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寿 第5页

长寿 第5页

  • 一花四叶汤养神长寿方

    一花四叶汤养神长寿方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创造出一张养生的精妙方剂——“一花四叶汤”,对健康长寿独具效果。其中一花,即指身体健康长寿之花;四叶,即一为豁达,二为潇洒,三为宽容,四为厚道。只有具备这四种情操,即豁达、潇洒、宽容、厚道,才能健康长寿。 豁达 即胸襟开阔。具备“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豁达胸襟,才能看淡得失,心平气和,形神康泰。 潇洒 即清高洒脱,自然大方。裘老认为,潇洒是指轻松、舒畅、举止不拘束的意思,即充满生机、生活充实、身心愉悦,从而有利身心健康。 宽容 即...

  • 年老长寿常喝枸杞粥

    年老长寿常喝枸杞粥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寿延85岁,被后人称为“长寿爱国诗人”。据说,其寿享高龄,与爱食枸杞粥有关。他年老时,因年高肾气渐亏,肝肾阴液不足,而致两目昏花,眼力不济,故常以枸杞为粥、为羹食用。此后,身体便逐渐硬朗起来,因此,他写下了“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的著名诗句,赞美枸杞粥。《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说明中老年人新陈代谢逐渐缓慢,生理机能渐行衰退,而且还容易伴有各种慢性病。对许多食物不是消化不了,就是食后反而加重原有疾病,故食粥...

  • 长寿皇帝乾隆的保健方法“耳常弹”

    长寿皇帝乾隆的保健方法“耳常弹”

    现 代人都比较注 重健身、美容、 减压,方法也层出不 穷,可是,耳朵运动 往往容易被忽略。 当你工作了一整天, 觉得头痛脑 热、腰酸背疼的时候,不妨学学清代的长寿皇帝乾隆 的保健方法—— — “耳常弹”。在工作间隙,或上下班途 中,将耳朵揉一揉、拉一拉,每天只需花几分钟,不仅 可使身体的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 还能使人神清气 爽、精神振奋、疲劳消除。 首先是摩擦耳廓。 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 10 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 络、振奋脏腑...

  • 陈立夫谈长寿 傅连璋话养生

    陈立夫谈长寿 傅连璋话养生

    当今养生的方法方式很多,其实一些长寿老人各有各的养生观。为使大家对养生观念有一个充分认识,从中掌握一些技巧,现介绍我国几位名人的特色养生观。 陈立夫谈长寿 在庆祝陈立夫夫妇90岁双寿祝寿会上,陈立夫说,活到90岁尤其夫妇双双均到90岁是件不简单的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他认为要健康长寿需要具有“四老”要素:老健、老伴、老友、老本。 老健 老而不健不幸福。“老健”养生之道在于“养生在动,养心在静。”符合古人说的&ld...

  • 茯苓长寿馒头

    茯苓长寿馒头

    茯苓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渗湿利水之功用。其药性缓和,可补心脾、利水湿,有补而不峻,利而不猛的特点,既可扶正,又可祛邪,故为平补之佳品,适合于各种不同体质的老年人,因此,历代医家均将其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本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近代研究证明,茯苓的有效成分90%以上为茯苓多糖,它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常食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癌抗衰老的作用。又因其味甘淡、性平和,没有特殊气味,所以可以在粥、汤、米饭、面食中加入茯苓,经常食用颐养天年。喜欢面食的...

  • 10大美食 助您长寿

    10大美食 助您长寿

    豆腐是老人喜欢的美食 长寿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长寿老人喜欢喝粥 从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看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第一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

  • 布努瑶族的长寿食品:小米饭

    布努瑶族的长寿食品:小米饭

    小米,过去曾是居住在广西都安、大化、巴马三个自治县布努瑶族的主米。 按布努瑶族的习俗,每年深秋,撒在山坡上的小米成熟后,还不能立即收割进屋,要先割一把回家,放在屋外晒干后去壳簸净,蒸成饭。随后请来道公,祭过创世祖密洛陀之后,才能将大片成熟的小米收割回家。 传说密洛陀开创天地、制造万物之后年老多病,需要“补粮”添寿。于是她的汉、壮、瑶等族子孙送来礼品。汉族在城里做生意,送来很好的香纸和珠宝;壮族住平地,种植稻谷,送来的是白花花的大米;瑶族住深山,就把刚收割的小米蒸成饭送来。密洛陀吃了瑶族子...

