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药 第14页

中医药 第14页

  • 中医药界的一大损失 哀悼国医大师郭子光

    中医药界的一大损失 哀悼国医大师郭子光

    首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郭子光先生,于2015年5月17日去世。作为九三学社同志和学生,痛失良师和九三前辈,中心惨忉,悲痛难言。 曾记2年前,学校为先生举办“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从医60周年庆典暨学术交流会”,我作为学生写了简介短文:先生1932年12月26日降生于荣昌县仁义镇郭氏中医世家,父亲郭治安其时已是闻名遐迩的中医先生,熊罴协梦,中年弄璋,取名子光,表字茂南,翼其光大祖业,名茂天南。先生家道殷实,诗书传家,幼承庭训,天资聪慧。然四岁失恃,七岁失怙,终天之恨,尤...

  • 探索中医药智库建设

    探索中医药智库建设

    《中医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版)》是国内首次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发布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的最新数据,分析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发展现状,用数据和事实让中医药文化传播最新动态跃然纸上,这些报告又是如何得来呢?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中国中医药报记者专访了《中医文化蓝皮书》主编、北京中医药传播重点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毛嘉陵,揭开国内第一本中医蓝皮书的神秘面纱。 探索中医药智库建设 “如果不是当年受侯占元教...

  • 影视剧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影视剧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讲述蒙医药文化与传承的电影《第七种味道》日前夺得包括印尼雅格达电影人电影节金奖、罗马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以明代女医谈允贤故事为创作蓝本,由刘诗诗、霍建华、黄轩主演的《女医明妃传》也将于明年2月15日上映,引发粉丝们强烈关注。 优秀影视剧确实是向公众乃至向国际推广介绍中医药文化的良好载体,重视中医药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多创作一些优秀的中医药影视作品有利于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一方面,影视剧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影视剧中的中医药元素不仅增强了作品自身的魅力,也引发...

  • 中医药浴外治法

    中医药浴外治法

      药浴如今越来越流行,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选配适当的中草药,利用煮沸中药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以防治疾病。药浴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也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   需遵循处方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液亦可),加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

  • 中医药膳吃出明亮迷人大眼睛

    中医药膳吃出明亮迷人大眼睛

      眼睛的保健,除了多接近大自然,多看远处及绿色植物,让眼睛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外,饮食中还应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红萝、海藻、绿色蔬菜、鱼肝油、动物肝等。   中药方面,服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均可有效改善视力衰退、眼睛疲劳等症。提供下列几种对眼睛有益的药膳食疗供读者参考:      (一)家常视宝汤:   材料:鸭肝150克、芹菜50克、木耳(水发)20克、鲜蘑菇50克、蒜头、葱姜、麻油、盐、米酒各适量。   制作方法:   1、芹菜切小段,磨菇、木耳切丁,肝切成泥状拌入米酒、盐及太...

  • 千名学者海外聚焦中医药健康服务

    千名学者海外聚焦中医药健康服务

    9月25日,第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暨“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周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来自35个国家的千余位专家学者及会员代表参会,本届大会主题是“让来自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体系,为现代社会的健康服务做出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和补充医学项目官员张奇、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技术委员会主席大卫·格兰汉姆、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汤恒出席,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监事会主席拉蒙共同主持开幕式。 大会分为7个分会场,...

  • 健康素养和中医药文化素养

    健康素养和中医药文化素养

    康县位于甘肃南部,秦岭南麓,辖21个乡镇、350个村,20.2万人,总面积2958平方公里。康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0%,有各种植物1000余种。其中有香樟、银杏、红豆杉等国家和省列珍贵树种28种,各种菌类96种,天麻、杜仲等野生药材576种。还有被誉为“天然氧吧”“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有机茶之乡”的阳坝梅园沟国家4A级景区,是西北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之一。 建设“美丽乡村” 改善旅游硬...

