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第38页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黄建银
5月2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黄建银,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50岁。 2015年11月,在巴塞罗那的世界中医药大会上,黄建银正式接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大会发言时,他那略带紧张而又踌躇满志的表情还历历在目。在我的心目中,黄秘书长是那么和蔼可亲。8年前,我初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求职,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时任办公室主任的他。他热情地带着我们几十个准备参加笔试的求职者参观了各部门,和气地说:“先带你们看看,这样你们填报职位申请的时候也好心里有数,大家是双向选择。”这样...
-
王庆其:培养多元化中医药人才
年轻中医药学子的成长关系着中医药事业的未来,而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则是人才成长的保障。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其,结合自身经历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王庆其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首届研究生班,当年为班上同学授课的全国各地知名中医专家有47位之多,在众多中医大家中,有几位老师对王庆其日后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王庆其看来,中医教育中师承的作用非常重要,要以传统文化为先导,临床疗效为目标,实现继承与创新、理论与临床的协调共进,这是促进中医...
-
引进、培养、留住基层中医药人才
我们常说中医药的根在农村、在基层,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尤其适合基层,但基层却最缺人。人才问题是基层中医药发展最大的阻碍。 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几千年漫长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具有广泛的群众需求,尤其在基层更受欢迎。但在培养中医学科人才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基层,中医药从业者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村卫生室没有中医药人员,多数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亦十分缺乏。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基层医改的一大难题。 据笔者对陕西省岚皋县级医院、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调查...
-
中医五运六气研究专家齐聚长春中医药大学
7月初,全国中医五运六气研究方面的专家齐聚长春中医药大学,为各地近百名中医五运六气教学、医疗、科研骨干和爱好者授课。 这是长春中医药大学第四次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的全国五运六气师资培训项目。培训期间专家为长春中医药大学五运六气示教馆揭牌,并参观了示教馆。五运六气示教馆是长春中医药大学苏颖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根据五运六气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独创的中医经典实践教学场地。 长期以来,长春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中医经典教学和科研,尤其在《黄帝内经》,以及中医运气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丰...
-
师承教育下的中医药人才
近年来,党和国家政府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培养中医药人才已经成为发展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师承教育、西学中上升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之一。近期,各省纷纷发布培养中医人才的文件,有的省份更是将培养方式量化,更加规范、可操作,考核更有依据。 安徽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以具体数据规定了师承教育的时间和任务量,比如文件规定跟师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5天,每年不少于240天;对学习内容也规定了每个工作日1篇跟师笔记或自学笔记,每篇不少于500字,每年不少于220篇,要...
-
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秘书长谈欧洲中医药发展
[作者简介] 郭春彪 生于天津中医世家,1984年在天津医学院完成西医专业学习,毕业于天津科技进修学院医疗系。出国前参加中医学院进修班,师从王文仲、石学敏等教授。1989年前往澳大利亚留学,1990年旅居意大利罗马,在罗马师从罗马大学医学院教授进修,并在罗马医学院教授诊所从事中医药治疗长达20年。现为意大利国家针灸学会会员和教师,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意大利中华医学会主席团执行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癌症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针灸医师,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秘书长,天津北洋医院医...
-
国医大师刘敏如 中医药构建国际医药卫生话语权
国医大师 刘敏如 目前国际上各种思想交融、交锋频繁。西方科技独霸的现象以及科学主义的干扰,使发展中国家很多优秀文化和科技,得不到理解,不能发挥为世界服务的作用。 中医药在国际医药领域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大力争取中医药走出国门的话语权,是走向国际首要工作。确定中医药话语权,第一要有实力,第二要有队伍,第三要有平台,要设计好话语权的议题,把握好话语权导向,贴近话语权对象。其中,新闻媒介是先锋,专业人才是实力,将国内的中医药优势和成就有组织、有计划地由专门机构来落实和推广。 设计好话语...
-
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严振国的养生之道
[名师简介] 严振国,男,1933年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终身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经穴解剖学科创始人,国家级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养生经验]如今年已80岁的严教授,身强体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在各种会议和工作中依然可以看见教授忙碌的身影。关于严教授的养生经验,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体动心静、顺其自然和笔耕不辍。 一、体动 饮食上,严教授从不挑食,饮食均衡,有荤有素。闲暇的时候,参加一些运动量小的体育活动,经常做家务,和大家玩在一起。同时,关心时事、关注民生,最近国内外发生的...
