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2996页
-
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1 ] , 是指病人自觉心中跳 动、 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多呈阵发 性。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归属 中医心悸范畴。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导致心律 失常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大的优势。 本研究在收集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心悸文献资料的 基础上, 以中药复方处方和药物为切入点, 探讨中医 药治疗心悸遣方用药的规律,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纳入标准 临床研究有明确诊断; 用药处方为汤剂内服, 中 药复方、 药物组成和剂量明确; 中药治...
-
中医推荐验方治疗高血压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越 来越高,高血压会造成头晕头 痛,严重地危害到了人们的健 康生活。因此,平时大家要特 别注意合理地进行治疗和合 理进行保健。 中医推荐验方治疗高血 压 验方1:夏枯草12.克,龙 胆草6克,益母草9克,白芍 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 1剂。 验方2:夏枯草10克,菊 花10克,决明子15克,钩藤 15克。水煎服。用药一周后决 明子加至30克,水煎分2次 服用。 验方3:泽泻60克,益母 草15克,夏枯草20克,草决 明15克,钩藤15克,桑寄生 2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验方4...
-
静脉炎膏方治疗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
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STP)常继发于下肢浅静脉曲张,临床主要表现为 沿着肢体的浅静脉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灼热, 常可摸到质硬结节或硬性索状物,有明显压痛, 不但减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并发深静脉血栓、 甚至形成急性肺栓塞。STP 是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 高 危 因 素,无 症 状 深 静 脉 血 栓 患 者 中 约 41. 7%的患者伴有 STP [1 ] 。 中医称 STP 为青蛇毒病,长期以来一直被认 为是良性、自限性疾病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第五 批...
-
临床用处方石决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临床用中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 压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共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 11例,均为中医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 者,均符合肝阳上亢型标准(症见眩 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 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 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排除 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患、肝肾功能不 全和高血压极高危患者。 二、治疗方法 处方:石决明(先煎)20克,钩 藤、益母草、夜交藤各15克,天麻、 山栀子、杜仲、桑寄生、牛膝、黄芩、 茯神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
基于脑肠互动探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
中风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可导致一系列 神经功能缺损事件的发生,是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的疾病 [1 ] 。通腑泻热是中医药治疗中风的重要法 则之一,可以开窍醒脑、减轻脑损害。现代医学研 究发现,通腑泻热法一方面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 促进肠管蠕动,清除氨类、吲哚类等有害物质,预 防和减轻应激性溃疡; 另一方面可以调整血管通透 性,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抑 制缺血区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2 -3 ] 。近年来 脑- 肠轴的发现为研究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等脑病 的作用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脑肠互动研究...
-
崔德成温经养血通络法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经验
颈源性心律失常,又称颈性心律失常、颈心 综合征 [1- 5 ] ,临床并不常见。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 工作室指导老师崔德成主任医师基于多年的临床 实践,在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遣方用药方面,积累了丰富完整的辨治经验,收 效满意,现将其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如下。 1 鉴别诊断 颈源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除颈椎病的症状 外,还伴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颈项僵直、 咽干、心中恐惧、汗出恶风等,胸部 X 线片、心 电图、心脏超声及冠脉造影多无明显异常。按压 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可加重心律不齐,松开后心...
-
治疗高血压病以五脏同调为核心
本文主要介绍并分析刘燕池教授从“五脏同调”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刘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肝,但与肾、脾、心、肺等脏腑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灵活运用本虚标实和五脏同调的相关理论,通过兼顾五脏和对风、火、痰湿、瘀等病理因素并调的方法,可起到综合治疗的效应。同时分析刘教授自拟基本方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意及药物的加减规律,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法。 3 刘燕池教授治疗高血压病以五脏同调为核心 刘教授认为,高血压这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往往是多个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所以必须抓...
-
冠心病心律失常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
陈美华,女,1944年出生,福建闽侯人。1969年于福建中医学院医疗本科六年制毕业,现任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指导导师,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及省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可损害心脏泵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多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因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该类药物...
-
时辰运动疗法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 性疾病引起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 过重,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 种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 [1 ] 。患者常感疲劳、 呼吸困难,并可出现浮肿等症状,运动明显受限, 生活质量低下。传统治疗 CHF 的方法主要是休息、 限制活动,以减轻心脏负荷,是一种以被动治疗 为主的治疗方案,不利于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而运动疗法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 有氧运动,是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案, 通过科学的运动能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肌血液灌 注。研究发现...
-
中医传统运动疗法调气、调神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冠心病和脑 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 血压患病率为 29. 6%,约有 3. 25 亿高血压患 者 [1 ] 。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候、转归及并发症, 可归于中医学 “眩晕 ”“头痛”等范畴。长期以来 高血压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其方法简便、易于接 受,但长期用药、联合用药,极易产生耐药性和 不良反应。面对有些难治性高血压,联合用药等 措施仍难以控制,且长期药物治疗价格昂贵,给 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非药物 疗法...
-
阮士怡心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冠心病经验
阮士怡 ( 1917—) ,男,教授,国医大师,第五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70 年,擅长 应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和其他内科的疑 难危重疾病。发表学术专著 5 部,学术论文 34 篇,科普文 章 65 篇;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二等奖 3 次、三等奖 5 次; 研制中药制剂 8 种、上市品种 1 种。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 “胸痹 ”&l...
-
刘莉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病经验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的常见病, 可引起心脑肾器官损害, 影响心血管疾病 预后,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更年期妇女患病几率明显 高于同年龄段男性 [1] 。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是指高血 压病伴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种复杂疾病, 除血压增 高表现外, 还伴有焦虑抑郁、 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 能紊乱症状, 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 关 [2] , 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莉教授治疗本病有其独 到见解, 笔者伴师左右两年载, 常叹吾师用药之精当, 深窥其辨...
-
中药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临床研究
近年来,下肢慢性缺血类疾病发病率越来越 高; 随着介入治疗水平的提高及介入器材的更新 换代,介入治疗在下肢慢性缺血类疾病临床治疗 应用越来越多,在介入开通了肢体动脉的狭窄及 闭塞的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肢体缺 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 reperthsion,LIR)损伤,并 可能会有一些远隔器官的功能受损,如心、肺、 肝、肾、肺、脑及胃肠道等器官,严重者甚至出 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本研究观察加用祛湿通脉方治...
-
针刺“语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急 性期发病率达 35% ~60% [1- 2 ] ,可导致患者心理障 碍、脱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 因窒息而危及生命。经研究发现,伴有吞咽障碍 的中风病死亡率是吞咽功能正常、中风病程度相 似组的 3 倍 [3 ] 。因此,吞咽障碍作为临床难题己 成为当今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得到了全 世界的重视。导师侯书伟教授从医 40 余年,拟定 “语泉穴”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流涎、 失语等症状 [4 ] ,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