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2994页
-
通窍活血汤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1例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 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临 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 病情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发病呈急进性,其 中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西医 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抗病 毒药物治疗,疗效尚难肯定,且对后遗症治疗效 果较差。 1 病案介绍 患儿,男,9 岁。因间断发热伴腹泻 6 天,意 识恍惚 3 天,抽搐 1 次,于 2014 年 6 月 1 日送入 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治疗...
-
中风一般存在气血内虚 巨刺针法治疗
中风, 西医称之脑卒中。中医学认为, 中风一般 都是存在气血内虚, 后受劳累疲倦, 情绪波动, 饮食 不节等因素诱导。人体在这些不良因素刺激下, 能使 脏腑阴阳失调, 脉内气血逆乱, 上犯于脑, 而致脑脉 的痹阻或血溢。临床症状主要有突然昏倒、 半身运动 不能、 口舌歪斜、 言语不利等。中风者风邪之善行而 数变, 发病急, 病情变化快。该病于中老年人多见, 随 着生活习惯的改变, 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根据本病特 点, 可分为两大类: 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综诸 家之说, 可归纳为六端, 即风、 火、 痰、 瘀、 气...
-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疗烟雾病验案举隅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 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 伴脑底部和软脑膜形成细小密集吻合血管网的特 征性异常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显示密集成堆 的小血管影,酷似吸烟吐出的烟雾,故又称烟雾 病 [1 ] 。临床表现为反复晕厥、偏瘫、偏身感觉障 碍等,症状反复发作,死亡率为 4. 8% ~9. 8% [2 ] 。 临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以对症治 疗及旁路手术治疗为主,进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改善脑供血,但对手术的技术及时机要求很高, 且有一定风险 [3 ] 。中医药活血化瘀治疗,在...
-
老年高血压病机与络病病变 治疗中医通络法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 60 岁以上老年人, 在没有 抗高血压药物或措施的干预下, 血压持续升高, 三次 以上非同日、 坐位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达 到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0mmHg?和 (或)舒 张压≥ 90mmHg。治疗上西医多着重降压, 减轻靶器 官损害, 但有时症状缓解并不理想, 降压药的不良反 应也困扰着患者。 高血压病理变化为微细动脉收缩痉挛、 血管阻力 增加, 不同年龄的原发性高血压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 环障碍, 而络脉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微循环在分布结 构和功能上非常相似,...
-
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中风病属于危重急症, 历来有风、 火、 痰、 瘀、 毒、 气、 虚等多种因素, 最终形成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逆乱 上扰脑窍脉络发为中风的根本病机 [1 -2 ] 。所以, 针对 多元化的病因病机, 中风病的综合治疗应运而生, 并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 ] 。同时, 中风病急性期又是治 疗整个中风病治疗的关键, 这个时期的积极救治对从 根本上降低中风病的致残率、 病死率有决定意义 [4 ] 。 本研究以刺络放血与中药汤剂口服的结合为治疗方 案, 以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临床疗 效及相关指标的研究...
-
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
大多数人对康复的理解仅限于针灸推拿,其实,康复治疗方法很多,既有中医传统的针灸推拿治疗,也包括现代的运动疗法、言语吞咽治疗、作业疗法、心理治疗、各种物理因子治疗等等。其中,运动疗法(PT)是患者康复必不可少的一种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是针对患者出现的机体障碍,借助于康复器械的运动、牵引、按摩等,通过患者自身力量或康复治疗师的辅助操作进行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可以促进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和劳动运动能力。 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脑卒中患者只要病情稳定,...
-
对症状性高血压 周仲瑛治疗的经验分享
中医学虽无高血压病的名称,但实际上对本病已早有认识,根据其临床症状,主要隶属于肝经病证,与眩晕、头痛、厥证、中风有一定联系,是探讨其病理机制及辨证施治规律的依据。笔者有幸跟随周仲瑛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本文虽然是讨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辨证施治,但对症状性高血压,亦可以本篇为基础,结合辨病治疗。 病因病机 病因 本病可因情志刺激,五志过极,忧郁、恼怒、惊恐,思虑过度,持续性精神紧张;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纵情饮酒;或劳欲过度,精气内...
-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瘀热治疗血液病经验撷萃
全国首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长期临床中体 会到凉血化瘀法与瘀热相博证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 “瘀热论” [1] 。 血液系统 疾病多为疑难病, “瘀热” 广泛存在于血液系统疾病 中 [2] , 周教授认为肝肾亏虚、 络热血瘀是其重要发病 机制, 故从瘀热论治该系统疑难病症。 取得显著疗 效 [3] 。 笔者有幸跟随周仲瑛教授临证学习观摩, 现将 自己一点感悟总结如下。 抓主症、辨清证型 由于血液病病种复杂、 病变进展阶段不同, 且患 者之...
-
心力衰竭中医专方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出现的一种以异常水、钠潴留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近年中医对心衰的研究,无论是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上,还是临床遣方用药、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将近年有关本病的中医药研究作一综述。 病因病机 邓铁涛[1]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本,阴...
-
石学敏院士从肝脾论治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特点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 病。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 能够发现 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 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 之, 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 则称为原发性 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近年 来, 本病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因发病率高、 患病者 众、 合并症多、 危害性大、 疾病负担重, 日益成为全球迫 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 ] 。对于此现 状, 石学敏院士认为治疗的目的除了降低血压本身外, 减少对靶器官损害,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维护患者的全...
