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 第33页

自 第33页

  • 放松身心 自我减压疗法

    放松身心 自我减压疗法

    工作不堪重负、生活一团乱麻,人人都有压力大的时候。近日,美国“真简单”网站提供了一个14天自我疗法,能帮助你摆脱压力。 第一天:列计划遇到困难时,先把你能想到的问题列出来,想想该如何改变现状。试试自由思考法,即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天马行空地想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详细列出计划,再制定具体执行方案。 第二天:找帮手想想谁能向你提供好建议,能在危难之中伸出援手。你会意识到,身边有许多人能向你提供情感、实践和金钱支持,帮你舒缓压力。 第三天:种点绿色植物无论纸盒子还是饮料瓶,都能种点绿...

  • 抑郁的自我测试法

    抑郁的自我测试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博士耿磊钰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博士耿磊钰介绍,可通过几个简单的自我测试,辨别是否患上抑郁症。 一、最近是否情绪低落。二、最近的自信心是否减弱或丧失,常自责,或有内疚感,是否自我评价降低。三、最近是否有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而不稳,特别是早醒,也就是睡眠的最后一次觉醒时间明显提前。四、最近是否食欲下降、进食减少,体重降低。五、是否对身外之事不感兴趣,无新鲜感、好奇心,是否无心工作、思维迟缓,思考速度减慢,患者也可能感到自己变笨了;活动也缓慢,有时又可能变得容易为小...

  • 一位“老胃病”的自疗经验

    一位“老胃病”的自疗经验

    我是在十年前患上胃病的。那时我还在单位上班,吃饭稍微快一点,胃里就会往外冒酸水,有时候酸水涌到喉咙口,酸辣辣的感觉很是难受,可是那时我忙得根本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又过了两年多,我才感觉到它不可小觑。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会感到腹部胀痛,那感觉,像是吃下了水泥一样,胀得满满的。 后来单位体检,医生说我已经有了胃溃疡,再不治疗会很麻烦。这时,我才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始在家调养。我的肝肾功能不太好,西药不太适合服用,于是我选择了中医治疗。几年来,我将我寻来的药方、食疗方和调理方法都记录了下来。经过我的悉心调养,如今我的胃溃疡症...

  • 养生健康 自言自语益睡眠

    养生健康 自言自语益睡眠

    老伴过世八年多了,一个人过起了单身生活。虽有四个子女,但有的远走高飞,长期居住南京照应姑娘;有的虽在东台,可各有家庭,自家的家务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照应我;有的还在工作,脱不开身。他们只能常回家看看。我也体谅他们,不一定强求他们来陪伴我。 今年我已85岁,身体还算健壮,没有 “三高”,生活能自理,烧饭、洗衣、打扫卫生等活计,全包下了,倒也忙得开心。可是一闲下来,苦恼也跟着来了,主要是没人与我说话,有时心里闷得发慌,独坐家中,如痴如呆,心情很紧张、忧郁。当然我也自找其乐,看电视、看书报,爬...

  • 三叉神经痛是我自创方

    三叉神经痛是我自创方

      张老三,男,63岁,本来是一位性格开朗的人,整天乐呵呵的,近来却变得愁眉苦脸。原来是他一张口,面部就剧痛难忍,有时洗脸、漱口、刷牙、刮胡子,或者被冷风一吹,甚至走路震动了一下,面部就出现如电击、似刀割、像针刺一般的感觉,苦不堪言。此症发作时间没个定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痛几秒钟就过去了,有时却痛上几分钟、十几分钟不等,一侧面部也时常发生痉挛性抽搐,眼睛充血发红,流鼻涕流眼泪。张老三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他在面部剧痛的同时,也感到左侧上牙痛,所以他误以为是牙痛,三个月之内拔掉了3颗上牙。但&ldq...

