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汤治 第661页

汤治 第661页

  • 进食后呕吐丁蔻理中汤治

    进食后呕吐丁蔻理中汤治

      李某,女,40岁,村民。2002年5月25日初诊。患者自诉进食后呕吐已持续半年。既往无胃病史,于发病前无明显诱因,每于进食后2~3小时则呕吐,多在一次内吐出全部未消化之胃内容物乃止。且胃脘部有阵发性膨胀,进食后尤甚,但无疼痛;每餐只能进食稀粥少许,每日多餐;大便溏而量少,1~2天一次。发病至今已消瘦十余斤,月经亦未见来潮,自觉神差肢乏,屡经中西医药治疗未效。经X线胸部透视及胃肠道钡餐透视和摄片示为:胃位置较低,蠕动较弱,胃幽门梗阻。   观患者见其倦怠,消瘦,面色萎黄,肌肤枯槁。腹部平软,胃脘部无明显压...

  • 李乃庚平喘汤治支气管炎 哮喘

    李乃庚平喘汤治支气管炎 哮喘

      组成炙麻黄5克,杏仁10克,白芥子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陈皮5克,制半夏5克,白前10克,甘草5克。   功能散寒止咳,化痰定喘。   主治常用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百日咳等病。证属外感风寒,内蕴痰湿。症见咳嗽气喘,喉间有痰鸣,舌苔薄白或白腻均可服用。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   方解方用麻黄、杏仁为君,麻黄辛温,善散风寒,杏仁味苦,善降肺气,两药均入肺经,既散肺卫外束之寒,又降肺络壅逆之气。用白前、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为臣,...

  • 寒饮咳喘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之

    寒饮咳喘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之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疗寒饮咳喘证,什么是寒饮咳喘呢?也就是寒性的水饮引起的咳嗽、气喘病,这种咳喘病的表现特点,兹通过一个病例加以说明。   寒饮咳喘的特征   2006年10月份初的一次晚诊时,进来一位50多岁中年女士,她的装束打扮引起了我的注意,外披棉袄,内穿两个毛衣,脱掉棉袄,见前胸与后背都有凸起物,看我有疑,这位女士就从衣服内取出两件东西,一看是两个大热水袋,前胸放一个,后背放一个。病人对我说,她患支气管哮喘多年了,一到秋冬季节天气寒凉时哮喘就会发作,发作时胸部憋闷,气喘不能平卧,睡觉时须背后垫...

  • 小青龙汤治咳喘

    小青龙汤治咳喘

      小青龙汤出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的效方。本方由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6味组成。哮喘辨证属寒实者(又名冷哮),首先可考虑用本方治疗。症见喘息气促,喉中有哮鸣声或水鸡声,咯痰色白清稀,或多泡沫,胸膈胀闷,面色晦滞,口不渴或口干不欲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舌面滑润,脉弦滑或浮紧等。临床可辨证加减,如在喘而无热的情况下,可去桂枝、白芍;汗出较多时,可去桂留芍,以敛阴和营;冷哮患者素体阳虚,或由于病情演变,阴盛阳微,尤其是肾阳亏虚,摄纳失职,在治疗时既要温肺平喘,又要扶...

  • 鱼腥猪肺汤治肺热咳喘

    鱼腥猪肺汤治肺热咳喘

    肺热咳喘除了有一般咳喘发作的症状外,常伴有发热、痰黄黏稠、口苦心烦、舌质红、舌苔黄。治疗宜以清热解毒、祛痰化湿。用性微寒的鱼腥草配以川贝、甜杏仁、桑白皮等中药煲猪肺,具有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亦为日趋炎热春末夏初时的咳喘热症的调理汤品。 材料:鱼腥草30克,川贝10克,甜杏仁 12克,桑白皮20克(中药店均有售),猪肺半个,生姜4片。药材分别洗净,稍浸泡;猪肺反复揉搓干净,挤干水,切块,置锅中不下油、盐炒干。诸材料一起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 (约6碗量),武火煮沸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可供2~3人食...

