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师 第4页

大师 第4页

  • 李今庸:国医大师是荣誉更是责任

    李今庸:国医大师是荣誉更是责任

    记者:李老您今年90岁还坚持训诂校勘工作,当选国医大师后,今后会更多地关注哪方面的事情? 李今庸:训诂校勘是我生活的重心,也是我快乐的源泉。我现在身体状况还行,还能爬楼梯呢。虽然有一只耳朵听不见,但我还有另一只耳朵。眼睛视力虽然严重衰退,但我还可以用放大镜来看。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不会停笔。 国医大师是荣誉,更是责任。不管是国医大师还是普通的中医师,首先都是中医人,都希望中医药发展得更快更好。无论角色如何改变,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学术传承,给每一个学生答疑,给每一位病人诊治,为中医药发展写好每一封建议书。...

  • 今天的国医大师 承续着几千年中医药血脉

    今天的国医大师 承续着几千年中医药血脉

    一个“向国医大师学习”的行动倡议,引出两封书信的往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对青年人的殷殷希望,坚定了万千学子传承中医的信念。近日,王国强写给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的回信,在中医学子们的朋友圈被一再转发,激发了青年学子效法国医大师的热潮,更鼓舞了他们坚守专业、学好中医药的士气。 今天的国医大师,承续着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医药血脉,在当下风起云涌的中医药改革发展中,成就了一个个医德医风和医术学术的高峰。他们是中医药行业的标杆,是中医药从业者的楷模,也是广大中医学子前进的榜样、学习的...

  • 国医大师禤国维 自己的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禤国维 自己的养生之道

    第二届国医大师禤国维今年77岁,依旧保持一周出六天门诊。说起为何能有这样旺盛的精力,禤老告诉记者自己的养生之道。 生活规律心态平和 作息规律禤老特别提醒,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禤老多年坚持每天睡6小时左右。他说,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最典型的就是易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另外,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美容的黄金时间,也是人体肝经、胆经运行的时段。如果这两个器官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问题。 坚持锻炼没有特别的食养、药养,禤老每天坚持早晨上班提前出门,等车...

  • 注重师承 请来国医大师带徒

    注重师承 请来国医大师带徒

    作为“特区国医之窗”和深圳市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单位,近年来,深圳市中医院按照“名医带动名科,名科成就名院”的发展思路,“中医特色为本,病人权益至上”的服务宗旨,努力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医院的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形成了一批临床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和专科。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从细节做起为人们提供便民惠民措施,让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魅力。 近年来,深圳市中医院通过加强管理...

  • 阮士怡国医大师列传

    阮士怡国医大师列传

    中医在治疗老年病有其系统的理论,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按照老年人的体质和老年病病理的原则进行治疗。中医通过整体调节、未病先防、养治结合、综合调理等原则,更好地抓住老年病病机,提高临床疗效。 所以,我建议我国加快开办老年病中医医院,能充分发挥中医治疗老年病的优势。我所提倡的老年病医院,是能够集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专业中医医院,病床比例还要多于普通医院。我希望这样的医院能专收老年病患者,让他们能得到中医的专业护理,安享晚年。 阮士怡,1917年2月出生,河北省丰南县人。天津中医药大...

  • 国医大师石学敏 鬼手神针发扬国之精粹

    国医大师石学敏 鬼手神针发扬国之精粹

    石学敏现在最大的愿望有两个,就是将国之精粹发扬光大、将医之精华传达于世界。发扬国粹主要是为提高临床疗效集中再做一些努力。科研也好,临床观察也好,都要有目的性,都要紧密围绕临床疗效,探索出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经得起重复、可推广的一套办法。将医之精华传达于世界,不仅是针灸,也包括中医理论和中药。目前国际上对针灸有了很多认识,但还有待加强。应该让世界不仅认识到中医药、针灸的神奇疗效,还应该理解其背后深刻的理论和文化内涵,这才是真正的传播。 •他在学生时代就有一个愿望——不...

  • 跟师国医大师李振华琐感

    跟师国医大师李振华琐感

    跟随国医大师李振华学习近10个春秋,在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中医思维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也形成了自己治疗疾病的风格和特色。回首10年跟师经过,我在2013年羊城中医学术流派高层论坛上汇报了自己的临证体会——调理脾胃治百病,四季脾旺不受邪。 10年前拜师李振华 2004年时,我已经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15年,时为副主任医师。在广东省中医院实施的名医工程选拔中,有幸被李振华教授收为入室弟子。当年是国医大师邓铁涛请李老出山来我院收徒,那年李老年过八旬。 要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

  • 围棋大师吴清源的养生之道

    围棋大师吴清源的养生之道

    据日本媒体《读卖新闻》消息,围棋大师吴清源在日本当地时间11月30日凌晨去世,享年100岁。吴清源是20世纪最著名的围棋大师,有“近代围棋布局的奠基人”、“昭和棋圣”等称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小说《名人》中都有他的名字。不少网友和围棋爱好者都觉得他能得享百岁之龄与其一生钟爱的围棋有关,其实,他的长寿经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居家常开窗通风 吴清源先生从小身体素质较差,曾得过肺结核。在那个时代,肺结核的致死率非常高,但吴清源...

