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治 第658页
-
甘草养阴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常见的炎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UC病理表现为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通常先累及直肠,而后逐渐向全结肠蔓延。UC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有癌变危险,其病因和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1,2]。肠道黏膜免疫反应异常激活是导致UC肠道炎症持续性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直接因素,且该病具有反复、迁延难愈等特点。目前西医临床主要采用氨基水杨酸盐、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治疗,临床症状可有一定程度的...
-
己亥年白术厚朴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案
张某,女,39岁。2019年2月26日就诊。患溃疡性结肠炎3年余。半年前复发,予甘草泻心汤治愈。今年春节后,因饮食不慎又复发。刻诊: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自述近10日,脓血便日15次左右,伴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纳呆,腹部喜温畏寒。曾就诊于消化科,口服柳氮磺胺嘧啶,美沙拉秦灌肠一周,疗效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右关沉弱,左关略弦。予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合四逆散、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治疗20余日,便脓血日7~8次,诸症略减轻。考虑到患者病情疑难且较重,予六己年司天方白术厚朴汤原方治疗。 处方:炒白术15克,厚朴9...
-
柔肝软坚汤治疗肝硬化
慢性乙肝、丙肝常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此属于中医郁证、积聚、血瘀等证范畴。病毒邪气驻留于肝,以耗损肝脏气血为主,其病变结果在肝,病理过程在于脾肾亏虚,气血不和,邪罹肝络。肝肾同源,体阴用阳,以血为本;脾主生化,乃气血之源,且肝病横逆犯脾,脾气常虚,致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肝体逐渐失去弹性变硬变小,乃阴分不足,津血亏损,滋润荣养不够,故肝血肝阴亏损是第一病理所在,也是邪罹肝络,气滞血瘀的病理基础。治疗的总原则是柔肝软坚,但应从补气益血,理气化瘀入手。笔者自拟柔肝软坚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药物组成:炙...
-
中医便秘的根本病变 姜汤治方
崔某,女,49岁。2010年4月12日初诊。诉便秘25年余,曾用大黄、肠清茶等,效果欠安。大便3~4日1行,便质不干,时需灌肠可便,胃腹胀满。7天前受凉后感两胁微胀,咯白痰,口苦不渴,时头痛、头晕,汗出,心烦不欲食,右手有肿胀感,双下肢痛,纳可,眠多梦,四肢逆冷,前次月经继续17~18天(此刻非经期);小便晦气,腹胀便不爽,舌昏暗,苔白根腻,脉沉细。辨六经为少阳、太阴合病兼血瘀。辨方证属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法疏利肝胆,温脾通便。 一诊: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姜半夏10g,炙甘草10g,桂枝6g,干姜...
-
脑中风并黄疸 用化瘀退黄汤治疗
王某,男,56岁,某地区金属回收公司干部。患者于2007年11月3日因脑中风出现左半身不遂,在某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月余,左侧肢体仍活动受限,经服经验方瘫痪康复丹3个月,下肢可独立行走,上肢肌力Ⅱ级,仍在治疗中,复因患乙肝8年,因肚腹胀大,脘腹挛急,纳食量少,下肢浮肿,食后腹胀,小便短少,胁肋疼痛曾住院,经中西医治疗后,诸症缓解。最近其腹大如鼓,下肢浮肿,面目发黄,全身黄染,右肋下痛,肋下肿块大而坚实,胸腹壁静脉怒张,肝大在肋下1.5厘米,脾大6厘米,质地较硬。造影为食道静脉曲张。B超、肝扫描均提示:肝硬...
-
舒肝化於汤治肝病
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 15克,茯苓9克。水煎2次,混合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1剂;也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3丸。此方具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祛邪,培补脾胃之功。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病毒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随证加减:有湿热征候或胆汁瘀阻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克,以利于清利湿热,再加赤芍、栀子,祛瘀利胆;虚赢不足严重的,偏于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以温补肾阳,偏于...