  • 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嗽

    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嗽

      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谓:“我常用外科的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嗽,效果胜于小青龙汤。理由很简单。小青龙汤是治疗风寒引起的痰饮咳喘,阳和汤却与痰饮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相吻合,且能结合到痰多的症状。”这里所指的痰饮咳喘证,实则包括了大部分肾阳虚的患者。   除秦氏列举的二点原因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方中以大剂量的熟地为君,故有此奇效。如张景岳就认为“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阳虚而真气散失者,舍熟地何以归原”,且他所创金水六君煎主治肺肾虚寒,水泛...

  • 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与气逆而喘

    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与气逆而喘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组成:射干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约合现代的25克),半夏半升(约合现代的65克),大枣七枚。   咳而上气,是咳嗽与气逆而喘,此喘鸣声像是喉中有一种水鸡鸣叫的声音,如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较严重咳嗽气喘病人的喉中痰鸣声,是痰阻气道,痰气相击造成的。射干麻黄汤临床上主要用于外寒内饮的“寒咳”,如咳嗽咳痰,色白清...

  • 萝卜葱白姜汤治风寒咳嗽

    萝卜葱白姜汤治风寒咳嗽

      萝卜葱白姜汤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至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可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红糖姜枣汤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可祛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苏叶干姜汤治慢性支气管炎

    苏叶干姜汤治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在秋冬季复发,多属内伤久咳、咳喘等证,其病因主要由肺脏虚弱,或他脏有病(如脾虚、肝火、肾虚)累及于肺所致,治宜扶正补虚,祛邪止咳。据临床验证,苏叶干姜汤对此病有较好的调治作用,患者不妨一试。   取紫苏叶30克,干姜3克,水煎去渣取汁,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天。此方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用药后多数患者食欲增加,睡眠安稳,心跳趋于正常,仅有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等轻微副反应,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郭旭光)...

  • 姜汤治空调引起的胃寒伤风关节疼痛

    姜汤治空调引起的胃寒伤风关节疼痛

    对空调病大家都不陌生了,由空调病引起的胃寒胃痛、肢体关节冷痛、伤风感冒等一系列的症状,可以喝些生姜汤来缓解。 胃寒疼痛:长时间吹空调,空调的冷气会由口咽进入胃部,寒滞胃脘而疼痛,有时会伴有胀满、呃逆、嗳气、便溏等症状。生姜性味辛、温,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用生姜5片(大约15克),剁碎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0分钟,趁热饮服,可以有效缓解长期在空调屋内导致的胃痛、腹胀、泄泻等。 肢体关节疼痛:长时间开空调,肢体关节最容易感受风寒的侵袭,再加上长时间的坐卧不动,血液循环较慢,四肢关节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寒滞血瘀,极易导...

  • 大柴胡汤治高脂血症肥胖

    大柴胡汤治高脂血症肥胖

    治高脂血症肥胖体倦案:朱某,女,45岁。自觉疲乏困倦,伴有体重增加3月余,之前体重63公斤。患者体型略胖,体质较壮实,体重68公斤。检查:上腹部按压较充实,有轻度压痛。大便干结,3-5日一行,夜间有盗汗。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腻,脉细数。血液生化检查:Ill清总胆固醇《rC)859mmol/L,血清甘油三酯CrC)277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 予以大柴胡汤加川朴和解少阳、行气消结。处方:柴胡、黄芩、枳实、川厚朴、制半夏各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6克,生姜3片,红枣6粒。服药1周后复诊,自感全身轻松,药后大...

  • 枳壳鸡蛋汤治腹外疝

    枳壳鸡蛋汤治腹外疝

      腹外疝俗称“小肠串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的某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病变。本病属中医“疝气”范畴,多因寒湿或湿热之邪滞于厥阴肝经,经脉不利所致。笔者临床验证,服用枳壳鸡蛋汤治疗有良效。   取枳壳60克,煎汁去渣,然后将鸡蛋两个放入其药汁内煮,至蛋熟后将蛋壳敲碎,药汁与蛋一次顿服,每日一剂。一般服药5剂可愈。   此方具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可治疝气(腹股沟斜疝)。孕妇及气虚者慎服。(郭旭光)...

