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腹 第223页

腹 第223页

  •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治疗方法 先采用按揉足三里,提长强穴及分阴阳各100次,而后用75%酒精常规消毒神阙穴后,将附子理中丸做成半粒花生米大小药丸纳于其内,外用长1.5厘米,宽0.5厘米的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典型病例 夏某某,男,6个月,9月20日9时来诊。患儿因受凉及喂养不当而致腹泻,曾在当地卫生室静脉用药治疗3天,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来诊时见:水样便,每天15次以上,喷射状排出,量多,伴拒食,烦躁不安,小便量少。查见:腹胀,前囟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体温37.4度,大便镜检见脂肪滴,白细胞少许,...

  • 炒米粥苹果汤治小儿腹泻

    炒米粥苹果汤治小儿腹泻

      我生孩子时怀胎未足月,可能是先天脾胃功能较弱的缘故,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经常拉肚子,每天拉好几次。大人用的止泻药不敢随便给孩子吃,常用的妈咪爱、乳酸菌等也不见效,总是反反复复。   腹泻除影响婴幼儿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外,还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如长期慢性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使患儿身体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全家人都因此而焦虑不安。在跟一位亲戚通电话时偶然讲起这个情况,她就给我传授了两个民间小偏方,我用过之后,还挺灵。   一是苹果汤。把新鲜的苹果切成丁,放入小锅内,加少量沸水,用文火煮六七分钟,...

  • 治小儿腹泻 小儿口腔溃疡方

    治小儿腹泻 小儿口腔溃疡方

    治小儿腹泻经验 经验方:干姜、吴茱萸各10克,苍术、小茴香各5克。 用法:上药混匀,共研成粉,每次取1~2克放入患儿脐中,并以伤湿止痛膏封贴,每日换药1 次。 疗效:本方治小儿腹泻86例,治愈65例,好转17例,无效4例。 治小儿口腔溃疡经验 经验方:吴茱萸24克,制胆星6克,大黄12 克。 用法:将上药混匀,共研成粉,将药粉与陈醋适量调成糊状,待患儿晚上熟睡后涂敷于两足心的涌泉穴上,外加纱布包扎,12小时后去除,连用 2次。 疗效:本方治小儿口腔溃疡(口疮)患者260 例,治愈202例,好转58例...

  • 小儿伤食腹泻我有妙方治疗

    小儿伤食腹泻我有妙方治疗

    前段时间我孙子由于饮食不节导致 的伤食型腹泻,症见大便酸臭如臭鸡蛋 气味、夹有食物残渣,不想吃饭,矢气臭 秽,肚子胀满疼痛等症状。于是我便向一 位中医师朋友求助。这位朋友给我孙子 开了个食疗方,孙子服过之后,腹泻治好 了。 具体方法如下:取山楂45克,鸡 内金15克,红糖60克。先把红糖放到 锅内加热,溶化后即放人洗净去核的 山楂、研细的鸡内金均匀搅拌,继续加 热至全部互溶后取出,稍冷却切成条 状或块状,用时每日取30克,于饭前 服用。 山楂性微温,味甘、酸,可以消除食 积,口服山楂能增加胃酸分泌,对胃肠功...

  • 蜈蚣粉吞服治婴幼儿腹泻

    蜈蚣粉吞服治婴幼儿腹泻

    临床症状:稀水样便,呈青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呈蛋花样,或脂肪样便,每日五至数十次,肠呜,腹胀,食少,不发热(少数可有低热),伴轻度脱水,精神差。 治疗方法:蜈蚣1条,烘干,研成粉,每次0.3—0.5克(约1/4或1/3条),每日2 次,温开水冲服。 典型病例:患儿,2岁,有慢性腹泻病史,本次因腹泻5天来诊,腹泻每天6次以上,水样便,少量黏液,已补液治疗3 天,腹泻不止。嘱服蜈蚣粉0.5克,每日2 次,3天后腹泻停止。...

