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腹 第227页

腹 第227页

  • 治肝硬化腹水的经验方

    治肝硬化腹水的经验方

    肝硬化腹水多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长积等因素,损伤肝脾,阻滞气血,以致气、血,水瘀积而成。其症往往本虚标实,攻之易伤正气,补之又恐恋邪,治疗颇为棘手。姜老根据其发病病机,和60年临床经验,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以祛水消胀,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阴益气四法运用为原则,以利水而不伤阴,攻邪而不伤正为宗旨,每获良效,兹就其辨证用药特点,概述如下。 1论久暂,分阶段,果断攻邪: 在临床中一般医者对本病多从阴证,虚证论治,以温外为主。姜老认为应该论久暂,分阶段,果断攻邪。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 揉腰揉腹防治老人尿频

    揉腰揉腹防治老人尿频

    尿频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中医认为,主要是人体肾气固摄无力,膀胱约束无能所致。特别是随着人的年纪增大,“真气”逐渐衰败,就更容易发生且日益加重。对尿频的治疗,老人可以自我推拿腰腹,这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揉腰 腰部有腰眼穴,具体位于后腰部。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边3.5 寸.左右各1 个。按揉时,可以坐在凳子上,两手握拳放在腰后,用拇指突出的关节按住腰眼,用力做旋转按揉,以酸胀为好.每天转揉50 次。中医认为,&ldq...

  • 治肝硬化、血吸虫晚期腹水方

    治肝硬化、血吸虫晚期腹水方

    取带柄的南瓜蒂适量(柄的长度5厘米左右)。将南瓜柄置于瓦片上焙略焦.研成粉末,装瓶备用。焙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疗效。每日3次,每次0.5克,温开水调服,可加少许糖调味。20天为1个疗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水.如肝硬化、血吸虫晚期等。 服药后,体重减轻,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显著,因此,要延长服药时间,最终使腹水完全消失。腹水消失后.要注意避免引起腹水的因素.适当控制盐分摄入。...

  • 老人肾虚 按摩腰腹

    老人肾虚 按摩腰腹

    说起肾虚,很多人都会想到食补。实际上,腰腹部的锻炼也能起到健肾和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都有哪些方法可以锻炼呢? 双手搓腰温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 (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处,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 部位(长强穴)。每次做 50~100遍,每天早晚 各做一次。 按摩小腹健膀胱。...

  • 常擦腰腹治尿浊

    常擦腰腹治尿浊

    搓热两手掌心,放在后腰两侧凹陷处,手心着力,上下采回摩擦,直到腰部发热,热感浸透皮肤为止。然后,双手相叠,左手放在右手上,从剑突下开始,围绕肚脐做顺时针方向的圆周按揉30次;继而右手放在左手上,逆时针方向按揉30次。按揉时双手可稍加用力。接着用食指、中指各按关元穴(脐下3寸)、中极穴(脐下4寸)30—奶次。动作要舒缓,用力要适度。 在晚上临睡前和第二天早晨起床前各进行1次,如果午睡前后增加1次,效果更好;按摩前排空大便。 (王漳)...

  • 疏肝利水活血 治肝腹水

    疏肝利水活血 治肝腹水

      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鼓胀”范畴。《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多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嗜酒过多等原因导致肝失疏泄、脾气受损、水湿不运、气滞血瘀,久而久之,造成肝脾血瘀、水裹气结的鼓胀。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胀、软坚活血为基本疗法。   笔者临床自拟消鼓除胀汤:生牡蛎30g,制鳖甲15g,珍珠母30g,丹参30g,赤白芍各15g,川怀牛膝各15g,桃仁8g,炒白术30g,麸炒枳壳...