  • 重伤消防战士 处方治疗 中医药急救治能力

    重伤消防战士 处方治疗 中医药急救治能力

    在8·12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伤员救治中,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疗法正发挥积极作用。曾参与2014年昆山8·2爆炸事件救治的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两位烧伤医学专家也已赶赴天津,参与救治。 近年来,在地震、爆炸等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中医特色疗法参与应急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屡见报端。这不仅体现了中医人忘我的奉献精神,更说明在应急救援中,中医不仅不能缺位,更应充分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建立长效应急机制,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应急救治是与时间赛跑,并且伤患多、情况复杂。在确有...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其中,“仁、和、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不但要秉承“仁和精诚”的价值观,而且要具备“礼慎传惠”的理念。   “仁”爱之心护佑健康。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中医药学 辨证论治奥妙无穷

    中医药学 辨证论治奥妙无穷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她采用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医治病不仅仅是针对病因、病灶或某个病理改变简单地进行对抗性治疗,而是强调“调和治中、以平为期”,立足于对人的整体调节,使整体功能恢复平衡和谐的状态。   中医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从整体联系度、功能、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并形成了四大原创诊疗核心理念:一是用整体观认知健康与疾病;二是用中和观调治健康与疾病;三是用未病观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四是用制宜观关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人们赋予明月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神话传说与中医药   中秋节的神话传说非常丰富。据《淮南子》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汉乐府《董逃行》又记载,月中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晨间笔者到公园散步,常见到有举着牌匾、衬衫上印有弘扬中医药文化字样的营销员在活动,当我问他们何谓中医药文化时,竟然没人能作出一个像样的回答。   文化是什么?究其源,来自《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有人解释为以文饰之,以文化之。文化的作用是以文化人,教化天下。各家对文化的释义很不相同,取决于时代、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始终没有一个对文化的共识。   ...

  • 中医药是维护生命的粮食

    中医药是维护生命的粮食

      笔者读到9月18日第8版署名潘德孚的《生命的诠释》一文,不禁浮想联翩。“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这样的代表“东方科学”的文章出现在中医大报上,让更多人看到“岐黄高科技”曙光。为此,笔者就数十年的临床体会谈点对生命医学的粗浅认识。   中医文化是养生的智慧   养生,就是养护生命。现代官方语言是“中医治未病”,并且这一养生之道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养护生命和锻炼身体是相辅相成的,但养护生命比锻炼身体更具有广...

  • 中医药饼家庭制作法

    中医药饼家庭制作法

    中国传统的药饼,是用中药和米粉或麦粉、豆粉等粮食粉做成的饼状食品,不仅是充饥裹腹的点心,而且还可防病治病,更能发挥养生强体的功效。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传统药饼及其家庭制作法,供读者选用。 一、期颐饼 配料:芡实180克,鸡内金90克,面粉0.25公斤,白糖适量。 制作:将芡实、鸡内金打成细粉,置瓷盆内,用温开水浸泡半日许。再将面粉、白糖一起倒人盆中,和匀,做成极薄的小饼,在锅中烙成黄色如饼干样。早晚作点心服食。小儿喜吃零食者,可常吃此饼。 功效:此方能健脾强身,使消瘦老人长胖。适用于治疗小...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近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中医文化研究掀起热潮,取得系列成果。其中,地域中医药文化研究更是硕果累累,如孟河医派传承规律与模式的研究正式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领域项目;安徽省“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纳入新安医学的挖掘、整理和开发研究,打造新安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广东省将开展岭南中医药传统文化保护列入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何清湖教授,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勇于创新,...

  • 浅谈伏羲文明对中医药理论构建的影响

    浅谈伏羲文明对中医药理论构建的影响

    在远古先民创立的阴阳太极图、河图、洛书的基础上,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以“天地人三才”为一体的易思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象思维,是中医思维的源头与核心,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的构建,中医学中的藏象、脉象、证象、药象等理论都与象思维密切相关。 伏羲溯源 伏羲是“肇启人类文明”的“人文之元”。伏羲“一画开天”,始成八卦,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走向,把人类从洪荒时代推进到了一个文明的新纪元。...

