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药 第33页

中医药 第33页

  • 中医药食相克的对立面

    中医药食相克的对立面

      生活中,我们在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想开怀大吃的时候,老一辈经常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食物相克的说法,像蟹克柿子,两样同时吃就会拉肚子。那么这些有没有道理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医师乔志强表示,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当然也就有药食相克的对立面,在进补或者使用一些中药的时候都要有所忌口。   指导专家   乔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   药食功效相反要避免   其实药食相克最常见的就是药物和食物的性能、作用相反,如果同时食用,就...

  • 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时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这是全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一项重大方针和重要任务。200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今年三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了这一点。中央和国务院这一系列的指示精神,指明了新时期我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 常见中医药引有哪些

    常见中医药引有哪些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粳米: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

  • 传承发展中医药要学习中医经典

    传承发展中医药要学习中医经典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笔者认为这句话具有重要涵义。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人没有做好中医药传承,却急于创新,以至于把中医的精华丢失了,成了舍本逐末。事实证明,很多中医药的出色成果,恰恰是在中医典籍里找到了开启成功的钥匙。比如砒霜治疗白血病,青蒿素治疗疟疾,都是从古医籍或验方里找到的方法,可以说没有传承发展,就没有这些举世...

  • 中医药法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大法

    中医药法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大法

    •中医药法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大法,中医人应自觉将中医药法规定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让广大群众全面准确了解中医药法,营造依法保护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做好新时期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工作,离不开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和...

  • 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须自觉、自强、开放

    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须自觉、自强、开放

    •中医药之所以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医疗技术与养生保健方法,其根源在于中医药文化的塑造。离开了中医药文化的滋养,中医药的道路、理论与技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要增强文化自觉,提高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度;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创新中实现文化自强;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在中西医文化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但中医思...

  • 重视中医药传承和文化保护

    重视中医药传承和文化保护

    @仝小林北京 继承是创新的源头。屠呦呦在关键突破上借鉴了中医古籍。中医药人一定要充分挖掘老祖宗的智慧,为现代医疗服务。任何数典忘祖,任何妄自菲薄,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背叛。 @中医针灸杨金生 在当今重视中医药传承和文化保护的大环境下,宣传和挖掘中医药技术应注意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效益性研究,力求中医药表达当代化、诊疗规范化、评价客观化,这不仅是当今中医药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逐步走向国际化健康发展的需求。 @天方中医谢小强 支持中医药事业...

  • 从小就特别信奉中医药

    从小就特别信奉中医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晶岩   我小时候生病,母亲就会用中草药祖传秘方给我治病,效果良好。我的妹妹刚出生时患鹅口疮,吃西药总不见好,后来花一角九分钱买了几包草药,喝了几天就好了。所以,我从小就特别信奉中医药。我知道蛇蜕、蝉蜕是中药,萝卜根、白菜根、香菜根也是中药。   长大后我到军医学校念书,特别喜欢中医学,部队医院提倡节俭,我还和同学们一起采集茵陈、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中药送给中药房制药。   去年春天我到陕西延安讲课,回程时与战友一起到白鹿原采风,突然发现一个阿姨拎着一兜新鲜野菜...

  • 《红楼梦》的中医药方

    《红楼梦》的中医药方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对中外文学艺术曾产生巨大影响。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多处引用了中药方,对如今临床仍有重要价值。 冷香丸。《红楼梦》第七回,宝钗患咳喘之疾,服用冷香丸,疗效甚佳。药方为:白牡丹花蕊、白荷花蕊、白芙蓉花蕊、白梅花蕊各12两,用露水、霜水等,做成龙眼大小的丸子,每次一丸,黄柏一钱二分煎汤送下。此方的特点在于所用诸药(除黄柏),均为花蕊,气味芳香,性寒而平,便于服用,易于收藏。方中牡丹花蕊除蒸退热,白芙蓉花蕊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白荷花蕊清心益肾、止血,白梅花蕊开胃散结、生津止渴、安神定魂、清头目、利肺...

  • 中医药历代度量衡的研究

    中医药历代度量衡的研究

    中医中药的疗效与处方组成、 剂量、 中药的质量 (包括品种与炮制)、 煎药方法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前, 我国的防病治病完全依赖于中医 中药, 当时及现在所用的处方大部分都是经方, 如《方 剂学》 [1 ] 收载的 308 个汤剂处方中东汉时期的占 26. 3% , 为历代之首, 其中 26. 0% 为仲景《伤寒论》 之 方。笔者试图探求古、 现代中药剂量的联系与区别时, 发现相关文献说法不一, 无法依从, 于是笔者对我国历 代中医药度量衡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考证与研究。 1 依据 对我国古...

  • 中医药引子主要有以下功效

    中医药引子主要有以下功效

    我们去看中医,医生所抓中药,有时会附上一小包药引。略懂中医的人,有时也会拿生姜、大枣等平常食物当药引子。中医为什么要用药引子?它对治病有什么作用?又该如何使用呢? 药引子的由来 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叫楼英的郎中,医术高明,人们都叫他“神仙太公”。有一年,当朝马皇后得了重病,御医百般诊治,病体仍未见好。朱元璋心急如焚,颁旨遍请天下名医,一个大臣便推荐楼英入宫诊治。 楼英一入宫,便向御医打听皇后的病情,御医们便拿来一小沓药方,方中用药却大同小异,都是些珍贵药材,问及皇...