  • 升压汤治疗低血压

    升压汤治疗低血压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各种降压药也应有尽有。但轻度低血压也可引起人们头晕眼花,气短懒言,心悸神疲,纳差自汗,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脉沉细弱等不适症状。对于这类病人,现在无西药可治。临床采用中药“升压汤”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方药]甘草4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生麦芽30克,陈皮15克。每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两煎合并后早晚2次分服。5天为一疗程,血压升至正常后再服两个疗程。服药期间每天早晚各测血压1次。临床治疗病例收缩压在78-56毫米...

  • 小柴胡汤治心室性早搏

    小柴胡汤治心室性早搏

    小柴胡汤出自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其适用范围甚广,凡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属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经气不利者,皆可使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加减,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室性早搏:女,36岁,心悸半年,加重1周,患者平素易感冒,五心烦热,盗汗,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自服丹参滴丸,效果不明显,{周前再次感冒,遂感心悸胸闷加重,纳可,失眠,易醒,有恐惧感,舌质红,少苔,脉结代。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辨证属痰火扰心,瘀血内阻。治以化痰宽心,...

  • 真武汤治疗冠心病

    真武汤治疗冠心病

      方证相应,审证求机是应用经方的最高境界。审证求机体现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笔者临床应用真武汤治疗多种疾病,注重方证相应,疗效卓著。   冠心病   张某,男,54岁。某私有企业老板。于2009年7月就诊。   自述患冠心病1年余,时常出现胸闷、胸痛,曾服“复方丹参片”、“鲁南欣康”等,症状无明显缓解。6天前因胸闷、胸痛发作频繁并加重,入院治疗。心电图示:广泛性心肌缺血。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ACEI、硝酸酯类等,症状无好转,要求中医治疗。查:形体较胖,面色白...

  • 名医张锡纯之定心汤治心律失常

    名医张锡纯之定心汤治心律失常

    用清代名医张锡纯之定心汤加味 治疗心律失常44例,疗效满意,现介 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4例中,男性24例,女性20 例;年龄4—76岁,平均44岁;病程 2天~3年,平均8个月。其中室性早 搏6例,房性早搏8例,交界性早搏 6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窦性心动 过缓4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l例, 心房颤动6例,实性心律不齐4例, 多种心律失常并存者3例;冠心病26 例,风心病6例,先心病1例,心肌 病1例,心肌炎6例,肝癌1例,肺 癌l例,鼻咽癌l例,肺结核1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磁石60...

  • 柴芩温胆汤治雷诺氏综合征

    柴芩温胆汤治雷诺氏综合征

    雷诺氏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病,属中医学“厥证”“脉痹”范畴,临床上多以温阳通络为治疗大法。近日,笔者以“理气清热化痰”为治法,运用柴芩温胆汤辨治雷诺氏综合征患者1例,疗效较佳,兹介绍如下。 病案举例 范某,女,62岁,2015年3月21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上肢疼痛、麻木,继而出现指端冰凉屈伸不利,受寒冷刺激后上述症状加重。在当地人民医院诊断为“雷诺氏综合征”,间断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 复方建瓴汤治高血压

    复方建瓴汤治高血压

    袁某,女,42岁。2013年6月16日初诊。患者主诉面部皮肤麻木1年伴头晕1周。曾晕倒2次,测血压:160/100mmHg ,化验甘油三酯7.0mol/L。脑部CT显示脑基底动脉硬化。纤维胃镜检查:慢性胃炎伴糜烂。服药降压药后症状缓解。 患者刻下双眼皮跳动,面部皮肤紧张麻木,头昏头晕,恶心欲呕,胃脘不适,口干口苦,劳累后胸闷心慌气短。舌质红,舌下脉络曲张紫滞,苔薄黄,脉弦滑。 西医诊断:高血压动脉硬化。 中医诊断:眩晕,属肝阳上亢,肝风内扰,瘀血阻络。 处方:复方建瓴汤加减:...