  • 小儿腹泻_中药方集

    小儿腹泻_中药方集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综合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 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2岁以下婴儿,消化功能尚不成熟, 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尤其容易发生腹泻。夏秋季节是病菌多发期, 多种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可随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玩具、用 品等进入消化道,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性腹泻。表现为每日排便 5-10次不等,大便稀薄,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似蛋花汤,或夹 杂未消化食物,或含少量粘液,有酸臭味,偶有呕吐或溢乳、食欲 减退。患儿体温正常偶或有低热。重者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可发 生休克或昏迷。 1.胡椒粉饼治疗小儿腹泻...

  • 治小儿腹泻方

    治小儿腹泻方

    处方:山楂、猪苓各10克,车前子、乌梅各6克,苍术3克,炒白术、诃子各2克。 加减:呕吐者,加藿香、半夏各 5克,砂仁2克;腹胀者,加木香6 克;舌淡苔白,气虚乏力者,加党参、黄芪各10克;舌红苔黄腻,湿热重者,加马齿苋6克,黄连2克。 用法: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化湿,敛津涩肠。 主治:小儿新、久泄泻。杨毅...

  • 幼儿腹泻预防方法

    幼儿腹泻预防方法

      幼儿腹泻的内因是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所以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相对不够成熟,所以,婴幼儿更容易患肠炎。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会有细菌感染的可能,病毒就会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腹泻症状:多数患儿最初是发热,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适等,有严重水样腹泻和呕吐。腹泻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8天。腹泻初期1至2日内即排出水样便...

  • 婴儿腹胀 小儿消化不良

    婴儿腹胀 小儿消化不良

    山楂0.5两,白萝卜1两切成小片,一起煎成1小碗汤1次服下, 1日2次,有特效。...

  • 小儿腹泻 中医诊断脾虚泄泻 治法燥湿止泻

    小儿腹泻 中医诊断脾虚泄泻 治法燥湿止泻

    汪受传,1946年生,男,汉族,江苏东台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著名儿科专家江育仁教授。现任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疾病分类项目审评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型医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 潜心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主编出版《中医儿科学》《中医儿科临床研究》《国际标准化英文教材·中医儿科学》等教材及学术著作35部,承担完成国家科...

  • 患儿腹泻水样便 健脾止泻 立方车术汤

    患儿腹泻水样便 健脾止泻 立方车术汤

      李某,男,1岁,2009年3月3日初诊。   其母诉患儿腹泻1周,水样便,日10余次,服中西药多种,效不佳。3天前曾入某综合医院治疗,诊为“单纯性消化不良”。经输液治疗并服助消化药物,仍腹泻不止。来诊时:患儿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不欲饮食,双目无神,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此乃脾气虚,津液不足之象,治当以健脾止泻,立方车术汤。   组方:土炒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后频饮,并嘱暂禁食10小时,给口服补液。   3日后复诊,患儿药后大便次数...

  • 治小儿腹痛中药敷脐

    治小儿腹痛中药敷脐

    积滞型 症见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口臭、口舌生疮、便秘,方用焦三仙30克,槟榔10克,生大黄10克,芒硝20克。 虚寒型 症见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薄、四肢发冷,方用藿香、吴茱萸、白胡椒各6克,苍术15克。 方法 上药研细为末,每次取1-2克,用白酒调敷于脐部,先用热水袋热敷15分钟,撤去热水袋后,将药物覆盖纱布,胶带固定,继续外敷24小时。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程怀孟...

  • 小儿腹泻 固涩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小儿腹泻 固涩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陈某,女,8个月,2015年8月15日初诊。半月前因饮食失节,受凉后出现腹泻,起初为蛋花样稀便夹有泡沫,日行数次,曾在当地医院进行输液,口服抗生素等治疗一周仍腹泻不止,遂来门诊求治。刻诊:精神欠佳,面色萎黄,纳差,腹胀,肠鸣音亢进,大便为水样便,色黄,日行5~6次,排气或咳嗽时就有大便排出,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淡。 辨证:脾虚失运,湿自内生,清气下陷。 治法:健脾益气,补中升清,固涩止泻。 处方:黄芪10克,太子参15克,茯苓6克,薏苡仁12克,焦白术15克,山药12克,砂...

