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第3页
-
中国医疗气功的科教研
当前,气功的发展正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抓住机遇,抢占先机,保持我国在医疗气功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必要对当前气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气功发展日趋成熟 自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2004年成立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以来,建立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推出9套新功法和4套竞赛套路,在全国2/3的省区市成立了管理中心或协会,建立站点1.3万多个,发展练功群众100多万人,开展活动900多场,组派100多个团组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使健身气功正式进入全国体育...
-
中国历代政府对医学的重视 莫过于宋朝
经过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和军阀混战,宋初国力凋敝,文化衰微,认识到军人执政危害的宋朝政府大行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带来了经济和文化上大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显著发展,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两宋的医学也空前繁荣,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已经有不少学者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对宋代医学发达的原因作了探讨。我们通过对文献资料,尤其是对医书及相关史料进行深度挖掘,从新的角度揭示两宋医学兴盛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医药的巨大经济价值、士大夫参与医学、宋朝政府对医学的大力扶持等。 医...
-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正式挂牌
2013年6月2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在我院正式挂牌。分院的成立,既是对以往成绩的肯定与鼓励,也为我院今后更快更好的发展搭建了上升通道和新的平台。把握分院建设的大好时机,提升单位整体实力,创造新的辉煌,这已经成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有鉴于此,回顾历史,分析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寻求优化调整方案,并不断践行推进分院建设应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历史与现状 我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省级机构。建院50多年来,在历届院领导班子和几代研究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多...
-
中西医结合是创造中国医学重要力量
著名消化病专家姚希贤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常委、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还是河北省首位临床博士(博士后)导师,世界胃肠病学会(OMGE)委员、国际肝病研究中心委员,今年已经85岁高龄。他自幼跟随乡医叔父学习中医,少年时迁居北京仍坚持自修,后入河北医学院接受西医学系统教育,上世纪50年代,姚希贤参与到西学中工作中。随着中、西医临床经验的长期积累,他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成为中西医兼长的一代名家,曾两度提名院士候选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姚希贤认为,我国...
-
艾盐包 中国古老的养生保健方法
艾盐包又称理疗包、温灸包,是中国古老的养生保健方法。艾盐包以包内的艾盐和药包中的中药成份,通过加热敷在人体皮肤表面上方的穴位实行热灸。中药受热均匀,散热较慢,有效成分缓缓渗出,药力与热力透过打开的皮肤腠理,共同达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散寒除湿、健肝运脾、保肺固肾的功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林兴栋教授表示,艾盐包是一种对机体毫无损伤且具有独特保健功能的中医外治法,一般可以用于痹痛,特别是对于头晕、颈椎病、腰椎病等引起的酸胀肿痛有独特的疗效,有些病症可以立竿见影。它不但适用于骨伤风湿科,也适用于...
-
读《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脉络清晰 视野宏阔
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疆域内外的传播从未有过停息。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中医传播的研究日渐增多,不少学者从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角度,探讨了中医药传播主体、传播受众和传播路径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或者探寻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播机制中的问题。新著《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的面世,则更加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部紧密结合中医药学术思想核心,突出弘扬中医药文化价值,贴近现代人类发展趋势,根据古今中外文献史实来介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著作,以史为鉴,对当代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中医文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