  • 自制喷液防哮喘发作

    自制喷液防哮喘发作

    哮喘是常见的老年病之一。哮喘急性发作时,有喷嚏、流涕、咳嗽或胸闷等,严重者呼吸急促、呼气困难、坐卧不宁、喉中哮鸣、咳嗽多痰或干咳、心跳加快、大汗出、面色发暗。这对人体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可以用喷液方法来预防。 做法 取党参30克、煅牡蛎15克,粉碎,放入喷壶,加水500毫升,白酒5毫升,摇匀。每日喷鼻、舌下,每天3—5次,15天为1个疗程。 说明 哮喘发作乃真气不足,虚阳欲外出所致,党参补气,牡蛎潜阳,白酒引药入经,通过血气的自我调节来改变体质,防止以上危险症状的发生。...

  • 实现慢性胃炎的自诊自疗自养?

    实现慢性胃炎的自诊自疗自养?

      4.慢性胃炎的茶饮调养   茶饮是指将中药饮片采用像喝茶一样的方法来服用,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治疗症状轻微的慢性胃炎,也有防止疾病复发的作用。现介绍几种慢性胃炎的茶饮调养方及制作、服用方法,可供慢性胃炎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生姜红糖饮   【配方】鲜生姜5片,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片,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用杯盖焖约10分钟后,加入红糖调匀,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温中和胃,散寒止痛。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受寒之人。因中焦脾...

  • 呕吐泄泻王自立医案

    呕吐泄泻王自立医案

      呕吐(水湿内停证)   病案:张某,男,8岁。呕吐1天。   1999年6月10日初诊。患儿于1天前出现呕吐,口干欲饮,饮入即吐,头痛,发热,颜面部轻度浮肿。小便量少,大便尚调,舌质淡,苔微腻,脉沉。   诊断:呕吐。   证属:水逆证。   辨证: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胃失和降。   治则:温胃化饮,利水渗湿。   处方:五苓散加减。   药物组成: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9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水煎分3次服,一日一剂。   服2剂后呕...

  • 自制中药水治慢性胃炎

    自制中药水治慢性胃炎

    偏方一 蒲公英水 【食材】蒲公英30克。 【做法】将蒲公英放入杯中,倒入适量开水冲泡饮服,每天3次。 偏方二 甘草蜂蜜水 【食材】甘草10克,蜂蜜50克。 【做法】将甘草放入杯中,倒入适量开水,浸泡10分钟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饭前1小时喝,每天3次。 【外公问诊记】杨小姐是位公司白领,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常年在外出差,导致饮食没有规律,最近几年她被胃痛折磨得够呛。 她曾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是慢性胃炎,这种病除了规律饮食外,用中药调理的效果会更好,于是,...

  • 靡烂胃炎伴溃疡 自拟治方

    靡烂胃炎伴溃疡 自拟治方

    近年来,笔者自拟消化性溃疡病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以兹同行参效。 组方:乌贼骨15克,白术10克,白芍12克,北沙参10克,黄芪15克,炒山楂10克,当归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急性消化性溃疡病服用1至2周,慢性消化性溃疡病服用3至4周。 例1:周某某,男,45岁。2012年6月20日初诊。 患者以主诉为“胃脘灼痛,口苦2年余”就诊。2年来,患者经多家医院胃镜均显示,胃体、胃窦黏膜充血,水肿,靡烂。多医诊治,稍缓未愈。症见:胃脘灼痛...

  • 自拟慢性胃病方治疗各种慢性胃病

    自拟慢性胃病方治疗各种慢性胃病

      受社会因素、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节奏加快等影响,近年来,慢性胃病患者逐年增多,农村逐渐成为慢性胃病“重灾区”。近10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慢性胃病方治疗各种慢性胃病,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基本方:北沙参15克,百合10克,半枝莲15克,海螵蛸10克,黄芪15克,白芍15克,乌药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2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2至4疗程。   辨证加减:肝气郁结犯胃者,主要表现为胃痛每因情绪变化加重,善叹气、嗳气,胃痛连两胁等,加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

