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第18页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探析
作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 ,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中包含着丰富的体质思想。综观仲景条 文, 可以发现体质因素不仅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 疾病的发展、 传变、 治疗和转归过程中, 体质因素同样 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中的作用, 对于临床合理运用仲景方药治疗疾病有着 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体质与疾病发生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 中指出 :“若五脏 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 中人多死。 ” 认为如果 五脏元气通畅,...
-
痰瘀相关学说 痰浊和瘀血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涌现出来,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而痰瘀易停滞络脉,形成病络,逐渐发展为络病。研究痰瘀相关学说和络病之间的关系,在认识慢性疑难杂病及指导其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索痰饮、瘀血与络脉损伤之间的相关联系,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掌握络脉的病理变化,研究络病的病因病机,可指导现代多种疑难杂病的治疗。 理论溯源 痰瘀相关学说 痰瘀相关即痰瘀同源、同病、同治,它滥觞于《黄帝内经》中“津血同源”这一...
-
基于《伤寒论》阳明探讨脑肠相关与中医通下的关系
学习方剂的人都知道, 《伤寒论》为历代方书执 牛耳者, 方剂教材中的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方 都来源于张仲景的这本书, 书中审证辨因、 据证立 法, 用药之精妙常令人抚掌击节。 《伤寒论》中对通 下法的应用遍及六经病, 全书397条, 与通下有关的 条文就有90条, 其中, 阳明病最为广泛。 邪入阳明结 成腑实为 “可下证” , 故有 “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是 也” 的论述。 张仲景发现在阳明病中, 常出现神志症 状, 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精神、 心理的改变, 而阳明又...
-
难于相处的老人可能有“心病”
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老年人独居已是常见的现象。孤独寂寞并与社会脱节是许多老年人共同的感受。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缺乏慰藉或因病痛缠身,容易引发抑郁症,而一些脑器质性病变也会使神经功能受到影响而导致精神疾病。 病案举例:陈先生最近把父母亲接来城里同住。但不久他发现,母亲经常在他面前讲儿媳如何对她不好,尽管儿媳极力讨好家婆,婆媳关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糟糕。最后,陈先生只好另买一套房子给两位老人住。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母亲竟怀疑父亲有外遇,三天两头哭着把他叫过去给她撑腰作主。这时陈先生才意识到母亲可能精神有问题,找到...
-
后腰冰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
这几日明显地感觉到春季的凉爽,尤其是腰部和颈肩部,因为人们早早的换上了春装。尤其是中老年人,出现腰后发凉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进行保暖和预防。 后腰冰凉,可能是由于寒气入侵身体而长期淤积,所以才会有穿多厚都冰凉的感觉。或者是本身就是虚寒体质,这样容易后背、后腰甚至臀部都发凉、怕风,可以请中医在后背刮刮痧,将寒气刮出来,同时坚持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水里可加入一些花椒,然后再喝一碗发汗的生姜红枣汤,或者是胡椒白萝卜汤,这样就可将寒气排出,增加身体的热气。 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