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滋阴 第9页

滋阴 第9页

  • 糖尿病10余年 治法滋阴固肾方

    糖尿病10余年 治法滋阴固肾方

    胡某,男,51岁,2014年1月8日初诊。 患者素有糖尿病10余年,平素常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控制病情。近两年病情加重,空腹血糖最高时16.0mmol/L,小便频数量多,浑浊如脂膏,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消渴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该患者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属下消。此乃肾阴亏虚证。 治法:滋阴固肾。 组方:熟地黄18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泽泻9克,丹皮9克,茯苓12克,地骨皮12克,五味子6克,葛...

  • 滋阴降火益气养阴治老年糖尿病

    滋阴降火益气养阴治老年糖尿病

    老年性糖尿病是临床 中的常见多发病,同时也 是一种疑难病症。本病病 程较长,不易根治,且可引 起全身多个暴统如心血 管、脑血管、周围神经、肾 及眼底等慢性病变,严重 威胁病人的生命。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 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 两脏主宰人之生长、发育、 衰老。老年人都有不同程 度的脾肾两虚之象,也是 老年性糖尿病的主要病 机。 老年糖尿病比较特 殊,由于年老体弱,脏腑亏 虚,气血运行不畅,往往导 致血淤,血淤又加重脏腑 功能低下,组织器官严重 缺血缺氧,使临床症状不 易缓解。据临床观察,老年 性糖尿病患者,大...

  • 干眼症的中医治疗:滋阴明目

    干眼症的中医治疗:滋阴明目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或泪液液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纤、视物模糊、视力波动及视疲劳等。目前,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人工泪液滴眼,配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用硅栓等小塞阻塞泪小点,以手术封闭泪点,使用药物刺激泪液分泌等。但多是治标之法,无助于干眼症的根本好转,且有各种弊端和不便。本病属中医“白涩症”范畴,《灵枢》云: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五脏充和,化生有源,津液在目润泽眼睛,濡养眼球。阴...

  • 滋阴降火治咽喉痛方

    滋阴降火治咽喉痛方

    处方:连翘、黄芩、麦冬各15克,生地30克,玄参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咽喉痛,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型,症见咽痛已久,经常发作,疼痛轻微,咽壁色暗,咽干不适,午后痛甚,口臭,舌红苔少,脉细数。叶淑华...

  • 滋阴降火 中医辨证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滋阴降火 中医辨证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治化疗后口腔溃疡(脾胃气虚)方 处方:炙黄芪、茯苓、炒党参各15克,炙甘草、陈皮、淡竹叶各6克,当归身10克,升麻、柴胡各3克,炒白术、山药各12克,大枣7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用于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型。症见口疮,基底淡红或不红,隐隐作痛,遇劳加重,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欲差,腹胀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创方者:唐伟兰 金碧琳 治化疗后口腔溃疡(阴虚火旺)方 处方:知母9克,黄柏、五味子各6克,石斛30 克,麦冬、酸枣仁、太子参、熟地各15克,...

  •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治口腔溃疡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治口腔溃疡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等症。 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此药对复发性口疮,又称口腔溃疡有疗效。此药可以使溃疡复发周期延长,溃疡个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溃疡愈合时间缩短,明显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 用法:每次服 6克,每日服3次。 韦广文...

  • 口腔溃疡滋阴食疗逐个数

    口腔溃疡滋阴食疗逐个数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本文介绍口腔溃疡的滋阴食疗。      乌梅生地绿豆糕   配方:乌梅50克,生地30克,绿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细,与乌梅拌匀。绿豆用沸水烫后,放在淘箩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将绿豆放在钵内,加清水上蒸笼蒸3小时,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筛上擦成绿豆沙。将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衬以白纸一张,先放一...

  • 周仲瑛证治六辨高血压 辨别泻火与滋阴应用

    周仲瑛证治六辨高血压 辨别泻火与滋阴应用

    □ 郭灵龙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若肝肾不足,阴虚及阳,仍当阴阳并调,温清并用,在温阳药中加入滋阴药物,阴中求阳,滋阴济阳,并佐以苦泄之品,以防温药助阳伤阴之弊,同时还寓有“从治”之意,有利于诱导虚阳的潜降。通过温清并用,达到阴阳并调的目的。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与气血关系最密,且为本病的主病之脏,故调气以平降、疏利肝气为要,和血亦多选入肝之品。由于气血失调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病理变化,且每与风阳痰火相因为患,故调气和血常与熄风、潜阳、清火、化痰诸法配合使用,但须按其主次选方...

