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之 第11页

之 第11页

  • 眩晕之气血亏虚重用葛根

    眩晕之气血亏虚重用葛根

    葛根为多年生豆科藤本药食用两用植物,盛产于我国南方山区。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常与我国北方出产的人参相提并论,素有 “南葛北参”和 “南方人参”之美誉。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其味甘、平、微凉,入脾、胃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 李恩宽教授是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于治疗疑难杂症,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以重用葛根为先,笔者在此整理一份治疗颈椎病的案例,与同道分享。 陈某某,女38岁。职业女性,长期空调...

  • 《伤寒论》治疗失眠之管见

    《伤寒论》治疗失眠之管见

    •热扰胸膈之失眠:栀子豉(厚朴)汤主之; •脾胃失和之失眠:甘草泻心汤主之; •心阳亡失之失眠: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肾阳亏虚之失眠:干姜附子汤主之; •阴虚有热之失眠:黄连阿胶汤、猪苓汤主之。 失眠即不寐,古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寐”“卧不安”,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

  • 睡眠的养生之道

    睡眠的养生之道

    “不觅仙方觅睡方。”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莎士比亚曾把睡眠比做是“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是很恰当的。 现代医学的进步,更加证实了祖国传统睡眠养生的科学性。研究证明,睡眠过程不仅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休息状态,还是人体很多系统积极工作的过程。人体新陈代谢,白天分解大于合成,以耗散为主,夜间合成大于分解,以聚能为主。夜间合成是为人...

  • 精神恍惚肝气失和之脏燥证处方解析

    精神恍惚肝气失和之脏燥证处方解析

    处方组成:西党参10克,生北芪10克,紫丹参7克,干小麦15克,大红枣10克,生甘草5克,云茯神10克,炒枣仁10克,川郁金10克,灯心草3克。 方药歌诀:安神定志芪参参,甘麦大枣来助阵,茯神枣仁川郁金,加用灯心总安神。 功能主治:具有养心柔肝,安神定志的功效。主治心阴不足,肝气失和之脏燥证。症见精神恍惚,五心烦热,潮热阵阵,呵欠连连,虚汗淋淋,悲伤欲哭,难寐多梦,言行异常,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或苔少或少津,脉细数或细数无力或细数且涩。 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煮2次,合约600毫升,分3...

  • 呕吐 用旋覆代赭石汤加生石膏治之

    呕吐 用旋覆代赭石汤加生石膏治之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组成,主治太阳证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病案 1980年前后,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医院的一位护士前来找我,哭着对我说:“我妈不行了!已经住院10多天,用了很多西药,但呕吐的症状有增无减,吃饭吐饭,喝水吐水。现在只能躺在病床上靠输液维持生命了。”到了病房一看,老人面色苍白,气息奄奄,说话的声音十分微弱。观其舌象,光红无苔;诊其脉象,滑数弦长。《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rd...

  • 腹胀便溏1年 经络诊察治之

    腹胀便溏1年 经络诊察治之

    李某,女,30岁,2009年6月16日初诊。 症候:腹胀、便溏1年。来诊时手足凉,畏寒,偏头痛,口苦,心中急躁;经前精神不好,白带多,易倦;脉滑弦沉,舌胖苔白,根部有剥脱。 经络诊察:手足太阴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 选经:太阴经、任脉。脾虚肝乘。 选穴:针刺太白、太渊,气海(使用TDP治疗仪)。 治疗1次以后便溏有好转,但若饮食不洁会偶发作。再巩固疗效3个疗程便溏基本缓解。 医案解读 本案经络诊察发现太阴经异常。太阴经为三阴之表,主开,可缓慢地灌渗营养物于全身,亦接收、排除代谢...

  • 胃脘胀满不适1年 以复升降之枢

    胃脘胀满不适1年 以复升降之枢

    吴某,女,68岁,2012年9月23日初诊。 胃脘胀满不适1年,伴嗳气,轻度泛酸,夜晚口干、口苦,口腔溃疡时有发作,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处方:太子参、茯苓、焦三仙各15克,法半夏、陈皮、厚朴、苏梗、佛手各10克,炒白术、延胡索各12克,砂仁、广木香、炙甘草各6克,吴茱萸3克,瓦楞子20克。7剂病减,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 本例患者属于脾胃虚弱型,脾胃居中焦,主转枢一身之气机,脾升胃降,共同调节全身的气机。若脾胃虚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阻滞于中焦,则见胃脘痞胀不适。处方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味而成,中...

