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 第19页
-
尉中民教授益气升提法 健脾养心法
尉中民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课程的首席教授,也是国家级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尉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学工作近50年,精研中医经典,临证善治内科、妇科病,遵古而不泥古,老师还兼修现代医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临床过程中,形成了老师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证处方用药风格。 1益气升提法 本法常见于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导致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或月经量少等。表现为经色浅淡,淋漓不尽,质清稀或经色鲜红伴血块。其他症状可见头晕,神疲气短乏力,食少,大便不成形,或少腹有下坠感或...
-
伏天饮食健脾胃 芳香化湿浊 起居防湿气
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为闷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今年夏季降雨频发,雨后的蒸腾作用更是让人感到湿热难耐,高温和湿气双重夹击,连呼吸之间都带着湿答答的黏意,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湿气还会悄悄钻入身体,如果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常常容易出现倦怠、乏力、烦躁的感觉,身体往往也会出现种种不适。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和祛除体内湿气呢? 饮食健脾胃 脾胃的养护在祛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饮食宜清淡,多吃点健脾祛湿的食物,如怀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莲子...
-
夏秋交接属长夏 健脾除湿固后天
夏去秋至,在夏秋交接的农历六月还有一个长夏季节,为阴阳交接的时段。长夏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天人相应,人体脾脏主长夏。长夏主时之邪为湿邪,脾胃功能失调常出现内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健脾益胃、除湿化湿,以利脾胃受纳饮食水谷、运化精微营养功能的发挥,可有效夯实后天之本,维护生命健康。 长夏脾虚是病因 中医养生强调审因养生和综合调养,除了要选择适宜的诸种养生方法,还需明确引起脾虚的各种原因。脾虚是导致血脂、胆固醇、血尿酸异常以及肥胖病、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亚健康、代谢...
-
《黄帝内经》强健脾胃 滋阴补肾 理气疏肝 疏风解表
《黄帝内经》将四季的生命活动规律总结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理功能的重要时机。此时,冬天蕴藏的寒气尚未散去,天地间阳气尚不充沛,小儿素体阳气也尚未健旺。此时为小儿做推拿,可令其脾胃之气强壮健旺,肝胆之气和顺舒畅,并同时疏风固表,避免被风寒之邪所扰。 强健脾胃 滋阴补肾 进入春天后,小儿户外活动比冬天明显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小儿此时脾胃偏弱,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此时首先应温补脾阳,强健胃气。又春天小儿容易口干舌燥,...
-
秋天吃羊肉温中健脾 秋天吃羊肉滋补身体
与其它肉类食品相比,羊肉堪称绿色食品,羊生长在大草原,远离污染。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也因此羊肉是补养身体的最佳选择! 1、秋天吃羊肉温中健脾 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有助于消化。中医认为,羊肉具有补精血,益虚劳,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养肝等功效。对虚劳嬴瘦、腰膝酸软、脾胃虚弱、食少反胃,头眩明目、肾阳不足、气血亏虚、阳痿、寒疝、产后虚冷、缺乳等病症有良效。尤其适合老年人...
-
治脾胃安五脏 健脾化痰升阳法治冠心病 健脾重剂治肝硬化腹水
四时之气的生、长、收、藏皆得“土”助益,心、肝、肺、肾的生理活动无不赖脾胃之生化。据此,王庆其在临床上主张“治脾胃安五脏,调五脏理脾胃”。例如,其临床治疗肝病常常遵循“肝病实脾”的原则,屡建奇功;对于疑难杂症属病情复杂而危重、阴阳气血俱虚者,治疗往往求其中气,俾中气守住,胃气振奋,病有回春之机,然后再从容调理。 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脾胃病、心身疾病及疑难杂症,主张用中医学经典...
-
银花莲子羹清暑热健脾 黄芪血藤汤补气血止痒
银花莲子羹清暑热健脾 金银花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 疏风散热的功效,通常用来治疗外 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所致的身热头 痛、咽干口渴,又可用于暑温,症见 壮热汗多,舌红苔黄。莲子健脾益 气。金银花莲子羹有清热解毒、健脾 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暑热导致 的心烦口干、食欲不振、腹泻等症。 具体方法:金银花25克,莲子 50克,白糖适量。先将莲子用温水 浸泡,去心,用旺火烧沸,转小火熬 煮至熟烂,再放人洗净的金银花,煮 沸10分钟,加白糖调匀即可食莲子 饮汤。 黄芪血藤汤 补气血止痒 老年人皮肤瘙痒多由体虚风邪...
