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136页

中医 第136页

  • 老年病施治策略 中医辨证与病机认识

    老年病施治策略 中医辨证与病机认识

    编者按:日前,在“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系列之四: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座谈会”上,数十位专家围绕陈可冀在老年学与老年医学领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深入讨论。编者摘选部分专家的观点,从不同角度介绍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飧读者。 目前,国际老年生命科学界(包括医学科学界)通常认为人的期望寿命为120岁左右,这和我国《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记载一致,也与《黄帝内经·天年》以“人之寿百岁而死”,即所谓“度...

  • 中医术语之“喜伤心”

    中医术语之“喜伤心”

      中医术语之“喜伤心”。如果一个人整天兴高采烈的,不仅利于自身健康,而且还会“传染”给他人,营造一种详和的氛围。然而专家表示,适度的喜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然而“乐极生悲”,超过正常限度会伤“心”。   中医认为,喜为心之志。在正常情况下,适度喜乐能使心气舒畅,营卫和调,表现出健康的状态。但是喜乐无极,超过正常限度,就可导致心的病变。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喜伤心。”...

  • 中医善怒主要与肝有关

    中医善怒主要与肝有关

      中医将容易发怒称为“善怒”,属于疾病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善怒主要与肝有关,主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脾虚肝乘等三种证候。   肝郁气滞   主要症状:频频叹气、胸胁胀痛或串痛等。肝郁气滞症的病因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对策:首先要通过精神养生的方法来调节神志和情志,并针对病因采取疏导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饮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蓬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   肝火上炎   主要症状:失眠多梦、目赤...

  • 罗元恺:现代中医教育的一代宗师

    罗元恺:现代中医教育的一代宗师

    罗元恺是中医教育家,中医妇科学家,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他是现代中医教育的一代宗师。 古代中医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师徒相授,习医者常从背诵药诀方书入门,并随师侍诊,抄录医案,再从中悟出医理。另一种方式是以儒通医或由道、佛通医。文人学医有着较好的古典文学根基,往往从中医经典入手,饱览前人医著,再验诸临床,进而提出己见,立一家之言。罗老属于这二种的综合体,从他接触中医开始,他的个人命运就和整个中国的中医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近代中医发展之路,道路坎坷,命运多舛。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中医(...

  • 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首先提出“生命以负熵为生”,第一次从非平衡热力学角度,诠释出生命的本质。非平衡热力系统是研究物质内部能量变化理论的规律,与中医理论在细节上有许多契合点。非平衡热力理论将阴阳理论公式化、数据化。 ●在一定时空中,阳区温度逐渐下降,阴区温度逐渐上升,此所谓阴阳互化;温度高低是相对的,没有低温就没有高温,此所谓阴阳互根。阴阳互化中产生热效力,从阳明到少阳到太阴到厥阴,不同的温度梯度产生相对应的热力效应。 ●当人体受到环境不良能量...

  • 毛泽东 臂痛识中医 决战荐中药

    毛泽东 臂痛识中医 决战荐中药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对中医药非常关注,现辑录四则,以飨读者。 臂痛识中医 毛泽东在长征中因风寒侵袭,患上了关节疼痛之症。有一段时间毛泽东病情加重,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用西药治疗了好长时间也不见效。陕甘宁边区政府剂主席李鼎铭先生略识中医,得知此事后,来到杨家岭主动提出给毛泽东看病。毛泽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他给把了脉。李鼎铭当即开了四剂中药,他很有把握地对毛泽东说:...

  • 中医药养生主要分为用术与用药

    中医药养生主要分为用术与用药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2014年中医药文化发展高级别会议日前在澳门举行,雷允上药业成为会议期间参加中医药文化展示活动的唯一一家中药企业。除了传统名药六神丸、行军散、痧药蟾酥丸、玉枢丹、辟瘟丹等,雷允上根据素有“京城四大名医”之誉的施今墨先生所作抗衰老方剂“补固神气精血方”,运用雷允上经典的微丸工艺精制而成的“健延龄”胶囊,颇为引人瞩目。 施今墨中医研究院院长施小墨在现场介绍,其父早就提出了抗衰老概念,制定了五个抗老方剂,1959年献给国家,...