  • 长寿几种食物

    长寿几种食物

    从1983年至200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下,日本学者家森幸男调查了世界61个国家和地区的长寿村。在他调查的那些长寿村中,确实有的地方饮食习惯非常健康,但也有人吃肉多却不得心脏病,很多人吃鱼多却非常短命。带着这些疑问,通过调查研究,他得出了长寿与否并不是取决于一种或几种食物,而是取决于如何将这些食物搭配起来的结论。 爱吃肉为啥能长寿 一般来说,人吃肉多,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就高,它们会堵塞血管,引发心脏病。而爱吃肉的格鲁吉亚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却不高,心脏病的致死率也非常低。原因就在于他们吃肉的方法很独特:把...

  • 三苏长寿粥

    三苏长寿粥

    三苏长寿粥即茯苓粥,源于宋代。文学家苏辙,年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久服药不愈。之后他听从朋友建议,坚持吃茯苓一年,身体痊愈了。于是,苏辙认真研究《神农本萆经》等医学著作,自己将茯苓配制成一款粥。他把做粥的方法告诉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全家服用,此方也是三苏长寿的“秘方”。 在《神农本草经》中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能健脾益气、补虚延年。慈禧太后的长寿补益药方中,常用的补益药共64种,使用率最高的一味药便是茯苓,占78%。说明古...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长寿
  • 长寿菜——红薯叶

    长寿菜——红薯叶

    红薯叶是秋天红薯成熟后其秧茎顶端的嫩叶。以前农民收获红薯后将红薯叶连同秧茎一起丢在地里,或喂牲畜。然而近些年来,红薯叶“身价飙升”,成为了人们养生的“长寿菜”,许多地方的菜市场均可见到它的身影,甚至一些大型超市都出现了用红薯叶制成的罐头。 红薯被认为是“十大健康蔬菜的冠军”,而红薯叶的营养价值与食疗作用却毫不逊色于红薯。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红薯长寿
  • 吃发芽食物治病又长寿

    吃发芽食物治病又长寿

    随年龄增大,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的风险上升。目前医学界探索用脐带血治病的新途径,其实是利用脐带血中“生命激活素”的抗衰防病作用。专家认为,种子在发芽阶段也会产生这种激活素,中老年朋友常食发芽食物,同样具有防治多种老年病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据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晔介绍,脐带血是胎儿出生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含有激活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物质,可防衰老和治疗多种疾病。许多母兽分娩后都会本能地吃掉胎盘,其实是为了补充生命激活素。现已发现,豆、谷物种子发芽后同样会产生这种...

  • 饮食好习惯让你更长寿

    饮食好习惯让你更长寿

      说到长寿,几乎每年都有人更新长寿食物“排行榜”,如果让你给最常见、最便宜的抗衰老食物打分,相信蔬菜、水果、谷物、红茶……一定都榜上有名。不过换个角度看,“怎么吃”有时比“吃什么”更重要。近日,美国MSN网站刊文指出,只要雷打不动地坚持以下小习惯,就能帮你找到那把长寿钥匙。   餐前喝两杯水  餐前饮水的人一天能少摄入近300卡热量,是控制体重的一种最简单、廉价的方法。专家还指出,除喝水外,餐前吃水果、蔬菜和麦片...

  • “脸皮厚”能长寿

    “脸皮厚”能长寿

    俗话说:“没心没肺,活着不累”,一是说傻里傻气、糊糊涂涂活着,就没有活得太累的感觉;二是不过分的要脸面,善做凡人,就能获得较长的寿命。这两句俗语,我觉得都有一定道理。 人要长寿,脸皮就应该厚一点。自己犯了错误,只要能够接受教训,下次不要再犯,不要太跟自己过不去。因为过分地责备自己,有时也会害了自己。要做到脸皮厚一点,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泼辣一点人活得泼泼辣辣,少一些羞羞答答,就能在工作中打开局面,在社会上千好一番事业,不但生活上富裕,身体也能健健康康。 潇洒一点有的老人穿新衣不敢大胆地亮...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长寿
  • 五把钥匙打开长寿门

    五把钥匙打开长寿门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长寿先要心理健: 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

  • 微笑充分的人更长寿

    微笑充分的人更长寿

    笑和不笑,笑得少和笑得多,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大不相同。 美国研究人员收集了230张上世纪50年代前参加美国棒球联赛的运动员照片,根据照片上人物微笑时嘴部、眼部和脸颊肌肉动作幅度,把他们的微笑分为“不笑”、“部分笑”和“充分笑”等类别。 研究发现,“不笑”的人平均寿命72.9岁;“部分笑”,即微笑时仅咧嘴的人平均寿命75岁;“充分笑”,即微笑时带动脸部各相关肌肉的人平均寿命7...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长寿
  • 长寿老人  养生四招

    长寿老人 养生四招

    李仰岳老人今年93岁了,但背不驼、腰不弯、眼不花、劲头十足。这都源于李老独特的养生观:平和心态、经常动脑、预防保健、生活规律。 平和心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老年生活,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经常动脑:李老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不因为退休就停止对知识的追求。用老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五个“不完”:读不完的书,回忆不完的往事,写不完的东西,收集不完的资料,练习不完的书法。 预防保健:李老对自己身体的小毛病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平时有意识地学习一些预防急救知识,并且在外出时注意携带联系方式...

