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脚 第70页

脚 第70页

  • 踝关节脚扭伤肿了怎么办

    踝关节脚扭伤肿了怎么办

    方药:大黄、伸筋草、牛膝、红花各 60克,丹参、透骨草各80克,当归、川芎各90克,乳香、没药各30克,冰片 5克。以上药物共焙干研末制成粉剂装瓶备用。 用法:对于伤后24小时内的患者,先用冰块装袋冷敷患处,每次约10分钟,反复冷敷3次后取药末适量,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外敷患处,用绷带“8”字 绷绕固定踝关节,固定为踝关节中 立位。对伤后24小时后求治的患者,直接用药物外敷固定。每隔4-5 天更换药物1次。主治:踝关节扭伤。 疗效:治疗66例,痊愈45例,显效16 例,有效5例,总有...

  • 治疗产后脚后跟痛偏方

    治疗产后脚后跟痛偏方

    产后脚后跟痛 足跟部有较充实坚韧的脂肪垫,对体重的压力、行走活动时的震动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但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由于活动减少,甚至很少下床行走,致使足跟部的脂肪垫发生废用性退化而变得薄弱。当产妇满月后下床活动时,足跟部薄弱的脂肪对体重的支持和运动时震动的缓冲作用大为减弱,脂肪垫也会因此而产生充血、水肿等非特异性炎症,以致造成足跟部的疼痛。 治产后脚后跟痛方:炒白芥12克,威灵仙、制乳香、制没药、地肤子各 25克,冰片10克,血竭5克。共研细末,用食醋调为软膏状,摊于风湿止痛膏上贴患处.2日...

  • 脚踝扭伤 强壮脚踝的小动作

    脚踝扭伤 强壮脚踝的小动作

    脚踝扭伤是运动损伤中发生率最高的。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文,请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前副总裁杰恩·斯奈德教大家几个强壮脚踝的小动作,每3周做1次即可。 1.脚夹袜子:坐在椅子上,用脚趾夹起放在前方地上的袜子,将其移动至12英寸(约30厘米)外的地方,两只脚轮流进行,每只脚夹5双袜子。 2.脚抓毛巾:坐在椅子上,在前方地板上平铺一条毛巾,然后用脚趾纵向抓毛巾,使毛巾折成一个手风琴的模样。每只脚做2次。 3.平衡站立:将毛巾折叠,单脚站在上面约30秒,利用身体的肌肉维持平衡,直到小腿和踝关节发...

  • 脚痛、腰痛 小方法来缓解

    脚痛、腰痛 小方法来缓解

      脚痛、腰痛、全身疼……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身体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一系列疼痛都出现了。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骨伤科广西名中医韦贵康教授给市民提供了一些保健方法,让您能轻松缓解疼痛。      足底筋膜炎、扁平足   方法一:   1、夏天将一支500毫升的瓶子装八分水,放入冰箱冷冻,等到水结冰后将瓶子取出。冬天备一个500毫升大小的瓶子。   2、坐在椅子上,穿上袜子,将冰冻的瓶子放在脚底下来回滚动,左右两边脚滚动各10分钟。   此方法对于有足底筋膜炎疼痛、扁平足的人都适...

  • 泡脚赶走“老寒腿”

    泡脚赶走“老寒腿”

      一场秋雨一场凉。最近一段日子,北京一场接一场的秋雨,让本就凉爽的秋季更添了几丝凉意。但到大街上看看,一些爱美的女孩子仍然穿着时尚的短裙。作为一名医师,要提醒一句,美丽固然重要,健康也不能少,千万不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万一落下“老寒腿”的毛病可就不好治了。   “老寒腿”并非老年人专利   “老寒腿”带一个“老”字,让许多人误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由于不注意保暖,一些年轻人也受到“...

  • 防治颈痛 脚后跟疼

    防治颈痛 脚后跟疼

      我曾患颈部痛,颈项活动受限,经过治疗时好时坏。后来,我总结出了一套颈部运动法,并将这套方法命名为“金鸡啼鸣法”。我坚持练习后,收效明显。现在,我的颈部能自由活动,疼痛症状也不见了。   练操:金鸡啼鸣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用鼻缓缓出气,足跟抬起,用力抻腰,伸颈到最大限度;缓缓抬头,随着用嘴呼气,将伸长的颈缓缓向下运动,似金鸡啼鸣状,反复作16次,每日最少做两次。   如果你郊游或逛街走很多路后,第二天早起下床走第一步时脚后跟特别疼,或久坐后起身一走脚后跟...