  • 中医药科技成果

    中医药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评价是对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学术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成熟度等做出客观、具体、恰当结论的过程,是由没有利益相关关系的第三方进行的独立评价。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可以引导发展,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 关于中医药科技成果与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 成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工作或事业的收获。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中医药科技成果是指源于中医理论、经验和技术,采用中医药或多学科交叉的方法,...

  • 段富津:中医梦 方剂梦

    段富津:中医梦 方剂梦

    梦,就是理想。我的中医梦,就是要把中医学术按照中医学的学术特点和本质特色去努力弘扬,让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真正让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她的作用,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中医是实践医学,讲究辨证施治。中医方剂必须按照中医的辨证特点和组方规律去组方,基于临床确实有效的经验去做科研,探讨其真正的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搞明白它怎么有效,把客观的、必然的东西表达出来,让世人更好地认识它,才能真正让科研成果指导临床,并运用到中医药事业中去,更好地造福大众。 其实,中医梦、方剂梦就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歌里...

  • 体验一把甘肃平凉的中医养生

    体验一把甘肃平凉的中医养生

    您是不是常常感叹自己活得很“累”,并常常伴有食欲不振、头痛、失眠、心绪不宁、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健忘等症状?亚健康,这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像噩梦般困扰着大多数人。不妨找个时间,放下一切,换一种生活方式,体验一把甘肃平凉的中医养生。 闻药气享理疗 近年来,平凉围绕“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品牌,重点挖掘“皇甫谧国医养生文化”,不断探索中医养生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目前,一批中医药机构、养生场馆已成为中医药体验目的地...

  • 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

    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

    •目前,对张仲景的误解很深。但很多误解是为了突破禁区,发展学术,这种误解、甚至曲解都是善意的。 •在中西医并存,而非并重的情况下,再加上不规范的医疗市场,中医不断被边缘化。在这样的严重现实面前,再误解、误读张仲景的学术,就会加重中医事业的损失,或者会延误中医事业的复兴。 •复兴中医的道路,必须从大处着眼。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提出的口号是“学仲景、说仲景、用仲景、做仲景”,回归中医原创思维,达到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

  • 原创优势的中医药

    原创优势的中医药

    “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刘延东副总理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提及,要强化人才培养和传承创新,打牢中医药发展的人才和科技基础。对此,中医药界专家、学者、管理部门负责人一致表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医学科学,有巨大的原始创新潜力。总结中医药科研领域近年的发展,从本位出发,坚持自身原创性,探索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尤为关键。同时,创新发展也须有切实的落脚点和相应的保障支持,才能实现自身的更大突破。 中医药有原始创新潜力 “刘延东副总理高屋建瓴的定位,既是承认中医药应有的地位,也...

  • 九旬名中医 养生有妙招

    九旬名中医 养生有妙招

    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周信有已年逾九旬,一向提倡养生保健、防老抗衰应从青壮年开始。他说:“在身体尚未出现衰老的异样变化之前,就应讲求养生之道,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周信有如今仍然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并且坚持每周上五次半日门诊,热忱为病患服务。总结其养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锻炼动静结合 周信有出身于武术世家,养成了长期习武的习惯。童年每日晨起坚持练习少林拳约半小时。晚年周信有喜欢书法,每日闲暇时,挥毫半小时,能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另外,还每天练坐气功,所练坐气功方法简便易行,叫“一...