  • 痢疾按照张张锡纯氏之法治之

    痢疾按照张张锡纯氏之法治之

    1978年夏天,黑龙江省一林业局子弟中学姚校长患痢疾住院治疗,各种抗生素叠进,止痢药片频服,一周后病情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每天不停地便出红白相间、鱼冻样便,家属只好把两张床并起来中间留一道缝,让他躺在中间,下面放便盆盛接之。当时我正在该中学任语文教员,业余时间钻研中医。姚校长之妻找到我,说:“校长快不行啦,你救救他吧!”我立即赶到病房看望,当时校长已十分衰弱,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翻身都很困难。校长对我说:“西药对我这个病已经没有办法了,你给我开汤药试试吧。”那时...

  • “苦夏”之“苦”始于胃肠

    “苦夏”之“苦”始于胃肠

      每年夏天你都免不了……   吃不下饭、肚子胀,肚子疼,恶心、呕吐,拉肚子……甚至见到或闻到食物气味后即会恶心。这是因为炎热潮湿的天气是各种细菌和病毒们最喜欢的环境,它们的繁殖使食物特别容易腐坏变质,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肠道感染的发病率很高。   每到夏天,我们总会感觉没食欲,除了不停吃冷饮和不停喝水,几乎没有什么能引起我们的兴趣。然而,这样做的结局是,肠胃时不时地闹意见。   专家说法:这是由于进入夏季后,我们体内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加上人体为了散热...

  • 脾胃“后天之本”中医养护

    脾胃“后天之本”中医养护

    中医将包括胃肠道等重要器官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称为“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非常重视脾胃的养护。 莫让情绪伤胃: 《黄帝内经》上说“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细D爵慢咽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自我按摩改善胃功能: 中医认为,适当的自我按摩可帮助改善胃功能。如每天早晚两次自我推拿胃脘部(两手相叠,于上腹部按顺、逆时针方...

  • 胃脘部痞胀 伴轻度泛酸 以助气血之运行

    胃脘部痞胀 伴轻度泛酸 以助气血之运行

    罗某,女,50岁,2012年8月10日初诊。 胃脘部痞胀不适1月半,多与饮食或饥饿有关,伴轻度泛酸,大便偏干,纳差,舌暗红苔薄黄。处方:瓜蒌仁、虎杖、莱菔子、蒲公英各30克,苏梗、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北沙参、白芍各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黄连、广木香各6克,吴茱萸3克,延胡索12克,焦三仙各15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后电话随访告知又取7剂,已无大碍,遂停服。方用瓜蒌仁、苏梗、莱菔子、法半夏、陈皮、广木香、延胡索、厚朴,宽中行气,疏肝理气以恢复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四君子汤益气健脾,黄连、白芍...

  • 腹痛 便稀溏夹有黏液 清热化湿法治之

    腹痛 便稀溏夹有黏液 清热化湿法治之

    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法 张某,男,25岁,司机,2008年4月5日诊。 腹痛,便稀溏,夹有黏液,2~4次/日,饮食不规律,舌质红,苔微黄腻,脉细滑。患者慢性结肠炎病史2年。肠镜示:直肠息肉,大小0.3厘米。 证属:脾虚气弱,湿热蕴结。 治法:健脾益气,清热化湿。 处方: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木香6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枳壳6克,黄连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焦神曲10克。7剂,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

  • 久泻不止 中药除之

    久泻不止 中药除之

      一天早晨刚刚开诊,一位姓黄的老大娘由女儿陪同来看病。女儿说:“母亲大便溏泻已有好多年了。现在晨起5点及早饭后两次腹泻,经常说肚子发凉,双脚冰凉。过去有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史,晨起咳嗽,有时痰多,一动就喘。”   今天是名老中医樊正伦教授出诊,我在一旁随诊。樊教授一边摸脉,一边又进一步了解病人的情况,当问到患者是否怕冷时,患者说:“怕冷,总比别人穿得多。”患者舌淡苔白,脉沉弦有力。   樊教授对我说:“我看这个病人可以用乌梅丸。”处方如下:...

