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 第7页

发展 第7页

  • 培养中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促进中医持续发展

    培养中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促进中医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给中华民族打了强心剂,更给中医药事业和中医人注入了强心剂。笔者认为,文化自信以及自信文化,中医界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文化自信促进中医持续发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于新时期的中医人,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

  • 《内经》是后世中医学发展的根源

    《内经》是后世中医学发展的根源

    •学习研究《内经》,不仅要领会其提供的理论精华,更应深刻领悟先人们认识世界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思维方式,而结合临床实践是研读经典的最高境界。“经典需要临床,临床需要经典”,这是笔者的深刻体会。 •治经典之学,若实实在在运用于临床,才能把经典理论真正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有所感悟;先哲之理法,若能灵活应用于今病,方见生命。若不着边际,高谈阔论,虚无缥缈,除了把经典之学引向空玄之外,则与中医学术发展无寸补。 中医学经典是先人们临床医疗经验的结晶,离开临床实践就...

  • 中日合作推进广西康复医学发展

    中日合作推进广西康复医学发展

    广西男性患者朱某,40岁,因腰3-4椎间盘脱出症及腰椎第5节失稳症,多年来左下肢行走无力,抬脚费力,行走需扶墙或借助器具和他人帮助。经过PNF技术(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目前可以独立行走,不跛行。这是记者在“第一届中国广西—日本熊本国际康复论坛”上了解到的众多使用康复疗法的病例之一。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四大支柱学科之一。中国广西—日本熊本中日友好康复医学培训中心近日在广西江滨医院挂牌成立,广西康复医学在中日合作和各方面的支持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中医学发展 科学研究需要多元探索

    中医学发展 科学研究需要多元探索

    •关于中医发展方式,争论从未停歇。面对不同的疾病,我们既可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治疗,还需要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临床研究不能局限于医案的整理、经验的总结,还应该应用随机对照、循证医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手段,这样才能使中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 关于中医发展方式,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争论从未停歇。尤其是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之后,中医学界内部对此争论更为突出。譬如在中医临床诊治疾病方面,有的强调以中医传统方法治病,有的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疑难病症。在科学研究方...

  • 孙光荣:中医药学基于中华文化萌生和发展

    孙光荣:中医药学基于中华文化萌生和发展

    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 中医药学基于中华文化萌生和发展,观察和辨识的维度主要是功能的、动态的、宏观的、整体的,而不是结构的、静止的、微观的、局部的,不是“病”这一生命现象,而是“人”这一生命主体。 这种思维方式、特色理论、临床经验乃至话语体系、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医药学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命脉。 为了弘扬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助力中华文化的...

  • 民间的一方一药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源头

    民间的一方一药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源头

    近日召开的中国(澳门)传统医药国际合作论坛上,国医大师孙光荣指出:中医特色优势决定传承必要性、重要性。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命脉。笔者认为,重视传承勿忘民间中医药发展,这也是把握中医药传承关键。 民间的一方一药、一法一则都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源头,民间中医成为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困扰民间中医的一大难题也是传承,由于民间中医合法地位和传承方式的限制,年轻人也大多没有继承衣钵的意愿,民间中医的传承面临“断档”状况,很多民间中医年...

  • 海外中医人的角度看中医药发展概况

    海外中医人的角度看中医药发展概况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倡议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受到来自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关注。特别是2015年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以后,中东欧国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中医药发展新机遇[1]。 笔者作为匈牙利中医药发展的亲历者和践行者,从海外中医人的角度,就把握“一带一路”契机、推动中医药在中东欧国家发展提出自己的战略思考。 1中东欧16国中医药概况...

  • 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黄璐琦

    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黄璐琦

    中药资源是集生态资源、医疗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于一身的特殊资源,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富裕。 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体现三大支撑和五大战略。 三大支撑首先是信息与技术支撑,其次是制度安排支撑,最后是资金保障支撑。 五大战略包括中药材的质量与安全保障、中药材价值的稳定与和平保障、国内贸易的健康有序,以及国际贸易的鼓励与保护,还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的根基,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关乎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是全球竞争中国...

  • 李伯淳:中医药的根中医的哲学如何传承和发展

    李伯淳:中医药的根中医的哲学如何传承和发展

    中医如何传承和发展,人类新医学如何构建?这需要对中医药的根、中医的哲学、中医的科学进行深入研究。 传统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代表。中医方法论是在元气论基础上以天人合一整体论为手段,用阴阳五行原理等,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认识人体内外各种相互关系,来对疾病诊治的方法。 现代西医是现代的科学成果。西医方法论是在原子论基础上将人体按照还原论为手段,用功能结构原理等,机械逻辑思维为主分析人体生理变化,来对疾病诊治的方法。 中医包含许多古代天文、地理、人文等科学知识。 《黄帝内经》中...