  • 今天的国医大师 承续着几千年中医药血脉

    今天的国医大师 承续着几千年中医药血脉

    一个“向国医大师学习”的行动倡议,引出两封书信的往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对青年人的殷殷希望,坚定了万千学子传承中医的信念。近日,王国强写给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的回信,在中医学子们的朋友圈被一再转发,激发了青年学子效法国医大师的热潮,更鼓舞了他们坚守专业、学好中医药的士气。 今天的国医大师,承续着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医药血脉,在当下风起云涌的中医药改革发展中,成就了一个个医德医风和医术学术的高峰。他们是中医药行业的标杆,是中医药从业者的楷模,也是广大中医学子前进的榜样、学习的...

  • 中医特色优势发展医院

    中医特色优势发展医院

    作为一家大型的三甲医院,在选择路径时,要考虑到对这个行业的贡献度,为行业提供经验教训。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是我们选择发展战略的基础。我们选择了四个战略目标:一是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方案;二是成就一批名医;三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四是形成医院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包括了必要的检查、合理的收费、规范的用药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医院的使命是: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完美的医学。医院的愿景是: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的中医院,为中国民...

  •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标准化工作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内涵,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科学性强、严谨规范、能够为行业内实际应用、能被行业外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诊断及辨证治疗指南,以指导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促进耳鼻咽喉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规范和发展。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包括了耳鼻咽喉各类疾病中的常见病种,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特色和优势。2009年起,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组织领导下,中华...

  • 中医学四个字:理、法、方、药

    中医学四个字:理、法、方、药

    说起中医学,大家都习用或喜用“博大精深”来表述。但大道至简,这门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特色鲜明的学科,其实所孜孜不倦、汲汲以求的只有四个字——理、法、方、药。 理 中医的生理学与病理学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经络、气血等途径,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建立起了密切联系。由于受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学对脏腑系统的认识并未局限于形体本身上,而是通过感悟、联想,在更广阔的空间赋...

  • 群众认可的好中医

    群众认可的好中医

    学风关乎人才成长,关乎事业发展,关乎行业形象。“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自然界如此,学风、医风也是如此。学风、医风是一种风气,学风、医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生个人发展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成为一名群众认可的好中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去努力。 必须夯实“三基” 为医者必须夯实“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我们临床实践的思想基础、思维方法。基本知识用于提高我们分析病情解决问题能力...

  • 读《现代人看中医》引发的思考

    读《现代人看中医》引发的思考

    •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医学特征,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自稳调节的生命观,上工治未病的预防观,以人为本、因人制宜、“以平为期”的纠正失衡的治疗观,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保命全形”观等,无不显示着自身的科学价值,不仅具有现代品质,还具有引领未来的品质。 •如何看待中医学的价值体系,不单纯是中医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更是整个东方世界的问题、人类思想史上的问题。 近日有幸获曹军及冯清先生所著《现代人看中医》一书。捧读此书甚感欣喜,该书通过趣谈、比较...

  • 感叹中医之神奇

    感叹中医之神奇

    近年来,在网络、微博、微信等大众传媒以及部分书籍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其版本大致是:1929年2月,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中医”的提案后,中医界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对废止中医的浪潮,而事件的转机则是:适逢行政院长汪精卫的岳母患恶性痢疾,每日腹泻十余次,遍请西医名家治疗无效,病情危重,为治好岳母的病,汪精卫只好请名医施今墨先生诊治。施今墨仅凭脉诊即一一说对患者的症状,并处汤药10剂,告知服药后3日痢疾可止,5日胃口好转,10日病愈。汪精卫和其岳母均...

  • 中医养生“饱不剃头”冬季“保胃”

    中医养生“饱不剃头”冬季“保胃”

    中医有一养生的说法,叫“饱不剃头”,这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剃头类似按摩,会使人放松,并让人进入一种半睡眠状态,尤其是在吃饱饭刚过,更会因为血液大量供应胃部而出现食困。如果在剃头时突然睡着,身体松弛,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二是吃饱后血管会张开,剃头时更会容易被刮破;三是吃饱后,血液流通在大脑,受到刺激容易头晕,尤其是老年人。 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在冷空气的侵袭下,胃病患者常会出现胃脘不适、泛酸、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适,要预防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卷土重来,就要加强以下几...

