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第14页
-
胀满嗳气频频 当以降逆行气消积法治之
程某某,男,65岁。患胃病已20余年,膨闷胀满,时常作痛,经治多年,时轻时重,迄未痊愈,近年来每服沉香化滞丸病痛减轻,遂赖此药维持。近2个月虽服前药,不但症状不减,又增咽下困难,固体食物尤为困难,咽下旋即吐出,嗳气频频,口涎极多,每日只食流食少许,日渐消瘦,大便隔日1次。经医院检查为食管下端狭窄。患者吸烟,无饮酒嗜好。舌苔垢腻,脉象沉涩。 辨证立法:久患胃病,脾胃已伤,气机不顺,上逆而呕。消化力弱,积滞不散,胀满嗳气频频,当以降逆行气消积法治之。 处方:干薤白10克,紫厚朴5克,全瓜蒌18克,炒...
-
《内经》视心脏为胃之大络
心脏与胃之大络关系的探讨 对于心脏与胃之大络的关系, 目前中医界较为一 致的认识是 [1-2] : 心位于胸中, 外应虚里; 虚里为胃之 大络, 其部位在心尖搏动处, 为按诊的部位之一。 将 虚里, 也即胃之大络, 视为一个与心脏关系密切的络 脉, 而非是心脏。 然而客观事实是: 对虚里按诊所感 知的就是心尖搏动 [3] , 也即左心室之动(心尖主要由 左心室构成 [4] ) 。 此结果使人产生一个疑问, 此处的 胃之大络是否就是指心脏? 笔者通过分析以《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 经》 ) 为源头的文献资料,...
-
呃逆之因系胃气上逆所致 治方验案
病案:张某,女,53岁。患呃逆3 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现见 患者身体消瘦,行动无力,步行至 二楼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 遏止。诊其脉沉细,寸不应指。辨证 为中气下陷,脾胃气虚,清阳不升, 气机升降失常,故呃声连连。投补 中益气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当 归、炒鸡内金(打粉)、炒山楂各12 克,升麻、生姜各8克,黄芪30克, 党参、炒白术各15克,陈皮10克, 大枣8枚。共7剂,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药后患者呃止过半,体 力、精神、饮食亦较前好转。共服上 方30余剂,呃止体健。 体会:呃逆之因,多...
-
治疗咳喘的名方 主治外寒内饮之咳喘证
【病案】 王某,男,8岁,2013年11月9日初诊。家长述其素有哮喘,平素稍一受凉或喝饮料、凉开水时即哮喘发作。3月前感冒后咳嗽气喘,经服中西药(具体用药不详)后,时愈时发。刻诊:患儿咳嗽,晨起受凉时咳嗽一阵,夜晚入睡前亦咳,咳时气喘憋闷,直至吐出清稀痰后方觉少舒,而咳喘止。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沉弦。诊为哮病,辨证属于外寒内饮。因患儿不愿服药,故处以中药外洗。 处方:麻黄、白芍、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茯苓各30克,细辛、杏仁各15克。2剂,每剂药用3天。水煎煮两次,取汁2...
-
蝉蜕 治小儿顽咳之佳品
咳嗽是肺系疾病主要症状,由多种原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咳嗽治疗不易,需精准辨证。本期汇集了三篇从不同角度治疗咳嗽的文章,以期提供更丰富的诊疗思路。 蝉蜕,治小儿顽咳之佳品 咳嗽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恰当治疗一般都能治愈。但是,有一种咳嗽令儿科临床医生感到非常棘手。该咳嗽的特点是:①呈顿咳样或阵发性咳嗽;②咳嗽轻时患儿仅感觉咽部有痒感,咳甚时则可兼面红目胀、憋气、涕泪皆出,甚至导致头痛、胸痛、肋骨痛;③痰往往不多或就是干咳;④多在夜间睡觉前、凌晨2~3点、早晨刚醒时加重,有的也...
-
赵之心教授 防伤风感冒保健操
感冒,俗称“伤风”,通过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防治感冒的好方法。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运动总局健身运动教育专家赵之心教授,请他介绍运动防治感冒的方法。 赵之心教授建议,预防疾病锻炼时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健身计划,并且要坚持。而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可以宽泛一些,比如:跑步、打太极拳、游泳以及做健身操等都可以。但运动时一定要适度,不能心血来潮用大半天时间运动,或者间隔10天半个月才锻炼一次。这样运动,如果缺乏适应强的运动量身体基础,反而会适得其反。 针对感冒的症状不同,赵教授为中...
-
感冒可不能小看“百病之源”
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普通感冒症状又轻.故易被人们忽视。其实,对感冒可不能小看,它是“百病之源”,对于人的健康影响很大。 感冒多由病毒引起,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作出相应的抵抗反应,这种抵抗反应就是免疫力。普通感冒后的免疫力,一般可维持1个月左右的时间,流行性感冒则可维持8~ 12个月。虽然感冒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力.但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故常常一种病毒感染痊愈后不久,又发生另一种病毒感染。因此,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可能反复感冒。经常患感冒的人,机体抵抗力不断下降,可继发多种疾病...
-
以大承气汤寒下之治恶寒
戴思恭是明代著名医家,少时师从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朱震亨(丹溪)。师见其颖悟倍常,倾心授之,尽得其传,成为名家高徒,因而在学术上继承了丹溪的医学思想,疗疾每获奇效。洪武年间,被朝廷命为御医、太医院使。 有一次,松江诸仲文特邀请戴思恭诊治,时值炎伏盛夏,突患畏寒数日,终日重棉被覆盖仍感不温,饮食必令极热始可下咽,稍冷即吐。前医认为是沉寒痼冷之症,令用胡椒煮伏鸡服之,一日喝汤数次,食后恶寒更为加剧。 戴思恭了解详情后,切其脉见大而不弱,一针见血地定为内实有热结,这正印证了火热派刘完素之 “火极似水&rd...
-
流感 中医称之为时行疫疠 病案两则
流感,中医称之为时行疫疠,为因时令之大气变动所发生之病,故发病症状相似,传变有规律;而病虽因于时气,而病实成于本气,故发病与个体的易感性相关。此次流感患者初起症状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发热,下午热甚,咽部不利,咳嗽,无痰或少痰,咳痰不利,甚者可闻及喉间痰响而痰黏咳不出。且多数经多种中西药物治疗仍缠绵不愈,或热退、咳嗽缓解后仍表现为口干口苦,乏力明显,不思饮食,咽部不利,甚者有胸闷、呼吸气紧症状。 在诊治此类患者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一部分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舌脉表现为舌淡胖、苔白厚或腻,或剥脱苔,脉浮数而右寸关偏...
-
糖尿病心肌病之中医病名以“消渴心瘅”为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地丰富和加深,《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中含有约5.5万个与损伤、疾病和死因有关的独特代码。现代医学疾病类别的丰富和疾病谱的变迁,为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指出:“要根据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做出研究策略调整,为诊疗现代疾病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中医药现代化中最核心的任务。”病名是临床实践中最基本的概念,准确的中医疾病名称是推进中医临床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是衔接理论与临床的关键路径,是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