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 第7页
-
滋阴润燥 山楂苹果蒸熟吃
中医认为山楂适用于脾虚积滞、痞满泻痢。山楂所含有的维生素E是水果里面最丰富的,另外,还含有胡萝卜素等有益于人体的物质。山楂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等,所以空腹生吃山楂对胃有一定的刺激。将其蒸熟能够健脾开胃、消食、活血化痰。 要蒸山楂就要先把山楂去核放进碗中加入少许冰糖,上锅蒸15分钟即可食用。注意,山楂不可多食,吃多了反而容易积食。 苹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A、E、磷、钙、锌及苹果酸、和钾、钠等丰富营养成分。营养既全面又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非常适于婴幼儿。 ...
-
益气滋阴佳肴——玉竹泥鳅汤
材料:活 泥鳅0.2公 斤,玉竹20 克,香菇l朵, 生姜3片:精 盐适量。 制法:将 活泥鳅用温水 洗去体表黏 液,宰杀净膛, 不必剪去尾鳍,人油锅用文火煎 成金黄色,注意要两面煎透,以 去除土腥味,但不可煎得太干, 以保持泥鳅鲜嫩。将玉竹洗净, 放人碗中加温水200毫升,浸泡 20分钟后煎煮30分钟,去渣取 汁备用。将香菇泡 发,洗去泥土,切 成大片。将上 料同人锅内, 加人生姜片, .倒入清水用中 火熬汤,至汤 汁香浓,成奶 白色即可出锅 装入汤碗,食 用时加精盐少 许调味,食鱼 喝汤。 健康提示:泥鳅能补中...
-
产后多汗不可一味滋阴
产后妇女一般常有多虚(血虚、津液亏虚)、多瘀(血瘀)、多寒(外感风寒)等特点,诚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言:“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然而,临床上不仅如此,有少数患者由于素体为阳旺之躯,再兼怀胎时过食辛辣或温补之物,导致体内火气有余,即便产后,仍然火气不降,内蒸津液,使其外泄;或火热上冲,出现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症。针对这种内热盛导致的多汗症,治疗不宜再补血、滋阴,而应当以辛寒清气为主,生津为辅。 上官某某,女,32岁。 2019年10月15日一诊:产后自汗4月余...
-
滋阴清热 石斛陈皮生姜煲水鸭
石斛是一种药材,微寒味甘,它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可用于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症状。煲汤时石斛药材味并不重,喝汤时还有点微甜的回味。鸭肉营养丰富,能清凉降燥,适宜凉补,尤其秋冬干燥,有的老人不耐温补,鸭肉则正是适宜。配合陈皮理气化痰,生姜暖胃驱寒、促进消化,一家男女老少均适宜服用。特别适用于平素容易口腔溃疡,大便干结,口干舌燥之人。 禁忌人群:本汤较平和,一般人群均可服用。 石斛陈皮生姜煲水鸭 做法:水鸭250克,石斛15~20克,生姜5片,陈皮1瓣。陈皮洗净...
-
瘦人增肥当滋阴降火补气
有人问“老不见胖的人如何增肥呢”?笔者认为,瘦人多虚多火,好动亢奋,其成因与先天遗传基因,饮食生活习惯,所处环境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瘦人多虚多火,治当以养血滋阴,降火安神为主,但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故宜在养血滋阴,降火安神药中加入适当补气药方可提高疗效。方用鸡腿两只,生牡蛎、枸杞子、山萸肉各30克,当归、首乌、夜交藤各15克,太子参、炙黄芪各10克,菊花3克。日1剂,加水煎煮,熟后去药渣吃肉喝汤。以1月为1个疗程。方中枸杞子、何首乌、山萸肉、当归滋阴养血,生牡蛎、夜交藤镇惊安神,黄芪、太子参益气生津...
-
入秋食西芹枸杞百合 滋阴润肺
立秋,预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将至。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此时,自然界已开始阳退阴生,气候渐转寒冷,肺气旺,时令主气容易生燥。所以俗话说“秋燥”。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可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百合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菜肴中,以西芹枸杞百合润燥最适宜。 西芹有平肝降压、镇静安神、利尿消肿、防癌抗癌、养血补虚等作用,其中的粗纤维还可帮助肠蠕动,排毒养颜,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美容养颜、防癌抗癌、甘凉清润...
-
滋阴补气上佳品 食材与做法
食材与做法:将乌鸡汆烫去血水后,与清水浸泡过20分钟的淮山(40克)、枸杞同置于砂锅,加料酒、姜片、热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慢炖2小时左右,出锅前加盐调味。 乌鸡在民间被称为妇人之宝,《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补虚劳羸弱,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乌鸡入肝、肾两经。《本草撮要》认为其“入手太阴、足厥阴、少阴经”。《本草再新》也有乌鸡能“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的记载。山药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二者与滋补肝肾的枸杞同炖,对体...