  • 丰富一带一路内涵 让中医药惠及更多民众

    丰富一带一路内涵 让中医药惠及更多民众

    中医药全行业正努力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整合资源、争取支持、形成合力,开创新局面。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介绍了世界中联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将工作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整体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和下一步计划。 问:作为国际性学术组织,世界中联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答:目前,我们在&ldquo...

  • 青蒿素获诺奖是中医药的辉煌

    青蒿素获诺奖是中医药的辉煌

    世人皆知现代科技是人类的福祉,发展中的各个专业都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什么非要对中医药断其两翼呢?因此,真正发展中医药既要尊重中医药的价值,更需要现代科技的配合,青蒿素的诞生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典范。 瑞典卡罗林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疟疾等寄生虫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成果。一时间,国内外人士倍加关注中医药,各种媒体议论纷纷,总的说来,有褒扬、有贬讽。我认为,诺贝尔奖励发现青蒿素是中医药的辉煌。 青蒿是名副其实的传统中药...

  •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特刊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特刊

    编者按:美国健康产业占GDP的比例超过15%,而我国只有5.1%,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因此发展潜力巨大,不论行业内外都已对健康产业高度关注。 作为在医疗战线中发挥重要、独特作用的中医医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和投入健康产业的发展浪潮中,成为不少中医医院院长持续思考的问题。在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中医医院院长们围绕“中医院与健康服务”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本版撷取部分院长观点,以期交流经验、启发思路。 在谈到健...

  • 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

    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

      千百年来,中医药领域的薪火相传一直是通过跟师、带徒,手把手带教完成的;如今,学院式教育成为中医药传承的主流方式。中医药传承教育如何在传统方式和主流方式之间架起桥梁?如何在年轻的中医药人中培养出大师?近日,多名国医大师、中药大师、名老中医药专家汇聚北京仁医堂中医会馆,就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传承方法、思路进行了讨论。   提起中医师承,我们就会立即想起几千年来,中医是怎样传承到现在的。中医传承之“魂”就是“手把手”的师承模式。可是...

  • “廉”与“效”是中医药“三进”的关键所在

    “廉”与“效”是中医药“三进”的关键所在

      目前,国家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发展,政策主张中医药要“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号召,切实让中医药为百姓的健康服务。中医之所以让百姓受到青睐,是因为中医药的“简、便、廉、效”的确给百姓带来了健康实惠。   “廉”与“效”是中医药“三进”的关键所在。“廉”是前提,“效”是结果。只有“廉”与“效&...

  • 发掘中医药宝库需要责任心

    发掘中医药宝库需要责任心

    几天来,听闻屠呦呦教授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举国欢欣,中医药界倍受鼓舞。青蒿素的发现来自于中医药,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屠呦呦是一位非常执着和有责任心的团队负责人,在研究屡次失败、出路渺茫的情况下,她毫不气馁、坚忍不拔,能以融汇中西医药的慧眼,从古代医书中识别出峰回路转的信息。 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一个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523 团队艰苦奋斗的画面,我至今历历在目。屠呦呦和她的同伴们日以继夜...

  • 中医药名歌

    中医药名歌

    正月红娘上重楼,柽柳出芽牡丹苏;   寄奴牵牛耕熟地,种下瞿麦与藜芦。   二月桑枝结寄生,白头翁拄虎杖行;   踏碎地丁与紫草,还防滑石与钩藤。   三月红花满常山,将军重游羚角涧;   猴姜依然叮赭石,蛤蚧齐鸣使君前。   四月芍药开银花,徐长卿寻鹤草芽;   三七来到陌生地,茜草丛中得儿茶。   五月半夏菖蒲香,艾叶雄黄庆端阳;   白蛇义盗灵芝草,没药怎救合欢郎。   六月荷叶遮浮萍,采下莲子去莲心;...