  • 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新学科快速成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亚健康学学科的构建给予极大支持并予以专题立项。在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支持下,以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和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主,百余名专家、学者致力于中医亚健康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并着手编纂中医亚健康专业系列教材,以便于亚健康人才的培养。在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出版了10本中医亚健康学教材,并率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中开设了中医亚健康学的相关课程,后又相继出版了包括《扶阳调理与扶阳罐》在内的8本教材。 2013年湖南中医...

  • 中医特色慢病 金世元三弟子 医院改革与发展

    中医特色慢病 金世元三弟子 医院改革与发展

    广东省中医院是“慢性肾脏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通过中医特色治疗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众多慢性肾病患者的生命轨迹。基地牵头制订慢性肾衰、尿血病等临床路径24项,主持修订狼疮性肾病、瘾疹2个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开发出荞麦包外敷法改善肾性水肿、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中医特色疗法,慢性肾脏病院内制剂三芪口服液已完成药效学研究。 增强疗效:中医药展身手 来自湛江的钟女士2006年被检查出患有肾小球肾炎,2008年因肺部感染病情加重,转化为慢性肾功能衰竭。&ldquo...

  • 中医院发展势头秘诀何在?

    中医院发展势头秘诀何在?

    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小儿推拿科,8个月大的男孩王胤,原先颈部粗脖子不会转弯,诊为先天胎位不正引起“肌性斜颈”,经过两个多月每天1次推拿,斜颈已近痊愈。 颇具特色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使绍兴市中医院的门诊、出院人次与业务收入连续5年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前11个月的业务量同比又增24.9%。日均门诊1477人次,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达1014人次,占70.4%。近几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的门诊、住院“中治率”一直在70%以上。 中医院...

  • 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纪实

    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纪实

    中药材品质是整个中药产业发展的源头,中药材品质提升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前提。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安徽省开展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工作,是发挥中药资源优势、提升道地中药材品质、推进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4年1月,作为全省首批启动的10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安徽中医药大学吹响了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的号角。近一年的时间,中心以“提升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为崇高使命,创新体制机制,凝练科研方向,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地方中药产业升...

  • 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

    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公立和民营的关系 •竞争和互补的关系 •城市和基层的关系 •协同发展和对口支援的关系 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服务新的首都经济圈、提升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必然趋势,意义重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除了要立足于区域优势互补原则,也要本着合作共赢理念。 协同发展六原则 第一,遵循医改思路。 做好整体规划、制度设计、资源布局、政策配套等,积极推动京...

  • 文化的昌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化的昌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江西“天华物宝,人杰地灵”,赣东临川素有“才子之乡”之美称。在历代的195次科举考试中, 抚州市11个县区共选进士2821人,举人9082人,仅临川一县就有进士720人,南丰县曾巩一门5人同登进士科,祖孙六代中有38人中进士。乐安县牛田流坑村,全村历代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之赞誉,被史学家称为“千古第一村”。杰出的政治和文化人物之中,不乏留心岐黄...

  • 积极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

    积极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

    •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 •积极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 •推进《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 本报讯 (记者丁 洋 胡 彬)1月8日, 2015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研究部署2015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在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奋力开创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5年要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和规划体系,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 昭通市昭阳区中医医院专科发展纪实

    昭通市昭阳区中医医院专科发展纪实

    “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改革与发展中,我们以大专科、小综合为指导思想,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涌现出一大批专科专病典型,其中昭阳区中医医院就是其中之一。院长黄萍一根银针挑起一所医院的事迹,值得全省中医医疗机构学习和效仿。”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医管理局局长郑进说。 黄萍是怎样一个人?这所医院如何靠针灸发展的?有什么可以总结和借鉴的经验?深秋初冬时节,笔者来到了云南昭通市昭阳区中医院。 针推收入占医院收入一半 此时细雨蒙蒙,一个穿着深色外套、眼镜上布满雨滴的中年男子从门诊楼方向走了过来。...

  • 基层中医院中医发展后劲不足

    基层中医院中医发展后劲不足

    笔者在基层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40年,目睹目前县级中医院中医特色不明显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问题。近几年来,虽有不少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入基层中医院工作,但他们大多在病房以书写病历为主,对病人的诊疗没有主观能动性,缺乏临床实践锻炼,缺乏中医诊疗思维。日复一日,诊疗技术难以得到提高,造成基层中医院中医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 过去,中医诊治病人,一是门诊,二是出诊。病家请了医生,就把患者交给了医生,实际上病床就设在病家。由于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者的声誉,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就会对患者高度负责,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观...