  • 治小儿流涎 小儿慢性腹泻经验

    治小儿流涎 小儿慢性腹泻经验

    自制药饼治小儿流涎 炒白术、益智仁各30克(均研末),新鲜生姜(捣烂绞汁)、白糖各50克,面粉适量。将上述混合均匀后,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常法烙熟即可,早晚各1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10天。 江西省彭泽县中医院 刘国应 献方 治小儿慢性腹泻经验 方法:取吴茱萸12克,研成粉末,与半生熟的大米饭适量,温热时混合成饼,直径约10厘米,温度适中时敷于肚脐上,表面用软布覆盖,每日敷12小时,为1个疗程,连续用3~5日。 主治:小儿慢性腹泻,中医辨证为脾虚型,症见久泻小愈或反复发作,大便溏薄...

  • 免煎中药颗粒巧治小儿腹泻

    免煎中药颗粒巧治小儿腹泻

    笔者采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取免煎中药颗粒苍术、黄连、苦参、石榴皮、葛根、炮姜、焦山楂各1包,上药和匀装入小纱布袋中贴敷在脐部(神阙穴),每次贴敷20小时,换药每天换药1次,3 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吸湿性强,能自行潮解,外敷时无须加赋形剂。 本方选用了清热燥湿、健脾止泻的中药配伍组方而成。其中苍术味厚气雄,运脾化湿为君;黄连、苦参性寒味苦,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臣;炮姜一则用于温阳止泻,再则因其辛热,热能佐制黄连、苦参之寒,辛能助他药透皮吸收,为佐使之品;石榴皮涩肠止泻,葛根升举...

  • 秋冬腹泻 隔姜灸脐

    秋冬腹泻 隔姜灸脐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儿,秋冬季腹泻都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中医发现,在肚脐(神阙穴)施以艾灸,可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对秋冬腹泻效果明显。 在肚脐施以艾灸名曰“脐灸”,中医常用脐灸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艾条悬灸,即手持点燃的艾条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感觉脐周有温热感为度,每次施灸时间为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尤以秋冬季施灸效果最佳,对秋冬季腹泻,...

  • 小儿腹泻 饮食方面也可食粥调理

    小儿腹泻 饮食方面也可食粥调理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脏腑未实,脾常不足。若喂养不当或感受外邪,极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故小儿腹泻以脾胃虚弱为主,病邪为次。治宜健脾清热,和胃固肠。正确的治疗方法包括:增加液体摄入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在饮食方面也可食粥调理。   茯苓车前子粥取茯苓粉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型腹泻。   山楂神曲...

  • 针灸敷脐并用治婴儿腹泻

    针灸敷脐并用治婴儿腹泻

    婴儿脏腑娇嫩,喂食不当,环境不良,肠道感染皆可导致腹泻,一年四季皆有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提示天气变换,外邪入里与内伤乳食相互为病,腹泻由生。若治疗不当,见泻止泻,滥用抗生素致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常致腹泻久久不愈。 笔者十几年来用针刺加敷脐,辅以辨证用药,取得良效,略作介绍。 针刺方法 病初取穴:双足三里、双天枢及脐下五分的腹泻穴。病久或病重再加双阴陵泉穴、长强穴。 针刺方法:选一寸毫针,先用指甲点按穴位,按出指甲印(点按可减轻疼痛),常规消毒,依次取足三里、天枢、腹泻穴,...