  • 陇西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陇西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陇西自古盛产药材,是西部闻名的千年药乡,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2015年5月,陇西县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身为陇西的中医药工作者,我心情澎湃,爰作是赞。 陇西古地,秦汉置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巍巍人寿,山虽不高,然多香药。西南渭河,三水环城,灌育陇右。十里城郭,烟火万家,物阜民丰,百业繁华。中药产销,尤为突出,民众根基,横亘古今。 襄武古邑,南安福地,文峰重镇,雍州首阳,先民遗风,耕读传家,熟识药性,应用自如。种药采药,以药辅食,人人体健,家家乐祥。...

  • 吕炳奎运用中医药治疗急症的自信与风范

    吕炳奎运用中医药治疗急症的自信与风范

      吕炳奎(1914-2003)是人们敬仰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教育家。他一生勤奋,博览群书、兼采众长,精研医术,从未中辍临床。他临床擅中医内科病,如温热病,心病、痹证、小儿喘咳等,尤以肾病、肝病为先。   吕炳奎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至关重要。如肝炎,肝与肾同源,肝体阴用阳,肾阴久亏,肝热郁滞,脾胃湿热困遏,湿浊热毒炽盛,发为肝病。治宜用茵陈蒿汤,重用大黄斩关夺将、荡涤热毒,湿浊自去,肝血得和,疾病可愈。他不赞成滥用补法、用酸味药五味子之类以治肝病,而多用茵陈五苓散、柴胡疏肝散之类药物。   他治病...

  • 诺奖的获得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魅力

    诺奖的获得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魅力

    “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昨日在京召开,十一位业内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表讲话,畅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对当下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激励,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诺贝尔奖是一座灯塔,屠呦呦用她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医药正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医药的魅力,让年轻的科学家看到了希望。本报记者将座谈会上专家们精彩言论摘编如下。 广大科学工作者除了分享获此殊荣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要深入贯彻李克强总理的贺信精神,学习屠呦呦教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 中医药 推行控烟工作

    中医药 推行控烟工作

    编者按:今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6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为了响应这一主题,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其他兄弟学会共同签署“拒绝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承诺书。同时,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四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中华中医药学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医药控烟高层会议,旨在调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参与控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全国范围的中医院创建无烟中医医院。现选取部分中医医疗机构控烟工作的先进经验介绍如下。...

  • 潘炉群:让中医药服务融入村民生活

    潘炉群:让中医药服务融入村民生活

    潘炉群,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卫生院院长。从医20多年来,他扎根乡村,运用特色健康管理方式,让中医药服务融入村民生活,由对他的信任转为对中医药服务的信任。 中医药伴他成长 潘炉群1994年从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时,被分配到了桐庐县深奥乡卫生院。这是一个偏僻的山村卫生院,能分配到一个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对当时的卫生院来讲如获至宝。但潘炉群没有自傲,参加工作后,他一直虚心向当地老中医学习各种技术和经验。 1996年初春,一场伤寒病在当地流行,当时的卫生院缺少基本检验设备,...

  • 坚定文化自信 做好中医药继承创新

    坚定文化自信 做好中医药继承创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没有文化的民族就没有未来,坚持并坚定文化自信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力。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至今仍然较为全面保留传统文化特质的文化。然而,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倍受折腾,其根源就是近现代中国100多年的屈辱抗争史,打击摧残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自然不能幸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 中医药团体标准制定开启新征程

    中医药团体标准制定开启新征程

    《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2015年7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其中,技术标准研制是各个社会团体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重点工作之一。《方案》明确规定,3D打印、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中医药等专业领域在内的各相应学会发挥团体标准作为市场自主定制标准的优势,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 未来团体标准在我国将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方案》明确列出的四项重点行业团体标准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