  • 建设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

    建设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

    2011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政府签署联合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3年来,我们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建设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完善示范省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是省政府在《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强调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西医学中医活动、建设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等中医药工作,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将公立医院中医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西医床位的1.5倍。 二是联合发改、财政、人社、食药监管部门联合制定...

  • 十个方面发展中医药产业

    十个方面发展中医药产业

    •甘肃省2015年将在申请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实验区工作,以及药菜两用蔬菜、药膳、四大中医旅游、“两后生”中医推拿等技术培训等中医药产业十个方面取得进展。 甘肃省成立了省委副书记为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中医药产业领导小组,省政府把《甘肃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甘肃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总体规划》纳入了“十三五”政府专项规划。省人社厅发布《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岐黄中医药技术系列内部等级...

  • 中医药改革发展上海论坛 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

    中医药改革发展上海论坛 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

    中医药服务模式如何创新,创新需要什么支撑?12月22日,第三届国家中医药改革发展上海论坛针对面向未来的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和相关制度构建进行了深入研讨。 针对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这一行业发展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论坛上强调,应坚定信心,坚持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的方向不动摇。树立大健康理念,加强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发挥专家智库优势,牢牢把握消费需求新常态,探索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以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

  • 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发展纪实

    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发展纪实

    9年的奋斗和成长,使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一跃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多年来,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不仅是一个高水平的团队,也是一个甘于奉献的团队,他们让众多糖尿病患者解除了痛苦,守护了健康,深得患者和普通群众的爱戴,科室收到的感谢信和锦旗不胜枚举。 唱响糖尿病防控进行曲 走进内分泌科,在走廊的墙报上,有许多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资料,那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医学墙报向众多市民传递着糖尿病知识。医护办公室对面有一个可...

  •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扶持中医药发展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扶持中医药发展

    值此2015年新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向全国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致以新年的祝福!向奋战在卫生援外第一线的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致以诚挚的慰问!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向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迈出稳健步伐,取得积极成效。新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援非...

  • 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纪实

    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纪实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建立在中医与西医学发展的基础上,是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泸州医学院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学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西医结合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四川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和脑病科)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病科等)为支撑,以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等...

  • 做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做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以改革的视角,做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中医局局长,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能够研制出一台具有中医思维的设备,属于中国人的设备。这就是我的中医梦想。”在11月23日举行的首届中医科学大会上,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的一席话,引发全场掌声。 本届大会由农工民主党中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以“中医药——国家战略资源&rdqu...

  • 学习《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感

    学习《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感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会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发展掠影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发展掠影

    四川泸州,这个依水而建、绕山而起的城市,不仅是座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美酒飘香的酒城。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一所驰名川南,大力弘扬中医学的中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泸医中医院)。泸医中医院自建院以来,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大力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在医疗、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打造出享誉川南、在省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中医医院品牌。 三名建设 彰显成效 医院坚...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跨越发展纪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跨越发展纪实

    古朴典雅的诊室,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井然有序的就医环境,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加上空气中幽幽的中药香气,走进位于哈尔滨市和平路上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大楼,让人感觉到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文化气息,给人安静平和的信任感。当地百姓们亲切地称呼这所医院为“中医大一院”。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和康复中心、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该院近年来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和引领,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弘扬&ld...

  • 凝聚人心促发展 和谐医患关系文化先行

    凝聚人心促发展 和谐医患关系文化先行

    “2013年,患者投诉减少到155起,同比下降70%;今年上半年,仅有投诉35起,同比下降56%。据2013年北京市12320热线统计,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成为北京市唯一一家投诉率下降的三甲医院。” 医患矛盾作为医改难题常令人深感无奈,眼科医院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12月1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眼科医院院长范吉平在四川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中医医院院长论坛上,介绍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促发展的经验,引起全国120家中医院院长们共鸣,他们共同探讨文化建设、绩效管理、...

  • 中医医患双赢 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 改革试验区

    中医医患双赢 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 改革试验区

    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与英国牛津国际康复基金会签订了《中英康复医疗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将合作创办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中英国际康复中心。 根据协议,医院将引进英国牛津国际康复基金会、牛津大学附属医院及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等先进的康复理念、优秀的学术团队及科学的评估系统,建立国际化、创新型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学术团队,加强优势病种的梳理和临床验证。 以“守护冬虫夏草道地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冬虫夏草文化论坛16日在上海举办。国医大师金世元呼吁,道地是冬虫夏草文化...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