  • “老寒腿”宜泡脚不宜热敷

    “老寒腿”宜泡脚不宜热敷

    冬季“老寒腿”发作,不少人认为热敷可以缓解疼痛,然而,这种做法最伤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周殿阁介绍,“老寒腿”是民间说法,在医学上,就是随着气温下降而发作或加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之所以叫“老寒腿”,是因为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会导致原有病变加重。 由于“老寒腿”的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所以很多人就把锻炼目标仅仅瞄准膝关节。周殿阁指出,这样做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摇晃膝关节反而加重磨损致病情加重,老年人可以...

  • 乍暖还寒护膝 识脚气

    乍暖还寒护膝 识脚气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对于老人来说,不能放松大意,更要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初春首先要关注的是关节。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也是最容易在春天复发的疾病。   首先要呵护的部位是肩膀,很多老人会在初春发作“冻结肩”,也叫“肩凝”、“肩关节周围炎”。要注意肩部保暖,早晚穿上护肩、棉马甲等,避免风寒湿气的侵袭。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把肩膀裸露在外。   其次是膝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因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使...

  • 缓解足跟疼 足弓拉伸 脚趾夹物法

    缓解足跟疼 足弓拉伸 脚趾夹物法

    ●门诊故事:胡女士今年49岁,右脚后跟疼痛有半年时间,一走路或者按压足跟时就会出现疼痛。每天她都用热水泡脚、按摩疼痛处,开始有点疗效,最近感觉越来越严重了,有时痛的连路都不想走。她觉得很奇怪,没磕着也没碰到,怎么会脚后跟疼呢? ●专家释疑:陕西省友谊医院小针刀科主任医师简文政说,一般来说,足跟痛多是因为足跟部软组织萎缩和组织功能退化,使得局部软组织保护能力降低,加之足跟部为机体负重承载力最大的部位,容易发生慢性劳损。 足跟痛会随着年纪的逐渐变大痛感变大。因为人的跟骨的退行性变,容易形成骨刺,骨刺的形成并...

  • 腰背酸痛按摩脚踝来缓解

    腰背酸痛按摩脚踝来缓解

    老年朋友外出增多.因过度劳累或用力不当.易发生腰背酸痛.可用按摩脚踝来缓解症状。 中医学认为腰痛是由腰部气血运行不畅,腰府失其滋润、濡养而引起的。 脚踝外侧后方的“昆仑”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具有流通气血、散热化气的作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便是昆仑穴.每分钟按25~ 30下.并向后面的硬筋拨动3分钟.两侧顺序进行.早晚各1次。这个穴位刚按时会觉得比较酸痛.但按摩后会感觉很轻松.配合烫脚,消除腰背痛的效果更好。 注意按摩期间应少食油腻肥厚食物.注意休息,适当减少活动,避免...

  • 艾叶汤泡脚治骨冷痛

    艾叶汤泡脚治骨冷痛

    秋冬时节,许多老年人经常会出现骨头里面寒冷疼痛,气温稍降就会加重。这些寒性骨痛是由于老人本身就阳虚内寒,再感受外寒而发病,用艾叶汤泡脚可以治疗这种骨痛。 方药 桂枝20克,制附子10克,艾叶30克。 用法 将以上三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在沙锅里加水500毫升,煮开,水开后冷却至40℃(即摸上去感觉温热),捞出药包,把水挤出来后重复使用(可重复煮水3次)。用药液泡脚至水不热,约30分钟,每天煮1次泡1次,泡脚后的水倒掉。...

  • 栀子粉外敷治崴脚效佳

    栀子粉外敷治崴脚效佳

    人冬,老人穿着厚重笨拙,活动时若 不小心,很容易导致下肢脚踝的扭挫伤, 俗称“崴脚”,表现为局部疼痛难忍,不敢 走动。用生栀子粉外敷可有效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为:取50克生栀子打碎成 粉末状,再将白酒与蛋清按1:1的比例 配好,放入栀子粉中搅拌成浆糊状,敷于 肿痛处,敷药厚度约5毫米,边缘超过肿 痛范围1厘米,之后用纱布包扎固定。同 时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尽量制动休息。每 12小时换药1次,一般治疗1次后,疼 痛肿胀明显缓解,2~3天肿胀消退。 栀子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 炎、抗渗出之...