  • 治老年尿频 腰腹推拿

    治老年尿频 腰腹推拿

    尿频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多因肾气不固、身体虚弱所致。自我推拿腰腹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老年朋友们不妨一试。 揉腰腰部有腰眼穴,位于后腰部,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边3.5寸,左右各1个。按揉时,坐在凳子上,两手握拳放在腰后,用拇指突出的关节按住腰眼,用力做旋转按揉,以酸胀为好,每天转揉50次。每天坚持可起到益气固肾作用。 揉腹腹部有一个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用一只手的中指在穴位上按揉,以穴位点甚至整个腹部有酸胀感为最好,每次5分钟,宜睡前进行。按摩此穴具有补肾的作用...

  • 提肛振腹促排尿

    提肛振腹促排尿

    排尿不畅、排尿疼痛、滴沥、尿频尿急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症状,西医归结为前列腺增生,严重时造成尿潴留(尿液积于膀胱不能排出),必须机械导尿才能解决痛苦。中医认为,上述症状与肾虚阴阳失衡、开合失调有关,通过健肾调补阴阳,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长期练习可有效改善症状。 提肛 方法是每天临睡前以及清晨起床前,躺在床上,意念集中于小腹部,随着呼吸,会阴部一提一放,一紧一松20次。采用顺腹式呼吸,呼气时用力收腹上提会阴,吸气时随着腹部突出放松会阴,然后立即排尿。 振腹 先用食指、中指按摩肚脐下1.5寸(气海穴)、3寸 (关元...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提肛
  • 莱菔子治手术后腹胀

    莱菔子治手术后腹胀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症状。以往多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的传统方法治疗,近来,临床上许多中医大夫采用中药莱菔子(即萝卜籽)配合热敷脐腹部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将生莱菔子250克,放人家用微波炉中,用高火加热2 分钟。取出待温度适宜,装入自置小布袋内,扎紧袋口,患者采取仰卧位,置于患者脐部及脐周腹部多点热敷,每处可敷3~5分钟,应避开手术切口以免引起疼痛。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天1次。对腹胀未消失者,可重复治疗。热敷过程中应注意保暖,不要过度暴露躯体,避免吹风,防止受凉。 中药莱菔子具有增强小肠运动、消食除胀的作...

  • 便秘伴腹胀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便秘伴腹胀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陈某,女,35岁,长沙人。2009年09月25日初诊:便秘,2天1次,约5个月,伴腹胀,痔疮下血,口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肠胃积热。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麻仁2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4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槐花15克,甘草6克。15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10月10日):大便已通,血止,口疮减轻,轻度腹胀,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数。...

  • 腹泻便秘易引发肛裂

    腹泻便秘易引发肛裂

    赵先生今年45岁,患便秘、肛裂5年了。5年前,赵先生由于感情受挫,大量喝酒、抽烟,饮食不规律,结果导致了很严重的便秘。一次排便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导致肛管损伤,诊断为肛裂。此后,赵先生经常出现便血和排便时疼痛,每次发作时,他就去药店买外用药自行治疗。今年6月份以来,赵先生的肛裂越来越严重,每次排便都痛得站不起来。近日医生检查后告之,他已是陈旧性肛裂,需要手术治疗。 肛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指的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愈合困难,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肛裂病人的典型症状有疼痛、...

  • 腹胀腹泻伴黏液便 吴焕淦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腹胀腹泻伴黏液便 吴焕淦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吴焕淦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一直从事针灸尤其是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肠腑病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灸法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成绩卓著。经过数十年的临证实践,在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开创了独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在此做一简要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泻、腹痛、黏液或脓血便为主症...

  • 熊继柏治腹腔手术后大便不通医案

    熊继柏治腹腔手术后大便不通医案

      黄某,女,52岁,湖南省衡阳市人,是笔者应邀会诊的病例。   2001年6月16日初诊。某医院医生介绍病情:患者因患子宫癌,于2001年5月25日在该院做子宫切除术,手术较顺利,并经检查证实癌细胞未见扩散。但手术后至今,患者始终未解大便,仅矢气几次,腹胀、腹痛,不能进食。近10日来,小便亦点滴不通。且身发低热,约在37.5~38℃之间。   医院组织数次会诊,并几次邀请外院专家前来会诊,诊断结论一致:术后肠粘连,肠梗阻。解决的办法是再行剖腹手术。但患者精神极其疲乏,体质虚弱,患者及其家属均拒绝再次手...

