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 第10页
-
传统目诊理论及技术的现代应用与发展
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 色、 形、 态变化来诊断 疾病的一种方法, 是中医望诊重要组成部分, 肇始于《黄帝内 经》 (以下简称《内经》 ) 。 两目通过众多经络的贯通, 与脏腑 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眼睛的生理病理特征是中医诊断疾病 的重要依据, 蕴含大量内在的疾病诊断信息, 且因其简单、 直 观、 易行而备受历代医家青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目诊理论 及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中医目诊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1. 目诊的理论积累及临床基石的奠定 《阴阳脉死候》 《内经》首开目诊之先河。 《阴阳...
-
摸清民族医药产业运行情况推动民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从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的“四自”状态到现代制药企业的出现,从自然经济到工业化生产,从医院制剂室到分化独立成制药企业,从高度分散到集约经营,近二十年来经历了巨大变化。1982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迫于自用和外销的压力,将制剂室扩大为附属药厂。90年代,民族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显示其非凡的生命力。如贵州神奇(1990)、奇正藏药(1993)、西藏自治区藏药厂(1997)、晶珠藏药(1998)、金诃藏药(1999)都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建立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2...
-
中医传统思维发展之“伤寒论”“内伤学说”到“外损致虚”的认识
意大利医史学家阿尔图罗·卡斯蒂廖尼 [1] 曾指 出, 观念、 事实和人物三方面的历史将医学思想的起 源和范围统一起来。 观念的起源与目的相同; 事实的 历史展现了个人和群体的体质病理改变与时间和环 境的关系; 而人物的历史, 其宝贵之处在于, 伟大的 先驱者及在医学进展上有不朽贡献的人物, 他们与阻 碍自由研究的敌对者及医界内顽固派斗争的过程。 中 医学自秦汉时期《黄帝内经》 奠定理论基础以后, 东 汉张仲景撰《伤寒论》 , 形成中医外感病证治的系统 理论。 其后直至唐代, 孙思邈将诸多杂证概括于脏...
-
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是温热邪气袭表,首先引起卫分证候,继而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传变,逐步深入发展。从这四个层次的发展过程来看,体现了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的传变规律。若从病变部位来看,其传变规律一是由上焦手太阴肺顺传于中焦阳明胃、肠,进而或传入上焦手少阴心与手厥阴心包,或深入下焦足厥阴肝与足少阴肾。一是由上焦手太阴肺逆传于手少阴心与手厥阴心包。可以说,卫气营血辨证标明了温热邪气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而三焦辨证则标示出温热邪气自上而下脏腑相传的...
-
中医药产业发展文化讲座 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
5月21日,重庆市卫生计生委邀请专家开展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讲座,市卫生计生委干部职工共100余人参加了学习。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科普巡讲团成员洪蕾结合大量的史料和实例,从中医的起源、中医文化内涵、中医思维方式以及中医养生宝典等方面作精彩演讲。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盛娅农表示,希望卫生计生干部提高对中医药的认识,加深对其核心文化理念的把握,充分吸取其智慧,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三批拜师大会日前在济南举行,指导老师215人、继承人43...
-
发展中医药条例落实“中医粉”合理用药研究
日前,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专门审议了省人大《黑龙江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执法检查组的报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包括不断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等,并要求政府年底前将方案付诸实施。 会议吁请全社会涵养法律自觉,按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建议各级医保部门将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经药监部门批准的中药制剂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从年初起,逐一听取省综合部门和相关部门...
-
中医药治理现代化 驱动中医药健康发展
目前河北的发展状况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压力大、机遇多、势头好。河北是东部省份、中部水平,要赶上沿海发达地区,与区位相适应,必须靠创新;河北在京津冀区域是短板,要实现与北京、天津协同发展,需要追赶、超越,也必须靠创新。离开创新,没有任何出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创新。要把河北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转变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无中生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就是省委、省政府及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
-
医疗经营从长期亏损到略有盈余“十三五”中医药发展
民间老中医是指那些在个体诊所工作, 年龄超过60周岁以上的老中医。他们中的一些人是高中毕业后参加中医工作,其后又参加了中医自学考或中医函授大学学习(如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等,打下了坚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说是学验俱丰。更有甚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撰写出了高水平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公开发表,有的人根据实践经验而研制出了对治某种疾病有独特疗效的科技成果,并通过了省科技厅或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了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发明专利等。...
-
今后三年力推民族医药发展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去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时,医政司加挂了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司的牌子。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司司长许志仁在呼和浩特召开的2010年全国蒙医药学术论坛会议上,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后3年民族医药工作做了介绍,表示将切实推动民族医药发展。 民族医医院不得改制、撤并、改变性质: 许志仁介绍说,在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举办的民族医医院是中医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改革的一...
-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 这是一部名为《本草药灵》的3D动画片,预计将拍摄1000集,每集为一个独立故事,并植入中医药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近中医、了解中医药。 初步估算,该大型动画片一期项目投入将达到1500万,如果全部制作完成,预计总投入达到1.5亿元。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重点扶持项目,还被确定为广东省2015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毕媛...
-
闫树江调研陕西省中医药 广东省青蒿素产业发展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赴陕西省铜川市、汉中市进行调研,了解当地中医药参与医改工作进展、市县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农村特色专科、信息化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等情况。 调研中,闫树江深入门诊、病房、中药房,与值班医师交流讨论,了解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联合治疗情况,希望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中医内涵建设,采取多种手段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他指出,要做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中医药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发展战略来统一筹划。要积极探索中医特色的健康服务模式,加快发展中医药健...
-
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 为三万人治未病
近日,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公布,该省10名中药人员入围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将接受为期3年的培养,国家按3万元每人每年给予资助。 此次中药人才培养采取游学轮转观摩与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受训学员可自愿选择老中药专家跟师学习。3年学习期满后,将参加由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结业考核,成绩合格者将获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证书。 该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开展,全国共培养310人。 日前,甘肃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管护师蒲慧琴发明的“燃艾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
-
精细化管理助推医院可持续发展
我们这届班子上来以来,一是注重加强医院的战略管理;二是加强了医院的文化建设。医院管理者有好的思路和方案,如果没有全院干部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之产生共鸣,则很难产生活力。因此,和谐医院文化的建设,能不能够在医院形成共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医院从2004年至今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加快改变医院医疗设施贫乏,医疗业务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的现状。当时班子刚刚接手的时候,负面事件不断出现,职工家属、朋友得了病都不介绍到自己医院来,因为当时医院检查设备不行,也没有有影响力的专科主任、教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