  • 虚寒胃痛安中散治之每获良效

    虚寒胃痛安中散治之每获良效

    虚寒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多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节,以致寒邪客胃,凝滞不通而成,临床表现为胃痛隐隐,缠绵不休,喜温喜按,口吐酸水,宿食不消,上腹胀满,余常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安中散治之,每获良效。 方药:玄胡索、良姜、干姜、小茴香、肉桂各150克,牡蛎120克,甘草300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每次服5克,每天服3次。 体会:方中用元胡止痛,牡蛎制酸,甘草和中,良姜、干姜、小茴香、肉桂温胃驱寒。寒则凝之,温则通之,通则不痛矣,故用以治疗虚寒胃痛最...

  • 小儿干咳案 刘保和处方凉降之品

    小儿干咳案 刘保和处方凉降之品

    干咳案 面对小儿疾患中有多种病因或多重病机时,可以根据主症不同进行多方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病的疗效和加速患儿的恢复。 案一:柴某,女,5岁,2013年1月30日初诊。干咳4天,有痰不易咳出,多晨起、夜间咳嗽,大便头干。脐上压痛,脉滑数。 处方: 芦根10克,薏苡仁10克,冬瓜仁10克,桃仁3克,僵蚕3克,蝉衣3克,姜黄3克,生大黄3克。4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2月3日二诊:咳嗽减轻,晚上睡觉前不咳嗽了,但睡着时仍会咳嗽。痰可咳出。脉已不数了。继服...

  • 肝咳 予清金泻木法治之

    肝咳 予清金泻木法治之

    季某,女,4岁。顿咳经旬,咳则连声不断,目赤、面青、腰曲,甚则呛吐饮食,眼睑浮肿,情志易躁,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前医多以清肺化痰诸法治之,效均欠佳。本院孙浩老中医认为,该患者病本肝旺脾虚,痰湿内蕴,复感时气,交壅肺络,此天行顿咳之证也,仿钱乙泻青丸之意,予清金泻木法治之。 处方:桑叶络9克,炒黄芩6克,生栀壳5克,南沙参9克,麦冬9克,钩藤12克(后下),白僵蚕6克,全蝎3克,桃仁5克,山慈姑1克(研粉分两次冲服)。3剂。 二诊:药后顿咳大减,咳势亦减,已不呛吐,脉象渐平,苔微黄腻。原方去山栀...

  • 经久不愈之小儿咳嗽 中医举例介绍

    经久不愈之小儿咳嗽 中医举例介绍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邪气。上焦之肺首当其冲,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故小儿易感咳嗽之证,多因外邪之咳,多以二三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之类加减则愈。然临证亦有经久不愈之小儿咳嗽,笔者临证曾治多例,现举例介绍如下,以兹参效。 患儿田某某,男,4岁6月,2002年3月5日初诊。 元旦前夕,患儿跟随父母在广东...

  • 咳嗽继之出现遗尿 常法加变法治验

    咳嗽继之出现遗尿 常法加变法治验

    咳嗽是肺系疾病一个重要症状。咳而遗尿,多为咳嗽在前,继之出现遗尿。临床中以女性患者常见,追溯其根源,《内经》载:“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尿。”意即五脏咳久不愈,依据五脏六腑表里相合内传发生六腑咳,肾咳日久不愈,肾气不固,内传膀胱,膀胱失约则咳而遗尿。 其病位在肾(膀胱)与肺,故临床上治疗咳则小便自遗以补肾为常法,药用补骨脂、菟丝子、益智仁以补肾壮阳缩尿,元阳充足则水不泛、金不寒而咳止。但单纯补肾缩尿效验不理想,因此于常法之后有两则变法:其一,“肺为水之上源&...

