉棉大衣、棉帽、口罩、围巾,精神振作,肢体重着感消失,自汗止,肢体...

  • 大青龙汤治疗“体若燔炭”

    大青龙汤治疗“体若燔炭”

      张某,男,26岁,农民,于1976年夏季就诊。患者收麦后,用凉水洗身,当风纳凉,至夜半,身寒肢冷,随之发热,并有寒战,急邀医疗队诊治。余至其家中,只见患者复被而卧,面赤身热,心烦不宁,唇舌干燥,口渴而饮,脉浮数有力。测体温39.6℃,扪之通身干热无汗。综合脉症,此系外寒郁闭,暑热内蕴,为表寒里热实证,急以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少加生津清肺之品治之。   方药:生麻黄10g,桂枝10g,炒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10g,生姜10g,大枣5枚,芦根30g。当时到乡卫生院急取1剂,水煎2次,每次约500ml,4小...

  • 桂枝加桂汤治奔豚案 急性支气管炎

    桂枝加桂汤治奔豚案 急性支气管炎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殷银霞教授为甘肃省第二批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笔者跟师期间,发现殷银霞教授运用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沈某,女,42岁,教师。于2011年4月28日初诊。 患者4天前,不慎外出受凉,出现咽痒,咳嗽呛咳,无痰,无发热,但畏寒,无周身不适,自服桑菊感冒片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又服枇杷止咳糖浆、甘草片等均无效,呛咳,无痰,发作时,无时间规律,又服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等均无效,而寻求中医治疗。刻下见:胸闷,自觉心脏有“跳出”感,一股气...

  • 王氏温阳化饮汤治慢支咳嗽经年累月

    王氏温阳化饮汤治慢支咳嗽经年累月

    组成及用法:桂枝6克,麻黄9克,细辛3克,干姜3克,熟附子3克,法半夏9克,五味子3克,白术9克,茯苓9克,杏仁9克,泽泻9克,炙甘草6克。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方解: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经年累月,每因脾肾阳虚,致痰湿水饮结聚阻滞肺气,涤饮化痰泻肺诸法仅为治标。古人云痰为津液所化,行则为津,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其所流行或聚止者,皆因脾肺肾阳气之盈亏。试观临床久咳难愈,特别老年患者常见饮邪内盛,寒水有余,清解之法,病情始终反复,痰多色白清冷,或觉冲气自下腹...

  • 麻杏二三汤治小儿咳嗽

    麻杏二三汤治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一证,临床常见。笔者跟诊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秦艳虹老师,见其擅用麻杏二三汤治疗小儿咳嗽,临证加减,寒热咳嗽皆可用。举病案说明之。 患儿原某某,男,10个月,2014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咳嗽一月,加重一周。患者于一月前于某西医院被诊为“支气管肺炎”,经住院西医治疗后好转并于半月后出院,除咳嗽外无其他异常。一周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加重,日夜不止,夜间尤甚,痰多色白,不易咳出,面红,纳乳较差,眠差,二便调。查其舌质淡红苔白腻,指纹显于气关,纹色淡红。...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低热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低热

      病例:余某,女,21岁,身孕8月。2008年9月初诊:感冒后,低热不退两月余,且下午明显,西医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现症见:口干欲饮热水,时有口苦,食欲尚可,四肢逆冷,脉沉细,苔白微腻。因该患者为孕妇,为安全起见,笔者特电话请教冯世纶老师。老师考虑为半表半里厥阴病,建议试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处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天花粉15克,生牡蛎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6克。服一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未再服药,患者自服药后,体温一直正常,两月后产一健康男婴。   厥阴病的实质历代争论不休,现代经方大师胡...

  • 绿豆汤治胃肠型感冒

    绿豆汤治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为夏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除有鼻塞、流涕、低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外,还伴有腹胀、腹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用绿豆红糖加陈皮熬汤饮用,胃肠型感冒多在一周左右自愈。绿豆清热解毒,能减轻消化道充血症状,但是绿豆性凉,所以加入温和暖胃的红糖和陈皮。 将200 克绿豆、10克陈皮放入 1000毫升水中,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放人红糖25克,每天早晚服用,连服3天。 (于菲)...

  • 治咳嗽鱼腥草梨 大便偏稀陈术汤治

    治咳嗽鱼腥草梨 大便偏稀陈术汤治

    鱼腥草梨巧治咳嗽 很多老人咳唔嗽时咯痰色黄而黏稠。中医认为,这是肺部有热的表现,喝鱼腥草梨水可治疗。具体方法为:鲜鱼腥草50克 (干品25克),中等大小雪梨1 个(洗净、切块),加水煮15分钟,吃梨喝汤,每日1次,连续3 日。 姜志远 大便偏稀陈术汤治 有些老人发现,自己很多天大便偏稀,不成形。中医称这种现象为便溏,认为是气候潮湿、饮食寒凉,寒湿伤脾所致。治宜健脾祛湿,可服陈术汤。 具体方法为:取炒白术6 克,陈皮5克,薏苡仁30克,加水煎煮,取汁分2次当日饮服,每日1剂,连续7日。 何建华 中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