  • 脚后跟痛偏方释疑 经验方

    脚后跟痛偏方释疑 经验方

      跟痛症俗称“脚后跟痛”,一般多在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早晨起床下地足跟痛,稍走动后可缓解。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魏合伟表示,跟痛症的局部不红不肿,如果行走较多,脚跟的疼痛又非常明显,就要及时就医了,避免严重时影响走动。   指导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   骨伤科医院运动医学科   主任医师魏合伟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边江红   中医学认为,中老年人患上跟痛症主要是由于“肾精不足,气滞血瘀”导致。中老年人会出现肾...

  • 治脚跟骨刺法

    治脚跟骨刺法

    不少老年人脚后跟生长骨刺,走路时脚一着地就疼痛难忍。这里介绍一个简便办法,方便实用,坚持治疗,可获良效。患者不妨一试。 取一个相当于鸡蛋大小的圆石子,放在脚后跟痛处来回踩踏滚动。滚动时间越长越好。此法如同用石子按摩跟骨患处,通过按摩破坏骨刺再增生。开始几次磨骨刺比较疼痛,之后再磨疼痛就会减轻。坚持在骨刺患处摩擦,一般来说,轻者10余次即可见效,重者15—20天亦能获益以至康复。...

  • 足跟痛动动脚趾

    足跟痛动动脚趾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患之一。引起足跟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跟骨下脂肪垫变性,筋膜损伤及骨刺形成等。且病程一久就会刺激跟骨骨膜,造成骨质增生,形成骨刺,使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到医院治疗的同时,可用下列方法辅助防治。 足趾移物 将一条毛巾平铺在地上,在一头压上约2500克的重物,端坐椅子上脱去鞋袜,用足趾抓住毛巾的一角,慢慢将重物拉至脚下,反复移物10-20次。 足趾取物 端坐椅上,腰背伸直,然后用脚趾夹取放在地上的钢笔或铅笔,提起脚与膝部成一直线再放下,如此两脚交替各重复做10~20次。 趾根悬物 端坐椅上,在脚...

  • 风湿病及手脚麻木 怕冷 治疗方

    风湿病及手脚麻木 怕冷 治疗方

    症状:手足、肩膀、脚底、腰等或出现酸胀、麻木、怕冷,或一吹风手脚就疼,即使在夏天都不敢吹风,仿佛是从骨头里钻出来的冷。 病因:一般因寒气侵入肌体骨髓引发,特别是妇女坐月子期间没有注意保养,易落下病根。 [方一] 在恭城瑶乡,瑶民栽培有中草药“冷骨风” 。它生长在水中,根茎形状如麻花,质量较轻。据该县平安乡塘边村60 多岁老人龙裕生说,用冷骨风切成块与猪骨头同煮熟,每天吃一餐,连吃一周可医治风湿病及脚手麻木伯冷症。他在自家鱼塘里种了该药十多年,远近村民乃至外县的患者都慕名前来寻药求医,药...

  • 痛风发作后泡脚为何病情加重

    痛风发作后泡脚为何病情加重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近年来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向,典型发作主要表现为大脚趾或足背部、踝关节夜间突然剧痛,有一般炎症表现,外表红肿、发热,局部肿胀。 有些人在发作时进行局部热敷或浴洗等,目的在于活血祛瘀,从而消除疼痛。然而事与愿违,疼痛未减轻,反而加重了。您就属于这样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有关专家认为,痛风引起的炎症与一般外伤炎症不同。痛风是由于体内某些酶异常,血中尿酸过多,尿酸以微小结晶形式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软骨和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中,大量白细胞吞噬后受到破坏,释放出内部的溶酶,...

  • 寒性骨痛艾叶泡脚

    寒性骨痛艾叶泡脚

    每年冬季,我经常会出现骨头里面寒冷疼痛,气温稍降就会加重。医生说这些寒性骨痛是由于老人本身就阳虚内寒,再感受外寒而发病,用艾叶汤泡脚可以治疗这种骨痛。我用过之后骨痛症状明显减轻,现介绍如下。 方药:朴枝20克,制附子10克,艾叶30克。 用法:将以上三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在砂锅里加水500毫升,煮开,水开后冷却至40度(即摸上去感觉温热),捞出药包,把水挤出来后重复使用(可重复煮水3次)。用药液泡脚至水不热,约30分钟,每天煮1次泡1次,泡脚后的水例掉。...

