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秘方 第4988页
-
正确对待糖尿病 健康生活每一天
一个2型糖尿病患者,今年75岁,患糖尿病已经二十年。随着病程的进展,我对糖尿病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次偶然的体检检测中发现我的空腹血糖是8.7mmol/L,但没有“三多一少”现象,体检中心没有提醒,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已经得了糖尿病。由于当时工作忙,家务也重,所以没有引起特别注意,一切照常。直到1992年到医院检查了糖耐量及胰岛释放后才确诊自己得了2型糖尿病。当时自己对糖尿病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只是按时吃药,至于饮食、运动、监测血糖等还没有特别注意。1998年的夏天,我慢慢觉得看东西...
-
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 保持小管道的通畅
一项临床发现,体内小管道堵塞容易引发中老年人多种急、慢性疾病。专家提醒,要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保持小管道的通畅是关键。 陈皮荷叶茶打通胆管 胆管堵塞一般伴有脂肪泻、皮肤瘙痒、夜盲症(晚上视力差)等症状。胆管与胆囊相通,一旦胆囊出现炎症、结石,就会造成管道堵塞,出现腹胀、嗳气、反酸等。胆管堵塞易引起维生素D、K、A吸收不良,产生骨病、夜盲症和出血倾向。一些中老年朋友常服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抗甲亢药等,也是导致胆管狭窄、胆汁淤积的原因之一。 陈皮荷叶茶取陈皮6克、荷叶5克,开水冲泡,加盖...
-
练习立正 不易生病
立正动作简单,却有健身之效,经常做,能使筋骨舒展,呼吸畅通,促进代谢,还有减肥之效。 --此外,立正时保持昂扬的心态,能促进内分泌,使身体产生有益于健康的酶类和乙酰胆碱等激素。这些物质,可以让血流量、脑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等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肌体免疫力。 练习立正时,掌握以下4个要点,可事半功倍。 第一,要腿直、腰直、背直、颈直、两肩平。双脚自然分开,让腿、腰、背、颈形成一条直线。第二,两肩下压,两臂垂直,尽力下伸,紧贴两体侧,手腕、手指要自然放松。第三,颈椎向上伸,抬高下颌,闭嘴,舌尖轻抵上齿龈。第四...
-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与一首中药诗有关
《牡丹亭》由我国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创作而成,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剧作述说了封建时代一段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颗明珠,经久不衰。其基本情节是: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和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致死。三年后柳梦梅至南安养病,发现杜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感而复生,两人终得结为夫妇。故事情节充满传奇色彩。 据说,汤显祖创作《牡丹亭》与一首中药诗有关,诗文如下: 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如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就牡...
-
直肠癌术后是否必须化疗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认为,对肿瘤患者采取营养支持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肿瘤患者和常人相比,饮食更应讲究科学搭配,每天配有五谷杂粮,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等,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膳食纤维素等。其中,鸡肉、鱼、虾、蛋、奶、大豆是不可缺少的蛋白质来源。肿瘤患者切忌偏食,也不可饮食过量。注重营养调整不仅能增强肿瘤患者体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蜂王浆和蜂胶产品属于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有条件的可适当服用,以助康复及提高免疫力,但不能过量,也不必过于依赖。目前未见引起阴道出血...
-
垫荞麦垫可防褥疮
对长期卧床的病人来说,褥疮的预防是临床护理的难点之一。褥疮的预防,除保持床铺整洁,定时更换体位,用气圈、气褥等外,可用荞麦皮或黍子做成褥子,置于病人的躯体下,预防褥疮的发生,效果较好。制作使用方法:用荞麦皮(或黍子) 数斤,棉布两块(长约100厘米,宽约90厘米),做成褥子形状,将荞麦皮(或黍子)装入,即成。使用时,将制作的褥子置于病人的颈部至膝部之间。 养麦皮系谷物外壳,其外表光滑,能有效地减轻身体的压力,起到按摩的作用;透气性好,易吸水,能防止身体受潮,不被尿便浸泡。黍子系谷物,其他点与养麦皮类同,故亦能采用...
-
练习书画防脑痴呆 防“手抖”
古人云:“诗书悦心,山楼逸兴,可以延年。”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长寿者甚多,比如活到85岁的陆游,比如活到88岁的“柳体”创造者、大书法家柳公权,再比如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畬齐名的张大千大师,亦是长寿老人,享年85岁。不胜枚举的佐例证明:书法诗画养生乃最诗意的长寿之道。 内心宁静方能长寿 国学大师南怀瑾一直强调内心的宁静,他用道家老子的话解释养身之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意思就是把自己身体活动的功能宁静下来,完全恢复到婴儿的状态...
-
老年患者用药中的循证护理
用药种类繁多 由于老年人慢性病较多,因此用药品种也相应的多,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用药种类的增加而提高。循证: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各脏器功能有所下降,用药种类多易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增加毒副作用。护理干预:向老年患者宣教使用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能食疗的不使用药物,用中药的尽量不用或少用西药,能用一种治疗方案的不用两种。 用药方法有误用药方法是否得当对药效的有效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心绞痛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3—5分即达到效果,而口服30分才有疗效,若服药方法错误极易延误治疗。循证:...
-
中医儿科大家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土善用温阳药的经验,运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苦,用药果敢审慎,屡起沉疴。晚年医名更着,求诊者日盈门庭。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医儿科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徐小圃先生初受业其父杏圃公,弱冠时即悬壶问世,为当代著名的儿科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具创见的学术思想,尤以擅用温药而名噪海上。先生能广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患,由于认病辨证精确,处方善以化裁,配伍灵活,因此,经先...
-
三秦名医沈舒文的行医路
提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沈舒文教授,找他看过病的人赞不绝口,推崇备至。他在陕西中医圈内知名度颇高,曾与国医大师张学文、郭诚杰等一同被评为陕西省首批名中医,其工作室201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传承建设项目工作室。 但在省外,有些人对他并不是很了解。在日前举办的沈舒文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学术经验传承与交流会上,记者见到了沈舒文,67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谈吐温和,一身儒雅之气让人备感亲切。会上,弟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交流经验,其中不乏一些各地中医药界领军人物,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牛阳就是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