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第2页
-
奠定了中国本草史研究的基础
尚志钧(1918年-2008年),皖南医学院教授,本草文献学家,本草文献整理研究奠基者。长期致力于本草文献的研究。60年来,他依据历代经、史、子、集及各种类书、专书,相互参证,运用独特的考据方法对本草文献进行深入研究,钩沉辑复亡佚的本草14种,撰写专著8种,发表论文180余篇,奠定了中国本草史研究的基础,为中国本草文献研究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再读中医史学家尚志钧所赠《罗氏会约医镜》,整理尚老写给我的30余封信,睹物思人,勾忆起我和先师交往的点点滴滴,不禁潸然泪下,撰此文缅怀先师。 我和尚老是通...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2014年1月16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前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对&l...
-
走进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西南联大”
提起抗战时期大师云集、人才辈出,人们会想起西南联大;提起建国初期中医名家荟萃,青蓝相继,人们会想起南京中医药大学。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做法,却对传统文化的维护与追求惊人的一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与抱负惊人的一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道德精神与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是他们为信念和担当献身的中国特质,以及促进民族振兴与发展的大爱情怀。 中医兴,须人杰。1954年,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应运而生。一批中医药大家组成的群体,在时代...
-
“百年中医史研究”由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担
民国中医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医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运休戚相关,与当局中医政策密切相关;对于外来文化,一定要根据国情,予以借鉴,但不可照搬;科学有阶段性,不能等同于终极真理;中医、西医自成体系,各有优势,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西医不能作为判定中医的标准;中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发展中医,要遵循自身规律,发挥特色优势。 近代西方科学文化传入后,我国原有学科开始脱离传统模式,向西方科学文明融会,大多数传统学科或被外来科学所取代,或被肢解成新式学科中的构件。只有中医药学,虽然遭受前所未...
-
中国是中医药的原创国
标准化战略是新常态下中医药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中医药行业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必须做好。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有进,主要靠创新驱动,而在创新方面,制定标准是重要体现,创新的成果往往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更好推广出去。标准制定本身是一门科学,是最高层面的研究活动。标准是科研成果的结晶,是许许多多研究和实践成果的集成,它能规范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套技术,在研究制定过程中能锻炼和造就人才,提高全行业的科学素养。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任务重,意义重大。标准制定是一系列...
-
中国五位名作家的养生经
叶圣陶(1894-1988年):著名 文学家叶圣陶先生享寿94年,他的 养生经验有五点:一、劳逸结合。他 从来不开夜车,每天都早睡早起,工 作之余,则安排丰富多彩的娱乐活 动,比如听广播、看电影、听音乐等。 二、心胸开阔。他的肚量很大,不论 对谁,都能坦诚相待,不伤和气。三、 淡泊名利,踏踏实实做学问。四、适 当饮酒。他晚年每餐都喝一杯黄酒 或葡萄酒,用以软化血管、疏经活 络。五、经常进行散步和郊游。充沛 的体力、宁静的心境和豁达的个性 是叶圣陶获得高寿的重要因素。 冰心(1900-1999年):中国著...
-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传统医学交流合作
MUGAKA BENSON PETER :坦桑尼亚传统医药处于初级卫生保健地位 坦桑尼亚姆希比亚医科大学 在坦桑尼亚的历史上,前殖民主义时期就存在传统医学。国家独立后,政府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当时大约70%的坦桑尼亚群众将传统医药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手段。国家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官员提出,传统医学的立法和专业化是满足国民健康需求的途径,要保护传统医学知识和传统医学资源。坦桑尼亚共和国议会于2002年对传统医学立法。 众所周知,坦桑尼亚不仅缺医少药,医疗水平也不高并且发展很不平衡,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