  • 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徐经世

    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徐经世

    •从医60年,他始终把解除病患、攻克顽疾视为己任,淡泊名利,朴素节俭,博爱宽容,真诚旷达,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竭尽心力。 •他善于思辨,勤于总结,融汇百家,汲取新知,体察世事人情,在学术上独树一帜;提出“尫痹”非风论,“杂病治因在郁,其治在脾,调之在肝”的学术思想;从临床实践当中总结出“肝胆郁热、脾胃虚寒”这一病机理论发前人所未发;提出肿瘤术后治在“扶正安中”的思想,临床运用,效...

  • 王琦:国医大师的中医梦

    王琦:国医大师的中医梦

    中医学作为生态医学、整体医学、平衡医学、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医学,是具有原创思维、原创发明的智慧医学。科学与医学思维模式不断演变,科学越朝前走,人类越朝前走,就越发现中医学的普世价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希望我们中医人、中国人,一切有志于中医药的志士同仁,要高瞻远瞩,不懈努力,让世人感受她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医以济世,术贵于精”,中医药学术的贡献度、公信度取决于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殷切希望我的学生和年青一代中医由“为医&rd...

  • 第二届国医大师群体

    第二届国医大师群体

    本报讯 (记者胡 彬)1月28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推选的“2014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揭晓,第二届国医大师群体,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黄璐琦(图中左)当选。 第二届国医大师群体: 岐黄荣光 业界旗帜 群体姓名: 干祖望、王琦、巴黑·玉素甫(维)(已逝)、石仰山、石学敏、占堆(藏)、阮士怡、孙光荣、刘志明、刘尚义、刘祖贻、刘柏龄、吉格木德(蒙)、刘敏如(女)、吕景山、张大宁、李士懋、李今庸、陈可冀、金...

  • 学习国医大师精神 争成为自觉自信的中医人

    学习国医大师精神 争成为自觉自信的中医人

    “看到王国强副主任的回信在中医药报上刊登后,我们的学生都掀起了学习国医大师热潮。既为他们树立了正能量的榜样,又坚定了他们学中医的信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说,王国强副主任的回信既是对中医学子的期盼,也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期盼,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各中医药高校掀起学习国医大师潮 北京中医药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宣传学习国医大师相关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中医药的精神。该校将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医大师,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挖掘总结...

  • 国学大师章太炎 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

    国学大师章太炎 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

    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专研,事半功倍。”这段话既是对医案作用和地位的最高评价,也是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治疗疾病的充分肯定。在中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医案作为传承中医理论,引领中医实践的载体,起到了发展中医理论,提高诊疗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弘扬职业道德等作用。医案作为中医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特性。 真实性 医案是治疗疾病的真实记录。历代名医在记录医案时,患者的姓氏、住址,发病的时...

  • 走近国医大师郑新 走近一部厚重医书

    走近国医大师郑新 走近一部厚重医书

    有人说,走近国医大师郑新,就是走近一部内容丰富的厚重医书。 7月30日,记者深入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进行探访,正赶上89岁高龄的郑新在指导病例分析。时值盛夏时节,处处热浪袭人,郑新却一丝不苟地穿着白大褂,虽然耳朵有些背,但看上去精神矍铄,且思路清晰、谈吐不凡,尽显大家风范。 1925年出生于河南郏县的郑新,是资深中西医结合专家、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肾病科创始人,学验俱丰,蜚声杏林,医名广播海内外。 &ldqu...

  • 追思国医大师陆广莘 缅怀陆广莘老师

    追思国医大师陆广莘 缅怀陆广莘老师

    国医大师陆广莘离开我们3个多月了,这是我们中医药学界和生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在跟随陆广莘20余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当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做人的正直谦和,做学问的严谨精进,尤其是其思想理念的深刻新锐,让我终身受益。 学贯中西 德艺双馨 陆广莘高深的学识和过人的智慧与他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双重资深背景是分不开的。1945年初,年仅18岁入中医学堂按中医传统师承方式拜师学医,先后师从于陆渊雷、章次公和徐衡之。1948年他21岁毕业便独立行医。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接受了西医专业五年本科...