  • 腹胀便秘 益气养阴治之

    腹胀便秘 益气养阴治之

      马某,男,77岁。2011年10月31日初诊。便秘7天,伴全身乏力3天。患者10天前受凉发烧,经西医抗生素治疗7天后发烧已退,现腹胀满,大便干结,7天未解;伴全身乏力3天。头胀不适,口唇干燥,口苦,夜间入睡困难,2小时即醒,纳差,小便色黄,舌红苔剥,脉弦细数。证属燥实内结兼气阴两伤。拟增液承气汤加减以滋阴增液,通腑泄热。处方: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0g,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服),厚朴20g,枳实15g,炒枣仁15g,柏子仁10g,桑叶10g,菊花10g,薏苡仁20g。3剂,大便通,燥结...

  • 预防便秘 揉腹提肛

    预防便秘 揉腹提肛

    在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便秘是最容易被糖尿病患者忽略的。一旦便秘,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会选择服用泻药。然而,专家指出,把重点放在用药治疗上,不如把重点放在预防便秘上。 1/4糖友受便秘影响 相关资料显示,60%左右的住院患者存在糖尿病便秘症状,在生活中,大概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受便秘影响。 之所以糖尿病人的便秘症状看上去比正常人严重、难治,是因为糖尿病便秘的病因不在于胃肠消化系统的问题,而是出现了胃肠神经功能的病变。 在胃肠神经功能病变中,最常见的就是胃肠轻瘫。由于支配胃肠蠕动的自主神经受到了损...

  • 慢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2年余 穴位针刺疗法

    慢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2年余 穴位针刺疗法

    苏某,男,58岁,工人,2011年5月2号初诊。 腹痛,腹泻2年余,加重2天。2年来,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引起腹痛,腹泻,大便1天3~4次,腹痛下坠,脓血便,经治疗时轻时重,早起肠鸣腹痛,随即大便,不成形,便后轻松,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每吃凉食辣、着凉、饮食不节加重或反复。结肠镜检查为乙状结肠炎,服用吡哌酸(PPA)治疗有效。近2天,因喝凉啤酒吃辣菜,引起反复,大便1天4次,腹痛下坠,脓性便,服PPA也未显效。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滑。证为食滞肠胃,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健脾消食,选外关穴针刺...

  • 骨折后腹胀中药敷肚脐

    骨折后腹胀中药敷肚脐

    骨科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所致的神经损 伤、术中神经阻滞,加之术后长时间卧床 及体位固定而致胃肠蠕动减弱,即中医之 血瘀阻滞经络,阳气不振,气机升降失 常。传统方法以泄为主,但易伤阴劫液, 或灌肠因体位活动受限而不方便护理。采 用中药敷脐治疗骨科患者术后腹胀,有活 血化瘀,行气止痛,培元固本、和胃理肠 之功效。 方法:大黄、肉桂各40克,枳实、 元胡各30克。诸药共研为细粉,瓶装密 封备用。使用时先洗净脐部,取药粉20 克用热醋调和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5 厘米×5厘米麝香止痛膏封贴,24小时更 换1次,连...

  •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食疗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食疗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不仅痛苦,也很容易引起一些健康和皮肤问题。对付秋季肠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食疗。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聂斌。   指导专家   聂斌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硕士导师   秋季便秘多是肠燥   聂斌指出,进入秋天以来,很多老年人就一直被便秘困扰,早上起床要在卫生间待上十几、二十分钟,往往还是“无功而返”。其实,这种便秘症状跟秋天干燥的天气有关。干燥的秋季,除了大便干结以外,...

