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 第220页
-
弓步收腹走路让小腹变结实
腹部肥胖的人可运用腹式呼吸做收腹步行运动。这种方式的要领是在吸气时腹部要充分膨胀,呼气时腹部则需要收缩,且尽可能地收紧。它有助于刺激肠胃蠕动,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增加肺活量。 在日常步行和站立时要用力缩小腹并配合腹式呼吸,这样可以让小腹肌肉变得结实,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刚开始采用这一方法时会不太习惯,但只要随时提醒自己收腹步行,就能很好地达到减肥目的。这样坚持几个星期以后,不仅可以使小腹趋于平坦,连走路的姿势也会更加优美。 弓步走会用到身体许多肌肉,如后背、臀部和大腿等位置,这就意味着消耗的能量也较多。练习弓步走时...
-
腹型肥胖外敷大黄
我体型较胖,腹部赘肉很多。多年来,我曾用过运动、节食等方法进行减肥,但都因无法长期坚持而收效甚微。有位老中医告诉我,外敷大黄膏可有效地改善腹部肥胖的症状,而且简便易行。于是,我开始每天在腹部外敷此药进行减肥,用药一个月后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外敷大黄膏治疗腹型肥胖症的方法是:取大黄适量,黄酒少许。将大黄打碎,研成粉末。将10克的大黄粉用黄酒调成软膏状。用热毛巾将腹部敷热。将大黄膏涂抹在腹部的皮肤上,用纱布覆盖。将装有约50度热水的热水袋放在此药膏上热敷10分钟,可每天热敷两次。 专家点评:大黄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
-
腹式呼吸让女人更挺拔
女性经常按摩腹部可以保持腹部活力。做法很简单,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关注自己的呼吸,吸气让小腹涨满,呼气让小腹内收。睡前或等车的时候锻炼几分钟,腹部就能得到良好的触动。用手按摩是一种外力,而用自己的气息可以调动全身力量。 还有一个简易加强版:空腹的时候,双腿站立与肩宽,可略弯腿,用力向外呼气,尽力向内收瘪小腹,同时气息向上提,坚持片刻,肛门会自然向内紧收,下巴贴向胸骨,然后慢慢吸气,待小腹恢复正常。这个动作很累人,一开始做三次就好,逐渐加到五次。经常做,小腹内收的程度会越来越大,内脏得到更好的按摩,肠道内的脏东西会更有...
-
腹部减肥为何能使视力好转
中医中药秘方网: 我是一位打工妹,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由于久坐少动,再加上喜欢夜里吃零食,弄得年纪轻轻就有了大肚腩。前不久,我在小姐妹阿芳的建议下躺在床上做起腹部按摩来。嘿,还真有意思,一个多月的腹部按摩后,不仅大肚腩明显地回缩,连原先的视物模糊也明显地好转了。我疑惑不解:按摩腹部怎么会使眼睛看东西也明显地清晰了呢? 安徽合肥 周云霞 周小姐: 腹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其内有周、肠、肝、脾、肾和膀胱等重要脏器,这些器官机能的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与寿命。因此,连古人都认为,摩腹之法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
-
最减腹部赘肉的运动
下面介绍四种最减腹部赘肉的运动,持之以恒,就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蹬车运动:躺在地板上假装蹬一辆想像中的自行车。正确的动作是背部下方压紧地板,双手置于头后。将膝盖提到45。双脚做蹬车的动作,左脚踝要碰到右膝,接着再用右脚踝去碰左膝。 提膝运动:找一把牢固的椅子,坐在椅子的边缘,膝盖弯曲,双脚平放于地面。收紧腹部,身体微微后倾,将双脚抬离地面几厘米。保持稳定的动作,将膝盖拉向胸部,同时上身前曲。然后将双脚恢复原位,不断重复。 手臂仰卧起坐:躺下,屈膝,双脚并拢钩住床头。用一条毛巾从后侧绕过颈部,双手各拉一端...
-
利用呼吸练习减掉腹部脂肪
腹部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肥胖者可利用呼吸练习来减掉腹部脂肪。呼吸练习可以按摩腹腔内器官,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体内代谢,有助于消减“将军肚”。 站立位,两膝微弯,两脚分开略小于肩宽。上身从腰部向前倾,双手放在两大腿上,手指向内,尽量用双臂支撑躯干,以便能放松腹部。深吸气,然后慢慢彻底呼出2-3次;闭气将腹部向内、向上收,收腹1-2秒钟,然后将腹部有力地向下、向外推放出去,迅速使腹部恢复原状,连做5次;直立,慢而深地呼吸。休息30秒钟,重复上述动作3-5次。...
