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治 第663页
-
饮中药汤治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多发生于儿童,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引起者,表现为耳内流脓,耳内有胀闷感,耳痛耳鸣,或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若持续流脓,脓液多而黄稠,有腥臭气、耳痛、易怒等,则又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宜利肝胆,清湿热。用中药治疗效果好。 方法:取金银花、败酱草各25 克,防风10克,白芷7克。水煎分3 次服。小儿用量酌减。 洪锦富 冰片桃油 治中耳炎 我今年72岁,前段时间患有中耳炎,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始终不见好转,每天从耳...
-
芍药甘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患者某, 女, 52岁 , 2003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 小腿肌肉挛急、 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 加重2d。 现症见: 昨晚小腿肌肉挛急、 酸胀疼痛, 肢体麻木, 夜卧不 安, 失眠多梦, 腰酸腿软, 头晕耳鸣, 口干少饮, 舌质 降, 少苔少津, 脉细数。 西医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 中医诊为脚挛急, 证属肝肾阴虚、 经脉失养。 治 以滋补肝肾, 养血舒筋。 方用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 甘麦大枣汤化裁: 芍药40g, 熟地黄、 当归身、 木瓜、 牛膝、 桑寄生、 伸筋草、 延胡索各15g, 川芎、 枳壳、...
-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目前世 界上糖尿病患者约 4. 2 亿,预计 2040 年糖尿病患 者将增至 6. 42 亿 [1 ] 。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失明、肾功能衰竭、骨折、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的 重要因素,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 [2 -3 ] 。中医药 用于防治糖尿病已有几千年历史,在糖尿病及其并 发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众多医家突破 消渴病以阴虚燥热为病机的三消论治观点,结合临 床实践提出消渴病发病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 [4 -5 ] 。 糖尿病发生与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调、脾虚胃热 有...
-
王琦 运用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全 国第二、三批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 王老认为,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 ’的主要病机为过敏体质,外邪引发肺中 伏热,迫津为涕,主张运用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 一、脱敏止嚏汤 处方:百合30克,乌梅20克,蝉 蜕、辛夷花(包煎)、黄芩各10克,苍 耳子、鹅不食草各6克,细辛3克。 辨症状加减:鼻塞流涕重者,加白 芷、薄荷各10克,以增强宣通鼻窍、疏 风散邪的功效;鼻...
-
六味小柴胡汤治过敏性鼻炎
六味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方药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因其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且由六味药物组成,故将其称为“六味小柴胡汤”。笔者经常运用该方治疗外感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 过敏性鼻炎 瞿某,男,14岁。2009年1月9日就诊。 主诉:鼻塞,流涕,喷嚏两年,加重3月。患者有过敏性鼻炎史两年,每天晨起鼻塞,流涕,喷嚏发作,持续1小时后方止,遇花粉、寒冷、鱼虾等刺激后加重,一直在用开瑞坦...
-
辛夷苍耳子汤治疗鼻炎效果佳
临床实践证明,用辛夷苍耳子汤治疗鼻炎效果较佳。具体方法是:辛夷、苍耳子各9克,金银花、连翘、黄芩各12克,鱼腥草15克,蔓荆子、白芷、浙贝母、陈皮、鸡内金、神曲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痊愈。需要提醒的是,用药2~3天鼻涕流得特别多,这是排毒反应,不必惊慌,随后鼻涕减少,头部感觉清爽,鼻塞症状减轻。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鼻炎患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早上起来跑步,有助于增强体质。 2.日常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以及鱼虾等腥味...
-
大柴胡汤治便下血与鼻衄案
袁某,男,11岁,小学生。患者既往有反复胃痛,反酸和烧心史。5天前突然上脘正中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按之更甚,腹胀,矢气极少,口渴,不食不便。曾就诊西医,诊断为胃溃疡,经服中西药治疗5天,其病不减。今诊并述昨日下午出现往来寒热,心烦欲吐,大便色黑(匿血试验阳性),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遂辨为阳明邪热挟瘀与少阳同病。治宜清少阳,泻阳明瘀热。方用大柴胡汤:柴胡18克,枳实 15克,黄芩、半夏各12克,白芍、大黄、芒硝各9克,生姜3 片,大枣4枚。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解稀便2次,腹胀痛消失,但见鼻衄色红,每日...
-
过敏性鼻炎李发枝运用御寒汤治疗经验
李发枝教授(以下简称“李老” ) , 第四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河南中 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 李老业 医50年, 学宗张仲景, 崇尚李东垣, 对《脾胃论》 《兰 室秘藏》等著作有较深入的研究, 并以之指导临床, 疗效显著。 李老擅用御寒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 [1] 、 鼻窒 [2] 、 艾滋病气虚感寒证引起的感冒、 咳嗽等外感 病 [3-5] 及头晕、 耳鸣 [6] 等内伤杂病, 现对其运用御寒汤 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介绍如下。 过敏性鼻炎病因...
-
饮三皮汤治鼻出血
原发性鼻腔出血而查不出直接病因者,以7—25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常见于天气炎热干燥及情绪紧张时,可能与头部充血、鼻腔黏膜干燥、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患者多伴口干口渴,尿黄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等症。此为血热妄行引起。 中医认为,桑白皮甘寒入肺脾,能清肺止咳;丹皮苦辛寒降,人心肝肾血分,善清血中伏火而凉血止血;地骨皮微苦性凉,入肺肝肾,以清气分伏热见长。三药合用,治疗鼻出血,药简效宏,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之可获良效。 方法:取桑白皮15克,丹皮、地骨皮各8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3剂...