  • 自拟方治胃下垂一则

    自拟方治胃下垂一则

    王某,女,43岁,教师。患胃下垂多年, 2009年7月25日初诊。患者脘腹胀满,有下坠感,嗳气频发,纳呆,大便不爽;舌淡红,舌苔白腻,脉沉弦缓。笔者认为系脾虚气滞,升降失调所致。方用: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5克,防风lO克,木香5 克,砂仁5克。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服药3剂后,腹胀明显减轻,再服3剂后,腹胀及诸症消除。后用补中益气丸调理,随访2年未复发。 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本方除去木香、砂仁,治疗胃扩张、脱肛、子宫下垂、内脏下垂均有良好的疗效。 (朱时祥)...

  • 腹胀自疗有方 节日保“胃”战

    腹胀自疗有方 节日保“胃”战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但却有将近一半的人在胃不舒服时选择忍着,或者仍然恣意放纵,海吃海喝。   随着又一个春节的来临,人们好吃好喝的机会增多,加上节日期间走亲访友难得好好休息,我们的“胃”又要增加“饱胀”的折磨,若再有大量饮酒的刺激,无胃病者也许也会生出胃病来,有胃病者更会“雪上加霜”。那么,我们如何打好这场节日保“胃”战呢?   腹胀...

  • 自制柿霜防肺炎

    自制柿霜防肺炎

    柿饼上结的白色粉霜为柿霜,性凉味甘,其主要营养成分为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类。秋冬季节,老年人常吃柿霜可预防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市售柿饼存在一些卫生不达标的问题,如有的厂家用霉变柿子制作柿饼,或在制作过程中添加非食品原料等。我们不妨在柿子上市时多买一些,将其自制成柿饼,如此从秋天到冬天都能吃到柿霜了。 制作柿饼,应选个头大、未软的柿子,个头大的柿子一般含糖量较高。去皮,然后放在太阳下晾晒,并经常翻动。晾晒约4天,可见果面发白、结皮,果肉发软时,轻挤果肉,促进软化、脱涩。当果面干燥出现皱纹时捏第二次,将果肉...

  • 自我按摩防治哮喘

    自我按摩防治哮喘

    按揉法:主要是用拇指在治疗部位上(如背部)逐渐用力按压后,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揉的时候注意按压的力量,以局部感觉酸胀为宜。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左右,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可。 擦法:将手掌附着在治疗区域(如背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操作时,注意手掌要紧贴皮肤,用力不可过大,速度宜掌握在每分钟来回各50次左右,以皮肤发红微热为佳。 拿法:用手掌和五指,用力提拿身体部位(如腰部),要进行一松一紧地提拿,每个部位提拿20次左右,注意不可出现“掐”的动作,以局部感到微微发热为宜。...

  • 自我按摩缓解肠胃胀痛

    自我按摩缓解肠胃胀痛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自我按摩以下穴位可以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内关穴。仰掌时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

  • 自制止泻面糊

    自制止泻面糊

    将一小碗面粉放入炒锅中,用微火不断地翻炒,直到面粉变得有些发黄,可以闻到炒熟的面香味儿,关掉火,加入3克左右盐和10克左右的糖(糖尿病患者不要加白糖,或者糖减半)。 一次取出大约3茶勺的炒面,先用少量凉白开调稀,再用沸水调成稀糊状服用,一天可以服用5—6次。对于急性腹泻患者有止泻。补充能量、电解质和水分的作用。...

  • 咳嗽的自我辨治

    咳嗽的自我辨治

    咳嗽是老人秋冬季的常见病症。对于咳嗽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仅从脏腑辨证来说,《素问·咳论篇》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下面就从五脏介绍不同类型咳嗽的自我辨治方法。 肺咳 表现为呼吸不畅、喘息、咯血等。治疗时可按压两肘窝外侧,先由轻到重,顺时针揉20圈,速度要慢;再由重到轻,逆时针揉20圈,速度要快。此法每天下午3点左右1次,连续9天,能补肺气、清邪热、理肺络、除肺咳。 心咳 表现为一咳嗽就会胸口疼、嗓子疼、咽喉肿、声音嘶哑等。可用五指揪胸口皮肤,先左手,再右手,各...