  • 雾霾之下话咳嗽

    雾霾之下话咳嗽

    今年我国华北地区十面“霾”伏频发,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其中气体及粉尘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在这样的天气中,咳嗽不乏其人。咳嗽若不及时根治,有时会反复迁延不愈,甚至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咳嗽涉及病因众多,雾霾在其中起什么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从中医角度分清病因对症下药,效果往往柳暗花明。 对雾霾性咳嗽的防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雾霾致病,有内外两因,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抵御,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rdqu...

  • 冬病夏治 健肺养肺之功效

    冬病夏治 健肺养肺之功效

    古人云:“冬练三九,夏 练三伏”,这是古人在长期 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 验。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 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 可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 而在酷热天气下锻炼,则能 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 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气 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 目的。 夏日,是冬病夏治的 最佳时期,最适合养肺。 适时地进行穴位按摩 临睡前端坐椅 上,两膝自然 分开,双手放 在大腿上,正身闭目,全身 放松,意守丹田。可请家人 用手掌从背部脊柱两侧由 下至上轻拍约10分钟,可 畅快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

  • 过敏性哮喘以脱敏调体方调节特禀质之体

    过敏性哮喘以脱敏调体方调节特禀质之体

    •国医大师王琦创立体质分类和辨体-辨病-辨证三维诊疗模式,在辨治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方面已广泛应用。他主张“主病主方”,创制“脱敏调体方”以调节特禀质之体,以仲景麻杏石甘汤作为哮喘发作期主方,标本兼治,体-病-证并调,三维合一,故取效迅捷。 国医大师王琦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由他创立的体质分类以及辨体-辨病-辨证三维诊疗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传扬。王琦教授在辨治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

  • “广集奇方”擅有专长之单味药品

    “广集奇方”擅有专长之单味药品

    早年名医程门雪开业时已有声誉。曾治疗一个慢性泄泻病人,用常规调理脾肾之法,久而无功。后来病人带着程氏处方求治于沪上名医王仲奇。王诊察甫毕,索阅程氏处方,凝思片刻,在方笺上批了“此方可服,再加蛇含石4钱”语,便离去。病人未便多问,只好照服。孰料这张屡服无效的方子,仅仅加上一味药,只服几剂,竟使多年痼疾痊愈。程氏知道后惊异不已,深慕王氏医术高明,遂下决心停业欲拜之为师,惜未获允。   原本一张屡服无效的方子,被王仲奇加上一味药,多年宿疾就此获愈,实在不能不佩服王氏深识药性的功夫。蛇含石...

  • 金橘上市之时介绍之常用验方

    金橘上市之时介绍之常用验方

    秋冬季节正是金橘上市之时,色金黄、气清香,为人们喜食的水果之一。金橘又名金柑、卢橘,为芸香科植物金橘的果实,营养丰富,可以洗干净后直接嚼食,皮的营养物质比橘肉还要多,所以最好果皮和果肉一起吃,还可泡茶饮用,亦可糖渍蜜饯,制成金橘饼、果酱等美味食品。除此之外,金橘还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金橘性温,味辛甘,入肝、肺、脾、胃经。据测定,金橘果皮中的维生素C含量每克高达70毫克,全果每克含43毫克,几乎可和猕猴桃比美,此外尚有丰富的金橘苷、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质、无机盐、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锌和铁等微量...

  • 胃积作痛嘈杂吞酸 取山楂核治之

    胃积作痛嘈杂吞酸 取山楂核治之

    山楂核为蔷薇科植物山楂的种子,具有消肉积、散瘀血、行结气的功效。《本草纲目》载其:“吞之化食磨积,治癫疝。”现介绍验方二款。 胃积作痛、嘈杂吞酸:取山楂核15克(炒黄),沙苑子15克(焙),鸡内金15克(焙黄),共为细末,每服3克,白开水送服,忌食生冷。 阴囊肿痛:山楂核、荔枝核、橄榄核各等份,烧存性,共研细末,每服6克,空腹用小茴香煎汤送服。(韩承德) 芦荟汁蘸白药治脚癣 用芦荟汁蘸云南白药涂抹患处,能治愈脚癣。 具体...