  • 111岁寿星的长寿秘诀

    111岁寿星的长寿秘诀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郑集在其新书《最好的医生是养生——111岁养生大师谈健身》中,结合切身体会,谈到一些实用养生窍门。作为中国营养学奠基人之一,今年111岁的郑集前辈将长寿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老人家治学严谨,从不“人云亦云”,早在70多年前,他就自己当“小白鼠”,发现很多书中记载的“食物相克”根本不存在。 新书中,郑老将养生之道归为3点:常按身心、简约养生、让爱延伸。他认为,选择一套简单易行的健身操,每天按摩、推拿,...

  • 编竹筐少生气能长寿

    编竹筐少生气能长寿

    孙金符老人1908年生于湖南桃江县修山镇,今年11月,他就满102岁了,除了背稍微有点驼,身体没什么大毛病。 当笔者慕名走进桃江县一座山脚下的农房时,大老远就听到了一阵爽朗的笑声,这笑声正是102岁的孙金符老人的,老人立即出来迎接我们。看到老人的第一眼,笔者还有些不相信这是一位年过百岁的老先生,只见他面色红润,走路腿不打颤,连拐杖都不用,走出屋子时,老人手中还端着一个小方凳,示意我们坐。 “要写我啊?都等你好久了,现在才来。”见到笔者,孙金符老人首先埋怨起来,立即引起儿孙们的一阵阵笑声。见大...

  • 长寿的奥秘

    长寿的奥秘

    我们村里有一对老夫妻,也是一对老寿星,两人同岁,今年都是96岁。两位老人居住在村东的一处茅屋里,无儿无女,生活靠国家的低保和左邻右舍的关心和照顾。 两位老人生于上世纪初,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过来,按理说历经了世间的沧桑和坎坷,身心肯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或者是磨难,因此必然影响到身心健康。这是其一。其二,他们无儿无女,得不到血缘关系的关爱和体贴,精神上要承受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其三,两位老人一直生活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他们没有条件吃到名贵的山珍海味,也不会尝到高档的保健品,或者是滋...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长寿
  • 长寿需养肾 吴晋兰:博士中医“上工”情

    长寿需养肾 吴晋兰:博士中医“上工”情

    1月19日,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长寿的秘诀——国医大师谈养肾”主题论坛在京举行,国医大师和中医药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肾为先天之本、养生之根”话题交流养生经验。 96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颜正华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身体健康,成为养生长寿的“标杆”。会上他介绍了自己的养生经验,一是饮食节制,搭配合理;二是起居有常,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三是将运动锻炼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四是注意调理身体,适当服用保健品。...

  • 好习好性好人长寿

    好习好性好人长寿

    安徽省无为县尚礼镇余家棚村的陈汉云老人生于1910年2月。她19岁时与巢县槐林镇槐光村青年农民凌良福结婚,两口子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老人一生未出过远门,百年来就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空气清新的巢湖之滨,生育有2男1女,儿孙辈共32人,现已是五世同堂了。说到老人的健康长寿之道,大儿子说,老人从未吃什么补药,也没有什么秘诀,但良好生活习惯确实有。 老人爱干净,又整洁。虽然是庄户人,也要干粗活,但她一定要身上干净整洁才出门。房间也总是打扫得窗明几净,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她每天三餐后都要刷牙,晚上刷牙后就不再吃东西。晚上临睡...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长寿
  • 长寿养生

    长寿养生

    说话慢点有利养生 俗话说:“慢性子人寿命长”,一点没错。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指出,慢性子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就是,老人说话慢点,也算养生。 沈政说,老年人体弱,大部分都患有一些老年慢性疾病,特别需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养生。语速太快,很容易使老人情绪变得激动和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的复发。此.外,焦躁的情绪既伤肝伤肺又伤脾,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及机体组织的正常运转,对健康造成伤害。 相反,如果老人能刻意试着放慢自己的语速,则相当于努...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养生长寿
  • 学者大师多长寿