-
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放射性口腔炎是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常规放疗患者中,放射性口腔 炎平均发生率为 80% [1 ] 。放射性口腔炎分为急性 与慢性两种 [2 ] ,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即口腔黏膜受 到电离辐射( X、γ、中子及电子束辐射等) 超过该 器官阈剂量 6 个月内引起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 慢 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定义则为由急性迁延而来或受 照 6 个月以后出现黏膜溃疡、坏死或黏膜下组织和 骨显露。 目前西医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主要从调整饮食、 营养支持、控制疼痛、防治口腔感染等方面入 手 [3 ] 。中医...
-
从肺治疗心肌炎
笔者曾治疗 2 例心肌炎患者, 均选取瓜蒌、 薤白等 药物, 取得了较好疗效。一位是上海第五人民医院科 教处的何老师, 女, 50 余岁, 既往有哮喘病史, 哮喘诱 发试验阳性, 平时咳嗽有痰, 怕冷, 胸闷。按照哮喘治 疗很长时间, 应用小青龙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汤方 都效果不理想。笔者一次为其诊脉, 发现其左寸细紧, 询问得知其幼年时有心肌炎。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 获效, 胸闷明显好转。另有一位吴淞医院汤护士, 40 岁, 体质较弱, 腰膝酸软, 头晕乏力, 夜眠多梦, 并长期 胸闷不适, 脉象细弱。亦有心...
-
马骏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经验
震颤麻痹, 临床上表现可见双手搓丸样震颤、 肌张 力强直、 运动迟缓、 步伐缓慢等, 严重者甚至有记忆障 碍和痴呆等症状 [1 ] 。多见于老年人, 发病率呈逐年增 加,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西医认为其基 本病理为中脑黑质纹状体通路神经退行性病变, 然而, 西医目前却无治疗帕金森病的特效药物, 常用的西药 仍然是左旋多巴制剂, 其具有起效快, 减轻症状明显等 优点。但用药后只能控制症状, 而不能影响整个病程 的进展。而且随着左旋多巴制剂应用时间的延长和用 量的加大, 其治疗作用越来越小、 不良反应反而越来...
-
口腔溃疡 寒性口疮治疗思路与方法
寒性口疮的辨治思路探讨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或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 人群发 病率约为5%-25% [1] 。 现代医学认为, 本病病因复杂, 缠绵难愈, 治疗上无特效药。 临床证实, 中医药治疗 本病有明显的优势, 治疗上多以热立论, 无论是实热 证还是阴虚内热证, 投以清热之剂, 或稍加养阴药物 顾护津液, 对于大多数热性口疮而言, 即可取得良好 效果。 然临床常常可见部分患者口疮色白或暗, 不红 不肿, 不痛或疼痛较轻, 或刺激时痛, 皮损周边淡红 或淡白, 同时伴...
-
顽固性心悸针刺治疗取印堂透心区 中药验方
顽固性心悸 女,30岁,2015年10月31日初诊。心慌10年余,加重1年。 病史:患者自诉其高一时出现心慌,大学期间因考研压力大,心慌症状加重并伴体质量下降,心率每分钟130~140次,伴有头晕、情绪低落、喜悲喜哭,2012年怀孕期间症状减轻,产后7个月加重,近10年来四处求医,效不佳。 现症见:心慌,精神紧张、着急时加重,发作时心前区、后背部疼痛,平素胆小、害怕、喜悲欲哭不能自制,手脚发凉怕冷,右肾区疼痛,易烦躁,嗳气,脐周疼痛;14岁月经初潮,周期28 d,经期5~7 d,末次月经...
-
一些中草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疗效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少不了强心甙类药物,但这类药往往副作用较大。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中草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疗效,也有“强心”作用,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适当选用。 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兴奋肾上腺-垂体系统,增强心肌收缩力,其作用特点与强心甙类似。 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还能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灵芝有养心安神、补...
-
穴位贴药能够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都会产生损害。中医将其纳入“头痛”、“眩晕”等范围,认为是肝肾阴阳失调所致。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运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精选出有降压之效的中药,敷贴在诸经百脉相通的“神阙”穴(即脐中),以调和阴阳而达“阴平阳秘”。同时,通过经脉的作用,使药物直至患病的部位,达到防治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的目的。 穴位贴药的具体做法是:取具有益肝补肾、活血通络的中药牛膝、川芎等混合后研成细末,置干燥处备用。在贴药时,必须取仰卧位,并定准穴位,用酒精...
-
针药联合治疗小脑型多系统萎缩验案1则
多系统萎缩是一组原因未明、成年期发病、散 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 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 状,其中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者称为小脑型多系统萎缩,其临床症状复杂,治疗困难。近日 收治 1 例小脑型多系统萎缩患者,运用针药联合治 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4 岁,2015 年 12 月 14 日初诊。 主诉: 双下肢无力 3 年,渐进性加重 1 个月余。患 者 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走...
-
桃核承气汤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症
患者某, 男, 53岁, 2015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右大 腿疼痛间歇性跛行5d。 现症见: 右下肢及臀部疼痛, 不走路时腰腿部疼痛比较轻微, 行走时或上楼梯则 下肢酸胀疼痛加重, 常出现间歇性跛行, 患处发凉、 压痛、 麻木, 感觉异常, 大便秘结, 舌质淡红, 左舌边 有些瘀点, 舌苔薄白, 脉弦涩。 西医诊为动脉硬化性 血管闭塞症。 中医诊为脉痹, 证属脉络痹阻, 气血不 通。 治以破血祛瘀, 缓急止痛, 方用桃核承气汤合芍 药甘草汤化裁: 桃仁、 大黄 (后下) 各12g, 芍药40g, 延 胡索3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