-
鸭蛋百合汤治慢性咽炎
春季是咽喉疾病的高发时期,不少人会感觉咽喉干燥,疼痛,咳嗽痰少或无痰,难以咯出,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这是慢性咽炎的表现。这时,不妨自制一碗鸭蛋百合汤来治疗。 中医认为,鸭蛋性凉,具有滋阴清肺的功效。而慢性咽炎则是日久损伤肺阴,致辞肺阴不足,虚炎上炎所致。用性凉的鸭蛋配合养肺阴的百合,滋肺阴,祛虚火则慢性咽炎得治。 具体制法:鸭蛋1-2个,鲜百合15克或干百合9克(干品先浸泡),饴糖适量。水适量煮沸后,把鸭蛋打入锅内,放入百合,待蛋熟后调入饴糖即成。喝汤吃蛋,每日一次。7日为一个疗程。...
-
应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病案
经方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其文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原方由半夏1升,厚朴3两,茯苓4两,生姜5两,干苏叶2两组成,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即后世所谓梅核气。现举一例应用该方治疗梅核气的病案。 张某,男,59岁,2014年5月22日初诊,咽中异物感伴双耳闭气1年余,屡经中西医治疗未果,既往有中度抑郁症病史,服抗抑郁药。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吞吐不爽、进食不受影响,心情抑郁,双耳闭气,痰少,咽干,声音嘶...
-
咽喉肿痛可用姜汤治疗
咽喉肿痛是一种临床症状,凡患有急性或者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疱疹性咽峡炎、溃疡膜性咽炎、咽喉脓肿等,均可引起咽喉局部的肿痛。 对于治疗咽喉肿痛的方法,民间普遍使用喝姜汤的驱寒、防治感冒的办法。此外,咽喉肿痛也是冬季常犯的毛病,如果用热姜水加一点食盐当茶饮,每天喝上2~3回,经常服用则有助于化解炎症。 对于患有神经衰弱的人,如果每天早、晚空腹喝上1碗热姜汤,并且坚持饮用,可收到补气、提神、改善睡眠的效果。口腔溃疡的人,如果坚持用热姜汤每天漱口2~3次,长期坚持有助于溃疡面的收敛。 ...
-
得了咽炎怎么治 猫爪草橄榄酸梅汤治疗偏方
咽炎 【病因与症状】 咽炎是指咽部黏膜发炎,主要由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鼻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柯病毒等,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受凉、疲劳、烟酒过 度、长期受化学气体及粉尘等刺激,或因鼻窦炎等影响,使抵抗力减弱,细 菌或病毒乘虚而人所致。 咽炎主要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咽炎是发于咽部的急性炎症。本病 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多由急性鼻炎向下蔓延所致,也有开始即发生 于咽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咽部红、肿、热、痛,吞咽困难,可伴有全身症 状。中医称本病为“急喉痹”或“...
-
喝点藕汤治疗口腔溃疡
春季气候干燥,人们易受到上火的困扰,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较为常见。喝点藕汤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十分不错。 藕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作用,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可促进溃疡面的恢复;所含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口腔黏膜上皮修复。同时,藕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还有润肠通便、滋阴清热、清胃降火之功效,对治疗口腔溃疡也有帮助。 可选择排骨藕汤,具体做法是:藕入锅前用淡盐水浸泡,待排骨煮到五成熟时,将段状老藕倒进汤锅,旺火煮沸后用文火煨,直到炖得酥烂,加盐出锅即成。第一次喝完后包上保鲜膜入冰箱冷藏,每日一次,连喝一周后...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面瘫
朴某某,女,47岁,朝鲜族,2010年7月9日初诊。 患者两周前,于清晨起床后,突感左侧面部不适,发现饮水时口角漏水,咀嚼食物时食物滞留于左侧齿颊之间,餐后对镜观察,嘴角已明显向右侧歪斜,左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鼓腮时漏气,左侧鼻唇沟明显变浅。当地卫生院诊为“面神经麻痹”(面瘫),经输液、针灸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今日来院要求服中药治疗。 现诸症如上所述,舌质淡红,舌体略胖,苔薄白,脉浮缓。证属正气不足,络脉空虚,营卫失调,风邪乘虚而入,伤气血,中脉络,致使气血郁阻,而发...
-
蠲饮六神汤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案
王某,女,52岁。口腔反复溃疡5余年,伴有胃脘部胀痛,时牵涉胁肋疼痛,肢体沉重,时头晕,手心烦热,时碰到冷水如寒风刺骨感。二便调,月经稀少,经期2~3天,白带白稠量多,形体稍胖,夜寐多噩梦,舌质淡紫,苔白滑,根厚腻,脉弦滑有力。 中医诊断为痰证,治疗化痰蠲饮,方以蠲饮六神汤加减:旋覆花、九节菖蒲、炒枳实、远志、瓜蒌皮、莱菔子、姜半夏、姜竹茹、车前子各10克,生姜3片,丝瓜络、茯苓、代赭石各15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 患者服用后,每日解白色黏液便10余次,自感一身轻松,口腔溃疡也明显好转,手...
-
小柴胡汤治流行性腮腺炎
患儿吴某,男,8岁。2011年3月6日初诊。述其发热,双耳垂下肿胀疼痛2天,某医院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经服阿莫西林、阿昔洛韦,及外贴鱼石脂膏等无效。刻诊:发热38.6℃,双侧腮腺部位肿胀、疼痛,溲赤、便干、纳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证属外感风温之邪,蕴而化热,结于少阳之络。治宜和解少阳,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方选小柴胡汤化裁,药用(中药配方颗粒,所列剂量相当于饮片剂量,下同):柴胡12克,黄芩、党参各10克,甘草6克,法半夏6克,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各20克,生姜6克,大枣10克。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