  • 腹部按摩巧治肠炎

    腹部按摩巧治肠炎

    我年轻时患了出血性肠炎,为了治病四处求医,吃了很多药,但是效果都不佳。后来我读了某报上介绍的一篇关于 “对腹部实施按摩,可以帮助患者治疗消化不良”的文章。当时我就按照文章介绍的方法去做,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腹的疼痛逐渐减轻了,大便带血也变少了。病情的好转坚定了我的信心。于是在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我终于治愈了肠炎,现在我将此法介绍病友参考。 每晚睡前,取平卧位,双腿并拢微曲,让腹部放松,右手成掌式,掌心向下在腹部右侧选一起点,扣在腹部上,顺时针方向沿肋下、左腹下腹边绕一圈(女性方向相反),连续...

  • 便秘方 治少腹硬满大便不通

    便秘方 治少腹硬满大便不通

    组成:藿香3克,厚朴6克,枳实6克,猪苓15克,茯苓皮15克,大黄6克。 制法:用水1000毫升,除大黄外,余药先煮30分钟,纳大黄,微火更煮5分钟,去药渣。 用法:以上为一日量,分3次饭前温服。 功用:行气化湿,轻下热结。 主治:少腹硬满、大便不通,伴有脘痞、呕恶、舌苔垢腻黄、脉濡。 宜忌:初服汤当大便,不便者尽服之;若大便者,去大黄,续服,巩固治疗。 方解:本方所主治证候,多由湿热滞于大肠,湿阻气机,腑气不通,故大便不行。藿香、厚朴、枳实,升清降浊。猪苓、茯苓皮,利尿导浊。《神农本草经》...

  • 便秘伴腹胀半年验案

    便秘伴腹胀半年验案

      魏某,女,20岁。2011年9月25日初诊。便秘伴腹胀半年。述平素大便不规律,1~2天一行,时干时稀。近半年大便秘结,5~6日一行,质干。食欲一般,饭后胀气。寐差梦多,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少色淡,舌苔薄白,脉弦细。辨为血虚气滞,肠失濡运。治宜养血润肠,理气通便。处方:当归15g,胡麻仁15g,肉苁蓉15g,虎杖15g,枳壳15g,厚朴20g,炒白术15g,广木香6g,砂仁3g,陈皮10g,法半夏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山楂、神曲各15g,香附15g。7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大便较前明显好转,...

  • 反复腹痛,腹泻,溃疡性结肠炎 予以激愈方化裁

    反复腹痛,腹泻,溃疡性结肠炎 予以激愈方化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位主要在结肠黏膜层,以溃疡病变为主,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腹痛”、“腹泻”、“痢疾”范畴,现代中医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曰:“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沈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均有关联,其中与肝、脾联系更为密切。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肠道,以致气血壅滞,气...

  • 治肝腹水有秘方

    治肝腹水有秘方

    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鼓胀”范畴。《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多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嗜酒过多等原因导致肝失疏泄、脾气受损、水湿不运、气滞血瘀,久而久之,造成肝脾血瘀、水裹气结的鼓胀。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胀、软坚活血为基本疗法。 笔者临床自拟消鼓除胀汤:生牡蛎、珍珠母、丹参、炒白术、生黄芪、车前子各30克,赤芍、白芍、制鳖甲、牛膝、麸炒枳壳、大腹皮、鸡内金、橘络各15克,桃仁8...

  • 治肝硬化腹水单方

    治肝硬化腹水单方

    处方:乌药50克,鳖甲30克(醋炙,先煎60分钟)。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行气疏肝,软坚化结.治肝硬化腹水,腹胀如鼓,面色晦暗,脉细涩者。...