  • 临证治疗心衰的体会总结 益气滋阴为大法

    临证治疗心衰的体会总结 益气滋阴为大法

    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 简称心衰) 是由任何结构性 或功能性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能满足机体 需求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1 ]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 “心悸 ” “喘证” “水肿”病证范畴 [2 ] 。现将临证 治疗心衰的体会总结如下。 1 益气滋阴为大法 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虚虽以 “气阳亏虚”多见,然不应忽视同时存在的阴血亏 虚。阴虚原因有三: 一是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如 《黄帝...

  • 滋阴通阳复脉法治疗室性早搏

    滋阴通阳复脉法治疗室性早搏

    近年来,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其中室性早搏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VC) 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4》报道, 全国22家省级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中, 心律失常占26.8%, 其中室性早搏占11.6%[1]。国外多项研究表明, 患有PVC的人群在随访10~12年后病死率较未患PVC者高出1倍以上[2,3]。PVC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 且频发的PVC可降低心功能, 而对PVC的治疗与控制能够明显改善或逆转心功能的损害[4]。...

  • 滋阴清热食疗方 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干口渴胃脘隐痛

    滋阴清热食疗方 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干口渴胃脘隐痛

    玉竹银耳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闫雪主管中药师 材料: 鲜玉竹、冰糖、银耳各10g。 做法: 将玉竹洗净,切片,银耳发开,择净,加清水适量同炖至银耳熟后,加冰糖,烊化饮服。 功效: 滋阴清热,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干、口渴、胃脘隐痛,大便燥结,纳差等。 【微百科】 玉竹,别名:萎蕤(ruí)、铃铛菜、竹根七、玉竹参,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生于林下、林边、山坡的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分布,其中湖南有大量栽...

  • 滋阴养胃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二则

    滋阴养胃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二则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呕吐”“痞满”等范畴,发病与饮食失调、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病位以胃为中心,不同程度地涉及肝、脾、胆等脏腑,或肝胆失疏而横逆犯胃,或胃腑积热而耗伤气阴,病久则气滞血瘀,使胃体失其濡养,甚则痰瘀内阻胃络;病性为寒热错杂,虚实兼见,演变各异。病情反复发作,常致脾胃阳气或阴液受损,发展为中焦虚寒证或胃阴不足证。 笔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病结合,以辨证为主,确定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并参考现代医学对疾...

  • 白芍滋阴敛汗治疗咳嗽

    白芍滋阴敛汗治疗咳嗽

    国医大师张志远运用白芍经验 芍药, 《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 平。主邪气腹痛, 除血痹, 破坚积, 寒热, 疝瘕, 止痛, 益气”。这里的芍药是白芍和赤芍的统称, 并未将二者做明确区分。最早明确提出赤芍、白芍之名的是南北朝的陶弘景, 其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 白而长大, 余处亦有而多赤, 赤者小利”, “白芍, 其花莼白, 大而美丽, 根亦白色”。随着对芍药的认识的不断深入, 金元时期成无己在《注...

  • 枣肉汤滋阴补虚 润肺止咳

    枣肉汤滋阴补虚 润肺止咳

    近来天气突冷,不少市民大意穿少了,中招感冒咳嗽。服药治疗后期,往往咳嗽难愈,这个时候煲川贝蜜枣瘦肉汤,既能滋阴补虚,又可以润肺止咳。 准备瘦肉750克、川贝20克、蜜枣3~4枚、姜3片。瘦肉洗净飞水,川贝洗净浸泡约10分钟,蜜枣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煲里,加入清水2升,煮沸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饮用。 川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凉、味甘,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咳嗽、肺虚久咳、痰少、口干咽燥等。川贝品种较多,可分为松贝、青贝、炉贝3种,均以质坚实、粉性...

  • 外感后口咸案 治则滋阴降火消水除痰

    外感后口咸案 治则滋阴降火消水除痰

    汤某,男,24岁,2014年5月4日诊。   主诉 口咸,腹胀满2周。两周前外感,咽痛,咳嗽,发热,经治疗外感愈,后出现口咸、腹部胀满,现夜间出汗,阴囊潮湿汗多,烦躁,舌红苔花剥,脉细。   辨证 阴虚火旺,肾水上泛。   治则 滋阴降火,消水除痰。   处方 熟地30克,当归30克,半夏6克,茯苓10克,橘红10克,甘草5克,砂仁6克(后下),黄柏6克,陈皮3克,山萸肉15克,巴戟天10克,五味子5克,麦冬10克,薄荷6克,炒神曲10克。5剂,水煎服。   201...

  • 干眼症中医认识 滋阴润燥为准则

    干眼症中医认识 滋阴润燥为准则

    干眼症患者本来身体就缺乏水分,遇到干燥的秋季更是雪上加霜。秋季久晴少雨,气候非常干燥,很多干眼症患者的各项症状均会明显加重,包括眼干、鼻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那么,诸多干眼症患者该如何度过秋季气候干燥的难关呢? 干眼症中医认识 干眼症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性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的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干眼症属于“白涩症”(《审视瑶函》)和&ld...

