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第5页
-
中医药是中国给世界的礼物
本报讯 (记者栗 征)10月8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召开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咸泽出席会议。屠呦呦研究员亲临现场,畅谈科研经验,交流获奖感受。座谈会由王国强主持。 陈竺向屠呦呦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屠呦呦向陈竺和其他领导同志以及学界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屠呦呦回顾了70年代以来青...
-
中医药科普 中医养老优势 中国儿科专用药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邀请了30余名放暑假的小学生及家长,参观了医院药剂科、针灸推拿康复科、骨伤科等科室,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普及活动。 在中药房,专家为大家介绍各种中药材、其功效及简单的辨别真伪方法,同学们近距离观察藏红花、冬虫夏草、灵芝等珍贵中药材。在针推科,专业医师作针灸、拔火罐、艾灸示范,解释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在骨伤科,按摩师现场教给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有脊柱侧弯的倾向,教给大家简单的颈椎保健操。同学们对神奇的中医药赞叹不已,有的亲自尝试了拔火罐的感受。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让...
-
陈士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陈士林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养成了奋发有为、不断开拓、乐于沟通、团结协作的品质,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全面抓住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开创了全新的管理局面。 陈士林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欧亚科学院院士。自2012年起负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管理工作以来,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全面参与“五位一体”的布局建设,抓住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立行立改、推陈出新,通过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有效提...
-
国医大师吕景山:书写中国医生的神奇
吕景山的著作 吕景山(1934—),祖籍河南偃师,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56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山西省中医院)工作,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针灸科主任。1991年调到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工作,任所长、主任医师。历任中国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针灸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施今墨对药》(荣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吕景山对穴》等...
-
屠呦呦教授再次重申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吸收创新手段,她和她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对于研制系列青蒿素类药品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成就是传统中医带给世界的礼物。笔者认为,青年中医科研工作者,应当下功夫研究屠呦呦教授的科研模式,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实践中。 屠呦呦曾回忆说“我们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
-
《中国壮医针刺学》、《中国壮医经筋学》
壮医针刺和壮医经筋疗法在壮族地区广为流传,但由于无规范文字记载,一直停留在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传承模式。近日,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院长、广西名中医、广西首批卓越学者林辰教授撰写的《中国壮医针刺学》和《中国壮医经筋学》,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两部专著将为壮医传承发展,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知识内容。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壮医针刺术、壮医经筋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壮医针刺学、壮医经筋学。 据了解,壮医针刺和壮医经筋疗法是壮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医特色治病技法,是壮医外治学的亮点。《中国壮医针刺学》...
-
中国药膳研究会成立藏餐药膳学组
10月21日,中国药膳研究会民族药膳专业委员会藏餐药膳学组在京成立,并举办首届学术研讨会。中医专家、藏族名医、藏餐名厨等专家学者在北京藏医院研讨藏餐药膳研究开发、烹饪技艺和藏医的饮食疗法,北京藏医院介绍开展藏餐药膳工作的经验。 藏餐药膳学组成员由来自北京、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藏学研究机构、藏医院、藏族餐饮企业等,由中医药、藏医药专家和餐饮文化大师、藏餐名厨等组成。为进一步推动藏餐药膳理论研究和技术交流,充分发挥藏餐药膳的食疗养生作用,指导和配合藏餐药膳学组工作,中国药膳研究会还成立藏餐药膳专家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