  • 补阳还五汤治疗外伤头痛

    补阳还五汤治疗外伤头痛

    例1:李某,女,33岁。患者因被丈夫打伤头部,当地卫生院诊为“脑外伤”。住院治疗10余天后出院。现仍感头痛、头晕,痛甚时如锥刺样,尤以后额顶部为甚,伴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检查:精神萎靡,右后额顶部见脱发斑。颈软,心肺正常,瞳孔等大等圆,伸舌居中。舌苔薄白中微黄,舌质暗,舌尖有瘀点,脉象涩而无力。 辨证属气虚血瘀,冶拟补气活血行瘀,予补阳还五汤。处方:生黄芪120克;当归尾3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服7剂后,头痛略减。14剂后惊悸失眠好转,舌瘀点转淡。20剂后...

  • 泽泻牛膝汤治梅尼埃病

    泽泻牛膝汤治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美尼尔 病)类似中医学的眩晕 症,是一种以眩晕为主 证,伴有耳鸣、呕吐等 症状的发作性疾病。中 医有“无痰不作眩”之 说,认为此症多与脾虚 水气不化、聚湿成饮 (痰),致使浊阴上犯清 窍所致。选用泽泻牛膝 汤治疗有一定疗效。处 方及用法:泽泻30克, 白术15克,牛膝10克。 水煎2次分服,每日1 剂,10日为1个疗程。 按:上方由《金匮要 略》治痰饮名方“泽泻 汤”加牛膝组成。泽泻 味甘、淡,性寒,能利湿 化饮(痰),引水下行,近 年被认为是治疗眩晕、...

  • 甘麦大枣汤治抑郁宜选淮小麦

    甘麦大枣汤治抑郁宜选淮小麦

    两年前经熟人介绍,接触了一对老夫妻。看得出来,丈夫应该是个领导,儒雅从容,妻子语句和缓,也应该是个高素质之人。当时,其妻子因为胃病找我看病,用了一段时间汤药之后病情好了,也就再没有更多的交集。3个月前,老同志打来电话,说要求诊,我也欣然应允。原因是他退休之后返聘到一家公司,不知道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还是退休后的心理落差太大,出现了情绪失控的症状。几周之中,病情发展到不敢回忆往事,不能接熟人电话,否则就会痛哭流涕,不能自止。心里很清楚自己状况,自我安慰“不要哭,不要哭”,但是就是控制不住,基本每...

  • 备化汤治头晕

    备化汤治头晕

    江苏龙砂医学流派善用陈无择所创“三因司天方”十六方,疗效颇佳,并成为该流派重要特色。备化汤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系为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而设的运气专方。2015年乙未年,其气候特点亦符合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的气化运行状态,故亦可用之。 兹介绍笔者跟随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习后,临床运用备化汤的典型验案二则,与同道分享。 病案1:备化汤治头晕 丁某,女,54岁,2015年7月10日初诊,自述患高血压病、颈...

  • 栀子豉汤治疗失眠差不易入睡

    栀子豉汤治疗失眠差不易入睡

    栀子豉汤源于《伤寒论》,有歌诀曰“栀子豉汤治懊憹,虚烦不眠此方好……”,用于火热内郁胸膈所致的虚烦不眠及上焦不畅、胃气失和等热郁证。下面用栀子豉汤治疗的2个病例,临床疗效较好,供读者参考。 案例一 女,45岁,2个月没来来经,心急,时有烘热感,眠差,不易入睡,一夜睡4~5小时,睡时易惊醒,动辄生气,大便不干、肚子响、咽干、眼干、头疼头晕、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涩。因素体阴虚或失血耗液致肾气虚衰、精血不足,兼肝血来源不足、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肝...