  • 小儿腹泻桂皮敷脐

    小儿腹泻桂皮敷脐

    小儿腹泻 病是由多种病 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疾病,发病率 较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 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单味 桂皮敷脐治疗腹泻患儿,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桂皮适量,研成细粉。治疗时将 患儿脐孔用生理盐水擦洗,将桂皮粉 置于脐孔内稍加压,以填平为度,再 用医用胶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 次。 二、体会 桂皮味辛、甘,性热,能补元阳、 暖脾胃、除积 冷,具有温中 散寒、健脾和胃,促进血气运行的功 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桂皮能保护 血管,改善胃肠循环,刺激胃液分泌, 促进肠粘膜吸...

  •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在逐步增高。 轮状病毒肠炎传染性较强,可以表现为发热、呕吐,1-2后出现腹泻,大便表现为黄色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 孩子腹泻,家长不仅感同身受,更因患儿服药不配合而发愁。 我院儿科倡导绿色医疗,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肠炎,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直达病所,缩短病程,奏效快捷,免除小儿服药的痛苦,也深受家长们推崇。 推拿疗法是外治法的一种,具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秋季腹泻病程早期以实证多见。 下面介绍...

  • 小儿轻微腹泻 不妨尝试贴敷疗法

    小儿轻微腹泻 不妨尝试贴敷疗法

    小儿腹泻是多发疾病,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莫艺璇表示,小儿轻微腹泻,不妨尝试一下贴敷疗法,或作为配合治疗方法使用。 中医认为,腹泻是由脏腑功能不合、邪气入侵所致。出现腹泻,可以试试药物贴敷方法——将药物贴敷到肚脐旁,脐部皮肤会把药物吸入人体,直达病所,从而达到调整脏腑、祛邪强体愈病的作用。贴敷药物通常包含哪些?莫艺璇说,主要有茴香、丁香、白胡椒、五倍子、吴茱萸、白术、茯苓等。“这些药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和抗菌、抑菌作用。” 专家表示,一般8岁以下小儿腹泻都...

  • 主治小儿腹泻 小儿秋冬腹泻

    主治小儿腹泻 小儿秋冬腹泻

    治小儿秋冬腹泻方 小儿秋冬腹泻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西药治疗副作用多,用中药内服加外敷的方法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小。 内服方:党参、茯苓各3克,白术、葛根各2克,藿香、木香、炙甘草、儿茶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一般3-5剂可愈。 外敷方:肉桂、干姜、丁香各5克,共研细末,先用生理食盐水把患儿肚脐洗净擦干,再取上述药末1克把肚脐填平并稍加压,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治小儿腹泻经验 方法:取新鲜无花果叶10 片,洗净,放人清水2000毫升中, 加明矾适量,煎煮至1500...

  • 秋季小儿腹泻 几款分型治疗食疗方

    秋季小儿腹泻 几款分型治疗食疗方

      秋季是小儿腹泻的多发季节。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大致可分为风寒、湿热、伤食及脾虚四型。下面推荐几款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食疗方。   风寒型: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味少,伴有肠鸣腹痛。多见于秋季腹泻早期。   1.姜茶:取生姜10克,绿茶3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加红糖少许饮用。   2.扁豆干姜菜菔子汤:取扁豆10克,干姜3克,菜菔子6克,加水适量煎汤,煎成后加红糖少许,再煎3分钟取汁,分数次饮用。   湿热型:大便呈蛋花样,有少量黏液,伴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多见于秋季腹泻中期。...

  • 运用振腹推拿法治疗儿童自闭症

    运用振腹推拿法治疗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范畴,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交际及言语障碍、行为刻板重复及兴趣狭窄,少数可伴有智能障碍。目前尚无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物。总体以教育训练为主,有需要时兼用西药辅助治疗可缓解部分症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笔者利用振腹推拿手法,以调理脾胃为基础,以形气神三者同调为特点,从调理气机入手,濡养形体、调和五脏,从而达到调神的目的,在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认为儿童自闭症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心窍不通、神失...