  • 中医药文化中的包容精神源远流长 根基深厚

    中医药文化中的包容精神源远流长 根基深厚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包容精神,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包容精神促进各种文化要素的交流互鉴,激活出不同文化的潜在活力,不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文化新形态。而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容精神在其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医药文化中的包容精神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异论篇》中列举了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中央五个地域的地理特点、风俗习惯、好发疾病,以及对应的砭石、毒药(泛指治病的药物)、艾焫、微针、导引按蹻等五种治疗方法,提出“故圣人...

  • 中医药与碑帖

    中医药与碑帖

    碑帖是一种集历史文化內涵、艺术品位和加工工艺于一身的艺术珍品。“碑”主要指汉、魏、唐代的碑刻如墓碑、庙碑、造像、摩崖石刻等,“帖”指名人的书札以及书法家写在绢帛或刻在木板、石片上,再经过拓片、装裱而成的作品。 中医药与碑帖之间从表面上看并无明显关联,其实两者同属国粹又彼此影响。书家知医,医家善书,历代互见,文脉同源。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张旭的《肚痛帖》、苏东坡的《覆盆子帖》、黄庭坚的《方药墨跡》《苦笋帖》、徐渭的《水斋药方》、东晋葛洪书的“天台...

  • 武侠与中医药的关联

    武侠与中医药的关联

    金庸于 1955 年至 1972 年 18 年间创作的 15 部武侠小说作品,50 年来长盛不衰。金庸小说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对医学一道,金庸小说也用了大量篇幅进行介绍,尤其在《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射雕英雄传》等书中,对中医理论、药物学、针灸经络学等多有涉及,有的描写非常详尽。同时,金庸将医药学知识放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加以描述,读来颇有趣味性,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能够对中国传统医学有一个感性的、粗浅的认识。 武侠与中医药的关联...

  • 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文化认同

    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文化认同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文化最为充分的保留、延续和现实生活应用。中医药走向世界首先需要文化认同,中国文化中“和而不同”与“和合”思想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取之不尽的理论源泉,是保证“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中医药学是一门富含文化元素的科学,中医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涉及生命、疾病、健康等内容的文化体系,只有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体验、理解、欣赏中医药的道与术,才能真正接受中医药学。...

  • 建设国医堂形式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建设国医堂形式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目前,各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给百姓就医带来便利,有助于解决他们的“看病难”问题,这些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地方都被称为“中医馆”或“国医堂”。 开在社区 紧贴老百姓生活 作为一家民营机构,遵义市红花岗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百姓提供中医药为主的基本卫生服务,尤其在妇科、内科等科室,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 负责人谢进告诉记者,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医院有时就不收费了。能扎针治好...

  • 胡熙明:将中医药事业刻入灵魂

    胡熙明:将中医药事业刻入灵魂

    “老胡弥留之际,已经闭目多日处于休克状态,当听到中药康莱特在美获准三期临床的消息,突然睁开眼睛,露出一丝激动的神色。”在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党组书记胡熙明的追思会上,夫人金玲语带哽咽。会场上胡熙明的老同事、老部下们听到此处,不禁眼眶湿润,有的忍不住低头抹起泪来。 要怎样深深地将中医药事业刻入灵魂、融入骨血,才会如此念念不忘? 从1976年到1990年,胡熙明主政中医工作,这14年,也是新中国中医事业从文革浩劫后拨乱反正、艰难起步,又快速发展的14年。1...

  • 中医药学会推动转型 中药智能制造

    中医药学会推动转型 中药智能制造

    6月7日,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进社区”活动,护理部主任杨永红带领中医科医生、内科护士长、护理骨干共7人,向街道社区老人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倡导中医护理特色与优势。 中医科医生李明春主讲的“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法与耳穴压豆法”主题讲座引起大家的极大兴趣。 随后内科护士现场演示经络养身操,老人们跟随学习,拍打周身经络。当天共有60多位居民参加活动。 5月28日,重庆市涪陵区中医药...

  • 经方学堂 中医药大学与企业 医疗技能

    经方学堂 中医药大学与企业 医疗技能

    日前,甘肃中医药大学举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签约仪式,甘肃中医药大学与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甘肃中医药大学与三家企业将互认挂牌,并在就业推荐、员工培训方面开展合作,还将开展订单培养、合作办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三家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企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甘肃中医药大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 西部枸杞产业 银杏叶提取物 中医药学博士论坛

    西部枸杞产业 银杏叶提取物 中医药学博士论坛

    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和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中国西部枸杞产业技术研究院”近日成立,两家单位将共同打造研究平台,围绕枸杞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的新模式,推进枸杞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研究院的建设将以枸杞产业技术发展为主线,以“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以企业为投入主体,以科研院所技术和人才优势为依托,采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共同打造全国一流的枸杞产业发展技术协同...