  • 救急脚扭伤 腰扭伤 小腿抽筋

    救急脚扭伤 腰扭伤 小腿抽筋

      在外出旅游时,免不了会有一些损伤发生,最常见的莫过于脚扭伤和腰扭伤了。这时就需要记住救急的几个穴位及按摩方法。   脚扭伤   一般踝部出现明显肿胀疼痛,不能着地,皮肤呈紫色。此时要注意分辨是扭伤还是骨折,若受伤后即觉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强走路,随之踝关节肿胀,则扭伤的可能性大;若伤后踝部瘀肿疼痛,内外踝部压痛明显,出现功能障碍,甚至畸形,有可能是踝关节骨折,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穴位按摩:在排除骨折和脱位的情况下,两天后可自我按摩踝关节周围穴位及压痛点,手法宜轻柔缓和。用拇...

  • 蹬脚手背外旋缓解便秘

    蹬脚手背外旋缓解便秘

    蹬脚 患者安静地仰卧在硬板床上,上肢不动.两腿伸直,两脚交替下蹬.每秒蹬1 次,每只脚蹬100~200 次,视体能而定,体能好者可增加蹬的次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下蹬的力量必须到位.否则效果会不显著。如此两脚交替蹬的反复动作,可扭摆骶椎,使骶椎第二、三、四节的副交感神经高度兴奋,从而刺激远端结肠蠕动,解决患者的便秘之苦。 手背外旋 患者只要做好手背外旋运动20 分钟,就会见效。自然站立.两手张虎口使手背向外旋转至极点.直至不能再翻转时.手放松还原,然后继续再往外翻转(要点同上),如此连续反复翻转20 分钟。在手背外...

  • 踮脚防痔疮

    踮脚防痔疮

    防治痔疮所导致的疼痛、出血等症状,可以选用一 个容易操作、简单 易行的方法,那就 是踮脚。在平时站 立或者行走时,采 取踮起脚尖的方 法;这种方法, 一是 可以刺激脚底的涌 泉穴,这个穴位可 调节肾脏机能。中 医学认为,肾主二便。肾脏功能正常,则大小便的排泄也就正常。因此踮脚练习可以保护肾脏。 二是在脚跟踮起离地的过程中,肛门部位会自然收紧;而在脚跟放下之后,肛门部位又处于放松状态。因此踮起、放下脚跟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肛门收缩和放松的过程。肛门周围的运动,有助于减轻痔疮所导致的肛门疼痛,出血等症状。 以上动作每次做...

    精品偏方 2024-03-08 11 0 痔疮踮脚
  • 踮脚使排尿通畅

    踮脚使排尿通畅

    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的老人,常有尿频、尿急、排尿费力的症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男科李兰群教授指出,老人多踮踮脚有助改善这些症状。 李教授指出,排尿不畅多是因肾气虚衰、湿瘀互阻引起。从中医经络学角度看。踮脚可以通畅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经,能够补肾助阳、健脾利湿、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从而缓解排尿不畅。 具体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慢慢放松,脚跟还原。10次为1组,每天做5至6组,另外,下棋、打牌、读书或等车时,最好也做一做踮脚运动,常年坚持便能达到很好的益肾作用,但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最好不做。...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踮脚
  • 腿脚转筋治疗中医方

    腿脚转筋治疗中医方

    腿脚转筋,是指下肢感寒而有发作性的转筋(西籍名之为腓腸肌痙攣)。此证当发作时,頗为痛苦,冬季患此者較多,常在水中工作者,亦常发生此証。医以寒主收引論治,实吻合病情。予近获一驗方,用治此証,效如桴鼓,茲介紹如后: 拟方:木瓜15克,吴茱萸12克、食盐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偏寒性肝郁、腿脚转筋。 方以吴茱萸温肝解郁;木瓜舒筋通络,化湿和胃,以吴茱萸之辛热以温肝解郁,集木瓜之酸温,食盐为引药, “走筋以平肝”而共凑散寒舒筋之效。 据鮑相璈编辑之《驗方新編》卷八云:&ldq...

