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养 第7页
-
产后的膳食调养
热能和蛋白质:产后前三天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红糖水煮鸡蛋、红枣小米粥、面汤、牛奶、豆腐脑、蒸蛋羹、炖排骨汤等。随着胃口好转就可以改吃软食。这时每天最好有300克的粮食,500克的肉禽鱼虾和大豆制品,3个鸡蛋,300克左右的蔬菜水果。红糖:有行血、活血、散寒作用,有利于清除子宫瘀血,而且含丰富的热能和无机盐,是民间产妇必用的食物。不过吃的时间不要太长,1周左右就可以了。 无机盐和维生素:造血需要铁、铜、锌等无机盐和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因此膳食中要经常吃些肝类、瘦肉、木耳、芝麻酱、绿叶菜、柑橘等食物。 餐次:产...
-
慢性劳损的饮食调养
人体某一部位长时间过度用力所致的肌肉、筋膜韧带、骨与关节等组织的损伤即称为慢性劳损,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以腰痛为主,或见有其他部位软组织的酸痛,多为隐痛,时轻时重,常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在适当活动或变动体位时减轻,阴雨天多见病情加重。 本病调补应从调理先、后天之本为主,日常宜多食具有补肾、健脾、养血作用的食物。玉米、小麦、小米等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粗粮宜多食;肉类可以提供机体修复所需的氨基酸,宜多用;蔬菜则以大白菜、胡萝卜、芹菜等富含维生素和钙的蔬菜为主;同时,可用健脾消食之山楂等食物。有...
-
高考学子们 中医饮食调养重养心益智补肾健脾
再过十几天就要高考了。在这段时间里,参加高考的学子们正以高昂的斗志,拼搏的精神,集中精力,认真复习功课,在这关系到孩子前途的关键时段,合理饮食非常重要。 中医饮食调养 重养心益智补肾健脾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胃,久之可导致脾气虚弱,出现不思饮食、食后饱涨等消化不良症状。气虚者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等。用脑过度可出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头晕、健忘。所以迎考期间饮食调养的原则要以养心益智,补肾健脾益气为主。在均衡膳食、保证三餐、注意早餐、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稳定主食、荤素搭配的前提下...
-
慢性支气管炎偏方 慢性支气管炎调养药膳
慢性支气管炎偏方: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每年冬天反复咳嗽3个月,连续2年以上,春暖花开时缓解;有病程长达数十年者,久治不愈可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食疗药膳对慢性支气管炎轻者可以治愈,重者可缓解病情。慢性支气管炎调养药膳 杏仁蒸雪梨 【配方】杏仁20克,川贝10克,雪梨1个,冰糖20克。 【制作】 1.将杏仁去皮,与川贝打碎成粉;冰糖打碎成屑;梨去皮,在梨的蒂把处,切下l/3为盖,用小刀挖去梨核。 2.将杏仁、川贝粉和冰糖屑放入梨内,盖上盖,用牙签固定,放入炖锅内,加入开水适量...
-
炎炎夏季该如何调养呢?
炎炎夏季,许多人都喜欢躲在空调房里,躲避酷热的天气。可为什么有的人能吹空调,有的人却受不了呢?该怎么办?医学专家解释说,这正是因为人们体质不同,因而对空调的耐受度也不一样,那究竟有些什么体质,他们又该如何调养呢? 耐寒不耐暑型 有一些人到了夏天就特别喜欢吹空调,否则就热得受不了。这类人属温热体质,往往能够忍受冬天的寒冷,却不能忍受夏天的湿热,耐寒不耐暑,湿火很盛,如不注意,夏天很容易发生口臭、大便秘结,易口舌生疮。 对策这类人群适宜多吃各种养阴食物,比如苦瓜、丝瓜、西瓜、绿豆、鸭肉、海带、黑豆等,可用来煲汤食用。另...
-
中药食疗调养脾胃
祖国医学认为,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又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如果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职,就会造成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等病理改变,从而出现腹胀或腹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脾病的常见症状。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从而出现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胃病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失健运,则会...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防与调养
马淑然, 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医基础系副主任,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特需门诊专家。《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医药》《中国医药科学》审稿专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称考试命题组专家, 国家留学基金委遴选的赴美访问学者。中央电视台CCTV10《健康之路》特聘专家, 北京卫视《养生堂》特聘专家, 深圳电视台《食客准备养生堂》特聘专家, 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特聘健康顾问, 中美国际特邀的品质生活专家顾问。主...