  • 自拟“灵仙贝母汤”治疗咳嗽

    自拟“灵仙贝母汤”治疗咳嗽

      咳嗽是常见的症状,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会变成慢性疾病,治疗起来较为麻烦,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多年来我用自拟“灵仙贝母汤”治疗咳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灵仙贝母汤组成:威灵仙、贝母、杏仁、桃仁、桔梗、甘草。   功效:利咽、祛邪、止咳。   加减运用:痰多属寒湿者加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热痰者加瓜蒌、天竺黄、黄芩、鱼腥草;咽干、痰少、咳剧者加僵蚕、全虫、钩藤、地龙;年迈体多弱者...

  • 自拟抗痨补金丸治肺结核

    自拟抗痨补金丸治肺结核

      方药组成:紫河车100克,十大功劳120克,白术150克,白及200克,乌梅150克,茜草120克,百部150克,地骨皮150克,蜈蚣100克,夏枯草150克,猫爪草150克,牡蛎200克。上药共研末,水泛为丸,每日18克,分3次温水吞服。8岁以下患者药量减半。3个月为1疗程。此方为笔者自拟,经10余年之临床观察,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   肺结核是具有传染性的肺部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其基本特征。中医将其归为“肺痨”范畴,认为其病因...

  • 小儿咳嗽配合家庭自我推拿

    小儿咳嗽配合家庭自我推拿

      春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小儿由于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体质和抵抗力较为低下,咳喘者更多。南京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周伟提醒家长,小儿咳嗽在治疗同时,可以配合家庭自我推拿治疗和保健。   穴位按摩主要通过对穴位刺激起到消炎、止咳、化痰作用,主要穴位包括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点凹陷处)、胸部、两手臂外侧部(沿大鱼际至肘关节部)、天宗穴(相当于肩胛骨中点处)、背部等。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患儿仰卧,家长位于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分开,以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3...

  • 自拟的中药方剂治疗肺结核 疗效满意

    自拟的中药方剂治疗肺结核 疗效满意

      肺结核,中医称之为“痨病”、“肺痨”,系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20多年前笔者在农村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时,用自拟的中药方剂治疗本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药物组成:白及、黄芩、百部各9克,丹参12克。   服用方法: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为早、中、晚3次服用。   加减:咳嗽剧烈者,加紫菀、款冬花各9克,川贝母3克;盗汗者,加五味子、牡蛎(先煎)、碧桃干各9克;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12克,天门冬、麦冬各9克;咯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侧柏叶各9克...

  • 自拟“景前二陈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自拟“景前二陈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小儿慢性咳嗽指小儿一个月以上的咳嗽。其临床表现常为咳嗽、气短、乏力等,夜间时有加重,时间长了易厌食、纳呆等,服用一般止咳药多无效。自2011年以来,我们自拟“景前二陈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气虚痰热壅肺型)2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处方组成:红景天6克,生黄芪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清半夏5克,白前5克,前胡5克,桔梗3克,黄芩5克,鱼腥草(后下)10克,炙甘草3克。   加减运用:咳嗽重者加炙款冬花6克;痰多者加蜜紫苑6克;痰黏不易咯出者加浙贝母5克...

  • 治小儿久咳自汗方

    治小儿久咳自汗方

    治小儿久咳方 处方:大蒜6瓣,冰糖10克。用法:大蒜去皮,用刀拍碎,放人碗中加入冰糖和水 50毫升,放在锅内蒸熟,让孩子每晚睡前服下,连用3天。主治小儿久咳。陈海涛 治久咳自汗方 处方:板栗壳125克,乌梅25克,米醋适量。用法:将板栗壳去蒂膜,用醋炒。炒好后与乌梅焙干研成细粉。每次服10克,临睡前时开水送服。功效:收敛生津。主治久咳自汗。 廖小强...