  • 口腔溃疡 治则滋阴温阳益气养血验方

    口腔溃疡 治则滋阴温阳益气养血验方

    王某,女,76岁。2011年3月2日初诊。自述患口腔溃疡六七年,口内布满溃疡点,辛辣不敢食用,连咸味都感觉刺激舌头,西药中药治疗多年,基本没有效果。伴见手足发凉、畏寒、失眠、耳鸣等。 脉诊:脉虚弱无力,轻取浮缓而显迟象,重按时有小数杂其中。看舌象光剥无苔如猪腰,红色,舌面又水滑甚。脉虚弱是气血不足,浮缓而迟乃是外寒,中有小数乃是阴虚。舌象光剥乃是阴虚,而水滑苔又是外寒之证。病人手足发凉,印证了阳虚外寒,而失眠、耳鸣又印证了阴虚。综合起来看,病人阴虚阳虚齐备,气血均为不足。治疗需要阴阳双补,气血同治。...

  • 滋阴补血方加小剂量红花治愈血小板减少症

    滋阴补血方加小剂量红花治愈血小板减少症

    刘某,男,60岁,2020年8月9日初诊。现病史:血小板减少1年余,自服咖啡酸片及泡服花生衣红枣茶等效果不佳,近1年血小板化验结果均在20×109/L左右,做骨穿未见明显异常。刻下:全身酸楚乏力,下肢沉重,下肢皮肤紫癜,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弦。 诊断:虚劳(阴血亏虚,湿热内蕴)。 治法:清利湿热,滋阴补血。 处方:柴胡10g,黄芩15g,半夏10g,党参15g,白芍15g,大黄6g,薏苡仁15g,蒲公英15g,藿香10g,佩兰10g,苍术10g,厚朴10g,竹茹6g,枳...

  • 滋阴养液名方 治疫特色鲜明

    滋阴养液名方 治疫特色鲜明

    滋阴养液法是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治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对热病伤阴的机理有颇多阐发,创制了不少保津、养阴的方剂,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黄连阿胶汤等。随着温病瘟疫学说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明代医家吴又可治疗温疫注重养阴,并创制了清燥养荣汤治病后“阴枯血燥”,有滋阴养血之功。特别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基于“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的病理特点,治疗温病十分重视滋阴养液法,并创造性地将养阴法分为甘寒濡润和咸寒滋填两大类,为针对阴虚不同部位准确地运用养阴法指出了要领。吴鞠通对温病伤阴和滋阴法...

  • 滋阴汤治疗萎缩性鼻炎

    滋阴汤治疗萎缩性鼻炎

    【方名】滋阴汤。 【辨证】肺肾阴虚,邪毒侵犯,耗伤阴津。 【治法】养阴润燥,活血化瘀。 【组成】玄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知母10克,木蝴蝶10克,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滋阴润燥通络 名医汤

    滋阴润燥通络 名医汤

      临证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内外兼治,针药并用,擅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骨病,疗效显著。    组成 生石膏20克,竹叶15克,知母15克,秦艽15,黄芩6克,清半夏9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鸡血藤20克,陈皮9克,甘草6克。   功能 滋阴润燥通络。   主治 用于燥邪侵袭,阴虚津亏,导致孔窍失润、肌肤关节失养之燥痹。症见口、眼、鼻等孔窍干燥,关节僵硬肿痛,肢体瘦削,舌质红少苔,脉沉细之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病。   方解 方中...

  • 紫菀合生脉散 宣润肺气滋阴利水之作用

    紫菀合生脉散 宣润肺气滋阴利水之作用

    小便不利是指小便减少、排尿困难或小便完全闭塞不通。此症原因较多,如脾虚、湿热、肺热等都可引起。临床发现阴虚、暑热、大汗或失血后出现小便减少或困难者并不少见。现推荐一个治疗这类小便不利的有效方:紫菀、麦冬各15g,五味子12g,人参6g。煎水服,1日2次,连服2剂。主治热盛津伤所致的小便不利。 阴虚、大汗或失血后导致的小便不利,主要与人体化源不足有关,其病性属阴虚或热邪壅肺居多。 治疗宜滋阴为主,不宜渗利。肺主宣发、通调水道,肺气不利,既可致人咳痰气喘,还能引起尿少、水肿等。紫菀辛散苦降、温润不燥,苦...

  • 主治灼口综合征 滋阴清心灼口汤

    主治灼口综合征 滋阴清心灼口汤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 组成:淡竹叶10g,生地10g,通草5g,生甘草5g,薏苡仁30g,知母10g,生石膏30g(先煎),芦根30g,地骨皮10g,石斛10g,陈皮10g,茯苓10g。 功效: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主治:...