-
仙方活命饮合复元活血汤治肝脓肿
近日,业师张振忠主任医师在门诊采用中草药治疗肝脓肿2例。经过短短1个月的治疗,患者肝脏脓肿得以全消,惊叹之余,笔者深感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吕某,男,37岁,患者于2015年4月16日首次就诊于张振忠老中医工作室,主诉:肝脓肿3月余,自觉右侧胁痛,发热,体温37.5℃,口苦口干,食欲尚可。舌质暗红,少苔,脉弦细。B超:肝右后叶脓肿3.5厘米×2.7厘米。 中医诊断:胁痛。 辨证:肝胆湿热,瘀浊阻滞证。 治法:疏肝利胆,清利湿热,活血止痛散...
-
柴平汤治乙肝 胆囊炎 胃炎举案
□ 郑婷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医院 柴平汤出自《增补内经拾遗方》,由小柴胡汤与平胃散相合而成,方药组成为柴胡、半夏、人参、黄芩、苍术、厚朴、陈皮、生姜、大枣、甘草。笔者跟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多年,用柴平汤治疗肝胆胃肠病有显著疗效,举案于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刘某,男,53岁。2016年12月10日诊。患者于今年年初因身目黄染、腹胀、纳差至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间断服用中药,20余天前患者上腹部胀满不适,遂至我院就诊。症...
-
小蓟饮子汤治血淋
章某,男,40岁。初诊自诉:小便淋漓涩痛断续年余,近因情志郁怒,三天来,小便淋漓疼痛加重,每次小便中夹有大小不等的血块,有时血色深紫,有时呈粉红色如烂肉。努挣小便方能尿出,痛楚难忍,大便秘结,小便赤。诊见患者面红体胖,舌绛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舌苔黄腻、小便淋涩疼痛,气分湿热之证;舌色绛红、小便血块,热人营血之征。因患者淋症年余不解,气分邪热延 及血分,热邪久羁迫血妄行,甚则热甚肉腐,故小便血块,痛楚难忍。治宜清热通淋、化瘀止血、疏肝达郁。 方用小蓟饮子合珀珠散加减:小蓟25克,藕节12克,蒲黄炭6 克,...
-
芍药甘草汤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是一张小方,只有芍药甘草两味药,但你不要小看张仲景的小方,他们都是很有道理的,芍药甘草汤原本用来治疗脚挛急,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用来治疗所有挛急的毛病,甚至是看似不挛急的毛病。 我这里有个奇怪的经验,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上很棘手,黑疸,黄疸持续增高,不好治,我治疗过一个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女性患者,周身发痒,每天都要用热水捂,不管用,又用手抓,浑身都是抓痕,找我看时,我发现这个人非常瘦,一天一到晚上就脚抽筋,而且大便干结如粒,她前面已经吃了几年的中药,效果不明显。...
-
金钱青叶汤治瘀胆型肝炎疗效好
瘀胆型肝炎属中医黄疸范畴,临床上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一种容易误诊而难治的消化道疾病。它以胆红素明显增高,肝脏肿大,皮肤瘙痒为特征。用金钱青草叶汤治疗本病26 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7~65岁,其中17—25岁6例, 25~65岁20例。除8例住院治疗外,其余都是门诊病人。全部病例均有明显黄疸及消化道症状,总胆红素在 171—518微摩尔/升之间,以急性瘀胆型肝炎为多,共20例,慢性瘀胆型肝炎6例。经B超检查,肝大在1~4厘米(肋...
-
忍尿致“膀胱炎”主方春泽汤治小便频数
胡某,女,42岁,门诊病例, 2002年3月7日初诊。 患者自诉在1个月前,于某日晚19时开始与朋友们打牌,直至次日凌晨1时许。由于兴致特别高,其间只顾喝茶水,竟忘入厕小便,下牌桌后方觉小腹甚胀,小便急迫。入厕小便,但排完小便之后,仍觉少腹膀胱部胀满不舒。次日,其少腹胀满不舒逐渐加重,且每次解小便之后,均觉小便未净,以致频频入厕。白日尚可忍受,夜晚则因小便次数过多而严重影响睡眠。如果强忍,甚则小便自遗。 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膀胱炎”。经用中西药治疗月余,其少腹胀满、小便频数均未见减...