  • 自发性气胸 求中医根治方

    自发性气胸 求中医根治方

      黄某,男,56岁,2013年4月7日初诊。   主诉:左胸痛1月。患者1月前突发左胸痛,痛如刀绞。继则胸膈满闷,呼吸困难,伴干咳气喘,口唇青紫,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而急入某综合医院。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经穿刺排气疗法后,症状马上缓解,病情好转出院。   但不逾一月已发作数次。病家请求根治,医生回应,此病手术有禁忌。病家遂转求中医。   刻诊:神清形疲,诉口干唇燥,干咳无痰,偶有气促,时饮水自救,入夜先备水杯于床头,不时喝水仍口干不已。伴性急善怒,彻夜不眠,纳少便结,舌绛无苔,脉弦细而数。   ...

  • 治肺结核 自汗盗汗方

    治肺结核 自汗盗汗方

    治自汗盗汗方 处方:桑椹、五味子各10克。每日l 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自汗、盗汗。 常真 治肺结核方 处方:鲜桑椹60克,地骨皮、冰糖各 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肺结核,见阴虚潮热、干咳少痰等症。 雷玉合 治神经衰弱方 处方:桑椹30克,酸枣仁15克。每丑 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王景知...

  • 自我养生保健改善气道营养

    自我养生保健改善气道营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往往多咳喘,存在呼吸困难。其实,只要患者能在日常生活注重自我养生保健,提高机体素质,改善气道营养,也可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地呼吸。 防范烟害吸烟可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慢阻肺患者要戒烟,远离二手烟;同时不要在马路旁散步,不去空气污染的地方,雾霾天不外出。 腹式呼吸仰卧于床上,放松肢体,思想集中。由鼻深长而缓慢吸气(鼓起肚皮)3-5秒,屏息1秒,然后由嘴徐徐将气呼出(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每天1-2次。腹式呼吸可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利...

  • 自制黄米护理垫

    自制黄米护理垫

    取纯棉布缝制成长约 1-1.5米的长方形口袋,内装40-50千克干燥的大黄米,制成一个密封的米袋,米袋不要装得过满,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使大黄米可在米袋内移动。使用方法:将制作好的护理垫铺于床的中间位置(病人腰背、骶尾部及大腿上段的位置),将米垫内的大黄米用手弄平,使整个护理垫保持平整,如要减小骶尾郭的压力,可用手将骶尾部下方护理垫内的大黄米用手弄至两侧,使中;间骶尾部下方形成一个相对的凹陷。要减小臀部、腰背部等受压部位的压力,可用同样的方法。 本垫可借助黄米滚动起到按摩作用,并且黄米吸湿性好,做成的垫子透气性佳,可...

  • 自制中药“香烟”抗疲劳

    自制中药“香烟”抗疲劳

    有的人习惯以抽烟来提神,但是烟草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利用一些芳香活血、提神醒脑的药物,作为姻草的替代品,卷入纸中,做成香烟点燃吸入即可。这样的“香烟”既能像普通的香烟一样提神,而且没有危害健康之虞。 这种保健香烟的做法是:取甘草、银杏叶、藿香、佩兰各10克,切丝后卷人纸卷中,当做香烟点燃后抽吸,可增强活力,兴奋大脑,解除疲劳,提神醒脑。(秦立欣)...

  • 自已动手敷脐治病:中医“脐疗”

    自已动手敷脐治病:中医“脐疗”

    肚脐也称“神阙”,利用肚脐给药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称为“脐疗”。脐疗源远流长,至今已有 2咖多年的历史,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此法简单易行,奏效快,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祖国医学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从经络学上讲,脐穴位于任脉,而任脉属于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管人体的诸经百脉,所以脐穴和诸经百脉相通,通过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从解剖学角度看,脐.为腹壁最后关闭的最薄之处,周围有较丰富的脐旁静脉丛,血流充足,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 当...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