-
百合梨汤清热生津 白蔻蒸鱼健脾行气
百合梨汤清热生津 酷暑炎热干燥,人们往往会感 到口渴,鼻干咽燥,出现皮肤干涩、 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百合梨 汤能滋阴清热、利咽生津,可以缓解 上述各种不适。 具体方法:梨1个,百合、麦冬 各10克;胖大海4枚。将梨洗净切 块,与中药同煮,待梨八成熟时,加 冰糖适量,吃梨饮汤。 周静 白蔻蒸鱼健脾行气 白豆蔻能行气化湿、温中止呕, 鲫鱼能补虚调胃、通肠、温中下气、 利水消肿。白豆蔻蒸鲫鱼适用于脾 胃虚弱、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症。 具体方法:白豆蔻6个,鲫鱼2 条(约0.7公斤),食盐、黄酒、胡椒 粉...
-
赤小豆煲鸡健脾又利湿 心火旺烦躁宜服玉莲饮
赤小豆煲鸡健脾又利湿 夏季,由于气温高,空气湿度 火,湿热内蕴会引发体表发热、头 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等 症。赤小豆具有利水除湿及消肿解 毒的功效,与温中益气的母鸡同煲 汤,可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消 肿,对夏季四肢浮肿、手脚沉重、腰 部重坠不适及舌苔黄厚等湿热征象 有较好的祛湿效果。 具体方法:赤小豆90克,去毛 及内脏的母鸡1只。将赤小豆放人 鸡腹内,用竹签将鸡腹切口闭合,加 入适量的水煲汤,食用时加盐调味, 食肉喝汤。 雷佳颖 心火旺烦躁宜服玉莲饮 玉莲饮有清热、安神、除烦的作 用,高血...
-
陈皮药膳健脾燥湿
陈皮是柑桔等水果的果皮经干 燥处理后所得到的干性果皮,是一 味常用的中药。桔皮干燥后可放置 陈久,故称陈皮。 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 人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 痰、降逆止呕等功效,适用于脾胃气 滞、胸腹满闷、呕逆食少、倦怠乏力、 大便溏薄、咳嗽痰多等症。现介绍几 则陈皮食疗方,供选用。 一、陈皮豆蔻鲫鱼羹陈皮10 克,草豆蔻8克,鲫鱼1条(约0.5公 斤),生姜4片,胡椒粉6克。鲫鱼去 鳞、鳃、内脏,洗净。草豆蔻研粉后放 入鲫鱼肚内,陈皮浸软,生姜洗净, 一起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 沸后,...
-
健脾润肠通便汤案 运脾汤案 加减导赤散案
全国名中医王自立学验俱丰,吾有幸跟随王自立学习,收获颇丰,现摘录王师几首临床验方介绍如下。 健脾润肠通便汤案 患者,女,65岁,2007年6月13日初诊。平素大便困难,需五六日一行,便质干结,严重时数十日一行,粪便干硬如羊屎。自觉乏力明显,食后腹胀,舌淡胖,苔白,脉沉。辨为脾虚便秘,治以健脾润肠通便。方选健脾润肠通便汤:党参30g,白术30g,肉苁蓉30g,当归15g,枳壳45g,厚朴15g,槟榔15g,砂仁10g,麦芽30g,郁李仁3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用。 3剂后复诊:自...
-
莲子入药功效广 莲子常用药膳 莲子茯苓健脾糕 竹叶莲子养心羹
专家简介 杨柏灿,上海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在中药世界里,莲家族是一类十分特别的品种。莲属毛茛目睡莲科,为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莲子、莲心、莲须、莲房、荷叶、荷梗、藕节等同属莲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同的莲药具有不同的性能、功用、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莲药文化。其中的莲子作为常用药食两用之品,备受大众青睐,用途众多。 莲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名之曰“荷”。古往今来描写...
-
适时吃苦健脾开胃 暑湿困脾适当吃辛
7月16日正式进入三伏天,炎炎夏日该如何调理身体呢?夏季高温酷暑,阳气亢盛,极易造成机体津液损伤,使人口干舌燥,不思饮食。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比如湿邪,可能引起身体沉重、疼痛,尤其是关节伸缩不顺,引发腰背痛或关节痛;内湿则表现为脾胃不佳,尤其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口淡、食欲下降,胸腹感到很闷,容易发生拉肚子、功能性胃肠炎发作的情况。处在高压工作环...
-
土茯苓祛皮科湿毒 五指毛桃健脾补虚 千里光治肺部疾患
海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永杰系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多种内科疑难病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整理张永杰临证特色用药经验,以飨同道。 1土茯苓祛皮科湿毒 土茯苓,又名禹余粮、白余粮等(《本草经集注》),味甘、淡,性平,归肝、肾、脾、胃经。功在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主治梅毒,淋浊,泄泻,筋挛骨痛,脚气,痈肿,疮癣,瘰疬,瘿瘤及汞中毒。《本草纲目》云:“今医家有搜风解毒汤,治杨梅疮,不犯轻粉。病深者月余,浅者半月即愈。&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