  •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泡脚巧治咳嗽 笔者临床用两味常见的中药鱼腥草、杏仁泡脚治疗 风热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取鱼腥草50克,杏仁25克。将上药加 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同入 泡脚盆中,先熏足,后温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30 分钟。6天为1个疗程。 此法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风热咳 嗽。 广西梧州 张志云 跖筋膜炎中药外洗 跖筋膜炎多由于久立、远距离行走或因鞋跟过高导 致足部疲劳、跖筋膜发炎而疼痛。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洗,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下肢溃疡(老烂脚)中药方

    下肢溃疡(老烂脚)中药方

    所有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统紊乱和脂膜炎等所致。可见,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由周围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为瘀血性溃疡,即静脉性溃疡,主因下肢静脉血液瘀积而致;另一为缺血性溃疡,也称为动脉性溃疡,主因四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溃疡也归于此类。以上两类溃疡也可相互夹杂、同时并见。 下肢溃疡治方:五枝膏 制作:柳枝、槐枝、桃枝、榆枝、桑枝各适量,剪成小段;制乳香、制...

  • 民间治下肢溃疡方“老烂脚”

    民间治下肢溃疡方“老烂脚”

    下肢溃疡,民间称为“老烂脚”,言其难以愈合。患者可试用以下民间方: 1.辛荑花50克,紫草100克,共研为细末。视患处大小;取适量药粉猪猪油或芝麻油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 10天为1个疗程。 2.按树叶100克,艾叶100克。桉树叶水煎后,去渣,浓缩成稀糊状。艾叶水煎,反复洗净患处;再将桉树叶膏敷于患处。隔日换药 1次,7次为1个疗程。 3.鸡蛋黄10个。将鸡蛋煮熟,剥取蛋黄;微火烤出蛋黄油,收贮。治疗时,潦擦于溃疡面上,每天1-2次,以愈为度。(马无缺)...

  • 治老烂脚验方

    治老烂脚验方

    处方:苍术1000克,红枣500克,煎煮取汁,浓缩成稠膏状。另加蜂蜜 250克,调匀后冷藏。日服 2次,每次1匙,开水冲服。 功效:健脾气,益气血,利湿毒,治老烂腿(即臁疮,又称小腿慢性溃疡),久治不瘟,流水流脓,瘙痒不堪,新肉难生,体质虚弱,脉细无力者。对久卧床不起导致的褥疮,也有较好的疗效。 (胡棠庆)...

  • 人老脚先衰 保护膝关节 健康话题

    人老脚先衰 保护膝关节 健康话题

    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俗话说“人老脚先衰”,随着年龄的增大,膝关节最先受累而发生退行性变,出现行走无力、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在各种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中,膝关节也是人体最易受伤的关节之一。膝关节一旦发生问题,治疗上颇为棘手,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不得不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因此,如何“节约”使用和保护膝关节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健康话题。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黎土明副主任医师指出,膝关节是一个由股骨下端、髌骨、关节软骨、胫骨平台、韧带等组成的“...

  • 我用芦荟治脚伤

    我用芦荟治脚伤

    我今年66岁,有一次我穿拖鞋上台阶时,一不留神右脚脚趾被台阶石沿割了一下,鲜血直流,疼痛难忍。 我急中生智,何不用家里种植的药用芦荟来试试急救。于是叫老伴割下一片肥厚的芦荟叶片,取7厘米长,3.5厘米宽一段,平面剖开,在叶面上撒上少许云南白药粉,然后紧贴伤口,用干净纱布、胶布包扎固定。不到半小时,血便止住了,痛疼也减轻了。 后来,我请来医生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并打了一针破伤风针剂。以后几天里,我每天用新鲜芦荟换药。约一个星期,伤口便开始愈合,并长出了新肉。 (张长明)...

  • 腿脚抽筋如何处理 抽筋日常防治

    腿脚抽筋如何处理 抽筋日常防治

      腿脚抽筋是中老年人极易发生的一种病态,医学上称为腿痛性痉挛,表现为腿部一组或几组肌肉突然、剧烈、不自主地收缩。抽筋虽然仅持续几分钟,但是发作过后肌肉的不适感或触痛可以持续几个小时。临床上多见的是老年人小腿腓肠肌痛性痉挛,并且常发生于夜间熟睡时,连续发作会影响睡眠,降低生活质量。   指导专家   林昌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老年人易夜间抽筋   林昌松表示,腿脚抽筋多见于缺钙老人,但并不都因为缺钙。中老年人腿脚抽筋首先具有三个病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