-
气虚体质的养生 饮食调养精神调摄
一些气虚者身体发胖,是因为气虚不能运化体内的津液,水湿潴留,故身体偏胖。另一些气虚者身体消瘦,是因为气虚不能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周身。气虚者常见面色白而无光泽,说话声小、气短、倦怠,动则尤甚。这是气不够用所致。气不能固表,常自汗出,记忆力差、健忘。气虚不荣,故舌质淡,脉跳无力。若基本具有上述症状,即说明是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养生关键在于补气。肾为元气之根,脾为生气之源,故补气重在补脾益肾。 饮食调养: 经常周身乏力、腰酸,是肾气虚的表现,应常食山药、栗子、海参。山药每次服10~30克...
-
慢性乙肝携带者怎样调养身体
1.是否用药。如果是单纯乙肝病毒携带者,身体无特殊不适,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您现在自觉体质下降,经常感冒,说明免疫功能较差,可以适当使用药物或保健品调整,药物如乙肝清热解毒冲剂或小柴胡冲剂等,每次1包,一日3次,一般用药4周左右,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西洋参或灵芝之类的保健品均可适当选用。许多药物都要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解毒,过多用药会加重肝的代谢负担,有些药物会造成肝脏损伤。所以必须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进行。 2.定期检查。一般每半年做一次肝脏检查,如肝功能、HBV-M和B超(检查肝、胆、脾)...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调养与食疗
老年人由于股骨颈部的骨质萎缩、疏松,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不少老年人体弱,多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血供差、愈合慢,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因此,加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骨折后1~2周方制首乌20克,黄芪15克,红枣10个,母鸡肉200克,将黄芪、制首乌冼净,用纱布袋封口;红枣(去核)冼净;母鸡肉洗净,切成小块,一齐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2小时,去药袋后调味即...
-
胃癌手术后中医食疗调养
胃癌术后,患者常常脾胃虚弱,中医通过食疗,保养脾胃,促进气血化生。中医认为“存得一分胃气,留得一份生机”。常用保养脾胃的食疗方法有以下一些。 1.食粥养胃,可用大米或小米煮粥,常常食用。适用于所有胃癌术后患者。 2.山药30克,大枣10克,薏米30克,煮粥食用。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纳呆食少,倦怠神疲,少气懒言等症状患者。 3.百合15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沙参30克,煮粥食用。具有养阴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胃脘嘈杂,口干喜饮,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苔少等症状患者。 4.茯苓...
-
中医饮食调养药茶调养 合谷穴和复溜穴是止汗的常用对穴
一般情况下的出汗其实是保护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通过出汗,人体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驱散热邪,从而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如天气炎热、剧烈活动、饮用热水或食用辛辣等情况后,汗孔会打开,汗出增多可及时泄热以保护人体;而当天寒饮冷和安静夜卧时,汗孔就会关闭,汗出减少,以免损伤阳气。 中医认为,若是白天经常出汗,稍一活动就加重者,称为自汗,多因脾肺气虚引起,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倦怠、容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畏寒等症状。若在睡眠时出汗,醒后自止者,甚至湿透衣被,则称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常伴有手脚心燥热、口干咽燥、失...
-
立夏饮食调养补肺宁心 情志养生重视静养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天的到来。在春夏变换之际,人的身体由于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气候和温度的变化,易引起感冒或者引发其他宿疾。山东省名中医、济宁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王祥生介绍,立夏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期,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气通于夏季,所以立夏后注意保养心脏,方可平和过渡到夏季。 饮食调养,补肺宁心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升高,很容易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此时饮食宜清淡,少吃大鱼...
-
调养胆经的办法
人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但不少人会出现半夜醒来睡不着觉的情况,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下降,长年累月,对人体的伤害不容忽视,如精神状态变差、抵抗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皮肤老化加快、肝功能受损等。夜醒背后的原因,多半是相应内脏出现问题的信号。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这12个时辰又分别代表着人体的12个脏腑和相对应的12条经脉,如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对应胆经、丑时(凌晨1点到3点)对应肝经、寅时(凌晨3点到5点)对应肺经,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并按照特定的时间和流注次序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