  • 国医大师任继学其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任继学其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任继学(1926年-2010年),生前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医60余载,潜心中医急证医学研究,提出辨证10法新观点,擅治心脑肝肾等疑难杂症。专著有《中医急诊学》、《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获科技成果奖多项。笔者通过学习有关著作,现将其用药配伍经验总结如下:   基础研究立新论   任继学教授认为,中医药学著作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精髓。应从基础开始学习,先是粗读、泛读经典著作,然后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融汇贯通,指导实践。...

  • 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药:夏桂成

    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药:夏桂成

    国医大师夏桂成今年已八十四岁,仍然精神矍铄,奋战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每周的工作安排是上午门诊四次,查房一次,下午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撰写稿件或著书发表。学术“高产”,风采依然,他并无养生秘药,全凭朴素的生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生活规律 合拍日月星辰 夏桂成根据《周易》所阐述的自然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阴阳之气总体协调人体的代谢,平衡着阴阳,使之顺应自然变化,顺应自然就会颐养天年。他非常反对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一些人夜作昼用,昼则夜寝,黑白颠倒,生活无序。他常谓之:阴阳...

  • 本立而道生 纪念国医大师陆广莘

    本立而道生 纪念国医大师陆广莘

    自从1994年夏季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第一次听到陆广莘先生的演讲,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年。这期间,又一代中医人成长起来,大家都会有其标志性的记忆,陆广莘应当是这一代人遇到的最富创见性的中医思想家。 本立而道生 陆广莘那一次演讲的题目是“本立而道生”,按照儒家的教化原则,这是面向“君子”的开示。也许是“人以群分”的缘故,听众对陆广莘关于养生、气功和中医的解释反应甚好,我也有“涣然冰释”的感觉。在这之后,我甚是注重陆广...

  • 拜访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记

    拜访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记

    因为仰慕朱良春老先生的学识、品德、对中医药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今年3月,我们一行来到江苏省南通市拜访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 朱良春今年97岁,高大的身驱,略微驼背,声音因为讲课过多有些沙哑,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但仍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笔耕不辍,传道授业解惑。 从拜见朱良春,参观南通良春中医医院,以及与朱良春家人的交谈中,他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更加清晰、更加丰满和高大。朱良春不仅是一个医者、学者、师者、长者,更是一个仁者、智者,是中医药事业的领航人、传承者、发扬者。 自上世纪40年代动荡中办学,学...

  • 追记国医大师徐景藩治脾胃临床经验

    追记国医大师徐景藩治脾胃临床经验

    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于2015年逝世。他从医60余年,秉承家传,通晓古今,学贯中西。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当相互取长补短,把中西医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徐景藩常谓,中医精于气化而粗于形质,而西医则精于形质的解剖。参考仪器检查并非丢掉中医特色,反可增加临床 “四诊”的手段,如B超、CT可以让望诊有“透视”功能,而胃镜检查则让大夫直接看到胃黏膜的表面,这些对辨证用药治疗都有帮助。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历来都不是故步自封的,它一直在不断吸取着同...

  • 国医大师的寄语 民族医药发展

    国医大师的寄语 民族医药发展

    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2014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和新闻人物评选结果中,由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干祖望、夏桂成五位国医大师组成的“江苏国医大师群体”当选为2014年度江苏省中医药新闻人物。朱良春、周仲瑛、干祖望、夏桂成分别已达99岁、88岁、104岁和85岁高龄,仍心系中医药发展,并寄语中医药人才培养。 朱良春说,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要多读经典,汲取历代医家经验之精华;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多进行临床实践,“实践出真知”,要在继承基础上勤于实践,抓...

  • 国医大师养生重在心态平和

    国医大师养生重在心态平和

    晁恩祥平时十分忙碌,除了定期出诊,频繁飞往各地讲学、交流,每年还会参加100余次会诊,可他始终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曾有友人向他请教养生秘诀,他将之归纳成六句话:心态需平和,锻炼自把握,饮食要调整,仪表要讲究,戒烟酒少喝,慎选保健品。 心态需平和 晁恩祥认为老年人养生最重要的就是怀有平和的心态,不要计较,心胸应开阔。尤其是刚刚退休的人,有的往往还是什么都爱管,自寻烦恼,老人要服老不要逞强。他建议退休的老年人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练练字、学画画、听听京剧、下下象棋、学学电脑上网、玩玩游戏等...