-
锻炼减少“悬垂腹”腰腹部脂肪
不少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日常摄入量超过消耗量,脂肪在腰腹部皮下和腹腔内堆积,就会出现腹部前垂,腹壁松弛,呈葫芦状的“悬垂腹”。“悬垂腹”的人腹肌软弱无力,易患便秘。且这类人腹部向前膨出,身体重心前移,为了适应这个变化,腰椎前突会增加,下背部的肌肉受到过分牵拉,腰肌易劳损,出现功能性腰痛。可见“悬垂腹”不仅影响体形,还有损健康。坚持练习以下动作,能有效消除腹部赘肉,增强腹肌,长期锻炼对减少“悬垂腹”有好处。 臀部上抬法 仰卧,两腿并拢伸直吸气,使脚掌及手掌着地,上身及臀部上抬,呼气保持10秒还原,反复做10...
-
腹型肥胖症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
袁某某,男,66岁。2016年12月14日初诊。腹部胀满,爬楼梯就心累气喘,到医院检查仅见脂肪肝、总胆固醇轻微超标,心功、肺功、肝功都未见异常,血压正常,腹围120cm,自测体重90kg。舌苔白略厚,脉实而滑。 诊断:(痰湿积聚型)腹型肥胖症。 治法:除湿化痰,行气消积。 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组成有苍术15g,香附15g,茵陈30g,茯苓45g,陈皮10g,法半夏15g,枳实15g,炒白芥子10g,山楂40g,草决子20g,绞股蓝30g,泽泻20g,红曲15g,荷叶15g,海藻...
-
浅析郑美凤运用太极六合针法治疗腹型肥胖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经验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肥胖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2]。肥胖不仅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还会引发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肌肉骨骼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精神、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等[3]。腹型肥胖指腹部皮下和内脏脂肪过多堆积和/或异常分布,导致腹围和体脂率超标的一种向心性肥胖[4],相对于全身性肥胖,其对人体的血糖和血压的影响更加显著,与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5]。因此...
-
消浊涂抹罐法治疗腹型肥胖的“金”方法
拔罐疗法是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中医外治方法,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因其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深受广大患者喜爱。如今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拔罐不仅可以治疗外科痈肿、腰背肌肉劳损、哮喘等,还能在减肥瘦身上发挥大作用,尤其在局部减肥方面效果明显。如何更好发挥拔罐在减肥方面的优势,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慧发明的“化浊消满涂抹罐法”让千万腹型肥胖患者受益。 肥胖问题需辨证分型 很多人肯定...
-
中医治腹皮痈效佳
腹皮痈是一个中医外科疾病病名,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之痈疮者。病名出自《外科大成》卷二。该病多因饮食不节,或内伤七情郁滞化火而成。亦名腹痈、肚痈。现在临床并不多见。但是此病治疗起来并不是很容易,一般自然病程较长,需要15-20天,西医在脓成后会切开引流。但是如果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还能明显缩短病程。笔者最近治疗一例此患者证实了这个事实。 患者虞某,男,50岁。系安徽省宿松县某委主任,因为工作关系很多人都要找他办事,应酬较多,所以三天两头在外吃饭喝酒,美酒佳肴不断,血压高、血脂高。正符合...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刘云霞教授运用腹针穴位疗法
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皮疹消失后遗留的持续性神经痛,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1],其易患因素有高龄、前驱症状重、皮疹重、疼痛重和免疫力低下[2]。由于疼痛剧烈,患者极易出现精神紧张、烦躁、失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本文主要介绍刘云霞教授运用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愈PHN 1例。 1 病案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左侧前胸、后背及腋下疼痛半年余&r...
-
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病。症见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夹有黏液,一般无脓血,常伴有呕吐。笔者采用手法治疗该病,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基本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天枢,按揉足三里。临症增减:若患儿寒湿偏重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若湿热较重,改补大肠为清大肠,加揉中脘,揉板门;若属伤食所致,亦用清大肠,加运内八卦,脾虚者加揉龟尾,捏脊;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 典型病例:刘某,男,2岁零3个月,泻下稀水样便3月余。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