-
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细菌感染、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急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结石、遗传等因素有关[1]。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但临床效果有限, 且治疗周期较长, 长期用药容易加重肝肾负担, 引发多种药物不良反应。而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大, 许多患者接受程度较低[2]。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肝胆气郁、胆失通降所致, 故临床治疗应以疏肝利胆为原则[3]。本研究探讨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
大柴胡汤治急性胆囊炎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柴胡、 黄芩、芍药、半夏、生姜、 枳实、大枣、大黄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功效,主治少阳阳明合病。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邪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肝胆、胰腺、胃肠道等内脏疾病,辨证属于少阳阳明合并证者,笔者临床常用。对于患有上述疾病,出现腹痛腹胀患者均有较好效果,尤其是对于胆结石、胆囊炎的患者用之效佳,对急性胆囊炎也有较好疗效。兹举一例如下。 患者张某,男性,40岁。二型糖尿病史,因着凉后咳嗽,在...
-
柴胡宣肺健脾汤治疗老年骨折术后便秘临床研究
骨科术后老年患者由于术后伤口疼痛、 卧床、 麻 醉、 镇痛泵的使用, 手术中对胃肠道的间接性刺激以 及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等原因往往影响胃肠道排便动 力缺乏, 肠蠕动功能减退。导致患者肠蠕动减弱排气 时间推迟、 腹胀、 便秘等并发症。中药、 针灸、 外敷内 服等中医疗法对便秘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平乐正骨 经验方柴胡宣肺健脾汤, 能补益脾肺、 益气生津。经 过我们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效果确切。笔者现将观察 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65 例患者均来自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2015 年 12 月 -201...
-
甘草干姜汤治顽固性尿频
辛文华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 王某,男,39岁。患小便频数2年余。尿频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平均每天达15~20次,颇为痛苦,四处求医,曾在二甲、三甲医院就诊,每次查尿常规均为阴性,膀胱镜、B超等亦未见异常,曾服金匮肾气丸、缩泉丸、滋肾通关丸、八正散,五苓散等中药及偏方外敷神阙,涌泉穴等效果不显,服西药抗胆碱及植物神经调节药、维生素、谷维素及康复锻炼亦均无效。刻诊:小便频数,点滴而出,不能自控,出汗、易感,手和背怕冷,面色苍白,乏力、时气短,食欲欠佳,舌淡,苔白,脉微弱。 辨证:肺脾...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脚挛急”
脚挛急,上海地区俗名哪牵筋。每由受寒后引起,虽属小恙,但屡发不愈者亦引以为苦。过去治此症常取舒筋活络法之类,笔者根据辨证,运用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投治,取效满意。今木揣浅陋,公诸同好。 示例:陈xx,女,68岁,1982年9月20日诊,诉近一个多月来,每睡至子夜,辄发下肢吊筋,且连续发作数次,左右两肢轮作,挛痛拘急,颇以为苦,常半夜起坐,反复热数,按摩半小时后,方得舒解。翌日则觉下肢座软无力,步履缠艰,每至临睡则担心又发此症,影响睡寐。曾求治于西医,谓无良药可投,失望而回,旋即求中医治疗。察患者形容憔悴,体力...
-
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
参芪地黄汤是古代文献记载经典方剂,在慢 性肾脏病的中医临床应用广泛。据文献报道,加 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延缓肾功 能进展 [1 ] ; 配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以 增强激素的治疗作用,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2 ] ; 治 疗慢性肾炎可以减少蛋白尿 [3- 4 ] ; 辅助治疗 IgA 肾 病可以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5 ] 。笔者临床亦 擅用参芪地黄汤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病,故将应用 理论依据与实践体会阐述如下。 1 参芪地黄汤之渊源 肾气丸方最早载于东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 : &ldquo...
-
小青龙汤治疗下肢水肿案一则
宋某,女34岁,2020年7月初诊。诉下肢水肿一月余。每逢下午下肢水肿,恶寒,下肢肿胀发紧,上肢亦肿胀,但是不明显,恶寒明显,身体困重,懒惰嗜睡,饮食二便正常,烦躁,口稍渴,但不想喝水,舌淡红苔水滑,脉浮弦有力。方药:生麻黄10g,桂枝15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干姜15g,细辛3g,五味子6g,清半夏12g。7服,日1服,水煎温服,日分2次服。早中服,天黑不服。 此患者拿药之后并未复诊,后带其母亲看病,询问得知7服药吃完已愈。 案:此患者是个典型的溢饮。她的水肿并不是阳虚水饮不化的状态...