  • 虫入耳道 四方取之

    虫入耳道 四方取之

    验方1:掩鼻及另一侧耳、闭目,耳朵朝着光亮处,可用手电筒往耳道中照明,鼓气,虫即能出。 验方2:胡椒粉10克,醋100毫升,调匀,滴入耳内,虫即出。 验方3:稻草烧成灰后取炭,煎成汁灌入耳内,虫即死排出。 验方4:取芝麻油数滴滴入耳中,让患耳外耳道竖直向下,使小虫随油流出。...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 几则实用的应急疾小方 备旅行时燃眉之急

    几则实用的应急疾小方 备旅行时燃眉之急

    旅行中,遇到突发疾病,确实令人不知所措,如果通过一个穴位,就可以治疗或者暂缓疾病的发展,岂不是大快人心的事?这里,为大家介绍几则实用的应急疾小方,以备旅行时燃眉之急。 头痛 旅行劳累,引发头痛,时作时已的情况不少见。对于这类头痛,患者常出现头部昏痛、涨痛的感觉,或有搏动性疼痛,用力重压,稍有缓解。中医认为,这类头痛多属于肾虚冲气上逆所致。 治疗方法 大拇指指腹代针用力按压肓俞穴,可使疼痛缓解。按压时一般取仰卧位,按压1~3秒后抬起,连续按压5~15次,按摩力度以感到疼痛且能耐...

  • 治疗鱼骨卡喉经验 解决鱼刺卡喉之苦

    治疗鱼骨卡喉经验 解决鱼刺卡喉之苦

      鱼刺卡喉,经常发生。轻微者漱漱口,哈哈气就吐出来了;严重的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刺痛难忍,苦不堪言。笔者用韭菜治疗鱼骨卡喉经验,不仅为自己和家人解决了鱼刺卡喉之苦,还成功治愈了数十例鱼骨卡喉患者。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方法:用韭菜一把洗净,切成长段,开水烫煮,使其柔软,以细线扎其中段或一端,然后将韭菜轻嚼几次后吞下,随即再牵线将韭菜拖出,骨刺即可被拔出,或滑入胃中。韭菜量以便于吞咽为度,不宜太多或太少;不要嚼的太烂,否则韭菜无法拖出。本人实践发现,用碗豆尖、侧耳根等蔬菜代替韭菜,按此法操作,也获良效。...

  • 无伤害的防蚊之策 常见的中草药

    无伤害的防蚊之策 常见的中草药

    每到夏天,许多人都会饱受蚊叮之苦。与今人不同的是,许多古人在忍受蚊叮之苦的同时,还颇有雅兴地入诗填词,在有意无意中为后人提供了不少自然、无伤害的防蚊之策,其中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就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宋代在陆游曾写过一首《熏蚊效宛陵先生体》:“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这首诗提到了两种驱蚊方法,一是“举扇”二是“燔艾”。清代汪秀峰也曾在《咏蚊》中提到过以扇驱蚊:“乍停纨扇便成团,隐隐雷声夜未阑。漫道...

  • 论治糖尿病及津亏液耗之“消渴”

    论治糖尿病及津亏液耗之“消渴”

      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一般按“消渴”分“三消”辨治:以烦渴多饮为主者为“上消”,多属肺热津伤,予消渴方(天花粉、黄连、生地、藕汁等)加减;以多食善饥为主者为“中消”,多属胃热炽甚,予玉女煎(石膏、知母、生地、麦冬、牛膝等)加味;以尿频量多而混浊为主者属“下消”,予金匮肾气丸加减。   此外,现有学者经长期临床观察诊疗认为,久患糖尿病者,多兼有不同程度的瘀血症候,主张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或选用养血活血...

  • 主治夏季感受暑湿之邪

    主治夏季感受暑湿之邪

    佩兰、生地、麦冬、藿香、竹茹、陈皮、扁豆、焦神曲、茯苓、滑石块各9克,川厚朴6克。 用清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煮沸5分钟即可,二煎共取汁400毫升。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主治夏季感受暑湿之邪,症见头晕、头痛、身倦、恶心或吐或不吐,自汗或无汗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