  • 甘露消毒丹治肝硬化腹水

    甘露消毒丹治肝硬化腹水

      方药组成:飞滑石450克,茵陈330克,黄芩300克,石菖蒲180克,川贝、通草各150克,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各120克。上药晒燥,生研细末。每服9克,开水调服,每日两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现代亦常按原方比例酌情加减作汤剂煎服。   本方又名普济消毒丹,录自《温热经纬》,原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然该方之用,实不局限于此。贵州名医石恩骏通过反复临床观察,发现本方因清热利湿、芳香化浊及养阴之效,故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中最为顽缠之阴虚湿热证型者有一定用途。   石氏认为,本病中肝郁气滞、脾肾阳虚、...

  • 攻补兼施治肝硬化腹水

    攻补兼施治肝硬化腹水

      患者男性,48岁。2010年7月15日初诊。乙肝病史确诊7年,自述平时疲乏,不思饮食,肝区隐隐胀痛不适,3年前超声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内径14mm,脾脏52mm,当地中医诊所予中药治疗。近1月来自觉疲乏加重,纳差,肝区疼痛不适,面黄暗而无光泽,腹胀如鼓。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区叩击痛阳性、脾脏触诊不理想,下肢无水肿,小便黄、大便调。舌绛,苔厚而燥,脉弦细而数。辅助检查超声提示:肝硬化失代偿、肝内占位、门静脉内径14mm;脾脏肿大:58mm;腹水大量。肝功能提示:ALT:158U/L、AST:88U/...

  • 肝腹水肝硬化 外敷法+内治法

    肝腹水肝硬化 外敷法+内治法

    肝硬化至晚期就要发生腹水,主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 目前西医多给予静点白蛋白,服心痛定、心得安等纠正低蛋白血症,以降低门静脉压,但有时仍难以收效,如合并感染病灶,凝血酶原缺乏则腹水更难以消退。笔者采用中医内外兼治法,对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有较好效果。 外敷法: ●在上臂三角肌的后缘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处,给予牛黄、麝香等适量研末,蒜泥调敷。此经循行胸腹部位,分布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隔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此经穴位外敷,可以疏通经气,去除本经湿毒,通畅三焦水道,而消水肿。 ●甘遂、大戟等适量研末,用生姜泥...

  • 数天未排大便腹胀 食积便秘案

    数天未排大便腹胀 食积便秘案

    吴某,男,65岁,2008年1月6日首诊。患者连续3天六餐参加宴会,4天未排大便,腹胀2天未敢进食。现面部红赤,腹部涨痛,有压痛,尤以左下腹明显,欲呕,发热,口苦口臭口干,连续2夜烦躁不安,唇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处方: ①番泻叶10克,加水150毫升,煎至水沸即停火,待温服下。 ②大黄(后下)10克,黄连10克,神曲15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麦冬12克,山楂10克,石膏30克,水煎服。 嘱先服①方,一小时后服②方。四小时后来电,患者服①方一小时后连泻大便3次,服②...

  • 郑玉玲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经验浅谈

    郑玉玲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经验浅谈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上皮,化疗是结肠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降低了20%的结肠癌复发、转移等相关危险的发生率[2]。化疗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反应,腹泻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现代医学在抑制化疗所致腹泻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在改善腹泻症状方面则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改善化疗并发腹泻的临床症状,更可提高化疗疗效,降低结肠癌复发。 郑玉玲教授,著名中...

  • 肝硬化腹水伴黄疸中医验案

    肝硬化腹水伴黄疸中医验案

    林某,男,56岁。2007年11月5日初诊。   患者素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8月中旬因肝硬化腹水伴黄疸加深入住江阴市某医院专科,经治2月,于10月15日出院。出院时肝功能报告:谷草转氨酶56.3单位/升,谷氨酸转肽酶307单位/升,总胆红素60.4单位/升,直接胆红素28.6单位/升,间接胆红素21.8单位/升,血清白蛋白32.9克,球蛋白41.2克,HbsAg(+),HBV-DNA :2.56×104。B超提示:肝弥漫性病变,脾脏肿大肋下2厘米。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黯滞...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