  • 口唇干裂 中医滋阴生津方

    口唇干裂 中医滋阴生津方

    中医认为口唇干裂者多有肺阴虚或胃阴不足的基础,因感受外邪而起,所以治疗时不能拘泥于局部症状或者滥用清热寒凉药,否则会减弱正气。可适当运用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药物或食物进行调养。 冬春交替之际,天气干冷多风,因反复性的口唇干裂前来口腔科就诊的患者日渐增多。患者口唇裂口经久不愈,不仅自感灼热疼痛,甚至影响张口动作。   专家荐方: 天门冬、麦冬各15克,白糖10克,热开水300毫升加盖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成人一次饮完,儿童饮量减半,均一天一次。连服3~5天即可见效。 平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防止过度疲劳。可...

  • 晨起刮拭头部 激发阳气 睡前刮拭足部 滋阴降火

    晨起刮拭头部 激发阳气 睡前刮拭足部 滋阴降火

    失眠多梦、入睡困难、早醒……睡眠差让很多人苦不堪言。中医认为,失眠多梦多为阴阳失调、心火过旺、心肾失和所致。刮痧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治疗失眠简便有效。 每天晨起,用水牛角刮痧梳以梳头的方式,依照头侧、头顶、后脑的顺序,缓慢刮拭全头5—8分钟,直到头皮微热。然后重点刮拭耳后安眠穴5—10下。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之所,刮拭头部可振奋阳气,提高神经兴奋性,让人神清气爽。 晚间睡前,将脚洗净,涂少量润肤乳,用刮痧板直边刮拭足底至微热。足部是阳经和阴经的交接之处,刮...

  • 冬季通过饮食运动等养阳滋阴

    冬季通过饮食运动等养阳滋阴

      中医认为,大寒时节,积雪冰封,万物闭藏,阳气潜伏,是人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在冬季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达到养阳滋阴的目的。   健脚在冬季我们应经常保持脚部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及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暖和轻便、舒适、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保暖冬季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烘烤腹背,向火醉...

  • 男属阳女属阴 男人也要滋阴

    男属阳女属阴 男人也要滋阴

    男性阳刚,女性阴柔。因此,男人就该补肾壮阳,让自己更有男子气;女人就应该滋阴以养颜。但其实,人体主要是看阴阳平衡,只有平衡了,身体才健康。也就是说,男人也要适当滋阴。 湖南中医学院教授李文海表示,中医阴阳理论中,并不是“男属阳,女属阴”那么简单。比如,无论男女,在患病时机体都会出现一些阴阳失调的症状,一旦阳刚的男人患了阴虚症,就必须以滋阴为主,否则就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李文海指出,中医认为,阴虚多指津液亏损,多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消瘦、盗汗、口燥咽干、尿短赤,舌质红、少苔、脉...

  • 李时珍药粥养生 朱丹溪滋阴摄养 张锡纯调气养生

    李时珍药粥养生 朱丹溪滋阴摄养 张锡纯调气养生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有人一举成名天下知,也有人屡试不第落孙山。名落孙山者中不乏日后名垂青史的中医大家,但他们的名字远比那些状元们要叫得响亮,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一个道理:在中医的殿堂上,只要你刻苦努力,甘于寂寞,勤于思索,一样能取得成功!那么,这些名落孙山的名医们都是谁?他们又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养生之道呢? 李时珍药粥养生 李时珍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也是落榜生。李时珍14岁考中秀才,之后9年3次落榜,于是他弃官从医,走遍大江南北,参考800多种医书,历经29年编成《本草纲目》这部具有...

  • 西洋参滋阴生津 酸梅汤去火解油腻

    西洋参滋阴生津 酸梅汤去火解油腻

    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气温明显升高,容易损伤人体津液,特别是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于心,此时应清补养心,滋阴生津,对机体进行合理调养。夏季暑热容易耗损人体心阴,失眠多汗,暑邪耗气伤津,因此必须结合时令进行有针对性地滋阴清补,防止人体出现上火等不适。 西洋参滋阴生津 立夏开始,天气逐渐炎热,人们常常感到口舌干燥、心烦燥火、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神疲乏力、身体素质下降,实则这是人体津液亏损,导致心阴不足,而西洋参可以清火除烦、养心生津、补气养阴,为立夏补益佳品。据《本草从新》记载,西洋参能“补肺降火,生津液...

  • 治甲亢以滋阴解郁清火散结为主

    治甲亢以滋阴解郁清火散结为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表现及发病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瘿病”、“心悸”等范畴。陈宝贵教授认为情志内伤是本病发生的内在条件。《济生方·瘿瘤论治》曰:“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诸病源候论·瘿候》曰:“瘿者,由忧患气结所生。”情志内伤,与肝关系密切,肝为刚脏,性喜升发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藏泄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