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第15页
-
多国中医支招中医药“走出去”
据匈牙利《新导报》报道,经过28年近两代中医药同行们的努力,2014年12月17日匈牙利国会终于立法,使中医药行医合法化。2015年9月18日,国家人力资源部又在该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42/2015(IX.18.)号实施细则,该法令对中医药行医从业人员许可证发放作了规定。 新法律规定,在中医领域,持有至少5年高等教育文凭的人,才有资格向有关当局递交申请,并限定行医地点和期限。申请人必需证明在祖籍国,最后一个长期行医的工作单位,没有被取消过行医资格,并无刑事犯罪记录。申请人的毕业证书无需当地文凭认证机构认证,...
-
张伯礼: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与任务
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约是美国的1/30,存在底子薄、基础差、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客观问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要满足13亿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式道路。 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中药研究平台及技术迅速发展,中医药相关SCI论文数量及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药国际化进展态势喜人,复方丹参滴丸胶囊、血脂康胶囊 、扶正化瘀片、康莱特注射剂通...
-
深化对中医药原创科技资源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
-
青蒿素专利旁落给中医药知识产权敲响警钟
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发现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摘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期间,中国科研人员大多没有专利保护概念,也不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此前中国科研人员在青蒿素上的很多论文在发表前,并没有对新的化合物(青蒿素)、制备方法(乙醇提炼)和用途(治疗疟疾)等方面及时申请多个国际专利,而美国、瑞士国家的研发机构和制药公司便开始根据中国论文披露的技术在青蒿素人工全合成、青蒿素复合物、提...
-
痛悼胡熙明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一生
上世纪80年代胡煕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担当着掌控全国中医药事业建设与发展工作的历史重任。他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地深入开展中医药行业的考察与调研,并在卫生部党组和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黎同志的支持下,力促卫生部党组就卫生工作,尤其是中医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向党中央呈送了书面报告。中央书记处经过调查研究,及时就卫生工作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做出了“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的重要决定。为了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传达学习中央书记处的重要指示,卫生部党组决定召开一次史无前例...
-
中医药传统知识 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
7月18日,以“落实国家战略,发展健康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岐黄论坛在京举办。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指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鼓励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中医药产业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 马建中说,发展健康服务业,中医药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中医药涉及产业链长,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方面有很大潜力。另一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原创思维、医学实践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和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总结利用好...
-
互联网+如何推动中医药快速发展
主持人:宋光明 参与嘉宾: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军、东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家学、阿里健康医药行业运营专家金峰、山东省兖州区中医医院院长孔庆民、安徽省宿松县中医院副院长徐方亮 9月10日,在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第三分论坛的沙龙研讨上,参会嘉宾结合专业领域,畅谈互联网技术如何解决中医药行业各领域的实际问题。 作为中医院基层中医医院的领导,孔庆民与徐方亮不约而同地谈到,信息化建设解决了医院管理方面的很多难题,同时认为互联网技术给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带了巨大变化。...
-
高祥福:整合资源突出中医药服务能力
2010年时我国健康产业规模是4千亿元,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所以市场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大蛋糕。作为一个中医院来讲,我们应该怎么办?是主动出击,还是墨守成规继续我们传统的诊疗模式? 在健康服务的开展中,中医院有自己的优势,如中医“治未病”、慢病管理、健康养生、健康旅游等都可以大有作为。当前是我们遇到的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但因为理念的落后、方式的被动,也导致中医院在健康产业当中重要性地位下降和萎缩。所以我认为要从整合功能、重塑架构上下功夫。...
-
方清:中药产业助力中医药强省战略
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很多政策支持,中医药已成为许多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药强省链接着国家的产业未来,四川省利用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发展中药产业经济,带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 首先,重点推进川产道地中药材大健康大品种培育,加强互联网+中医药建设和第三方平台建设等项目。例如通过种子种苗基地繁育、道地认证、道地药材标准检测等系统的建设,构建了中药材全产业链服务平台(7S)系统,借助互联网全方位为中药产业服务。通过RFID物联标签、身份认...
-
慢性病分级诊疗应重视中医药
北京市中医局将在以中医医院为核心医院的医联体内,开展分级诊疗管理试点,制定《高血压、糖尿病社区卫生中医药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方案》,落实《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和《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据《北京晚报》2月29日 ) 短短十几年,我国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已上升为对广大群众健康形成主要危害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直线上升趋势,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 不可否认的是,中医药对慢性病防治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完善的理、法、...
-
为山西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9月29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第八号公告:《山西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9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1日起施行。 《山西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山西省中医药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山西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出台背景 此次公布的《山西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是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山西省发展中医条例》的基础上修订的。山西省之所以要修订《条例》,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