  • “中医昆仑”——之章次公

    “中医昆仑”——之章次公

    章次公(1903-1959),江苏省镇江丹徒大港镇人,现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大师章太炎,历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等职。他吸纳新知,不拘泥刻板,从理论到临床多有创见,在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上经验丰富,风格独特。 寒温统一,纷争无益 关于外感热病的“寒温之争”,数百年来聚讼纷纭。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在学术上的争论从未停止,医家或宗仲景或宗天士,泾渭分明。 章次公师事经方大师曹颖甫,原系经方派,对《伤寒论》、《千金方》等用力...

  •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毛泽东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毛泽东

    客观审视中医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与西医相比,中医药学的人文属性很突出,它的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有效性为两千多年的中医学实践所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一生重要的思想土壤,他历来十分重视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卫生医疗工作状况不容乐观。为了尽快改变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峻局面,动员广大中医有效投入到新中国卫生医疗工作中来,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

  • 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筑梦的广阔平台

    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筑梦的广阔平台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国家提出的顶层战略规划设想。 1月11日,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参会代表纷纷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契机,该战略正在助推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目前各省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相关举措、提出了相关设想,助推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

  • 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2013年12月,继本报报道了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发现10部医书后,今年上半年本版特别策划了老官山医简系列报道,对老官山医简的内容及其是否属于“扁鹊学派”,扁鹊是何人、在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起了强烈反响。 中医是科学毋庸置疑 因某院士称“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6月26日,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李致重教授从中医软科学、科学学研究的角度,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效霞教授从医学史研究角度,分别...

  • 邓铁涛 70余年中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邓铁涛 70余年中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邓铁涛,1916年出生,广东开平人。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32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8年正式从事中医医疗。曾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等职。 在长达70余年中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内科见长,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学术上融古贯今,提出“五脏相关”理论,包括脾胃学说继承与发扬、痰瘀相关学说应用、寒温病融合的中医热病理论研究...

  • 二论提高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论提高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才能有规可循,发展方能有条不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质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也是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的根本遵循。 然而,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治理体系与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

  • 向民众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向民众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健康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根本,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任何时候,健康总是最重要的。希望中医大讲堂以后能再次来到蒋楼村。”来自安徽省亳州市牛集镇蒋楼村的一位村民说。日前,蒋楼村的村民参加了特殊的课堂,台下坐满了附近的村民,他们既不是来看戏,也不是来听歌,而是在参加中医大讲堂知识讲座活动。(中国中医药报7月11日) 开展“中医大讲堂”旨在向民众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提供义诊咨询服务,旨在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

  • 中医基础 五运六气理论

    中医基础 五运六气理论

    编者按: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对中医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该理论被轻视、误解,传承也较薄弱。顾植山教授作为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传承人,继承龙砂医学流派精髓,在五运六气研究方面成绩斐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任务等。 近年来,顾植山教授指导弟子们将运气学说用于中医临床,疗效显著。现特设专栏介绍其弟子学生们临床应用运气学说的经验和体会。 我就职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外一科,担任科室主任,是一名“根正苗红&rd...

  • 李士懋毕生献身中医 深深热爱祖国医学

    李士懋毕生献身中医 深深热爱祖国医学

    我如今已年近八旬,对生活无苛求,随遇而安,对名利早淡然物外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河北中医学院能建一座河北名医馆。河北历史上名医辈出,不乏学派鼻祖等重量级的大医,可至今无一个全面反映河北中医历史的博物馆,希望新独立的河北中医学院借省部共建的契机,在河北打造一个全国的中医圣地。 我自编自写了一幅对联,以志心声。上联:夫妻毕生献身中医,深深热爱祖国医学。下联:一世看病教书著述,相濡以沫壮心未歇。横批:扪心无愧。 李士懋,1936年出生,山东黄县北马镇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1962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