-
千金苇茎汤合小承气汤治肾结石疼痛案
患者,男,47岁。于2015年8月9日初诊。 患者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休息后未能缓解,遂在家属陪同下来医院就诊。刻下:腰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痛苦面容,面色黧黑,纳差,小便黄、淋漓涩痛,大便干,舌苔厚腻,脉弦实有力。因患者病情较重,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3.58×109/L,中性粒细胞11.28×109/L;腹部彩超:弥漫性肝病变,多考虑脂肪肝;右肾积水并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不排外中下段梗阻,餐后胆囊;生化:尿素7.6毫摩/升,肌酐153微摩尔...
-
慢性肾功能不全即慢性肾衰竭 中医应用参芪补肾汤治疗
参芪补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9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即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 是肾脏发生慢性进行性损伤, 而肾脏萎缩、基本功能损失, 患者表现为水、酸碱、电解质失衡, 代谢产物潴留及全身性受累等[1]。目前西药治疗CRF的临床疗效不佳, 中医提倡应用参芪补肾汤进行治疗[2]。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讨参芪补肾汤治疗CRF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永煤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8例CR...
-
静顺汤治疗夜尿多
黄某,女,47岁。2018年3月30日初诊,患者主诉近半年来,每天夜间都会被尿憋醒1~2次,凌晨2~3点必须起床小便,小腹胀满症状明显,无尿急及尿痛,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素有冬季畏寒明显,手足尤甚。舌质红苔白,脉细缓。 处方:制附片8克(先煎),炮姜片8克,茯苓15克,怀牛膝15克,宣木瓜15克,炒甘草10克,防风10克,诃子肉10克,生姜片10克,大红枣10克(掰开)。5剂。 2018年4月13日二诊,患者诉起夜小便情况已基本痊愈,以往每晚困扰睡眠的精神紧张状态也轻了。续服5剂,以巩固治疗。...
-
自拟固肾缩泉汤治疗老年尿失禁
中医认为,尿失禁是因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津液不能内藏而成的疾病。膀胱与肾相表里,膀 胱之气化需肾气蒸腾,肾气不足则膀胱虚寒,不 能约束,故小便出而不禁。老年人肾气己亏,关 门不固,故常见此病。 笔者自拟固肾缩泉汤治疗 老年尿失禁,一般用药5~10剂即可治愈。泽泻 15克,茯苓20克,五味子10克,熟附子10克, 补骨脂10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0克,桑螵 蛸15克,益智仁10克,山萸肉10克。 水煎2 次,混匀药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此方具有益 气补肾、温煦膀胱、固涩缩泉之功,使膀胱收缩 有力、开阖有...
-
备化汤治疗膝关节积液案一则
患者聂某,男,56岁,因“左膝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并肿胀4天”于2021年8月10日入院。患者从事体力劳作,考虑为长期劳损导致左膝关节疼痛;入院时左膝关节肿胀,髌上囊部位尤为明显,环髌周压痛,浮髌征阳性,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挤压研磨试验阴性,膝关节活动时弹响。因肿胀明显,故入院后行左膝关节穿刺,抽取积液45ml,注入利多卡因及得宝松混合液3ml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术后患者左膝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患者入院后行膝关节磁共振要考虑:内外侧半月板I度损伤,十字韧带损伤,骨质增生,膝关...
-
国医大师段富津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血瘀证经验
身痛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由牛膝三钱、当归三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地龙二钱、川芎二钱、五灵脂二钱、没药二钱、甘草二钱、香附一钱、羌活一钱、秦艽一钱组成。其首见于《医林改错》,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痹症有瘀血说》一篇专门论述痹证与瘀血的关系。“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随用滋阴药又不效……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1]。...
-
史载祥运用真武汤治疗不自主运动验案
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 IM) , 为随 意肌的某一部分、 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 收缩。 临床上常见的有肌束颤动、 痉挛、 震颤、 抽搐 等。 可因生理或精神因素引起, 但大多为器质性病变 所致 [1] 。 当下临床中, 相当部分IM的病因、 病机、 诊断不 明确, 缺乏特效治疗。 中医治疗若辨证得当, 往往可 见效果。 部分辨证为阳虚水泛者, 选用真武汤温阳利 水, 疗效明显, 现选择数案介绍如下。 验案举隅 1. 良性肌束颤动(muscular fascicu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