  • 花生叶煎汤治失眠

    花生叶煎汤治失眠

    将250克花生叶放到锅里,水要没过它2—3厘米,上火煎,水3开后微火再煎10分钟,然后将煎取液倒人6个小茶杯中,每天早晚各服一杯,连服3日,失眠症状就可治愈。...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失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失眠

    笔者在跟随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科张晓雪主任学习的过程中,见张老师善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疗效颇佳。现举例说明之。 赵某,男,36岁,主诉眠差一年,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每遇情志因素则精神紧张,头胀,胸闷,心情压抑,焦虑,纳差,便秘或大便不爽。查其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数。 辨证:少阳不和,枢机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调畅枢机。 方药:柴胡15克,黄芩10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桂枝6克,党参6克,生大黄9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磁石30克,炒酸枣仁30克,...

  • 中药剂汤治疗眩晕 疗效满意

    中药剂汤治疗眩晕 疗效满意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化障碍而 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是多种 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前庭系统、本体 感受系统和视角系统等组织结构的病 损都将引发眩晕。临床上一般分为周围 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以及其他全身性疾 病所致的眩晕。近年来眩晕的发病呈上 升趋势。应用中药剂汤治疗眩晕取得了 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病例来源于收治的116例眩晕患 者,年龄在20~78岁之间。男4J4例,女 72例。病程5天~30年。主要症状为头 晕、目眩,感觉周围景物旋转,恶心,或呕 吐,吐清水痰涎,或汗出,或耳鸣,或颈部 强直不舒,或怔忡...

  • 银莲汤治焦虑

    银莲汤治焦虑

    配方:取水发银耳100克、莲手15 克,冰糖适量。 做法:用温水浸泡莲子至发软;洗净银耳,将其择成小朵,放入沙锅加水煮20-35分钟,酌加冰糖(糖尿病患者可不加)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 功用:安神宁心,滋阴除烦。 本方名为”银莲汤”,是中医常用的治疗焦虑症验方,对坐卧不宁,激动哭泣,口干,胸闷,心悸,失眠,出汗,双手震颤、便秘等症状有效。 (孙柏)...

  • 苗药定痛汤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

    苗药定痛汤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

    患者,女,28岁。患者发作性左侧颞部跳痛2年,每次头痛维持1—2天,自服散列通后可缓解。头痛时伴头晕,严重时可有恶心呕吐,近3天来,患者疼痛复发,于9月12日来我院神经科门诊。查体:血压130/70毫米汞柱,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CT未见异常。中医诊断:头痛;西医诊断:无先兆性偏头痛。此次症见,左侧颞部跳痛,伴头晕,舌淡紫,苔白,脉弦涩。 证属气滞血瘀之头痛。投以苗药定痛汤,处方:川芎15克,白芷1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30克,大血藤30克,熟地30克,全蝎10克,蜈蚣3-6条,僵蚕1...

  • 麦门冬汤治疗抗抑郁药胃肠道副反应属肺胃阴虚型32例疗效观察

    麦门冬汤治疗抗抑郁药胃肠道副反应属肺胃阴虚型32例疗效观察

    抗抑郁药物是一类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抑 郁障碍的药, 适应范围还扩大到焦虑症, 强迫症, 恐怖 症和惊恐障碍等疾患, 是临床常用的精神药物, 抗抑 郁药的种类一般分为三环类抗抑郁 (TCsA) , 四环类 抗抑郁药,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 单 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 , 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再摄取抑制剂 (SNRIS) , 多巴胺重摄取抑制剂 (DA) ,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1] , 这 些类型的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是肯定有效的, 在 短期内即可缓...

  • 自创高枕无忧汤治产后抑郁

    自创高枕无忧汤治产后抑郁

    治疗焦虑及焦虑所引发的各种病症,只有安枕才能无忧,王琦教授自创高枕无忧汤,以法半夏配夏枯草,苏叶配百合来调理睡眠。对于其他纷繁复杂的兼症,则究其病因,对症下药。 于女士是一位人民教师,虽已步入中年,穿着打扮颇为时尚。按理说,于女士当是心态年轻、乐观的知识女性,可她却一直生活得焦虑不安,紧张兮兮。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产后抑郁。 于女士说,她年过四十才生下一对双胞胎,本是双喜临门,全家人都很开心地迎接小宝贝的到来,可是她自打生下孩子后情绪就一直很低落,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都变得极为敏感,本以为这种精神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