-
秋冬养阴 阴虚之人需滋阴养液
秋冬养阴是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是说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凡有损失阴精的情况皆应避免。“秋冬养阴”出自《黄帝内经》“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种养生理念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养生之本。 阴虚之人需滋阴养液,四季均可补,为何以秋冬最佳?这好比一株干渴的禾苗,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灌,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好比傍晚浇灌,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所...
-
药茶有滋阴益气温肝补肾 长寿习惯
人的手指甲根部白色呈月牙状的部分叫半月痕,俗称“健康圈”。它是人体健康的指示灯,显示人体精气、寒热状况。 除小指外,其他手指都应该有半月痕,且应占指甲的1/5左右。当身体健康状况变差时,半月痕会减少或颜色发灰。半月痕越小表示身体精气越弱,容易出现手脚冰凉、抵抗力下降等情况。 想把手上的半月痕补回来,可喝“益肾元气茶”,配方是取首乌、生地和枸杞子各5克,黄芪和菊花各3克,大枣3枚,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天一次。首乌平补肝肾,生地、枸杞子滋阴补肾,黄芪、大枣健脾益气,菊花和冰糖能平...
-
皮肤瘙痒症:养血滋阴治方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据了解,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皮肤瘙痒症患病率达10%以上。特别是秋冬季节,不少老年人夜晚脱衣上床时,身上的皮肤就会痒起来,且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如此恶性循环,直至皮肤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痒。 皮肤瘙痒症食疗方:胡萝卜100g、白芨10g、杞子20g、海参20g、肉皮100g、粳米100g,煮粥。或者可用熟地当归粳米粥:熟地黄30g.当归20g,粳米40g。陈皮末少许。每日服2次,中晚各1次。 该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
-
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治皮肤瘙痒症
刘某,男,45岁,全身皮肤瘙痒,搔抓后皮肤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睌间痒剧,自觉发热,但测体温基本正常,已3个月余。其间经用葡萄糖、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疗效不著。查见患者周身有不规则条状抓痕,点状血痂及色素沉着。述其手足心热,囗干咽噪,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为痒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瘙痒症。证属阴津不足,虚热内生,蒸灼肌肤致痒。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以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克,胡黄连10克,秦艽9克,鱉...
-
滋阴润肤软坚疏风 银屑病验案举例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常见多发的慢性皮肤病,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男女老幼皆可患病,以青壮年较多,四季圴能发生,仍以春冬多见,病程缓慢,常反复而发。其病因颇为错宗复杂,笔者在临床中据其不同症状表现,辨证用药,获效较好,将常用治法及验案举例如下。 滋阴润肤活血化瘀 此法用于治疗银屑病属于病程较长,皮损呈现疹色暗红,干燥鳞屑较多,属阴液不足,兼有血瘀症状表现。 如治孔某,男,39岁。2011年3月17日初诊。头皮、躯干、四肢发生黄豆至钱币大小暗红色皮疹,较多分布,上覆银白色鳞屑9个月余...
-
慢性湿疹 自拟方滋阴清热祛湿止痒汤
有不少慢性湿疹患者,因病情发展变化,往往表现出阴虚火旺之象,如皮损潮红,遇热尤重,瘙痒较剧,或皮损粗糙,鳞屑痂皮覆着,甚则呈现皲裂状,触之灼热,并具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午后尤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状。笔者临床体会,治疗时不能局限于清热除湿止痒,亦应顾阴,若不滋阴必造成阴愈虚、热愈盛之虚火上炎趋势。对于此型湿疹,以自拟方滋阴清热祛湿止痒汤,收效比较显著。 组方:生地黄30克,玄参30克,麦冬12克,沙参12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地骨皮10克,栀子10克,胡黄连10克,鳖甲12克,黄柏10克,白鲜...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中医滋阴潜阳熄风汤
文仲渝,女,1953年生。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因其在中医儿科界的影响,被载入原卫生部编撰的《中国女医师风采录》一书中。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对中医儿科疑难杂症及常见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自拟“滋阴潜阳熄风汤”“开胃健脾方”“止泄方”分别治疗小儿抽动症、厌食症、泄泻症,疗效显著。临床上还特别重视中医儿科的特色疗法,如善用小儿捏脊疗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药、中药洗浴、雾化吸入...
-
滋阴潜阳安神治多动症 中医诊治心悟
□ 卓昆利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田某,男,7岁半, 2013年2月19日初诊。家长代诉患儿从小好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不听指令,坐立不安,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影响其他同学,经常与玩伴发生争斗,在多家医院被诊为多动症。口服利培酮治疗效果不佳,经人介绍前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多动不宁,言语纷乱,烦躁不安,坐立不静,注意力不能集中,食纳尚可,舌质稍红,以两边红为甚,舌苔黄,脉象弦滑。 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头颅CT、MRI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试:IQ73分,社会适应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