  • 郭子光 刘敏如 四川中医国医大师

    郭子光 刘敏如 四川中医国医大师

    刘敏如简介 刘敏如,女,1933年生于四川成人。第二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并留校任教。主任医师,教授。历任:妇科教研室主任及附属医院临床妇科主任,中医妇科学博士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会第八、九届委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兼)。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推荐为全国首批中医妇科专家。 在57年的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 陈可冀:国医大师推进古老的传统医药学迈向现代

    陈可冀:国医大师推进古老的传统医药学迈向现代

    厚古不薄今,温故且知新。传统中医学是古而不老,旧而常新,永远富有生命力的。 中医学和西医学虽然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在思维方法和诊疗手段上也有很大不同,但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两者的共同价值取向。 我希望今后的中医发展道路中,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学有机结合,跨文化认同彼此的优势和特点,优势互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精髓,提高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只有采取这种优势互补的整合,跨学科交叉、求同结合和求异探索整合,才能使两种医学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 首届国医大师 纪念恩师徐景藩教授

    首届国医大师 纪念恩师徐景藩教授

    徐景藩是首届国医大师,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35年前我跨入南京中医学院大门,幸运地成了他的学生,从此有机会能够伺诊左右,亲聆他的教诲。记得徐景藩给我们上脾胃病课时,有些课程我们在本科时已经学过,但徐景藩的讲解非常生动、细致,旁征博引,补充了很多课外的东西和个人的学习体会、经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他讲脾时引用了《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说明中医不仅对脾的生理功能有认识,而且有解剖学的知识。徐景藩的课是同学们最爱听的...

  • 国画大师每天泡脚

    国画大师每天泡脚

    国画大师晏少翔先生已经98岁高龄,却依然思维敏捷,身体健康,每天挥毫弄墨,上网写作,忙碌起来像个年轻人。他是如何养生,调理自己的生活呢? “我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平和安静的心态,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可能对一些人来说,做起来比较难。”晏老说,“如果真谈到秘诀,我坚持每天热水洗脚倒是可供大家参考。民谚有‘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可见脚与人体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 无论平时的生活、...

  • 刘尚义:中医大师不敢当 叫我郎中即可

    刘尚义:中医大师不敢当 叫我郎中即可

    我只是中医界的一名普通代表,“国医大师”这个荣誉称号属于整个中医界,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一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人,让中医造福更多人。 医生要学会真心对人。无论对方是华服贵人抑或平民百姓,医者均该一视同仁。病人生病本就不适,有时候啰唆些是因他早已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我们当医生的应该给予的是谅解,而非打断,否则病人会难过、不悦。 医患矛盾的突出,很多时候都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多一分换位思考,矛盾自然也会少很多。宁愿我累一点,也要解决病人的痛苦,医生的...

  • 中医学者:干祖望 悼念干祖望大师

    中医学者:干祖望 悼念干祖望大师

    杏苑耆宿日渐凋, 回首白下茧斋遥。 健乎妙笔缘书富, 癯然瘦体因诊劳。 五诊十纲辨证广, 三炎一聋疗效超。 驾鹤归去曲未终, 弦歌永续逐浪高。 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是我今生今世最崇拜的老师。他是我初学中医时的追随者,在实习期间我就抄录了干老的许多笔记;也是我行医的指导者,在行医过程中,一遇到疑难杂症,就书信请教;又是我中医临床比较成熟时的点化者,师承三年,形影相随,受益匪浅;同时也是我如何树立医德、做...

  • 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于2015年7月2日在南京仙逝

    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于2015年7月2日在南京仙逝

    1983年7月,我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江苏省中医院。院领导告诉我,今后将跟随耳鼻喉科干祖望教授学习,我心中既兴奋又忐忑。早有耳闻干老业务虽好,却是位“倔老头”。30多年跟师学习历程,让我受益匪浅。恩师虽然离去,但我永远无法忘却。 严格 刚到科室,干老就问我,《四书》《五经》读过没有,《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熟不熟,《药性赋》《汤头歌》能不能背。他让我必读两本书,《柳选四家医案》和《类证治裁》,说临床很有用。刚开始在跟随干老门诊抄方的日子里,心理说...

  • 晁恩祥 国医大师的中医梦 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

    晁恩祥 国医大师的中医梦 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

    中医学是有优势的。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的不断总结,我坚信中医的科学性、有效性。西医有了诊断才可以治疗,当一种病尚不能明确诊断时,中医可以用四诊八纲分析病情,也能早期介入,开出处方。对于新发传染病,只要见到临床表现,再结合历代医家的诊疗经验,我们就可以从四诊中得知其意,辨证用药;对于亚健康状态,中医可以根据病人的感受选方用药。面对快速发展的西医,中医应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现代医学在整体性认识和辨证个体化方面的不足,中医不会被取消或“吃掉”。 希望中医能薪火代代相传,有我们自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