-
干燥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该病优势显著
滋阴活血润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和口腔干燥症, 还可累及内脏器官[1]。本病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两类。流行病学统计显示, 国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病率为0.29%~0.77%, 老年人患病率为2%~4.8%, 男女比例为1:9~1:10,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好发年龄段为30~60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遗传因素、感染因素...
-
画说中医药文化之中医史画
中药编造是历代医家都很关怀的问题,《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里都有关于药材编造的零星记载。比如半夏生用有毒副作用,但用编造过的半夏则无毒副反应;又如附子,生用也有毒,用编造过的附子不但没有毒副作用,临床效力还能得到提高。可见,中药编造的作用,其一在于减轻或消除药材原有的毒性,其二能够提高某些药材的药效。 隋唐以前,医师用药多自采克己,后来有了专门的药店,中药编造也成为专门行业,这就需求拟定一套技术标准和操作标准,以保证药效。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整理研究前人的各种编造方法,写了《雷公...
-
中医药在急诊中的优势性“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中医药急诊发展战略展望 目前, 急诊医学无论是在群众还是在大多数医生的眼里, 几乎是要和西医学画上等号的, 被冠以“慢郎中”称号的中医学, 在急诊科似乎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然而, 在西医学没有传入我国之前, 承担国人急症抢救任务的, 恰是中医学。那么, 中医学的一些急救方法是否还能够运用于临床急诊, 是否能够辅助西医学提高急症的抢救成功率, 或者说是否依然能够成为很多急症病种的主导抢救方法, 这都是当下发展中医急诊需要深思的几个问题。笔者通过多年对中医药急诊的研究, 认为中医药不仅...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时期已经出现关于体质的论述,但是两千多年来未能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等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并于1982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中医体质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中医体质研究至今已走过四十多年的历程。这期间,中医体质学经历了学说的提出、学派的形成、学科的建立3个标志性发展阶段,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建设、转化应用、学术影响等方面...
-
中医药膳调失眠:食疗数方
失眠在我们现代生活中非常常见,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认为,失眠一症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引起的阴阳不交、阳不入阴所致。对于失眠,除了寻求医生帮助外,如果能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也能较好地改善睡眠状况。失眠者应以清淡滋补类饮食为宜,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可食用新鲜蔬菜瓜果(白菜、番茄、土豆、芋头、黄瓜、菜花、苹果等)、优质高蛋白(如豆制品、鸡蛋、瘦肉等)食品。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佳,不宜吃得过饱。睡前1小时食用药膳,食后稍稍休息,排除杂念再就...
-
慢性疲劳也是病:中医药粥来调治
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后,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又是一天的冲刺!即使被一种称为“慢性疲劳征”的疾病缠上也懵然无知,仍为生活不断地打拼,但你的身子到底还能撑多久?因此,医学专家指出:慢性疲劳也是病 一般人经过一轮疲劳后,休息一宿就可恢复充沛精力。但有些人会持续数月仍感到疲惫不堪,并伴有肌肉疼痛、头痛、低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喉部刺痛及多个关节疼痛等症状。这说明已经被一种不太熟悉的疾病一一慢性疲劳综合征所侵袭。而大部分人都不把这些状况视为病症,掉以轻心,最后影响到个人的学业...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仁和精诚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因此,中医医院在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搞好中医药文化建设,对加...
-
中医药产生于远古 其思想办法是常新的
立异是前史进步的动力、年代展开的要害,位居“五大展开理念”之首。党的十九大陈述屡次着重立异,提出立异是引领展开的榜首动力,是建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中医药作业,要传承展开,也离不开立异。中医药是传统的,但更是现代的,其展开昌盛离不开发掘承继、变革立异,尤其是对其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明思想的发掘和立异。 立异医院办理思路,完结跨越式展开 中医药产生于远古,但其思想办法是常新的,全体思想、辨证思想、平衡思想、共性思想、形式思想等5种中医临证思想对中医的展开有着重要的辅导...
-
中医药文化 把文化概念理清是研究文化的前提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儒学在文化精神和民族独立意志、华夏人格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医学与儒学的文史哲诸多方面,有其天然的内在联系,历史证明了二者有诸多方面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中医学的发展不是在自我封闭中完成的。没有外来文化(如佛学文化)的冲击,没有异质文化的融合,中医学也就不会如此完整。中国学术体系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历史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理论与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