    学者大师多长寿

    读了一些学者大师生平事迹后方知,学者大师们多长寿。如赵朴初享寿93岁,齐白石享寿93岁,冯友兰享寿95岁,钱学森享寿98岁,季羡林享寿98岁,冰心享寿99岁,巴金享寿101岁,马寅初享寿100岁,蔡尚思享寿103岁……尚健在的经济学教授、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106岁……这些学者大师的寿数都远远超过中国目前的人均寿命值。学者大师多长寿似乎给了我们如下几点启迪: 其一,仁者长寿。当今时代的学者大师都是志士仁人,品格高尚,胸襟宽广,时常考虑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 长寿离不开益生元

    长寿离不开益生元

    在世界著名长寿之乡格鲁吉亚的阿巴哈吉亚,极少有人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这与他们常吃含有益生元的食物有关。研究发现,益生元可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生长繁殖,减少有害菌群,从而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长寿。浙江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博士张宇告诉记者,50岁以上人群补充益生元,确实可达到减少老年病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据张博士介绍,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比菲德氏菌等),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能帮助人体合成或吸收B族维生素、维生素K、叶酸以及...

  • 养生家石天基的长寿秘诀

    养生家石天基的长寿秘诀

    石天基,清代著名养生家,著有《长生秘诀》。该书从养心、房事、饮食、起居、天地乐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养心六常存他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长。”所以他对“养心”首先提出了六个常存:常存安静心,主要是指少嗜欲。他说:“深山穷谷中人多长寿者,嗜欲少而心常安静所致也。”常存正觉心,是说要以正胜邪,譬如日色当空昏暗自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觉悟。常存欢喜心,是指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能随意自适。常...

  •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

      欧主任说,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能治疗头痛、眩晕、脱肛、昏厥、低血压症状、失眠、耳鸣、鼻塞、神经衰弱、脑中风失语、阴挺等症。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养穴方法   (1)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掌指来回摩擦百会至发热为度,每次108下。   (2)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8下。   (3)温灸:持扶阳罐温灸该穴位,时间为3~5分钟,让罐体的温热、红外线及...

  • 静功调养真气 益长寿

    静功调养真气 益长寿

      所谓静功,是以站、坐、卧等外表静的姿势,配合意念活动和各种呼吸方法的一类养生功法,特点是外静内动、静中有动。养生古籍《保生秘要》中指出:“恬淡无为,敛神内守,盖以静功调养真气。”   静功在道家养生功法之中是最基础的功法,道家养生功法的一切层次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每一阶段的各个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层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静功侧重于修炼身体内部的精、气、神,对练功时的姿势、动作不太讲究,只要保证身体放松,舒适自然即可。   练习静功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双目...

  • 清除脂褐质健康又长寿

    清除脂褐质健康又长寿

    脂褐质是一种脂质过度氧化的产物,它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因此又被称为衰老色素。脂褐质可沉积在各组织器官中,如果沉积到大脑中会导致神经元损害,是引起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之一。 脂褐质可以存在于人体的心肌、肝脏、神经细胞以及肾上腺皮质的细胞内,它是细胞氧化后的产物。它不仅聚集在体表的细胞膜上,形成老年斑,也会侵犯人体内各系统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褐质色素在人体内会越积越多,对人体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对细胞组织功能活动的妨碍也就愈大,并会引起多种老年病的发生。 补充维生素E,清除脑部脂褐质 在大脑的衰老中有一个主要变化...

  • 长寿的误区

    长寿的误区

    快乐者一定能长寿:“笑一笑,十年少”,意指人常欢乐可延年益寿。然而,事情并非绝对如此。研究证实;人越快乐,对人和事物的主观臆断越偏执。因为他们总有一种“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的心态,结果他们进行分析思考的动力比那些总觉得有“压力”者要小,往往使自己陷于“人云亦云”境地,从而常常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引起心理和精神上的混乱,造成心身伤害。 人们只知道“满面愁容”、“情绪低落”等是抑...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长寿
  • 中医养生为健康长寿护航

    中医养生为健康长寿护航

    •中医养生是以中国古代的天、地、生、文、史、哲为深厚底蕴,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集各地各族人民养生智慧为一体,融会道、儒、释及历代养生家、医学家的养生体验和研究成果,形成的有关健康长寿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我国当前社会正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在现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健康长寿乃至全民健康,就是人民美好生活一大需求和指标。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梦想的民族。从国家层面而言,自古以来,大一统思想牢牢占据民族的主流意识,使中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