  • 治小儿腹痛中医方

    治小儿腹痛中医方

      焉某,男,12岁。患儿因上课时感腹痛剧烈,在家长带领下来诊。   刻诊:形体瘦削,表情痛苦;触诊:腹软,腹部广泛压痛,以下腹部为甚,无反跳痛。舌淡红苔白干厚,边有齿痕,舌中心有黄苔。脉弦急。   经询问家长,该患儿2天未解大便,平素便秘,不思饮食,时有腹痛腹胀。故断为脾约之证,燥屎内结,腑气不通。   组方:党参10克,沙参15克,生地20克,石斛15克,枳壳10克,大黄6克(后下),玄明粉5克(烊化),厚朴3克,木香3克,生甘草3克。3剂,水煎服,日1剂,日服3次。   并嘱:如果大便次数...

  • 外台茯苓饮治幼儿腹泻

    外台茯苓饮治幼儿腹泻

    周某,女,1岁零1个月,2014年11月20日初诊。患儿稍胖,肤白,由母亲抱来,7个月时曾因高烧来诊,予小柴胡加石膏汤愈,此次已反复腹泻近4天,4天前起发烧、腹泻,查血常规、便常规未见异常,口服阿奇霉素后烧退,但腹泻未止,日2~4次,大便夹有未消化食物,夜间易醒,辗转反侧,口中“哼哼”,无盗汗,白天可睡2~3小时,近两日纳差,得食则嗳气,声音较大,饮水不多,平素多动,因患者不配合,舌象未知,脉细。 辨证:腹泻、完谷不化、嗳气,纳差,饮水不多,为太阴里虚寒之象。冯世纶教授云:&ldq...

  • 小儿腹泻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

    小儿腹泻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

    自拟葛根止泻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湿热型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小儿腹泻的发生与季节变化、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密切联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状态异常、排便次数过多,并伴随恶心、发热、呕吐及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1]。小儿脏器功能及免疫力尚不健全,对外来致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继发感染性疾病[2]。蒙脱石散是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药物,可在肠黏膜表层形成屏障,从而阻止病原菌的繁殖与扩散。中医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具有多靶向、多层次的治疗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拟葛根止泻汤联合蒙脱...

  • 风寒入侵小儿腹泻用葛根汤

    风寒入侵小儿腹泻用葛根汤

    偏方名 葛根汤 【食材】葛根、马齿苋、白头翁、蛛苋、奶汁草各15克,黄芩、黄连各7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用汤包装好,用水煎煮1个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趁热服用。 【外公问诊记】 小辉今年2岁,最近老是一吃东西就喊肚子痛,还伴有腹泻。妈妈带着小辉来找外公,说小辉之前排便都很正常,早晚各一次,但是近来不知为什么只要一吃东西就会肚子痛,要解大便,且大便像水一样,还有比较大的臭味。 外公发现小辉舌苔很厚,而且颜色偏黄,属于中医“湿热腹泻”的范畴,并进一步询问小辉最近的饮食情况...

  • 宝妈们揪心的是秋季腹泻开始了 简易的食疗方

    宝妈们揪心的是秋季腹泻开始了 简易的食疗方

    秋风渐起,终于摆脱了炎炎夏日,但让宝妈们揪心的是秋季腹泻开始了。秋季腹泻初期可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呕吐、腹痛等症状,约一天后,患儿出现腹泻,轻的每天5~6次,重的每天10~20次,呈蛋花水样便,病程可以用一句形象的话概括:“呕吐一天,稀里哗啦三五天。”由于频繁腹泻及呕吐、食欲低下,患儿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更甚者可合并中毒性脑病、心肌炎等,着实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下面,我们将教会家长如何“解忧”。腹泻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

  • 夏秋季节 当心宝宝腹泻

    夏秋季节 当心宝宝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夏秋季节的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胀、精神倦怠为主要特征。尤以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病因病机 导致小儿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三:1.饮食内伤,小儿饮食不节,不定时、不定量,或食入不易消化或不清洁的食物。2.感受外邪,如小儿外感风、寒、热邪,或为暑湿所伤。3.脾胃虚弱,多为小儿身患重病、久病之后,致脾胃损伤而成本病。正如《景岳全书》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幼幼集成》说:“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