  • 蒙医蒙药 壮药园 调研中医药工作

    蒙医蒙药 壮药园 调研中医药工作

    浙江磐安县中医院今年上半年新开展腰椎间盘突出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修复术、coflex术、低剂量CT 检查、火针、颈椎微调手法、胱抑素C检测、脂蛋白a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9项新技术新项目。 据了解,这是该院自2013年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合作办医以来,在下派专家的支持下的新增项目。这些项目涉及骨伤科、检验科、针灸康复科等学科,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举不仅提升了该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建设专科特色优势,促进学科的发展,还满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近...

  • 中医药服务唱主角

    中医药服务唱主角

    江苏镇江京口区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腿脚不便的患者李阿姨正通过远程视频与自己熟悉的医生交流最近的病情。在这里,老百姓不舒服时不是立刻去医院排队挂号,而是先找自己网格内家庭医生或护师,家庭医生根据病情或调整中医药处方,或逐级预约医生,既方便快捷,也有效实现医院的人员分流。 李阿姨所享受的正是江苏省镇江市打造的“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所带来的医疗服务。镇江市卫生局副局长孔汉良表示,所谓“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是指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医疗集团医院、社会...

  • 中药饮片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中医护理质量

    中药饮片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中医护理质量

    “当传统中医遇到现代生物学,如何实现深度融合?那就要在中医临床在传统辨证思维基础上,提倡对症用药、对病用病、审因用药,提高治病的靶向性。”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仝小林,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上如是说。 此次会议围绕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内分泌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交流以及方药量效相关考量展开讨论。 大会特邀报告安排了15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包括糖尿病的学科发展、理论、医史、方药、教学、实验、临床等多个研究领域。...

  • 中医药公卫服务 中医药创新论坛

    中医药公卫服务 中医药创新论坛

    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下发通知提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做到中医药项目与其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既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的项目管理长效机制。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对项目实施工作的认识,要将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中医医疗工作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协调,同步推进。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积极建立全省统一的中医药健康管理信息化系统或模块。要认真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针对中医药项目...

  • 基层中医药工作 中医药健康服务 国医大师唐祖

    基层中医药工作 中医药健康服务 国医大师唐祖

    为确保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国家医改“十二五”规划及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确定的目标任务,日前,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的通知》,强化中医药科室建设、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药服务监管、落实新农合倾斜政策、加强考核评价等5项举措,强力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 《通知》要求到2017年,将中医科(中医门诊)建设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评审评价、年度校验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资质认定的必备条件。 《通知》明确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优先招聘中医类别医师,强...

  • 注册标准是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关键

    注册标准是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关键

    大洋洲在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上成果斐然,2012年7月1日,澳大利亚的中医(包括中医师、针灸师、中药师、药剂师、东方医师)加入全国注册和认证方案(National Registration and Accreditation Scheme: NRAS),标志着中医在澳大利亚与其他医疗行业享有同样的法律地位、遵循全国统一的中医注册标准。2011年6月11日,大洋洲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the Oceania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Socie...

  • 中医药文化科普 食品安全宣传周 中医评选

    中医药文化科普 食品安全宣传周 中医评选

    6月15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18部门,启动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来自有关部委、行业企业、新闻媒体、科普组织等500多名各界代表,围绕“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的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主题演讲和热烈讨论。在启动仪式上,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现场公布了最新的食品、农产品、进口食品抽检监测信息及不合格产品企业名单,突出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鲜明态度,推动食品安...

  • 中医药国际合作 推广中医药理念

    中医药国际合作 推广中医药理念

    6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启动会。 会议部署了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的总体设计思路及下一步工作要求,公布了2015年度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入选机构和入选项目名单,并听取了各入选项目的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财政部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年设立首批共17个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其中包括中国-美国中医药肿瘤合作中心、中国-马拉维青蒿素抗疟中心、中国-中东欧中医医疗培训中心等。支持范围涵盖“一带一路”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国际化建...

  • 中医名医名家 中医药科普作品 管理追溯体系

    中医名医名家 中医药科普作品 管理追溯体系

    为加快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广西卫生计生委日前决定从今年开始组织实施为期两年的“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计划”。 该计划以自治区、市、县三级中医医院为主体,组建以名(老)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为组长,若干名中医骨干人才为队员的专家小组,定期赴各乡镇集中开展培训。为村卫生室村医传授运用中医药“十方五技”,即掌握30~50种中成药或10条常用经验方使用方法,掌握应用针灸、拔罐、刮痧、推拿、敷贴等5种以上技法开展诊疗活动。到2016年底...

  • 中医药产业发展文化讲座 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

    中医药产业发展文化讲座 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

    5月21日,重庆市卫生计生委邀请专家开展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讲座,市卫生计生委干部职工共100余人参加了学习。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科普巡讲团成员洪蕾结合大量的史料和实例,从中医的起源、中医文化内涵、中医思维方式以及中医养生宝典等方面作精彩演讲。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盛娅农表示,希望卫生计生干部提高对中医药的认识,加深对其核心文化理念的把握,充分吸取其智慧,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三批拜师大会日前在济南举行,指导老师215人、继承人43...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